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6299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 新人教版必修2.docx

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3新人教版必修2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2.探究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化学性质,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过程与方法:

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解析、比较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对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微观结构有一定的三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代表物的典型结构,意识到化学世界的外在美。

2.通过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典型性质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组成的特点。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性质。

教学难点:

1.葡萄糖与弱氧化剂氢氧化铜的反应。

2.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教具准备:

AgNO3溶液(2%)、氨水(2%)、NaOH溶液(10%)、CuSO4溶液(5%)、葡萄糖溶液(10%)。

洁净的试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俗话说: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要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必须定时补充营养物质。

那么,大家知道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物质是什么吗?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不仅是人体的重要供能物质,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性质。

[板书]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

师: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质分别属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吗?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图片

师:

一提到糖,恐怕好些同学已经感觉到了甜味;讲到油脂,大家多和肉类物质联系;说到蛋白质,大家也可以举出生活中许多例子,那么到底什么是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呢?

它们的组成和结构如何呢?

[学生阅表]P71表3-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元素组成

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糖类

单糖

C、H、O

葡萄糖、果糖

C6H12O6

双糖

C、H、O

蔗糖、麦芽糖

C12H22O11

多糖

C、H、O

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油脂

C、H、O

植物油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H、O

动物脂肪

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蛋白质

C、H、O、N、S、P等

酶、肌肉、毛发等

氨基酸连接成的高分子

师:

结合P71表3-3,请大家思考讨论一下问题

【多媒体】:

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请学生逐个回答讨论结果,回答有问题时其他同学及时补充)

1、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上比较它们的异同?

2、从单糖、双糖、多糖的名称对应的分子式,总结出其命名的依据并解析其分子组成上分别有何特点?

【多媒体】展示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结构图片

【多媒体】:

思考讨论题3

3、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有相同的分子式,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

那淀粉与纤维素又是如何?

生3:

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是不同的物质,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淀粉与纤维素分子式中的n值不确定,因此,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多媒体】:

展示思考讨论的问题(请学生逐个回答讨论结果,回答有问题时其他同学及时补充)

4、油和脂两者在外观上有何去别?

从微观上解析,又有何区别?

5、汽油、石油和花生油都是油,它们属于同一类物质吗?

6、何谓高分子?

[板书]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性质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演示]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O3溶液,边摇动试管边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溶解为止,然后向银氨溶液中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振荡、水浴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

【多媒体】:

CuSO4+2NaOH====Cu(OH)2↓+Na2SO4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板书]生理氧化:

C6H12O6(s)+6O2(g)6CO2(g)+6H2O(l)

【动手探究】:

怎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淀粉可以遇碘变蓝色呢?

生:

(设计方案,当堂验证)

1.把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2.把碘酒滴到面包片上;

3.用淀粉水溶液在白纸写字,然后晾干,制成化学密信等

师: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那么,蛋白质有什么特征反应呢?

[演示]取一小块鸡皮,置于蒸发皿中,滴加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也可以取用鸡蛋白溶液,加入3-5滴浓硝酸,在酒精灯上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这个反应称为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

【链接生活】视频材料:

李奶奶上街买毛线,无法区分晴纶线和纯毛线,你能帮助她吗?

【视频】纯毛毛线的灼烧(学生观察后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

师:

蛋白质在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常用来鉴别蛋白质。

【过渡】:

刚才认识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它们还有什么共同的性质呢?

【板书】:

2.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师: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下面先以糖类中的二糖代表物蔗糖为例,观察现象。

【演示】:

实验3-6,如图连接实验装置,验证蔗糖的水解反应。

1.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3-5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分钟后取少量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至碱性,再加入少量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加热3-5分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取1ml20%的蔗糖溶液,加入少量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加热3-5分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多媒体】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生:

淀粉和纤维素等多糖能否水解呢?

师:

可以,不过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多媒体】:

 

【多媒体】肥皂工业制法生产流程

师:

在这个过程中,肥皂就是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称为皂化反应。

师:

请大家回忆以前初中生物上学习的蛋白质消化过程,在酶等作用下,蛋白质最终水解的产物是什么呢?

