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80559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docx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项选择50题

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单选题:

50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

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

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

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最早的阶地是

A.①B.②C.③D.④

2.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A.地壳相对稳定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D.河流间断上升

3.据图所示

A.东南部有冲积扇分布B.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

C.该地位于青藏地区D.该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丙处岩浆侵入不可能导致甲处岩石变质

B.乙处断层发生在丙处花岗岩之后

C.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D.图中显示该地形成3次褶皱

5.图中显示该地至少发生过几次地壳的抬升运动

A.2次B.3次C.4次D.5次

某科考队沿下图中M、N所示线路对某大型褶皱区进行地质考察,其依次记录的7个观测点信息如下表所示(岩层a--b--c--d由新到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测点海拔(m)

440

471

500

526

500

477

500

出露岩层

a

b

c

d

c

b

c

 

6.图中甲处可能是

A.背斜山B.向斜山C.背斜谷D.向斜谷

7.沿M、N方向作地质剖面图(虚线代表岩层弯曲状况,实线代表地势起伏状况),符合乙处地质地貌特点的是

A.

B.

C.

D.

读“等高线分布图”(已知a>b>c>d),回答下面小题。

8.沿PQ线所作的剖面图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9.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关于①②数值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①为c,则②为dB.①②都可能为c

C.①

b,②为cD.①为b,②可能为b

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中数值为相对于该地某处的相对高度,P、Q为该地某河流同一支流的不同河段剖面。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若P处河流自南向北流,则Q处河床沉积物位于河床的

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

11.图中地质构造或地貌形成原因最接近的是

A.M和NB.X和YC.M和XD.M和Y

1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

如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

14.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读沿回归线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15.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活动B.断层C.板块挤压D.背斜拱起

1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C.A处可能存在油田

D.丁处岩层地质年龄最新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

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

下图为马耳他简图及其著名景点“蓝窗”。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7.形成“蓝窗”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

A.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B.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C.海水侵蚀、沉积、地壳抬升D.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18.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向南注入里海。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水平面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9.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面积不断增大

②坡度逐渐减缓

③增速先慢后快

④春季增长最快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④

20.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21.根据材料,可推测1900-1978年甲处砂体颗粒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大致为

A.中间粗、两端细B.上端粗、下端细

C.下端粗、上端细D.两端粗、中间细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

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2.与乙相比,甲时期河口区

A.径流量大B.来沙量少

C.盐度高D.水位低

23.由甲时期到乙时期,拦门沙

A.向外海推移B.高度降低

C.外坡受侵蚀D.体积增大

24.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利于海水自净B.增强航行安全

C.阻碍鱼类洄游D.不利泄沙排洪

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毫米/年)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有关台湾省地形变化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地形等变速率低是流水侵蚀造成

B.火山喷发是造成东西部地形等变速率差异的要因

C.东部地形等变速率高主要是因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D.海浪沉积是造成东西部地形等变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26.珠江流域地形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增强

B.上游喀斯特地貌逐渐消失

C.入海口海水侵蚀作用减弱

D.流域内河流落差减小

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有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下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万余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  )

A.岩体沉降差异

B.流水侵蚀差异

C.物质堆积差异

D.火山活动差异

28.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涸

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

中国大运河于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

大运河开凿于公元前486年,流经八省市,沟通五大水系,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和浙东运河三部分。

历史上,大运河对沿线省市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张。

下图a示意1984-2016年不同省市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平均扩张面积,下图b示意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间杭州建成区空间扩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1984-2016年运河沿线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的区域差异是

A.中部、北部快,南部慢B.中部、南部快,北部慢

C.南部、北部慢,中部快D.南部、北部快,中部慢

30.与运河沿线北方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发展相比较,杭州城市建成区形态

A.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破碎状扩展B.受地形影响,单核心饼状扩展

C.受水系密度影响,多中心离散扩展D.受卫星城镇发展影响,放射状扩展

31.为发挥运河的积极作用,运河沿线城市今后应着力发展的产业是

A.水产养殖B.文化旅游C.花卉种植D.商业物流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全长132.5千米。

