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9502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docx

职业发展课程教案

职业发展

第一章 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及其意义,对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同时开展评价自我和职业分析。

  课前准备:

  收集个案资料,让学生能够了解职业设计意义。

对于职业生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及职业选择原则及考虑因素,通过现实的材料进行讲解。

  教学重点:

  1、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及其意义

  2、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方面

  3、了解职业选择原则

  4、选择理想职业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教学难点:

  1、通过自评和互评,充分、深入地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确立切合实际、积极的职业理想,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正确进行职业选择。

  2、如何选择理想职业的一些社会分析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职业生涯设计及意义

  一、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历程

  

(一)职业生涯设计的含义

  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一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包括确立事业目标、选择何种职业、在什么地区和单位从业、担任什么职务,如何在一个职业领域中得到发展,打算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等问题。

职业设计是个人职业历程的首要环节,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实现事业目标、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职业历程

  所谓职业历程是指一个人从初步就业到退休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可能是连续不断的,也可能是间断的(中途下岗待业)。

其发展有三个阶段。

  1、职业适应期

  职业适应期包括由非职业心理向职业心理的转换,组织内外环境的适应,业务知识和技能的熟悉。

  2、稳定发展时期

  职业适应期结束后,相对稳定在一个职业单位,成为业务主管,逐步成为骨干或担任领导职务,这一时期即稳定发展时期,个人的职业生活能力处于最旺盛状态,是创造业绩、成就事业的黄金时期。

  3、职业结束期

  个人因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丧失了职业能力或职业兴趣,从而结束职业。

  职业设计是职业历程的基础。

职业历程发展顺利与否,职业期间创造的社会财富多少、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都因职业种类、从业地点和单位、担任职务的不同而显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

因此,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搞好职业设计是一项重要课题。

  (三)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

  1、确立目标阶段

  处于择业期的学生应该确定择业的目标是:

  

(1)高尚的目标。

首先,择业者必须将社会的客观需要与正确的主观择业意向结合起来。

这是因为,只有社会的客观需要才能为个人提供广阔的活动场所,让个人有用武之地,从而为社会创造财富;与此同时,个人的择业意向还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思想上,即应具备“为人类活动”的择业意向。

其次,应建立健康的职业情感。

  

(2)找到正确的择业指南。

正确的择业观就包含为两方面的主要内容:

第一,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在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第二,确立正确的职业荣誉观和职业幸福观。

  2、职业的准备阶段

  由于个人的情况不同,职业准备的内容和时间的长短也就不一样。

  3、职业选择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不再是自我准备,而是步入社会职业市场,进行实实在在的选择活动。

  二、职业设计意义

  要把职业设计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要清楚了解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就业问题的基本状况及发展方向。

当前,我们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市场机制的引入,给大学生择业既带来了压力,也带了机会

  第二节 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一、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

任何人的职业理想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社会现实的制约。

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职业理想的客观依据,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的职业理想都是高尚的、正确的,并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更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及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评价自我和职业分析

  1、自我分析

  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

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带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高度适宜。

  2、职业分析

  职业生涯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我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我的优势:

  第二,弱势,即目前的不足或能力的欠缺:

比如性格的弱点。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与认识,解决了“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

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因而需倍加慎重。

  三、职业生涯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不怕艰苦的环境

  

(二)到基层锻炼、增长才干

  (三)甘当“灰领”

  第三节 职业选择原则及考虑因素

  一、职业选择的原则

  

(一)主动选择的原则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中应主动出击,积极参与。

这里所说的主动选择,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主动参与职业岗位竞争

  2、主动了解人才供求信息和规格要求

  3、主动完善自己

  

(二)分清主次的原则

  在就业选择过程中,摆在毕业生面前的选择是多方面的。

应从是否有利于自己才能的发挥,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出发,分清主次,做出抉择。

  (三)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原则

  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看眼前实惠,不看企业发展前景;不能只看暂时困难,而不看企业的未来;不能只图生活安逸,而不顾事业的追求等。

  二、职业选择的考虑因素

  

(一)工资收入水平

  

(二)个人兴趣与爱好

  (三)单位的地理位置

  (四)单位性质

  (五)就业单位的发展前景

  (六)继续深造的条件

  (七)发展机会

  三、选择理想职业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认识自己,了解职业

  认识自己,即包括认识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和能力,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素质、知识结构和职业适应性。

