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9672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docx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

中考语文考前100天复习阅读滚动组合练习(4)

中考热点四读书学习

热点直击

读书学习是人生的第一需要。

人类生存除了需要物质食粮,还需要精神食粮,即通过读书学习接受前人和他人的经验,接受文明的教养和文化的熏陶。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

“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好的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读书学习的话题备受关注。

如2014年河南中考卷《阅历与读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阅历与读书相辅相成,二者不可偏废”的观点;2014年湖南郴州中考卷《抓住你的暗时间》,通过大量的事例论证了“高效学习的有效路径——抓住你的时间”的观点;2014年广东卷《读书与境遇》从“顺境、逆境、闹境”三个角度阐释了“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的中心论点。

该类阅读材料的考查点集中在对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对读书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对优秀学习态度的鉴赏评价,对高效学习方法的汲取借鉴上。

考查的文体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

热点精炼

滚动组合训练

(一)

议论文阅读

(2015·原创)

读书之“见”

文/赵畅

①依我之见,读书得有“见”,即每个人要通过读书,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

否则,读再多的书充其量亦不过是“两脚书柜”而已。

②读书之要,首先在于增长“识见”。

“识见”即知识与见闻。

一个人的知识和见闻,有些可以通过口耳相传获得,但极其有限,主要的途径靠读书。

唯有读书,才能缩短时空,沟通古今,将古人和今人留下的知识和见闻转换为每个读书人自我的知识和见闻。

又鉴于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我们必须做到勤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否则,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我提倡越界而读,书读多了、读杂了,一个人的知识与见闻的视野自然开阔了。

③读书得有“主见”。

也就是说,读书人不能人云亦云,步人后尘,将自己禁锢在作者夯筑的知识、情感、思想的围墙里。

有位哲人说过:

“读书时不可存有己见,读书后不可丧失己见。

”读书,我们先得把作者的思想和意念读懂弄通,进入书的深层邃境,靠近其本质与灵魂。

在此基础上,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读者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自己的实际反躬自求,才能有自己的见地。

④读书亦须有“灼见”。

“灼见”是一种透彻的见解或者独到的见解。

读书中若能用新眼光观察问题、从新角度提出问题、用新思路分析问题、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不仅利于消化书的内容,更利于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

学者陈平原从小就背诵《明日歌》,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他对此歌“据说乃明代状元钱福所撰”产生了怀疑。

怀疑这原本就是谐谑体的民间歌谣,在流传过程中,为增强说服力,便靠上了一位名人。

虽说,陈平原的怀疑亦只是一种说法,但有理有据的推论,对于帮助我们养成“在读书中质疑、在质疑中读书”的良好习惯,不无裨益。

⑤读书还得有“预见”。

一本书,一篇文章,往往是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中定然包孕了作者的喜怒哀乐,甚至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读者不仅要把握作者的倾向,更要透过作者的表达去发现由此带来的有益的思想激荡、观念交锋,并预见其作用。

东汉的王充,其《论衡》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抨击时代弊端,作为异端邪说当时不可能出版。

150余年后,东汉大知识分子蔡邕,为躲避宦官的迫害,“亡命江海,远踪吴会”。

避险中的蔡邕,更能理解《论衡》对于社会弊端的批判,当其重获自由后携此孤本回到京师,与文化精英交谈中频频传布王充的见解,他便成了《论衡》的传播者。

与其说,是蔡邕发现和传播了《论衡》,倒不如说,是蔡邕的才识和人生阅历令他从《论衡》的字里行间发现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光芒,并预见到其改造和推动社会的力量。

读书,既成就作者,亦同时成就读者乃至成就社会,当是预见之功。

⑥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主观能动、富于创造性、增“见”长“识”的过程。

只有掌握了读书的要诀,我们才能在蜿蜒的溪流中寻找桃源梦境,并在每一转折之间碰逢豁然开朗的意韵,找寻到“宛在水中央”的“伊人”。

(选自2013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它包含哪几个分论点?

2.选文第②③两段能否调换顺序?