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

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

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摆动频繁的直接原因是()

A.流经山陕峡谷中,河床狭窄B.黄河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C.流经黄土高原,泥沙含量大D.此段黄河汇入河流多

33.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34.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可能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年1月14日17时18分,在秘鲁沿岸太平洋海域 (15.7°S,74.72°W)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 (震源到地表的距离)20千米。

读“南美洲政区图和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3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下地幔B.地核C.岩石圈D.软流层

3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秘鲁位于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秘鲁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

C.秘鲁寒流使沿岸热带荒漠带向赤道延伸D.秘鲁沿岸洋流自低纬流向高纬

下图示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37.图中②表示的地质构造是()

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

38.①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外力侵蚀作用

39.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

A.①B.②C.③D.④

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步骤一:

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步骤二:

将小米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步骤三:

观察桌面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0.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A.三角洲地貌B.长江大峡谷地貌C.雅丹地貌D.冲积扇地貌

41.类似该堆积体的地貌多位于()

A.内陆河流出山口B.三角洲平原边缘C.狭长山谷底D.大江大河入海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2.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43.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

A.1月B.2月

C.7月D.8月

“中国龙”——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4.黄河各河段的“病症”、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搭配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燥——加高、加固堤坝

B.“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C.“腹泻”——地表植被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D.“脚肿”——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45.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库赛湖位于藏北高原,冬季湖面结冰,冰上多分布有风沙活动带来的砂砾。

湖底沉积物一年中由粗和细两层组成,下图为库赛湖地形及取样点沉积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6.该湖湖滨杂草湿地广布,其中杂草湿地面积宽广的是

A.甲B.乙C.丙D.丁

47.同一年份的粗颗粒层位于细颗粒层下部,粗颗粒层形成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48.湖泊沉积层可还原古代气候环境,若湖底细颗粒层较厚,可推测该年比往年

A.冬季风力偏大B.夏季降水偏多

C.夏季气温偏高D.冬季光照较强

49.近年来,黄河断流的次数和天数不断增加,断流长度扩大到700km以上,断流对下游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从外力作用的过程看,黄河发生断流会导致下游干流的流水______作用和______作用减弱,______作用增强。

A.风化侵蚀搬运B.风化侵蚀沉积

C.侵蚀搬运沉积D.侵蚀沉积固结成岩

50.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乙常含有化石。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下列对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举例,恰当的是(  )

A.甲——岩浆岩B.乙——石英岩

C.丙——石灰岩D.丁——变质岩

2月19日地理必修一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参考答案

1.D

2.A

3.D

【解析】

1.该题考查河流阶地的形成。

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一种现象,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据此,④是最早的阶地,故正确答案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和上题可知,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

根据材料可知,因此任一级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以及河流下切相对较弱,任何一级阶地的沉积物水平分布且沉积稳定,没有变化,说明期间地壳相对稳定,故正确答案选A。

3.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多分布在河流上游,A排除;

据图可知,该河自西南流向东北,B错;

青藏高原地区为大河发源地,地势起伏大,河流地貌多体现为下蚀作用强烈而形成的河谷就地貌,与该区地貌不符,C错;

根据材料,该河沉积物多,沉积作用强烈,应位于河流中下游,D对;

故正确答案为D。

4.A

5.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为载体,涉及地壳的物质循环地壳运动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据图,丙处是侵入型岩浆岩,而甲处是砂岩是沉积岩,覆盖在丙之上,说明是在丙处岩石形成之后形成的,故丙处岩浆侵入不可能导致甲处岩石变质,故A正确,乙处岩层先断裂后,岩层才被侵入的岩浆破坏,所以丙处花岗岩形成于乙之后,故B错,丙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故C错,图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其中下面3次由于受挤压与表面侵蚀面不平行,说明岩层发生完全变形,形成褶皱构造,而中间两次侵蚀面平行,说明属于同一次褶皱过程,因此形成褶皱的次数是2次,故D错。