其目的在于真正了解自己最适合干什么工作。

了解职业,即包括职业活动内容、职业特点、职业环境、职业报酬,也包括了解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了解职业的目的,在于求职有针对性,减少盲目性。

  

(二)正确把握自己的择业期望值

  应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职业期望作一个客观科学的分析,分清哪些是合理的,是能够实现的,对此应努力追求;哪些是不合理的,是实现不了的,对此应放弃。

这就要求每位高职高专毕业生,以自己的专业所长、个人素质优势以及客观的社会需求为基础,确立积极合理的职业期望。

  正确把握择业的期望值,防止下列问题的出现:

  1、防止图虚荣的思想

  2、防止图享受的思想

  3、防止图安逸的思想

  4、防止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

  5、防止期望值过高

  (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转变就业观念。

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或端“铁饭碗”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非正规就业等灵活形式工作也是就业的观念,树立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

  四、社会可提供哪些机会

  

(一)社会分析

  

(二)组织分析

  (三)人际关系分析

  (四)科学选择

  几个比较简单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将眼光放远一些。

  其次,应该为自己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最后,兴趣爱好固然重要的,但他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后天的培养和环境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关系。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清楚地认识到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了解紧缺人才需求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毕业就业发展途径,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受企业和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

  课前准备:

1、收集最新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情况趋势

2、深入了解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

3、能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发展的不同途径提出较为可行的意见或者建议。

  教学重点:

1、分析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特点

2、了解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3、社会、企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三方面要求、三大基本素质和三大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使学生认清形势,减少就业过程的盲目性

3、结合自身特点,让学生自测离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还差多少

  教学过程:

  第一节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概述

  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艰巨

在过去的6年内高职高专院校得到了很大发展,全国新增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达459所,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374所。

这些院校的生源来自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应届中专、职校、技校毕业生。

高职高专招生并轨后,上海高职高专年招生数已超过50000人,占上海高校招收上海生源的55%以上。

目前,专科层次在校生已经超过人。

温家宝总理多次就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重要批示,并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了专题研究和部署。

做好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使毕业生能够成功走向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更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二、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目标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我国目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主要以专科层次为主。

我国目前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特征是: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职高专毕业生应具有适度的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三、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特点

(一)择业意识增强具体表现为:

1、主动就业: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要摆脱被动依靠、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竞争择业的观念,主动出击,早做准备,勇敢走向就业市场,积极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求理想的职业。

2、注重夯实择业基础:

不少高职高专学生意识到“学业”是“择业”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在就业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努力提高竞争的“实力”。

因此,他们发奋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择业观念务实:

1、“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许多毕业生改变了“一步到位”思想,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

2、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观念:

广大毕业生已摒弃了狭隘的就业观念,认为只要能发挥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又能服务于社会,有相对稳定的收入,不管是进入国有单位还是非国有单位,或者从事个体劳动,都是就业。

3、淡化“专业对口”的观念:

愈来愈多的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已淡化了“专业对口”的观念,而是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下,发挥素质优势,在更加宽泛的就业范围和领域内,寻求理想的职业。

4、自主创业的观念:

一些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毕业时,不是向社会寻求工作,而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主创业。

5、“适时跳槽”的观念:

在当今“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就业氛围下,职业流动得到高职高专毕业生们的认同和支持。

“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被打破了,代之以职业流动和“适时跳槽”等观念。

6、终身学习的观念:

现代职业变化的日新月异,人们职业岗位的迅速变化,以及职业对从业者要求的不断提高,使许多高职高专毕业生意识到,要想不被职业所淘汰,就必须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三)择业标准务实

  (四)择业渠道多元化

不仅通过学校就业部门获得就业信息,参加本校组织的各种招聘会,而且充分利用外校及社会上的人才交流市场落实就业去向。

有的利用社会媒体、中介组织获得就业信息;有的借助家长、亲朋好友、校友及老师、同学的推荐获取就业信息,签订就业协议。

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的继续专升本学习,或出国深造;有的先参加短期培训,再寻找就业单位;有的选择自主创业。

  (五)择业讲究技巧

许多毕业生精心准备自荐材料,注重对自己进行“包装”,力求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讲究择业道德和文明礼貌;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就业信息等。

许多毕业生还采取了“自荐”、“他荐”和同学之间的相互推荐,或请院(系)领导、班主任、辅导员推荐的方法,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择业矛盾突出

主要表现在:

①择业目标居高不下,盲目攀比,与社会需求形成很大反差;②“鱼”和“熊掌”两者想兼而得之;③择业目标不稳定,“这山望着那山高”,并多向性地进行求职应聘。

  第二节 社会需要怎样的高职高专人才

一、我国职业技术人才匮乏

(一)高级技工人才缺乏

从市劳动保障局获悉,上海缺高级技术工人,更缺青年高级技工。

上海有技术工人140万人左右,其中高级技工只占6,而国外发达国家的比例是30%左右。

去年,本市用人单位对高级技工需求达1万人,但拥有高级技工证书的求职者仅0万人。

这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需要关注,而其中高级技工的年龄断层问题,又成了结构性矛盾之中的“结构性矛盾”,更需要高度重视。

专家指出,青年应该成为高级技工的主要就业人员,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随着生产工艺的不断进步,众多企业需要高级技工来从事编程和机床等设备调试等方面的工作,有些岗位甚至需要大学本科学历才能胜任。

“十五”期间上海较理想的技术工人构成应为:

高级技师占2,技师占6,高级工占13,中级工占46(现状为50),初级工占31(现状为42)。

现实与要求显然存在很大差距。

(二)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空间巨大

2003年普通高校的高职高专招生数达到170万人,而在中国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中,每年新增800万左右就业岗位,高职高专教育毕业生有着巨大的就业空间。

(三)社会急需造就“灰领”

专家指出,“灰领”概念的正式提出,标志着上海从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的转型已经开始。

加入WTO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之一,职业资格证书较学历证书更能适应市场需要。

根据“技能振兴计划”,今后上海的就业培训也将向“灰领”倾斜——培训层次将从以下岗人员上岗培训为主转向中高层次技能提升为主,培训的产业方向也将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新兴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为主,力争到2005年后使上海的高级职业技能人才占到技术性从业人员比重的15%左右,建立“灰领”人才高地。

“灰领”应该是新生代上海人发展的方向,尤其应该成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主流。

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刚毕业的大学生很难获得“白领”的职位,但大多又不愿当“蓝领”工人,因此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成为“灰领”,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个上策。

二、2003年上海市紧缺人才需求情况

(一)世博人才炙手可热

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

权威部门预测,这将为上海带来40万个就业机会。

此次世博人才首次登上人才需求目录,并被列在首位,共涉及场馆设计、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材料、法律顾问、高级同声传译、少数语种翻译等12类岗位。

(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加大

预计到2010年,上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将超过60%。

世博会将极大地带动旅游、酒店、餐饮、交通、通信、广告、零售、建筑装饰、城市维护等行业的发展,服务业以及建筑业的从业人员的比例将大幅上升。

(三)制造业人才节节看涨

现在,高级技工成了上海人才最为紧俏的行当,中国要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上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上海还缺乏汽车模具、汽车车型设计等人才。

(四)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日见走俏

从目前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

高级工程师、金融工程师、保险精算师、财务总监、项目经理、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复合型人才广受欢迎。

许多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趋向于多样和全面,真正懂技术、善管理、精通外语、熟悉国际规则与惯例的复合型人才紧缺;高级技能型实用人才日见走俏。

(五)职业经理首次登榜

今年的紧缺人才目录首次将职业经理人列入了紧缺人才的目录,包括高级项目经理、高级财务经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和大型企业经营者。

上海市还制定了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政策

三、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一)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弱项

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弱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语弱成“拦路虎”

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向上海转移,企业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外语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希望高职高专生的听力、口语等外语交际能力必须过关,专业英语水平要达到相当程度。

所以,高职高专教育应强化外语教育,努力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外语能力。

2、磨合期还应缩短

不少企业还指出:

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零距离”接触。

如教师经常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主管到学校兼职当老师,双方合作搞项目开发,有些项目甚至可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一同参与。

学生的实习期也不要限定在毕业前的短短几个月里,而是与企业“常来常往”,这样既能让学生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也能了解先进技术的发展动态,工作后还能缩短磨合期。

3、人际沟通须加强

遇到具体技术问题,面对不同的对象,应能做到因人而异地沟通。

4、工作经验不够、期望值太高

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工作经验不够,有的毕业生期望值太高,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他们并不处于优势。

(二)企业欢迎怎样的高职高专学生

1、三方面要求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既有专业本领又是多面手

(3)有不断创新进取精神。

2、三大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2)文化素质。

(3)身心素质。

3、三大能力

(1)实践动手能力。

(2)人际交往能力。

(3)社会适应能力。

(三)高职高专毕业生发展的不同途径

1、按时就业

2、延期就业

3、自主创业

4、专升本

5、第二专科学习

6、出国求发展

第三章 如何获取和处理职业信息

  教学目标:

