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卫生应急知识要点培训.docx
《突发卫生应急知识要点培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卫生应急知识要点培训.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突发卫生应急知识要点培训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
地点:
时间:
第一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级分类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W级)、较大(皿级)、重大(H级)和特别重大(I级)四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级):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10)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以上死亡病例。
(11)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12)境内外隐匿运输、邮寄烈性生物病原体、生物毒素造成我境内人员感染或死亡的。
(13)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II级):
(1)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5例,流行范围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以内。
(2)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连续发病1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
(3)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以上县(市),或市(地)级以上城市的市区首次发生。
(4)一周内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乙、丙类传染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5)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6)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
(7)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8)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49人,或死亡4人以下。
(9)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
(1)腺鼠疫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10例。
(2)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4)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9人以下,未出现死亡病例。
(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
3、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紧急救援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I级)、重大(n级)、较大(皿级)和一般(w级)四级。
特别重大事件(I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0人以上,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重大事件(n级):
(1)一次事件伤亡50人以上、9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较大事件(皿级):
1)一次事件伤亡30人以上、4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一般事件(w级):
(1)一次事件伤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
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
地点:
时间:
第二课、卫生应急的基本概念、特点与原则
1、卫生应急的概念
卫生应急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前或出现后,采取相应的监测、预测、预警、储备等应急准备,以及现场处置等措施,及时对产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能因素进行预防和对已出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控制;同时,对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实施紧急的医疗卫生救援,以减少其对社会政治、经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
2、卫生应急工作的特点
我国卫生应急工作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卫生应急工作的首要目标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卫生应急机制应能及时动员相关资源和技术力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做好日常的卫生应急准备工作,如建立完善预案体系、组建训练有素的综合性卫生应急队伍、建立灵敏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强化日常卫生应急准备、提高预测预警和快速有效处置能力、促进现场流行病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能力提高等。
(2)卫生应急工作必须符合我国的基本卫生国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调动相关卫生资源、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全社会参与,及时有效地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工作。
同时,卫生应急工作也必须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充分借鉴国外卫生应急的理论和实践。
做好我国的卫生应急工作是国际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一部分。
在2004年底,发生印度洋地震海啸后,我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派遣卫生应急队伍到受灾国家,帮助开展救灾防病工作,并提供相关的药品等应急物资援助灾区,这充分显示了我国卫生应急机制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3)卫生应急机制和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方面要加强监测信息网络、实验室检测、基础建设等硬件建设;另一方面,更要依靠科学,以人为本,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关键作用。
(4)依法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为卫生应急机制的建设和卫生应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同时,依靠科学、依靠专业队伍、依靠全社会和群众开展卫生应急。
3、卫生应急工作的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要提高全社会防范突发公共事件对健康造成影响的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件并需要卫生应急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对公众健康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卫生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下,根据职责和预案规定,做好物资技术储备、人员培训演练、监测预警等工作,快速有序的对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反应。
(3)全面响应、保障健康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目标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公众在事件中受到的伤害。
突发公共事件,涉及人数众多,常常遇到的不单是某一类疾病,而是疾病和心理因素复合危害,而且还有迅速蔓延的特点,所以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中,疾病控制、医疗救治等医疗卫生机构需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协调下,在其他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协同开展工作。
其目标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事件带来的直接伤亡和对公众健康的其他影响。
(4)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各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立系统、规范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需要开展卫生应急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作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5)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和卫生应急处理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理提供先进、完备的科技保障。
地方和军队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包括卫生、科技、教育等各行业和机构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
要组织、动员公众广泛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处理工作。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
地点:
时间:
第三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责任报告
1、责任报告单位
(1)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
(2)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3)卫生行政部门;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5)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机构,如检验、检疫机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环境保护、监测机构、教育机构等。
2、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个体开业医生。
3、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有关单位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区县(区)级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事件的性质,及时采取措施,随时报告事件的进展态势。
各级人民政府应在接到事件报告后的2小时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对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直接上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在接到报告的
l小时内,应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省、地、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视事件性质、波及范围等情况,及时与临近省、地、市、县之间互通信息。
4、报告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分为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应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事态发展、控制情况,及时报告事件的进程,内容包括事件基本信息和事件分类信息两部分。
不同类别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分别填写基本信息报表和相应类别的事件分类信息报表。
首次报告尚未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可能存在隐患的事件相关信息,应说明信息来源、波及范围、事件性质的初步判定及拟采取的措施。
j
经调查确认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包括事件性质、波及范围(分布)、危害程度、势态评估、控制措施等内容。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反应
