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85643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docx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docx

教案

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型:

新授课时:

二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年月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组教材的首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本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课文各层次之间过渡自然,层层推进,是引导学生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的好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第七组教材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以“成长”为主题,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刚由三年级升到四年级,在自主感悟课文内容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情感的共鸣。

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读文基础上,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听、说、读、写、思、议有机结合,使学生深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

1、扎根语文课堂。

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课堂上,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能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依据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上成科学常识课。

  

2、引导自主学习。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充分阅读、质疑、释疑、讨论交流、大胆想象等形式,自主体会,咀嚼文本精华,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和情感。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

学习

重点

1、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

难点

1、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

教学

准备

教学准备:

学生:

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三个

阶段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

学生行为

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谁来说一说?

2、有这样一位同学他的回答和你们不一样,他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3、对,他就是周恩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板书。

二、自主学习,识记字词。

1、想要顺利的读好课文,就要先和这些词语教上朋友,看看大屏幕上的这些词语,谁来读一读?

伯父、模范、惩处、抱负、胸怀、喝彩

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得意扬扬、振兴中华

2、认识了这些新朋友,学习课文就容易多了。

那么大家想知道周总理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

3、学生自由读文,回答问题。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找出课题在课文中出现的地方,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说这句话的情况。

师提问:

那他为什么会有这个志向呢?

学生自由读,找出他树立这个志向的原因。

研读1——5自然段,耳闻“不振”。

 

 

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在复习字词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导出核心问题,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认真读文,勾画相关语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四、讨论交流合作解决

 小组同学围绕核心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收获与疑问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做好汇报的准备。

五、展示评研运用提升

1、学习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关心国家大事。

(第1—6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少年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学习第二部分,感受少年周恩来胸怀祖国。

过渡:

租界地对于少年周恩来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a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

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用——勾画)

b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中国巡警的奴颜媚骨。

引导学生从描写中国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中国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中国巡警的麻木不仁。

想象:

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说些什么d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e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

3、学习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周恩来报国之心的坚定。

a找出过度句。

(用——勾画)b思考,周恩来常常在想什么?

c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

e周恩来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读周恩来所说的两句话,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4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进入小组内参与交流或进行指导

 

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点拨指导

 

 

对其他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纠错补充。

 

 

六、巩固达标拓展深化

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ènfànrǎngchéng

地_____模叫罚

奋规土实

2、补充词语,并选其中的两个词,各写一句话。

疑惑()()()顾()盼

热闹()()灯()酒()

得意()()铿锵()()

3、求写句子

(1)、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改为陈述句)

(2)、中日巡警不惩处肇事的洋人。

中日巡警把这个妇女训斥了一通。

(把这两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3)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

(改为陈述句)

4、小练笔

你为什么而读书呢?

写一写告诉大家。

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单独指导

完成后在小组交流统一答案

 

小组交流,选择最有创新设计全班展示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妇女衣衫褴褛

巡警为虎作伥中华不振

洋人得意扬扬

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

课后

反思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

凉水河小学滕红梅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回忆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比较多。

这样的文章对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不容易理解,对文中所表现的叶老关爱下一代的精神也缺少深刻的感受。

基于此,我想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感受叶老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就是教学难点。

感受叶老的人品和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就是教学重点。

教学中力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不同内容的对比,补充课外资料,自主练习修改句子中的问题等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三、教学准备

 学生练习朗读、背诵第6课《爬山虎的脚》,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知识以及叶圣陶的生平。

 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及字词卡片,《一张画像》的修改稿,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思路,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4.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感受叶老的认真、平和。

教学重点

  理解“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二)自学生字新词

  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形式读词。

  2.自由读句子。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的读音。

  4.自由读这两组词。

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

     莫名其妙愣住意外

     认真平和质朴

     第一组写肖复兴。

     第二组写叶圣陶。

 (四)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的哪两件事?

怎么分成两部分?

(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

  

(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

  

(二)全班交流

   1.第三自然段

  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

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借助资料袋感受叶老为“我”修改了很多处(密密麻麻),指导朗读。

  2.第四自然段

   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

   

(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的准确。

   

(2)通过了解“删”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

   (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

   (4)师生合作读整段。

   (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

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

   

(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

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

   

(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我”写作的信心。

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

  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

 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

  

(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

  

(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

 六、拓展延伸,提出问题

  

(一)刚才你们修改的就是肖复兴《一张画像》中的句子,你们想知道他在作文中都写了些什么吗,课下可以读一读。

  

(二)再看课题,第一件事中没有提到爬山虎,可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是为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推荐、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曲线春风拂面、映入眼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4.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5.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了解叶圣陶先生的人品与文品,感受作者对叶老的思念、敬重与感激之情,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内容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

  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第8自然段

   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

  3.第9自然段

   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

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

 4.第10自然段

  

(1)理解词语:

楷模──榜样,模范。

   叶老的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爬山虎)

  

(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

  

(2)全班交流: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

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

  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

  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的变化、光线的变化,前后描写不同。

6.叶老的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的收获呢?

  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

作家就是这样做的,作家的作品就是这么写的。

 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作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家的作品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

 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2.小结:

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的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的文学之路。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

 

(一)“我”15岁时的那个夏天意义非凡。

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

补充肖复兴的相关资料。

 

(二)肖复兴没有忘记叶圣陶先生对他的教诲,没有忘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三)再读课题,布置作业。

 

27《乌塔》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受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3、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加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的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都到过了哪些地方,是和谁一起去的?

如果让你独自一人出远门或去旅游,你们敢不敢去呢?

