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检验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6438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箱检验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机箱检验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机箱检验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机箱检验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机箱检验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箱检验标准.docx

《机箱检验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箱检验标准.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箱检验标准.docx

机箱检验标准

 

----------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Q-W-003

 

制订部门

厂务部

核 准

审 查

制 订

发行管制章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修订日期

年月日

版  次

第 一 版

----------------有限公司

页次

1/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1、目的:

为订定本公司机箱质量检验之判定,以提供检验时之依据,特订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供应厂商所提供之机箱原物料、制程到成品出货检验,若客户有另外提供检验标准,则以客户标准为准。

3、权责单位:

3.1.研发部

研发部负责机构部件之承认及相关规格文件发行。

3.2.品保部

3.2.1.品保部门负责此标准之维护及执行。

3.2.2.品检员依据研发所发行之承认书及本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3.3.采购部

采购部门依据合格供货商向供货商采购合乎要求之原物料。

4、缺点定义:

1.严重缺点(Criticaldefect):

简写CR。

凡有危害零/组件的用户或携带者之生命或安全之缺点谓之;产品与订单规格不符。

2.主要缺点(Majordefect):

简写MA。

零/组件的使用性能不能达到所期望之目的,或显著的减低其实用性质的缺点谓之。

3.次要缺点(Minordefect):

简写MI。

实际上不影响零/组件之使用目的之缺点谓之。

5、区域定义:

位置

定义

说明

A面

产品面向用户的部位

产品前面板、顶部及指定面

B面

产品面向用户的两旁

产品两侧面及指定面

C面

产品面向用户不易看到的下方部位

产品后背板、底部及指定面

D面

产品用户无法看到的部位

产品内部及指定面

6、检验条件:

6.1.目视:

6.1.1.检验环境亮度需求:

500~600LUX烛光的冷白荧白光灯。

6.1.2.检验距离:

40±5cm。

6.1.3.检验人员视力要求;0.8。

(裸视或经矫正后的视力)

6.1.4.内/外观检验时间:

8-10秒。

6.1.5.检验角度:

45-60度角。

页次

2/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6.2.量测工具:

6.2.1.卡尺。

6.2.2.高度规。

6.2.3.厚薄规。

6.2.4.牙规。

6.2.5.色差机。

6.2.6.杂质判定表。

6.2.7.样品。

6.2.8.百格刀。

6.2.9.3M胶带。

7、抽样计划:

依据MIL-STD-105E单次抽样计划LEVELⅡ检验标准进行各项检验,允收标准MIL-STD-105ELEVELⅡAQL:

MA=0.65MI=2.5。

8、缺点定义:

8.1.金属类:

8.1.1.毛边:

由于模具刀口钝化或滚边滑块问题造成切边产生锋利的突出物。

8.1.2.刮伤:

因表面与其他物体磨擦造成条状痕迹甚至镀锌层脱落。

8.1.3.刮痕:

因表面与其他物体磨擦造成条状不明显的痕迹(无感刮伤)。

8.1.4.磨伤/擦伤:

在表面小范围有面状的伤痕造成表面损坏,不露底材。

8.1.5.模痕:

在折弯工程造成部件折弯处出现黑条或镀锌层脱落。

8.1.6.碰伤:

因与其他对象碰撞造成表面镀锌层脱落或凹状变形。

8.1.7.字模:

因产品需要在其表面冲压的字体或标记。

8.1.8.生绣:

因在空气中氧化造成黄色点状或块状物。

8.1.9.流漆:

因过量油漆不整齐下垂或流动所形成的区域,比一般烤漆面有更明显的高度。

8.1.10.溢漆:

油漆溢出烤漆件本身所规定之边沿。

8.1/11.咬花:

在烤漆面形成的特殊图样,与零件本身形状和颜色无关。

8.1.12.异物:

因灰尘,杂质造成烤漆表面出现状突出物。

8.1.13.色斑:

因喷漆厚度不均造成烤漆表面有块状异色。

8.1.14.凹凸:

素材成型密度不良,加温后起泡或新加工面后出现凹陷。

8.2.塑料类:

8.2.1.黑点:

因杂质造成塑料射出品表面黑色点状物,颜色越深,可接受的面积越小。

8.2.2.顶白:

因模具顶针问题造成塑料制品顶针处外部出现白色圆弧。

8.2.3.缩水:

因塑料成型不当或产品结构问题造成表面之凹陷。

8.2.4.流痕:

因塑料成型不当或模具问题造成表面出现波浪状或线状条纹。

8.2.5.缺料:

因塑料成型不当或产品结构问题造成产品某些部位未射饱。

8.2.6.模口:

塑料模具进胶部位在产品脱模后留于产品上的部分。

 

页次

3/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8.2.7.结合线:

由于塑料材料的聚合,出现于表面的模糊裂缝或显著的线或图样。

8.2.8.毛边:

塑料制品在沿着合模线及角落处形成的成型挤料或薄的凸出物。

8.2.9.料花:

因原料未烘烤或其他原因造成表面出现白色斑点。

8.2.10.模伤:

因模具变异造成的表面不平整的痕迹。

8.2.11.划/刮伤:

塑料件因与其他物品相磨擦造成表面成条状或片状痕迹。

8.2.12.烧焦:

塑料件表面因温度过高造成的棕色或黄色的痕迹或条纹。

8.2.13.脏污:

因模具包装或操作等问题造成表面不同的不洁,分可擦拭和不可擦拭。

8.2.14.印刷白点:

因胶头或纲板问题,造成油墨未覆盖完全而露出点状底色。

8.2.15.印刷毛边:

印刷图案边缘处出现毛绒状油墨现象。

8.2.16.印刷偏位:

印刷图位置与图样要求有偏差或整体有偏斜。

8.2.17.杂质:

因灰尘、异物造成印刷图案表面出现点状凸起物。

8.2.18.色斑:

印刷图案上出现的块状或纤维状异色。

8.2.19.汽泡:

塑料面型品中包含空气/水汽的圆球,在透明件中尤为明显。

8.2.20.线/面变形:

成型品因为某种原因造成边缘/面的弯面不平。

8.3.组装部分:

8.3.1.间隙:

组装后机箱上不同两个部件在接触处不能完全吻合而出现的裂缝。

8.3.2.落差:

组装后机箱上不同两个部件在接触处出现的两接触面不处于同一平面的现象。

----------------有限公司

页次

4/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9、检验标准:

9.1.金属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工具

判定

CR

MA

MI

1

字模

断缺,模糊,压反,与图面规定不符。

目视

*

2

生绣

表面不允许,仅允许断面有点状氧化。

目视

*

3

碰伤凹痕

A≦0.50mm2,D≦0.50mm。

杂质判定表、卡尺

*

4

锋利毛边毛刺

H≦0.06mm或料厚的5%,不可有明显刮手,可能脱落成铁屑的不允许,且所有相关切边均应压边。

杂质判定表、卡尺

*

5

脏污

机箱内不可有残余油污。

目视

*

6

镀锌层

不允许有脱落条状水纹或镀锌色差及底材外露或点状生绣。

目视

*

7

点焊

A,B,C面不可过黑,D面不可伤底材,不允许有脱焊、凹痕、错位现象。

目视

*

8

铆合

不可有铆穿、松脱、铆合孔破裂、漏铆。

目视

*

9

拉钉

拉钉不可有松动、拉爆、浮拉、未拉到位、漏拉、多拉、部件用错或规格用错。

目视

*

10

攻牙

必需采用机械攻牙,不允许漏攻牙、攻牙不良、滑牙、未攻到位,攻错牙、牙孔破裂。

牙规

*

11

材料

材料之材质厚度是否用错,供料厂商是否合格。

目视

*

12

冲孔

冲孔位置数量或EMI点是否有少冲孔、多冲孔、拉深是否破裂变形。

目视

*

13

刮伤

W≦0.2mm

L≦10mm,S≧150mm,≦2个,但不可漏底材

杂质判定表、卡尺

*

14

刮痕

W≦0.1mm

L≦50mm,S≧80mm,≦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有限公司

页次

5/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9.2.铁件烤漆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工具

