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6919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docx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

如皋市培育大企业发展初探

如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0年5月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之所以发达,其拥有一批跨国公司或拥有一大批具有行业龙头地位、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是必不可少的原因。

曾几何时,如皋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苏中的苏北”、“南通小六子”是其经济状态的真实写照,但随着如皋沿江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以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以大企业集聚大产业、以大企业引领经济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如皋经济发展的节奏全面加快,发展质态快速提升,经济总量迅速前移,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超常规发展的全新之路,其摆脱贫困、甩掉落后的一些做法,尤其是着力培育大企业的成功经验,颇具典型意义。

一、培育大企业是如皋实现超常规发展的成功举措

“九五”时期,由于受改革滞后等诸多因素影响,如皋工业经济跌入低谷,五年间几乎没有增长,徘徊阶段自“九五”一直延续到2002年的“十五”中期,时间长达8年之久。

自2003年开始,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到位,沿江开发进程的逐步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结束徘徊,开始迈上良性发展轨道。

但面对业已存在的与兄弟县市的较大差距,特别是与苏南先进地区的巨大差距,怎样发展则是摆在如皋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是按常规发展之路,每年保持一定的增幅,还是打破常规,寻求超常发展之路,如皋的实践已为选择后者作了充分的注释。

几年来,全市以培育大企业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沿江地区大吞吐量、大流通量、大用水量的优势,以大项目落户极力打造沿江经济板块增长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及经济开发区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的优势,以培育优强企业壮大产业链;充分发挥各镇区产业门类相对齐全的优势,以促龙头企业快速成长,加快产业集聚;其打破常规的发展思路为大企业的形成拓宽了空间,以大企业引领经济快增长的局面迅速形成(见附表一)。

2005~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成长表

(一)

年份

规模企业

5000万元以上企业

亿元以上企业

数量(个)

单体

规模

(万元)

销售

总量

(亿元)

数量(个)

单体

规模

(万元)

销售

总量

(亿元)

数量(个)

单体

规模

(万元)

销售

总量

(亿元)

2005

453

4382

199

74

15842

117

42

23190

97

2006

558

5411

302

104

21292

221

70

28501

105

2007

698

7537

526

186

22031

410

99

35321

350

2008

859

9471

814

269

26543

714

154

41104

633

2009

1000

11336

1134

277

36735

1018

153

60850

931

2010

1091

13932

1520

341

40735

1389

191

67173

1283

五年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从453家增加到1091家,单体规模从4382万元增加到13932万元,企业销售收入从199亿元增加到1520亿元,其中:

5000万元以上重点企业销售占规模销售比重从2005年的58.8%提升到2010年的91.4%,每年上升6.5个百分点;亿元以上销售占规模销售比重则从2005年的48.7%上升到2010年的84.4%,每年上升7.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市规模工业应税销售总量也快速同步增长,熔盛重工2009年应税销售101.6亿元,实缴税金2.6亿元,成为南通市首家应税销售超百亿元的工业企业,工业税收的贡献份额日益突出(见附表二)。

2005~2010年规模以上企业成长表

(二)

年份

规模应税销售

规模实缴税金

全部工业税收

总量

(亿元)

增幅

(%)

总量

(亿元)

增幅

(%)

总量

(亿元)

增幅

(%)

2005

109.81

34.58

3.79

32.98

6.45

20.62

2006

167.02

52.10

6.02

58.42

8.59

33.17

2007

275.23

66.58

10.62

76.59

13.61

58.42

2008

370.57

39.61

13.56

27.68

17.34

28.06

2009

410.67

9.56

17.19

18.69

20.74

19.60

2010

510.91

24.31

23.32

26.14

27.03

30.32

随着培育大企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如皋工业主体地位的作用快速增强,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功能更为突出,在大企业的强势带动下,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51个县(市)中的地位不断攀升(见附表三)。

2005~2010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绩表(三)

年份

地区生产

总值(亿元)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

收入(亿元)