生:

氨基酸。

师: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我们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可见其重要性。

【例题剖析】

例1、(xx·理综)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发酵是重要环节。

生产过程大致如下:

将经过灭菌的麦芽汁充氧,接入啤酒酵母菌菌种后输入发酵罐。

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糖度下降,产生白色泡沫,溶解氧渐渐耗尽。

随后,酵母菌繁殖速度迅速下降,糖度加速降低,酒精浓度渐渐上升,泡沫不断增多。

当糖浓度下降一定程度后,结束发酵。

最后分别输出有形物质和鲜啤酒。

根据以上过程,回答下述问题:

(1)该过程表明啤酒酵母菌异化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期,酵母菌迅速繁殖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3)经测定酵母菌消耗的糖中,98.5%形成了酒精和发酵产物,其余1.5%则是用于________。

(4)请写出由麦芽糖葡萄糖酒精的反应方程式。

(5)如果酵母菌消耗的糖(设为麦芽糖,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有98.5%(质量分数)形成了酒精(相对分子质量为46.0)和其他发酵产物。

设有500t麦芽汁,其中麦芽糖的质量分数为8.00%,发酵后最多能生产酒精浓度3.20%(质量分数)的啤酒多少吨?

师:

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物联系的理科综合试题,前三问是生物问题,后两问涉及化学知识,如何解决呢?

生:

前三问是生物问题,考查了呼吸作用和生殖方式知识。

后两问涉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知识和简单计算,容易得到结论。

例2.现有五种有机物:

①甲苯②乙酸③葡萄糖④淀粉⑤蛋白质。

其中除甲苯外其余均为水溶液。

可分别用五种试剂加以检验。

试将选用的试剂、对应现象的代号和结论填入表格内相应的空白处:

(Ⅰ)试剂

(Ⅱ)现象

答案

结论

(Ⅰ)

(Ⅱ)

A.浓硝酸

(a)变红色

B.酸性KMnO4溶液

(b)变蓝色

C.石蕊溶液

(c)变黄色

D.新制Cu(OH)2

(d)紫色消失

E.碘水

(e)红色沉淀

课堂小结:

由于课时有限,内容较多,设计的重点在于使学生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知道他们共同的性质,并能简单地加以鉴别即可。

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活动和讨论为主。

布置作业:

P76T5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探究实验:

如何证明淀粉已开始水解?

如何证明淀粉已水解完全?

注意检测时溶液酸碱性的调节。

2.有关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小论文评选和专题演讲。

3.可放油脂水解的录像,或实验室中制取肥皂的录像;也可以将制取肥皂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在课外进行。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第2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存在及来源。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

通过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归纳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新课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它有哪些重要的用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重要用途。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

1.糖类物质的主要作用。

(一)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存在与用途

葡萄糖

果糖

蔗糖

存在

甘蔗、甜菜

用途

食品、医疗卫生,合成药物、合成Vc、制镜工业等

(二)淀粉、纤维素的存在与用途

淀粉

纤维素

存在

 

植物茎、叶、果皮、棉花、蔬菜等

用途

 

营养物质、造纸、合成纤维、火药等

[知识拓展]

师:

我国居民的大米、小麦为主食,但有些不法商贩掺假、造假,屡屡发生毒大米事件,什么是“毒大米”呢

[多多媒体播放:

有毒大米事件报道]………

[例题剖析]

[例1](xx年上海,5)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0.9%氯化钠溶液B.0.9%氯化铵溶液

C.1.25%碳酸氢钠溶液D.5%葡萄糖溶液

[例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生1:

A正确。

油脂是脂肪和油的总称,属于酯类化合物;B,正确,油脂属于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C正确,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D错,因为油中含有不饱和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教师精讲]:

很好。

本题考查的是油脂,酯的概念,同时考查了它们的结构。

要会区分脂、酯的不同与相似之处。

师:

夏天到了,同学们喜欢吃冰激凌,冰激凌中的奶油是怎么回事?

它们成分是什么?

是和牛奶一样属蛋白质?

还是和油一样属于脂肪?

请同学们看书P74

[板书]3: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

[多多媒体播放:

一、灵儿氨其酸广告片段;二、东阿阿胶浆]

师:

看了这2则广告后,你认为厂家宣传的有没有道理?