判定

区域

允许范围

CR

MA

MI

1

刮伤W≦0.1mm

A面

不可有

杂质判定表、卡尺

*

B面

L≦5mm,≦1个,但不可漏底材

杂质判定表、卡尺

*

C面

L≦10mm,S≧150mm,≦2个,但不可漏底材

杂质判定表、卡尺

*

2

刮痕W≦0.1mm

A面

L≦2mm,S≧150mm,≦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B面

L≦10mm,S≧150mm,≦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C面

L≦15mm,S≧100mm,≦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3

磨伤/擦伤

W≦2mm

A面

不可有

杂质判定表、卡尺

*

B面

L≦5mm,S≧150mm,≦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C面

L≦10mm,S≧100mm,≦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4

异物

A面

A≦0.3mm2,S≧40mm,≦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B面

A≦0.5mm2,S≧40mm,≦5个

A≦0.15mm2,S≦20mm,≦2个不列入不良点数,但同一面不良点数>4个列入计算

杂质判定表、卡尺

*

C面

A≦0.5mm2,S≧40mm,≦5个

A≦0.2mm2,S≦20mm,≦2个不列入不良点数,但同一面不良点数>10个列入计算

杂质判定表、卡尺

*

5

凹陷脏污原材污点

A面

不可有

杂质判定表、卡尺

*

B、C、D面

A≦0.5mm2,D≦0.50mm,S≧100mm,不超过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6

咬花

与样品或标准色板对比无明显差别。

样品色板

*

7

色差

与色版或样品颜色差异<1.0度;特殊颜色依据承认之色版数据为主

色版、色差机

*

8

溢漆

仅允许喷点状溢出于D面内部溢漆不可超过边缘≦50mm。

防烤直线不倾斜≦2mm

目视、卡尺

*

 

----------------有限公司

页次

6/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9

附着力

百格测试漆层之剥落仅允许3%,方格内涂层脱落之面积>20%则判定为不合格。

百格刀、3M胶带

*

10

抗溶性

用白布沾酒精,以1kgf的力来回擦拭20次,不得露出底材。

酒精

*

11

硬度测试

使用3H铅笔芯置于表面成45度角划之,测试后无明显伤痕。

3H铅笔勋章

*

9.3.铭版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工具

判定

CR

MA

MI

1

刮伤

W≦0.1mm

L≦2mm,S≧100mm,每平面不超过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2

刮痕

W≦0.2mm

L≦3mm,S≧100mm,每平面不超过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3

烧焦

不允许。

目视

*

4

毛边

不允许修平不刮手。

目视

*

5

脏污

L≦0.5mm、A≦0.20mm2,每平面≦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6

料花模伤

依据正常检验条件下目视不明显,不影响产品结构。

目视

*

7

黑点

A≦0.20mm2,每平面≦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8

模口

修平不刮手。

目视

*

9

流痕

在规定检验时间(6秒)和距离(40cm)下,目视不明显。

目视

*

10

破裂

不允许。

目视

*

11

汽泡

正常情况下看不见且不影响功能的可限度接收。

目视

*

12

面变形

不可影响到装配。

目视

*

13

线变形

不可影响到装配。

目视

*

14

咬花

与样品或标准色板对比无明显差别。

样品色板

*

----------------有限公司

页次

7/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9.4.组装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方式

判定

CR

MA

MI

1

灯号

LED灯位置是否偏移、灯色是否正确。

目视

*

2

孔位间隙

所有孔位内间隙单边≦0.3mm(LAN、USB、console)。

厚薄规

*

3

整机间隙

所有外壳间隙≦0.6mm,断差≦0.5mm。

厚薄规

*

4

组装位置

部件组装未到位、松动。

目视、手

*

5

螺丝

螺丝未锁紧、漏锁、有滑牙现象。

螺丝起子

*

6

整体组装

实配测试,无偏孔,无过紧,装不上,接触不到之现象。

标准配件、厚薄规

*

7

清洁

机箱中无残留物,如毛屑、铁屑、贴纸、螺丝等。

目视

*

8

标签贴纸

产品Label不能浮翘、破裂,倾斜不能超过5度,偏移不得超过2mm。

卡尺

*

9

外插模块

外插模块外观清洁;与机箱单边间隙<0.5mm。

卡尺、厚薄规

*

10

底材外露

W≦单边0.2mm。

(VGAPort除外)

卡尺

*

9.5.塑料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工具

判定

区域

允许范围

CR

MA

MI

1

刮伤

A、B面

不允许。

目视

*

C面

L≦2.5mm、W≦0.5mm,N≦3。

杂质判定表、卡尺

*

2

烧焦

A、B面

不允许。

目视

*

C面

A≦1.5mm2,N≦3

杂质判定表、卡尺

*

3

毛边

不允许,修平不刮手。

目视

*

4

脏污

A面不允许,L≦0.5mm、A≦0.20mm2,每平面≦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有限公司

