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9728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docx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1.一条中心红线,八大关注点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注重保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与惠民生的有机结合,增强经济社

会发展的内在力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精心运筹危机下“国计民生”的中心主题,也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中心红线。

围绕这条中心

红线,采取了8个方面具体措施和部署,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1)扩大内需

    扩大内需是中国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这一战略方针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的基本政策和首要措施。

外需大幅回

落,抑制经济下行和通货紧缩。

要实现保增长,就要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既号准了应对经济下滑之脉,又抓住了保增长的要害。

去年11

月初,国务院常务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后,高频率出台了各种社会建设政策,始终把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加大

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养老金标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保覆盖面等,减少人们花钱消费的后顾之忧,扩大居民消费。

同时,调整现

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调动社会和企业的投资积极性,扩大投资需求,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2)稳定外需

    稳定外需是把坚持对外开放、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提高我国经济国际化水平的基本政策,也是这一政策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

,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对于增加就业、促进企业发展、进而拉动国内消费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创造有利条件。

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最大冲击,也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

国务院

要求坚持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相结合,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并推

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

稳定的外需与日益扩大的内需相结合,将为中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3)推动产业振兴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决策。

这一重要战略决策与利用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机制相结合的

重要举措,则是推动产业振兴,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产业兴,则经济兴。

今年1—2月,国务院连续审议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

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十项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调结构,把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结

构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使扩内需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淘汰落后产能,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

粗放型增长方式,实现自主创新、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4)统筹规划区域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是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新均衡战略的主要内容,它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统筹规划区域发展,也是解决地区发展

不平衡的重要措施。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加快了地区规划与产业规划的步伐,协调区域发展,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和产业布局,密集推

出了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

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区域振兴重要举措。

这些举措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力度空前,前所未有,获批的区域正成为引领经济复苏的重要“

支点”。

    (5)进一步改善民生

改善民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应有之义,它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既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

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又是以建设民生工程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大举措。

凡是群众关心的焦点,就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关注民生、重视

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党和政府密集推出了:

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强化对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强

化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居民医疗负担,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

低保水平等政策措施。

其内容,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救助,都必须“深入细致抓好”。

    (6)稳定农业发展

    稳定农业发展,是我国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政策,它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对于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

负面影响,党中央、国务院“采取针对性更强、更有力的举措,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出多项强农惠农政

策措施,给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7)推进各项重大改革

积极推进各项重大改革,是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的强国之路,它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相结合,又是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

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措施。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下的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应对危机作为深化改革的契机,加大改革力度,做出了《

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确定了今年重点推进的十项改革任务,一些酝酿多年的重大改革,特别是重要领域的改革相继在

实践中展开,把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作为“硬要求”,启动“改革攻坚”;并要求区域规划的战略中的各个地区,“先行先试”承担起在重

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探索的使命。

体现了保增长与调结构、促改革与惠民生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8)防控甲型H1N1流感

防控甲型H1N1流感,是新世纪新阶段坚持新安全观,防范非传统威胁,在应对国际金融的特殊时期,保证国家经济社会安全、人民群

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举措。

正当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之时,世界范围内爆发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

由于中国与各国,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人

员交往频繁,始终面临着疫情输入并蔓延的危险。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防控甲型H1N1流感,当做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局的大事,当前急需解答的一项最紧迫命题。

国务院为此多次专门研究部署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保护人民群

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

上述具体措施和部署,具有三大显著特点:

(1)果断有力,注重实效

 见事早、决策准、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实、力度大,是第一大显著特点。

这一显著特点使中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期就争取了主

动,稳定了局势。

 去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很快就终止了“双防双紧”的宏观调控——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

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

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研究部署了扩大内需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从酝酿到出台,只用了一周时

间;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精神,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以及约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向社会公布。

按照惯例,像这样重

大的宏观调控政策调整,都是在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公布。

这种打破常规的做法前所未有。

(2)与时俱进,阶段性推进

密切追踪经济形势变化,与时俱进,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实现阶段性推进,是第二大显著特点。

在今年一季度结束后不久,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会议要求密切跟踪分析形

势,正确把握宏观经济的走势。

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不断完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

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加快制定已出台政

策的实施细则,做好各项政策之间的衔接。

要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做好预案,以有效应对经济形势的新变化。

在二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6月17日,国务院又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分析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研究部署下一阶

段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要未雨绸缪,完善政策。

要密切跟踪分析形势,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中长期发展需要,

加强储备性政策的研究,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既求经济发展规律之真,又务保增长之实;既立足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需,又着眼未来科学发

展新境界,是第三大显著特点。

    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既号准了既往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之脉,又抓住了未来健康发展的要害。

长期依赖出口驱动的增长方式

,形成了高生产性投资——低公共品投资、高储蓄——低消费的不平衡的经济结构。

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增长方式已经难

以为继。

不管有没有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我们都需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央的应对之举正体现出这样的深谋远虑:

着眼长远

,提升经济结构,走集约式增长道路;同时,抓紧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完善民生制度框架,夯实未来发展基础,为发展成为一个与中

国人口相适应的大国消费市场蓄力,为建立一个能够自身良性循环的经济体蓄力。

经过这样一番不无阵痛的转型和升级,中国经济将获得新的

、持久的发展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