5.图中岩层中共形成了4次侵蚀面,说明该地至少发生过4次地壳的抬升运动。

故C正确,其它三个选项自然排除。

6.C

7.B

【解析】

6.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甲处地形为山谷,甲处海拔在450-500m之间,与海拔为489米的观测点相吻合,对应d岩层,为最老岩层,因此甲处的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

因此甲处可能是背斜谷,故选C。

7.乙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因此乙处地形为山脊。

乙处海拔在500-550m之间,与海拔为527米的观测点相吻合,对应b岩层,乙处的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

因此乙处可能是向斜山,故选B。

【点睛】

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注意区分地表的起伏和岩层的凹凸。

地表的起伏要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状况进行判断。

岩层的凹凸判断主要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岩层向下凹;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岩层向上凸。

8.C

9.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断。

要求学生能够画出地形剖面图,根据地形图熟悉地势变化的趋势。

8.首先确定pQ两点的海拔高度,再找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海拔高度,最后再按高低起伏趋势,选择C。

9.结合上题结论分析可知②点相对较高,说明②与大的相邻等高线相等,②可能为b,不可能为c,①可能为b或C,综合考虑选择D。

10.A

11.C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对地质剖面图的判读,考查地表形态及内外力作用。

10.P河段剖面图显示,沉积物位于河床西侧,已知河流自南向北流,西侧沉积作用为主,说明河流位于北半球。

PQ为同一支流不同河段,由于P处水位高于Q处,判断P位于Q上游,河流流经P处,然后回转,在Q处由北向南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西岸侵蚀,东岸沉积。

故A正确,B错误。

河流自北向南流动,河床位于东西两岸,不存在南北两岸,故CD错。

11.M为背斜,是受板块挤压导致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成因是由内力作用;N为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岩,X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为内力作用而形成;Y为外力侵蚀作用不同而所形成的山地。

故图中地质构造或地貌形成原因最接近的是N和Y,均为外力作用形成;M和X,均为内力作用形成。

所以ABD错误,正确答案选择C。

【点睛】

地球表面任何地方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会以某一种力为主。

12.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化石可以在沉积岩中找到;花岗岩、玄武岩为岩浆岩;大理岩是变质岩,故答案B正确。

13.D

14.C

【解析】

【分析】

本题通过爬升沙丘这一地貌,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和风力地貌的形成原理。

13.冲积扇和洪积平原发育在山前,多在河流上游;河漫滩平原一般在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积,河床宽广。

三角洲一般发育在河流下游入海口处。

以上三种地形规模面积较大,本题叙述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河床到河岸山地之间面积狭窄,只能形成规模较小的河漫滩。

所以选D项。

14.该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受狭管效应影响,秋末至春末期间河谷风力强,该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风力搬运并向高处堆积,便形成了这一特殊的地貌景观。

沙丘形成主要受风力影响,它的迎风面沙粒在顶部附近堆积,背风坡形成较陡峭的滑落面,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平缓,背风坡较陡,所以选C项。

15.D

16.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要求学生掌握地质构造判断方法,石油和天然气多储存于背斜构造中,背斜比向斜更适合建隧道;向斜盆地中多地下水;隧道、水库选址尽量要避开断层。

15.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处属于板块挤压部位,地壳薄弱,岩浆活动频繁,多断层,所以丙处山地形成与岩浆活动、断层、板块挤压有关;没有背斜拱起,选择D。

16.甲处是背斜更适合建设隧道,乙处向斜地质构造不适合建设隧道,A错;图中海沟位于板块消亡边界,B错;A处是背斜可能存在油田,C对;丁处板块消亡处,岩层地质年龄最老,D错。

17.A

18.D

【解析】

17.根据材料“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可知景点“蓝窗”基岩为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沉积。

“低丘”说明“蓝窗”经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

“蓝窗”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沿海,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最先为浅海沉积,再地壳抬升、出露海平面后,受到海水侵蚀。