页次

8/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5

料花模伤

依据正常检验条件下目视不明显,不影响产品结构。

目视

*

6

黑点

A≦0.20mm2,每平面≦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7

模口

修平不刮手。

目视

*

8

流痕

在规定检验时间(6秒)和距离(40cm)下,目视不明显。

目视

*

9

破裂

不允许。

目视

*

10

汽泡

正常情况下看不见且不影响功能的可限度接收。

目视

*

11

面变形

不可影响到装配。

目视

*

12

线变形

不可影响到装配。

目视

*

13

咬花

与样品或标准色板对比无明显差别。

样品色板

*

14

缺料

A、B、C面不允许,D面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可接收。

目视

*

15

破裂

不允许。

目视

*

16

汽泡

A,B,C面及影响功能的不允许,D面正常情况下看不见且不影响功能的可限度接收。

目视

*

17

顶白缩水结合线

依据样品或承认书。

目视

*

18

流痕

在规定检验时间内和距离下目视不明显。

目视

*

9.6.塑料烤漆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工具

判定

区域

允许范围

CR

MA

MI

1

刮伤

W≦0.2mm

A、B、C面

不可有。

目视

*

D面

不得影响其他表面外观。

杂质判定表、卡尺

*

----------------有限公司

页次

9/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2

刮痕

W≦0.3mm

A、B面

不可有。

目视

*

C面

L≦5mm,S≧100mm,不超过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D面

不得影响其他表面外观。

目视

*

3

磨伤/擦伤

A、B面

不可有。

目视

*

C面

A≦5mm2,S≧150mm,不超过2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D面

不得影响其他表面外观。

目视

*

4

流漆/烤漆凝聚物

A、B、C面

不可有。

目视

*

D面

不得影响其他表面外观。

目视

*

5

异物

A、B面

不可有。

杂质判定表、卡尺

*

C、D面

H≦0.5mm,A≦1mm2,S≧100mm,不超过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6

粗糙掉漆剥落碎屑

A、B、C面

不可有。

目视

*

D面

不易视得,不得影响其他表面外观。

*

7

凹陷脏污原材污点

A、B面

不可有。

目视

*

C、D面

A≦0.50mm2,D≦0.50mm,S≧100mm,不超过3个。

杂质判定表、卡尺

*

8

咬花

与样品或标准色板对比无明显差别。

样品色板

*

9

色差

与色板或样品颜色差异<1.0度;特殊颜色依据承认之色板数据为主。

色版、色差机

*

10

溢漆

D面内部未烤漆部分溢漆不可超过边缘30mm。

目视、卡尺

*

11

附着力

百格测试漆层之剥落仅允许3%,方格内涂层脱落之面积>20%则判定为不合格。

百格刀、3M胶带

*

----------------有限公司

页次

10/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12

抗溶性

用白布沾酒精,以1kgf的力来回擦拭5次,不得露出底材。

酒精

*

13

硬度测试

使用3H铅笔芯置于表面成45度角划之,测试后无明显伤痕。

3H铅笔

*

9.7.印刷部分检验标准:

项次

检验项目

检验规格及允收水平

检测

工具

判定

CR

MA

MI

1

黑点

A≦0.20mm2。

杂质判定表、卡尺

*

2

白点杂质

A≦0.20mm2。

杂质判定表、卡尺

*

3

色差

不允许

目视

*

4

刮伤

W≦0.5mm

A面不允许;B,C面允许L≦30mm。

目视

*

5

刮痕

W≦1mm

A面不允许;B,C面允许L≦30mm。

目视

*

6

色斑

不允许

目视

*

7

印刷偏移

偏位距离≦0.5mm或依承认书。

卡尺、底片

*

8

油墨脏污

A≦0.20mm2目视不可明显。

杂质判定表、卡尺

*

9

字体不符

不允许。

目视样品

*

10

印刷毛边

不允许。

目视样品

*

11

附着力

将3M胶带贴贴于印刷位置,用手指来回压紧,静止3-5秒后,抓住胶带一头,呈45度角迅速掀起,重复此动作3次,印刷字体不可脱落。

3M#600

*

----------------有限公司

页次

11/12

文件名称

机箱检验标准

编号

Q-W-003

制订日期

2010年10月15日

制订部门

厂务部

版次

1

修订日期

12

抗溶性

用白布沾酒精以约1kgf的力来回擦拭5次,丝印颜色无明显变化。

酒精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