出口总额

(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实绩

全省排名

实绩

全省排名

实绩

全省排名

实绩

全省

排名

实绩

2005

150.64

17

49.96

18

5.45

19

3.21

14

2.19

2006

180.17

17

74.01

18

7.51

19

4.49

13

4.06

2007

216.48

18

111.11

16

11.51

16

5.74

14

7.59

2008

280

16

152.38

14

16.43

13

8.22

13

6.18

2009

355.15

14

187.11

14

21.65

12

9.95

11

5.84

2010

430

12

205.8

13

33.7

9

10

11

9.2

2005年至2010年,如皋市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比重分别为53.4%、49.8%、50.5%、44%、40.6%和41.6%,而其中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税收贡献份额占全市工业税收比重超过50%。

以2010年为例,全市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税收份额占全部工业税收的56%,应税前30强企业税收则占了全部工业税收总量的45.2%,税收总额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34家,税收占全部工业税收总额的51.04%。

五年间,如皋已快速形成一支纳税千万元的骨干企业队伍,形成了一批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群,2010年税收超亿元企业2家,其中熔盛重工税收达5.5亿元,跻身南通工业企业前茅,这些企业的快速壮大,为如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如皋培育大企业的主要做法

在培育大企业发展上,如皋主要采取“外引”、“内培”两条腿走路的方式。

“外引”就是通过强化招商引资,吸引一批重点项目、龙头项目、高科技含量项目、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如皋,通过项目的强势推进,快速形成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内培”就是鼓励并扶持存量企业,通过加快技术改造、新上科技型配套项目,全面释放企业创新能力,向行业龙头企业迈进,实现“裂变式”发展。

在具体推进举措上,如皋连出系列“组合拳”,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服务组织推进体系。

(一)高起点修编促进大企业发展的各类规划

自“十五”时期开始,如皋把培育大企业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至今已延续了三个五年规划,保持了规划引领的连续性。

早在全省提出沿江大开发的2003年,如皋在全省县级市中就率先编制完成了《沿江大开发整体规划》,在2005年则完成了《如皋市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在规划上做到了先人一步、快人一拍。

在规划布局上,如皋充分利用沿江资源和区位优势,定位大吞吐量、大运输量、大用水量项目,虚位以待,为培育大企业置留了落地平台,几年来,先后引进落户了熔盛重工、德瑞斯船用设备、德源高科、华泰船务、通宝船舶等一批税收超千万元的企业;充分利用省级经济开发区和中心城区基础和配套优势,定位高科技、高产出项目,强化规划与项目的对接,为大企业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先后引进了双钱轮胎、思源赫兹、荣威塑胶、金元亚麻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从而实现了规划引领作用的最大化。

以规划促进产业链延伸,以集聚做强企业是如皋的又一特色。

在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上,一是以明确的产业定位招引外来项目落户,有的放矢地发挥集聚效应;二是以原有企业为龙头,助推产业前延后伸。

在产业定位上,则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持续推进了全市的十大产业,即优先发展的船舶制造及配套、汽车及配件、石油及精细化工等三大主导产业,鼓励发展的新材料、电子电力电器、新能源环保等三大高新产业,改造提升的特色机械、特钢冶炼、纺织服装、特色食品等四大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对十大产业逐一制定了三年、五年和十年的阶段性发展规划,规划中则全面突出了培育大企业、促进大集聚的主旨,列出了具体的企业培育名单,明确了企业各时段的发展目标,绘制了定性和定量的企业远景,分门别类地提出了确保目标实现的各种举措;二是坚持与时俱进,站立新兴产业发展潮头,全面组织制定了全市性的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坚持以龙头企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从而全面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如皋在产业空间布局上,坚持以培育大企业密集区为目标,全面加快开发开放主体功能区发展,全面提升其竞争能力,从而在最具优势的区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集,增强大企业“葡萄串”效应。