为什么?

3.选文第③段中加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的“两脚书柜”是比喻的说法,把只读书没有“见”的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出来。

B.第④段用陈平原的事例充当事实论据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读书亦须有“灼见”。

C.第⑤段加着重号的词“往往”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特点。

D.第⑥段“桃源梦境”“伊人”都是夸张的说法,突出了掌握读书要诀的重要。

记叙文阅读

(2015·原创)

少年读

文/许东林

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

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②唐诗,宋词。

《红楼梦》,《简·爱》。

席慕蓉,三毛。

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

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

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

③犹记当年读宋词。

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

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

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

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

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

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

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

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

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

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

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

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

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

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

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

那时这样以为。

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

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

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

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

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

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

偶尔借给体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

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

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

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

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

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

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

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

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

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

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

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

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

“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选自2014年1月22日《滁州日报》,有改动)

1.选文第①段中加着重号的“时光”指什么时候?

2.选文中“我”读李清照和苏轼时心境有何不同?

3.选文第④段中加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其作用是什么?

4.作者在第⑤段写“我”与“体己的女同学”密谋与“各自的荷西”远走天涯有何作用?

5.选文结尾段加波浪线的句子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名句?

滚动组合训练

(二)

议论文阅读

(2015·原创)

漫谈读书

文/梁实秋

①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

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

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

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②物以稀为贵。

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

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

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

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

《太平御览》采集群书1600余种,分为55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

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③那么读什么书呢?

这就要看个人的兴趣和需要。

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当的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

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

晚,比永远不读强。

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

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书是非读不可的。

这与行业无关。

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化传统的书。

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

盲目的读经不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

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④黄山谷说:

“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

⑤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

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

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

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

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选自《雅舍小品》,有删改)

1.针对“读书”这个话题,作者提出了哪些观点?

2.选文第①段列举孔子“韦编三绝”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依据选文,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太宗每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证明他勤于读书,从书中获得不少治国之道。

()

(2)作者认为,作为中国人,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应读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书。

()

(3)“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是在说中国人长相丑陋、语言粗俗的人很多。

()

记叙文阅读

(2015·原创)

奖也读书,罚也读书

文/孙梦叶

①一年前,学校组织了与美国的交换生,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除了饱览美国优美的风景外,最让我难忘的便是他们的图书馆。

②抵达美国的第一天,我们五个留学生就商量说一起去图书馆转转,据说美国人的阅读量一直是全球名列前茅的。

而国会图书馆就位于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离我们的住处十分近。

大家一拍即合,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径直走向图书馆了。

③国会图书馆属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建筑风格,颇有些古典韵味。

我们迫不及待地办了免费阅读证,就钻进了书的海洋。

④图书馆的服务台离阅览室非常远,工作人员说话也小心翼翼。

也许是我们去得比较早,阅览室里零零散散地只有几个人。

每个人都专注于眼前的书籍,丝毫不在意刚进来的人。

所有阅览室都配有一个隔音的电话间,方便有急事的人打电话。

这一点倒是很贴心。

整个阅览室的气氛十分凝重,我们也找好座位安静地享受了这美妙的读书时光。

⑤刚开始的几天,我们几个留学生对周围的环境还没有熟悉,也没有熟识的朋友,便整天地泡在国会图书馆里,日子过得也算充实。

慢慢地,其他同学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新乐趣,只剩下我还把时光都泡在书的世界里。

⑥一天,我像往常一样读书读到从图书馆开门到打烊。

当我拿着几本借出来的书准备离开时,工作人员突然叫住了我。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慌张地向他解释,我符合借书的所有程序。

谁知他告诉我,他叫住我是为了给我奖励。

原来美国文化部有规定,每一个在图书馆读书时间最长的人将由图书馆自行奖励。

而勤奋的我也就成了这个月的冠军。

虽然奖品只是一盒精致的巧克力,但是却让我颇为自豪。

大家看到我从图书馆拿到的奖励都纷纷羡慕不已,连我们的老师都在课堂上表扬了我的读书精神。

⑦后来,随着课程和学校活动的增多,我们的留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忙碌起来。

我只好时常把书籍从图书馆借出来,带回宿舍品读,以解对书籍的相思之苦。

就在我的留学生涯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喜欢的几本书还没来得及还,就连忙冲到了图书馆。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查看了我的借阅资料后,一脸无奈地告诉我说:

“很抱歉,先生。

您的借书时间已经超于我们规定的归还期限了。

你需要支付我们的超时费用10美元。

”我虽然心里很不情愿,但想想我毕竟违反了人家的规定。

他看着我无奈地掏出10美元放在柜台上,反而微笑地问:

“先生,您是第一次借书超时吧。

”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他接着说:

“我们这里还有一条弥补规定,超时借书要罚款,但是罚款却可以用读书时长来抵消。

读一小时可抵消两美元。

也就是说您只需在今天闭馆之前读五个小时的书就可以了。

”我一听还有这么一条有意思的处罚,立马喜不自胜地收起钱,说了谢谢后就大步流星地走进了阅览室。

⑧谁也没有想到,我在美国的最后一天竟然是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度过的。

这次短暂的美国留学之旅让我领略了美国人的读书文化,明白了美国的阅读率为什么一直都在全球名列前茅了。

安静的环境,细致的服务,优质的图书,更别说还有这么人性化的贴心规定,每一处都让人赞叹不已,甚至让我一个外来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⑨爱读书便能得到礼物,虽然不是什么大礼,但是却能提升人们持续读书的兴趣。

谁又能否定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呢?

而且美国图书馆这种以读书来代替物质处罚的方法既提醒了人们遵守规定,又适宜地提高了人们阅读的积极性,充满了人文关怀。

这种一举多得的办法不失为一种图书馆文化的优秀典范,值得思考和借鉴。

(选自2014年第2期《才智》,有改动)

1.选文标题中的“奖”“惩”分别指什么?

2.第①段加线句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我们迫不及待地办了免费阅读证,就钻进了书的海洋。

4.简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谁又能否定这对读书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呢?

5.如今广大中学生绝大多数只读与考试有关的书,请你写几句话,向同学们发出多读书的倡议。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中考热点四读书学习

滚动组合训练

(一)

议论文阅读

1.中心论点:

读书得有“见”,即每个人要通过读书,拥有属于自我的知识与智慧、眼光与胸怀。

分论点:

读书得增长“识见”;读书得有“主见”;读书亦须有“灼见”;读书还得有“预见”。

2.不能。

第②③两段的分论点是按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安排的,如调换,段落之间就变得混乱不清晰了。

3.充当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述了分论点,使论述更具权威性。

4.D(解析:

“桃源梦境”“伊人”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记叙文阅读

1.少年时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2.读李清照忧伤惆怅,读苏轼摇曳激荡。

3.夸张;强调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4.生动地表现出年少的我们读书

的痴迷以及三毛的作品对我们的巨大影响。

5.示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滚动组合训练

(二)

议论文阅读

1.①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

②读书要有抉择。

③读什么书要看个人的兴趣和需要。

2.作为事实论据意在说明孔子时代读书是多么吃力,从而强调了分论点“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增添了文章的说服力。

3.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

(1)√

(2)√(3)×(解析:

这里指因读书少,没有书卷气而让人感觉丑陋,而非长得丑陋。

记叙文阅读

1.“奖”:

由于我勤奋读书成了月冠军,图书馆奖励给“我”一盒巧克力。

“罚”:

由于借的书超于规定的归还期限,而被罚读五个小时的书。

2.总领全文。

3.“钻”是拟物的写法,生动地刻画出“我们”进入阅览区就像像鱼儿游入大海那样畅快自在的情态。

4.运用否定的反问表达强烈的肯定,高度肯定了读书奖励规定对读书人情感上的激励作用。

5.示例: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书是人类精神的圣殿,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同学们!

热爱读书吧!

因为读书让我们充满智慧,读书让我们净化心灵,读书让我们增添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