2、孩子们,有这么一个孩子呀,她非常了不起,能一个人独自到欧洲去旅游,你们想和她成为朋友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

乌塔)和她交个朋友,看看她是怎样去旅游的,她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3、看地图了解乌塔都到了哪些地方,让孩子们知道欧洲一共有43个国家。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乌塔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

二、初步学习课文感知

1、生自由地读课文,要求你们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生词情况:

洗漱、惬意、号码、反驳、逻辑、语塞。

3、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事?

(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感知乌塔的性格特点

交流一:

1、孩子们,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作者在青年旅馆里初识乌塔,觉得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指名汇报读描写乌塔的句子,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乌塔给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

除了经验丰富外作者还认为乌塔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女孩子,哪些句子写到了。

交流二:

2、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的?

①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②每到一地查警察局的号码;③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④用三年的时间准备;⑤挣旅费。

通过这些作者知道了乌塔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交流三:

3、你们能向乌塔这样吗?

(中国的孩子敢这样做吗?

师:

乌塔的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在咱们中国我们的家长会同意你们这样做吗?

4、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8、9自然段中乌塔和作者精彩的对话,看看乌塔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课文8、9自然段,想想乌塔的说法对不对?

指名读第8自然中乌塔说的话。

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

这是什么句,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交流四:

5、孩子们乌塔的这些话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乌塔不同意中国家庭爱孩子的方式和管教孩子的做法,认为不符合逻辑,乌塔认为爱孩子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一个自我锻炼的平台,这样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老师觉得乌塔可真了不起,我很佩服她,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看法,乌塔还和作者说了什么?

读节9自然段。

6、现在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把第9自然读好。

师读作者的话,生读乌塔的话。

同桌练读,对话形式一直到会背。

师:

此时作者又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乌塔。

乌塔认为光从书中认识世界是不够的,还要亲自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去热爱生活。

四、拓展

1、孩子们,你们赞同乌塔的做法和说法吗?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一个小女孩能否自己出门旅游。

2、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理由与大家交流一下。

预想:

正方     反方

要求两人一小组讨论、汇报。

3、交流汇报后老师说,孩子们此时此刻作者心里在问咱们中国的乌塔在哪里?

有乌塔这样的孩子吗?

所以作者要我们学习乌塔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小结:

老师也非常希望你们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经 验 丰 富

乌    塔    热 情、自 立  独立自主

             亲 自 体 验  热爱生活

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1.放大的书信(便于讲解格式)。

2.了解柯岩其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信封)提问:

你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吗?

谈话:

书信是交流思想、传递快乐、倾诉烦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一位名叫张国强的小学生遇到了一件麻烦事,就给著名的作家柯岩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帮助。

想听听是怎样的一封信吗?

2.读张国强给柯岩的信,想想:

张国强同学遇到什么麻烦了?

3.讨论:

如果你收到了这封信,会想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畅谈个人见解)

过渡:

柯岩老师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我们来读读柯岩老师的回信。

二、指导阅读

1.自读回信,思考: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你从两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圈点作批注,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2.交流:

柯岩老师建议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根据回答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含义)

3.启发讨论:

张国强的问题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结合自身实际在小组内讨论。

三、学习书信格式

1.读了这两封书信,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从两方面谈: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学会了与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2.重点学习书信格式。

结合文后的提示,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放大的书信进行指导)

称呼:

第一行,顶格,后面加冒号,表示下面有话要说。

正文:

信的主要部分。

开头空两格,先写问候的话。

结尾:

写上致敬或祝福的话。

“此致”、“祝你”等话,应紧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敬礼”“健康”之类的话另起一行顶格写。

署名:

信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

日期:

可写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写。

四、拓展练习

建议学生互通书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沟通、消除误会等。

新课标下的作文指导

                     ————成长的故事

凉水河小学滕红梅

作文要求:

   我们每个人都在快乐地成长,可以说我们成长中的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听听他人的成长,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回顾自己的成长,喜怒哀愁,别样精彩,把这些故事和经历娓娓道来和大家一同来分享吧。

写作指导:

   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选材的内容既要有趣又能给读者的成长有所启发,有趣能让人爱看,有启发能使人在看后去思考,对他人的成长有借鉴和教育。

记叙时,要把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等交代清楚,抓住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启发的地方,具体刻画与描述。

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参考思路:

   思路一:

写写自己快乐成长故事

   想一想,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什么事最能让你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选择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最能让你体会到成长快乐的事,要有真情实感,这里面有以下几个要求请注意:

一是注意写作的人物范围,是写自己,不是写别人;二是要注意内容范围,要写自己成长经历中的、让自己感到快乐也值得快乐的事,不是写其他的内容;三是注意中心,要写出自己成长中的快乐;四是要表过真情实感,不胡编乱造。

要写好这个作文,首先要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积累,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事。

选取其中内蕴丰富、感受最深、最值得回忆的材料组织到文章里来,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

从内容上说,既可以写成长中的大事,也可以写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所选之事必须是你成长过程中的,且让你感受比较深的,能体会到快乐的!

   思路二:

写写自己成长当中的苦恼

   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喜也有忧,有笑还有泪,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放学回家,看看动画片,妈妈说先把作业做完,做完作业,还得做妈妈布置的,做完了还有特长方面的,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只要爸爸妈妈觉得重要就得做,就得练,很多的同学假期也被安排得满满的,学钢琴、学画画、学书法、学奥赛……学了一项又一项,好像永远有做不完的事,爸爸妈妈的安排,是否压得你直不起腰,你是否觉得还是当个婴儿不要长大的好?

你想跟他们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的兴趣爱好,可妈妈说,你得好好学,考上名牌大学,想想妈妈,以前想学家里的条件都不允许;爸爸说,你得好好练,以后的社会竞争激烈,没有真才实学,怎能在社会上立足?

面对着爸爸妈妈和唠叨,你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呢?

把自己的苦恼一古脑儿的吐出来,你会有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