故选A。

18.结合上题分析,“蓝窗”坍塌的首要原因最可能是海浪侵蚀。

“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海浪较大小;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因此冬季破坏最强。

故选D。

【点睛】

“蓝窗”基岩为石灰岩,石灰岩由于其组成岩石的物质为碳酸钙,容易受到外力物理侵蚀和化学侵蚀双重侵蚀作用,因此景观变化速度较快。

19.D

20.B

21.B

【解析】

19.读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图,根据不同年代三角洲变化的变化可以判断,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大,①对。

增速先快后慢,③错。

后期增长速度较慢,三角洲坡度逐渐变陡,②错。

伏尔加河要冬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水量最大,三角洲春季增长最快,④对。

故选D。

20.读右图可知,2000年里海的深度位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说明里海面积介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1920年和1940年之间,读左图可知,乙位置符合,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1.读图分析可知,伏尔加河三角洲是由伏尔加河的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越向下沉积越早,多为颗粒较细的沉积物,越向上为后沉积的物质,颗粒较大,因此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细上端粗,故B对。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流水作用的理解和分析。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便沉积下来;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泥沙淤积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2.A

23.C

24.D

【解析】

22.A、甲时期河流携带泥沙至更远的地方,且泥沙颗粒更大,说明径流量大,故A正确。

B、甲时期河流携带泥沙粒径变大,说明来沙量增多,故B不符合题意。

C、甲时期沙坎更靠近外海,河口处受海洋影响减小,盐度降低,故C不符合题意。

D、甲时期河流径流量增大,河口水位抬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3.从图中可读出,由甲到乙时期,拦门沙向内陆推移,高度升高,外坡由细泥沙变为粗泥沙,说明海水作用强,外坡受侵蚀,体积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24.拦门沙阻挡河水流入海洋,不利于泄沙排洪,泥沙堆积,航道变浅,不利于航行安全,对海水自净和鱼类洄游影响不大,故D正确,ABC错误。

25.C

26.A

【解析】

25.A.流水侵蚀对台湾地区地形变速率影响低,故A错误。

B.火山喷发影响变速率等值线应是同心圆状,故B错误。

C.影响台湾地形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内力作用的板块运动,根据图中变速率数值,台湾东部变速率高,主要是因为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C项正确。

D.造成东西部地形等变形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故D错误。

故选:

C。

26.根据等值线,珠江流域上游等值线是实线,表示地势上升;下游是虚线,表示地势降低。

流域内河流落差增大,D错。

流水侵蚀作用更强,喀斯特地貌更加发育,B错。

流域内河流落差增大,上游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增强,来泥量增多,下游流水沉积作用增强,A对。

下游是虚线,表示地势降低,海水入侵加剧,海水侵蚀作用增强,C错。

故选A。

27.A

28.C

【解析】

27.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A对。

流水侵蚀是河谷地势低的原因,不是湖盆整体地势低的原因,B错。

湖盆区域有火山灰沉积和湖相沉积,物质堆积应较多,不是地势低的原因,C错。

火山活动在盆地中,影响差异不明显,D错。

28.根据材料提示,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开始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有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而古湖位于盆地内部;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失,推测其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断层处受河流侵蚀,湖水外泄,C对。

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冰冻,消失可能小,与材料不符,A错。

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由于气候变化,湖泊多次出现进退,但没有消失,因蒸发消失的可能性小,B错。

剖面图中古湖盆仍存在,被岩浆掩埋可能小,D错。

【点睛】

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

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

该地断层发育,湖泊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地壳运动,断层处受河流侵蚀,湖水外泄。

29.D

30.C

31.B

【解析】

29.据图a可知,地处我国北部的天津和北京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快,地处我国南部的浙江和江苏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快,中部的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城市建成区扩张速度慢,故选D。

30.摊大饼是指城市的建设发展采用围绕一个核心,受地形河流影响小以同心圆的方式不断向外扩张。

图示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间杭州建成区空间扩展为多中心离散扩展,结合杭州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河网密布特点,受水系影响,故选C。

31.京杭大运河是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