一是沿江地域(长江镇),充分利用省沿江大开发政策优势,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条件优势,以熔盛重工为龙头,发展大吨位、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制船业,以快速形成造船、修船及与之配套的全国性船舶工业基地,打造中国船舶第一城,目前区域内已集聚了同行企业30多家,其中超亿元企业达10多家;以重点石化企业为龙头,延伸“油头化尾”产业链,积极发展精细化工及石化产业,目前南通市唯一的专业化工园区已颇具规模,企业间配套供应链条正在形成。

二是中心城区及如城镇,目标是全面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企业专业化生产程度,形成集先进制造、成套总装、专业配套、研发创新、出口加工和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技术装备基地、新能源新材料基地。

三是省级如皋经济开发区,主要以金属表面处理园建设为突破口,加快IT产业企业的集聚,做大做强电力电器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纺织服装、机械制造产业等等。

主体功能区优强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超常规跨越,以2010年为例,主体功能区应税销售超亿元企业已达45家,占全市亿元企业总数的60%;完成应税销售281.78亿元,占全市亿元以上应税销售总量的80.6%;在全市100强工业纳税企业中,主功能区就占有58家,实现税收总额13.98亿元,占全市纳税100强企业总量的78.18%。

(二)大力催生重大项目落户

以大招商引进大项目、以大项目催生大企业是如皋近年来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环节。

整个“十一五”期间,如皋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5倍;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投入640亿元(评估数),是“十五”时期的4.2倍;累计引进市外民资注册资本350亿元,连续四年在南通各县(市)中名列前茅。

与此同时,吸引外资项目也取得重大突破。

以2010年为例,全年共新批外资项目76个,其中超千万美项目46个,平均单体规模达1930万美元,项目个数和单体规模连续五年居南通第一。

全市千万元以上项目在规模以上投资中的贡献份额达91.6%,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贡献份额达73.2%,亿元以上项目贡献份额则近50%(附表四)。

2005~2010年规模及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投资一览表(四)

年份

规模以上投入总量(亿元)

增幅

(%)

亿元以上投入总量(亿元)

增幅

(%)

占规模投入比重(%)

2005

58.44

80.32

22.11

40.62

37.8

2006

81.83

40.01

31.60

42.91

38.6

2007

97.19

35.93

40.07

26.80

41.2

2008

124.18

27.8

52.93

32.08

42.6

2009

153.35

23.5

71.09

34.33

46.4

2010

183.34

19.6

90.20

26.88

49.2

优化招商引资项目。

几年来,如皋打破传统招商模式,摒弃为招商而招商格局,突出招优引强,把大客商,好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成功地实现了“四个转变”。

一是由单个项目对接招商转变为产业招商。

组织对全市的优势产业进行精心包装,结合国家出台的产业鼓励政策,全方位展示项目落户平台,为优质项目投资提供多种选择。

二是由镇区的“一对一”招商转变为全市性的空间布局招商。

根据全市不同地域功能划分和空间布局规划,整合全市资源开展项目对接和双向选择,为不同门类重大项目落户创造条件。

三是由单纯的招商活动转变为丰富多彩的招商形式。

除继续开展专题招商和年度性的沿江经济洽谈会外,通过新年团拜会、在外能人座谈会、返乡创业恳谈会、企业家茶话会等各类形式,打亲情牌、环境牌,通过投资者的亲身感受和相互交流,吸引能人回乡创业,推进以商引商。

四是由“广种薄收”式招商转变为有针对性的政策性招商。

组织专人全方位研究国家出台的各类产业政策,精心组织对鼓励类的优势项目包装,实现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与优强项目的无缝对接,力争项目投资产出效益最大化。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在优强项目及龙头企业的强势推动下,全市产业投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见附表五)。

2005~2010年主要产业投资情况一览表(五)

单位:

亿元、%

行业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完成

投资

增幅

完成

投资

增幅

完成

投资

增幅

完成

投资

增幅

完成

投资

增幅

完成

投资

增幅

船舶制造及配套

9.12

20.25

13.09

43.61

16.33

24.71

21.98

34.62

28.98

31.86

40.52

39.80

汽车及配件

3.16

32.62

4.58

45.21

5.83

27.25

7.7

32.03

4.91

6.26

5.68

15.82

石化及精细化工

3.51

24.54

5.07

44.69

6.51

28.35

8.57

31.58

10.89

27.07

12.47

14.50

新材料

0.58

7.7

1.15

96.03

1.56

35.74

2.24

43.74

3.68

64.65

5.87

59.41

电子电器电力

3.33

3.6

4.75

42.48

5.93

24.91

7.7

29.86

15.49

101.17

19.98

29.03

机械

8.82

10.72

12.44

40.95

15.36

23.46

20.37

32.62

23.92

17.47

27.13

13.43

冶金

0.50

20.5

0.74

48.26

0.97

31.97

1.49

53.32

1.99

33.78

3.48

74.74

新能源

0.47

40.2

0.82

75.03

1.17

42.52

1.74

49.07

3.37

94.06

10.27

204.33

无论是从招商形式还是从招商成果看,“四个转变”均实现了招商引资质的飞跃,全市将招商兴奋点集中在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的“四高”项目上,将重点锁定在世界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企业上,随着大企业的茁壮成长,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先后建成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重大研发机构2个,全市连续七年获得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有5家企业获省创新型企业称号,神马科技跻身全省百强民营科技企业行列。

突出项目技改投入。

在抓“招引”的同时,如皋把推进技术改造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在“内培”上做足文章。

如皋人多地少,缺乏兄弟县(市)沿海滩涂土地再生资源,项目用地成为项目投入的重要制约瓶颈,为此,在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特别是重大技改项目上,采取了超常规措施。

一是加大技改贴息和财政补贴力度。

2005年以来,全市每年用于鼓励技改的单项贴息资金均超过1000万元,奖励范围几乎涵盖了各个时段的重大技改项目;同时对设备投入当年完成工作量超过500万元、新兴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超过200万元的技改项目均给予设备投入额2%的财政补贴,并以此为基础,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采用进口设备和技术的项目,均给予增加设备投入额0.5%的补贴,政策导向鲜明。

二是着力培育企业技改创新源头。

资助产学研合作项目,凡合作费用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均给予5%、最高至30万元的补贴;推进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对新组建的南通市级、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和50万元的奖励;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对认定的省级、国家级孵化器分别给予50万、100万元的奖励。

通过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催生大项目、高科技项目,把培育大企业工作推上了新台阶。

神马科技等一批企业凭借科技研发中心,不断开发新产品、新上技改项目,在产品换代升级上做到“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其梯次形产品结构奠定了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是实施项目资源倾斜。

实施大企业大项目市级领导挂钩服务制度,凡应税销售总额和投资总量超亿元的企业和项目,均由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协调服务,每月深入企业或项目现场了解运行和推进情况,现场协调矛盾,解决问题;同时,对应税销售和投资总额超千万元的企业和项目,则由所在镇(区)主要领导为服务推进第一责任人,从而在推进服务上实现了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全覆盖。

保障项目用地供给,在全市加大盘活土地资源基础上,将宝贵的用地指标向大企业和大项目倾斜,为此出台了相关文件,明确了土地倾斜的企业规模和投资标准,吸引企业不断加快自身发展;积极争取重点项目点供土地,仅2010年就四次上报点供用地材料,包括软件园在内的5个重点项目获得省专供用地1200多亩。

破解企业融资瓶颈,搭建各类融资平台,组织金融机构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专项对接活动,几年来,年度通过对接活动达成的授信总额均在50亿元以上,同时不断加大政府担保机构的担保额度,为企业融资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由于措施到位,全市技改投入特别是重点技改项目投入稳步增长,在全市工业项目投资中的比重持续上升(附表六)。

2005~2010年规模技改投资情况一览表(六)

年份

规模以上技改投入

千万元以上技改投入

亿元以上技改投入

总量

(亿元)

增幅

(%)

总量

(亿元)

占规模技改比重(%)

总量

(亿元)

占规模技改比重(%)