了解求职信息及求职信息的作用,知道相关求职信息的渠道及途径,并且初步学会如何筛选和使用一些基本的求职信息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招聘陷阱的相关资料,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

  2、推荐部分提供求职信息的网络途径,了解网络才市

  教学重点:

  1、学会收集各类市场有效信息

  2、各类市场收集信息的优势和不足

  3、学会信息的筛选和使用

  4、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进行模拟的求职信息的搜集

  教学难点:

  1、如何徵别有效和无效求职信息的方式

  2、认清招聘过程中的陷阱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求职信息的内容及作用

  一、什么是求职信息

  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机构、经济发展形势与趋势、就业岗位供需情况、国民经济计划、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用工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近期失业率以及就业培训、毕业生资源等等。

  求职信息的价值具有会用则有不会用则无的特性。

在求职谋业过程中,求职信息关系到求职谋业的成功与失败。

对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如能及时掌握大量、可靠的就业信息,就能从信息中把握就业机会,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反之,缺少信息,就会行动迟缓,纵有好的就业机遇也会与其擦肩而过。

  求职信息可划分为广义信息和狭义信息,或称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一)宏观信息

  宏观求职信息包括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就业政策、就业活动等信息。

  

(二)微观信息

  微观信息是指具体用人信息,即哪些单位需要什么样的毕业生。

比如需求单位的性质、单位的特色、专业要求、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岗位描述,计算机、外语水平、生源地、性别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的用人条件、工作性质、晋升机会、工资福利待遇、空缺岗位等等。

  二、求职信息的作用

  

(一)帮助毕业生了解政策、掌握和运用好政策

  

(二)帮助毕业生了解市场、了解需求、了解自我

  (三)帮助毕业生增加就业机会

  第二节 求职信息的渠道及途径

  一、通过各种市场收集信息

  1、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举办的就业市场

  2、高校之间联办的就业市场

  3、分科类的专业就业市场

  4、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型就业市场

  5、人才中介部门人才市场

  6、网上市场

  二、收集信息的其他途径

  

(一)互联网

  互联网成为毕业生收集信息、求职择业的主渠道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

目前,全国就业网站逾千家,提供了大量与求职相关的信息。

  下面列举上海本地部分常用的就业网站:

  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www.first)

  上海劳动保障服务网()

  21世纪人才网()

  中国上海人才市场互动人才网()

  人才市场报()

  上海人才网()

  上海人才热线()

  申才网()

  中国人才热线(

  

(二)其他传播媒介

  各类单位通过新闻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话等工具介绍企业现状、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

特别是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创办的杂志以及各高校的就业橱窗,都在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和招聘信息。

各地的《人才市场报》、晚报等都开办了人才需求信息及招聘广告栏目。

毕业生平时多加注意,肯定会获得令人感兴趣的或有用的信息。

  (三)社会实践活动

  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参加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使自己所学的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为社会服务,而且也开阔了视野,还可以有意识地了解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对所需人员的素质要求等。

  (四)就业服务机构

  这里主要是指上海市教委、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的就业服务机构,如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上海人才市场等,以及360余家经批准的上海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五)社会关系

  整个社会其实是一个大家庭,我们不少的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亲朋好友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由此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

找工作是正大光明的事,正确利用这种社会关系网,通过关系网收集信息、推荐并推销自己,针对性强、可靠性高,成功率大。

  第三节 求职信息的筛选和使用

  一、筛选

  

(一)可信性筛选

  首先要确定信息的可信性。

要把那些从“小道”得来或几经辗转而未经证实的信息与有根有据的信息区别开来,只有在做出正确判断之后,才能决定自己的下一步。

  

(二)有效性筛选

  要对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看是否对自己有用。

对搜集到的求职信息,要按行业性质、职业性质、所在地区或归属、工种、工薪的高低以及对所需人员的限定条件、素质要求等等进行筛选,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做出切合实际的选择,顺利地走向职业岗位。

  二、使用

  

(一)三个原则

  1、发挥优势和学以致用的原则

  2、面对现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3、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

  

(二)三个注意

  1、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2、注意信息的广泛性

  3、注意信息的准确性

  三、谨防招聘陷阱

  1、假单位假招聘

  2、真单位假招聘

  3、网络骗钱

  4、借脑发财,借鸡下蛋

  5、诱人上钩的“培训信息”

第四章 求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