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国务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实际工作需要,决定是否成立国家或地方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上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1、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同时,负责组织和协调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现场调查和处理;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和预防控制等措施;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发布和通报等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部署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处理工作。
2、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向省级人民政府提出成立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同时,迅速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进行采样与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组织开展医疗救治、病人隔离、人员疏散等疫情控制措施,同时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按照规定报告有关情况;及时向其他有关部门、毗邻和可能波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的督导,并根据需要组织国家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有关专家迅速赶赴现场,协助疫情控制并开展救治工作;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情况
3、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市(地)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迅速与;件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致病致残人员的隔离救治、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境生物样品采集和消毒处理等紧急控制措施,并按照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情况。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发生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督导,及时组织专家对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适时向本省有关地区发出通报,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事件进一步发展。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4、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查确认,并对疫情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迅速组织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并按照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市(地)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提供技术支持。
5、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分级反应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1)I级反应
I级反应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I级反应:
①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体预案。
②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国家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③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I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I级反应行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应急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
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组织和协调卫生专业技术机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等措施,并根据需要及时派出专家和专业队伍支援地方,及时向国务院和国家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和反馈有关处理情况。
凡属启动国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事件发生区域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
(2)n级反应
u级反应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u级反
应:
①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
案。
②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有关部门启动省级专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③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H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H级反应行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
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迅速组织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省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凡属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的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
工作进行督导,根据需要和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请求组织
国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并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情
况。
(3)皿级反应
皿级反应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皿级反应:
①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地)级人民政府启动市(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②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皿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皿级反应行动: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应急医疗卫生救援重大
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凡属启动市(地)级应急预案的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
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较大事件报告后,要对事件发生地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工作进行督导,必要时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
(4)W级反应
W级反应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W级反应:
①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县级人民政府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②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W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W级反应行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应急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
凡属启动县级预案的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进行技术指导。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培训
地点:
时间:
第四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理
1、现场标识和现场分区
在突发事件现场,常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临时警示线和警示标识,并划分不同功能区域。
(1)现场标识
在突发事件现场常用的现场标识有两类:
警示线和警示标识。
警示线是界定和分隔危险区域的标识线,分黄色、红色和绿色警示线三种。
红色警示线设在紧邻事件危害源的周边,将危害源与其以外的区域分隔开来,只限佩戴相应防护用具的专业人员可以进入该区域。
黄色警示线设在危害区域的周边,其内和外分别是危害区和洁净区,该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具,出入该区域的人员必须进行洗消处理。
绿色警示线设在救援区域的周边,将救援人员与公众分隔开来,患者的抢救治疗、指挥机构均设在该区内。
警示标识分类:
1)警示标识分为图形标识和警示语句,既可分开使用,也可合并使用。
其主要包括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及提示标识四类。
2)禁止标识为禁止不安全行为的图形,如“禁止人内”标识。
3)警告标识为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如“当心中毒”标识。
4)指令标识为强制作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如“戴防毒面具”标识。
5)提示标识为提供相关安全信息的图形,如“救援电话”标识
设置警示标识的注意事项:
1)警示标识固定方式分附着式、悬挂式和柱式三种。
悬挂式和附着式固定应牢固、勿倾斜。
柱式警示标识应与支架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2)警示标识应设置在现场醒目、有良好照明的位置,并使观察者有足够时间来注视其显示的内容。
3)警示标识不应设置在可移动物体上,警示标识前不得放置妨碍认读的障碍物。
4)警示标识平面与视线夹角以接近90°为最佳,观察者位于最远点观察时,警示标识平面与视线的夹角不应小于75°。
5)警示标识设置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平面一致。
悬挂式和柱式警示
标识的下缘距地面高度不宜小于2m局部信息警示标识设置高度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6)警示标识应采用坚固耐用的材料制作,一般不宜使用易变形、变质或易燃的材料。
(2)现场分区根据引起突发事件的危害源性质、现场周边环境、气象条件及人口分布等等因素,事件现场危险区域一般可分为热区、温区和冷区三类。
1)热区是紧邻事件现场危害源的地域,一般用红色警示线将其与外界区域分隔开来,在该区域内从事救援工作的人员必须配备防护装置以免受污染或物理伤害。
2)温区是紧挨热区外的地域。
在该区域工作的人员应穿戴适宜的个体防护装置避免二次污染。
一般以黄色警示线将其与外面的地域分隔开来,该警示线也称洗消线,所有离开此区域的人必须在该线处进行洗消处理。
3)冷区(coldzone,绿区)是洗消线以外的地域。
患者的抢救治疗、应急支持、指挥机构设在此区。
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控制公众、新闻记者、观光者及其他试图进入现场的无关人员。
首先应设立冷线(绿线),控制无关人员进入。
位于热区的事件中伤亡人员一般应先由消防人员通过特定通道转移出热区(红线),再交给位于温区的救护人员,救护人员应避免自身被污染。
被污染的伤亡人员应在洗消后才能转移出温区。
最好能在温区边缘(黄线处)设立洗消区,洗消区分两种,一种是处理伤亡人员的,另一种是处理穿戴防护服的救援人员的。
在转运至医疗机构前,伤员应进行分类,以使不同情况的伤员能及时得到最有效的救治。
2、现场医疗救援突发事件发生后常有大批伤病员需立即进行救治,最先到达现场的医护人员及急救车应立即自动担负起早期医疗救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