2005

26.3

15.9

22.4

85.2

14.7

55.9

2006

40.9

55.5

35.9

87.7

24.1

58.9

2007

53.5

30.8

48.8

91.2

32.1

60

2008

74.5

39.2

67.1

90.1

43.9

58.9

2009

94.7

30.7

90.6

93

59.6

61.5

2010

119.2

22.4

109.6

91.9

73.5

61.7

(三)实施做大培强专项工程

在大力强化招商引资,大力推进技改投入的同时,如皋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施做大培强的专项工程,以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推进企业上市工程。

全市成立了由市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组”及其办公室,全盘筹划企业上市工作;以皋政发〔2008〕17号文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政策意见》,在资产权属规范、税费及基金缴纳、办理土地征用、科技进步、人才引进等十个方面明确了具体的扶持政策,以税收为例,《意见》规定凡企业上市过程中发生税收的地方留程部分全额返还,仅此一项2010年如皋市就返还上市推进企业25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拟上市企业的工作积极性;由政府买单,组织拟上市企业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先后两次组织拟上市企业老总80余人次赴上海复旦接受专业培训,同时多次组织专家学者来我市开展专业知识讲座,并组织上市专业服务机构上门咨询服务。

一系列的扎实举措,使企业上市工作取得快速突破,继2007年12月江苏九鼎集团在深圳中小版成功上市之后,2010年10月熔盛重工又在香港主版上市,融资140亿港元,其融资总额超过全南通市25家上市企业融资总和。

目前全市“上市一批、报会一批、辅导一批、吸引一批、入轨一批、后备一批”的局面已经形成,“十二五”期间5~8家企业上市的目标有望实现。

千百亿能及企业工程。

如皋市以皋委发〔2009〕53号文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千百亿能级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操作推进和考核机制。

鼓励千百亿能级企业在项目投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资本运作、人才储备、市场开拓等方面编制科学发展计划,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实现路径和实施步骤;多次组织千百亿能级企业老总赴先进地区学习考察,树立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意识,激发二次创业及创大业的热情;要求国土部门根据千百亿能级企业发展规划编制土地供征方案,在全市统筹使用盘活土地和国家下拨用地指标,优先供给千百亿能级企业实施的重大项目;要求电力部门制定千百亿能级企业电源点配套规划,预留电网通道,至2010年底电力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全市每季召开一次推进工作例会,重点解决推进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目前,培育工作正在快速推进之中,继熔盛重工率先突破应税销售首破百亿大关之后,一批三十亿、五十亿企业正在稳步成长,“十二五”期间,有望取得新的突破。

“六个一”工程。

为高效化解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如皋推行了行之有效的“六个一”工程,即一月一次重点企业运行分析例会,分析上月情况并提出下月打算,同时召开季度分析会,把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交办单形式下发,由承办单位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一月一次情况通报,通报重点企业及重大项目运行指标情况,及时了解把握推进动态;一月一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通过活动仪式使服务部门和单位及时掌握项目实施情况,掌握服务需求动态,提前做好服务预案,使项目服务涵盖实施全过程;一月一次项目进展核查,全面、准确、及时掌控重点项目动态,总结先进典型在全市范围内予以推广,对部分进展缓慢的项目现场剖析原因,提出加快推进的主导意见;一月一次重大项目巡访,现场协调矛盾,必要时以纪要形式,明确承办单位和办结时间;一月一次重大项目推进现场会,一般与园区建设推进会合并召开,会上对重点项目(园区)进行逐一点评,以指导和完善全市项目投入的各个环节。

载体建设工程。

加快载体建设是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企业、集聚大产业的重要环节。

如皋在推进沿江开发、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同时,根据各镇区不同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强势推进了产业集中区建设,为不同门类、不同规模项目落户提供了不同载体及多种选择。

自2005年以来,全市南北开发区(科技城)、18个产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到位,总面积319.88平方公里,其中主功能区148.79平方公里,其他产业集中区171.09平方公里。

主功能区及各产业集中区均严格按照全市产业空间布局进行规划,实现了产业互补、优势共享最大化。

为进一步加快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企业集群步伐,如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