看书P74讨论,并完成下表:

油脂

蛋白质

存在

禽蛋、奶、动物毛、皮,蚕丝

主要用途

食用、提供人体能量、保持体温、保护内脏等

[多媒体播放:

生命的起源]

[例题剖析]

[例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一种蛋白质B、所有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都变黄

C、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中国科学家在1965年合成的

D、可以用灼烧法来鉴别蛋白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糖、油脂、蛋白质重要用途。

这些物质与我们生活有密切联系,同学们要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生活服务,避免做类似毒大米、毒猪油事件的牺牲品。

布置作业:

教材P76T6

板书设计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第2课时)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糖类物质的主要应用2.油脂的要应用3蛋白质的主要

(1)葡萄糖、果糖

(1)实物应用

(2)蔗糖

(2)能量

(1)

(3)淀粉(3)保持体温

(2)

(4)纤维素

活动探究

查找资料,了解小麦、大米、玉米的营养成分及对人体的作用

小麦

大米

玉米

主要营养成份(%)

对人体作用

结论

2019-2020年高中化学《基本营养物质》教案27新人教版必修2

教学目标: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对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4.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维能力;

5.通过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及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

(1)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及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合作讨论

1.我们已经知道蔗糖、冰糖、葡萄糖、果糖也是糖,但你知道淀粉、纤维素也是糖吗?

糖类物质都有甜味吗?

有甜味的物质都是糖吗?

我的思路:

要明确糖类的概念及分类,注意区分生活中的“糖”和化学中的“糖”。

2.淀粉没有甜味,但为什么在吃米饭或馒头时多加咀嚼就能觉得有甜味呢?

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我的思路:

淀粉属于多糖,其重要性质之一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

注意这里“一定条件”的涵义。

3.酯和脂是一回事吗?

甘油是油吗?

油都是油脂吗?

我的思路:

注意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能望文生义,要结合生活中具体实例进行记忆和理解。

4.为什么说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

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发生了哪些变化,最终排出体外?

我的思路:

蛋白质是一类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但其最终的水解产物都是氨基酸,而自然界中的氨基酸的种类是有限的。

这一方面说明了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础物质.

二、.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实验3—5]——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质的特性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葡萄糖+新制Cu(OH)2

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淀粉+碘酒

变蓝色

蛋白质+浓HNO3

共热,变黄色

2.葡萄糖的特征反应

(1)葡萄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光亮的银镜

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碱性的。

上列两反应,常用于鉴别葡萄糖。

3淀粉的特征反应:

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色。

严格地说,淀粉遇到I2单质才变蓝色,而遇到化合态的碘如I-、IO等不变色。

可用碘检验淀粉的存在,也可用淀粉检验碘的存在。

4蛋白质的特征反应

(1)颜色反应:

蛋白质变黄色

(2)灼烧反应:

灼烧蛋白质,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严格地说,浓HNO3只能使含有苯环的蛋白质变黄色。

以上两条,常用于鉴别蛋白质

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1.[实验3—6]蔗糖的水解反应

现象: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解释:

蔗糖水解产生了葡萄糖。

2.糖类的水解反应

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

单糖是糖类水解的最终产物,单糖不发生水解反应。

糖类在实验室中水解常用H2SO4作催化剂,在动物体内水解则是用酶作催化剂。

淀粉和纤维素的最终水解产物相同,都是葡萄糖。

3.油脂的水解反应

(1)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

(2)油脂+氢氧化钠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叫做皂化反应。

工业上常用此反应制取肥皂。

甘油与水以任意比混溶,吸湿性强,常用作护肤剂。

油脂在动物体内的水解,是在酶催化下完成的。

4.蛋白质的水解: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是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苯丙氨酸

谷氨酸

氨基酸分子中含有碱性基氨基(—NH2)和酸性基羧基(—COOH),氨基酸呈两性。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α—氨基酸

(1)葡萄糖和果糖的存在和用途

葡萄糖和果糖

(2)蔗糖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蔗糖

(3)淀粉和纤维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淀粉

纤维素

2.油脂的主要应用

(1)油脂的存在:

油脂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动物的组织和器官中

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的碳链为碳碳单键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油脂肪

(2)油脂的主要用途——食用

油脂+水高级脂肪酸+甘油;放出热量

油脂是热值最高的食物。

油脂有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油脂能增强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油脂增强人体对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过量地摄入脂肪,可能引发多种疾病。

3.蛋白质的主要应用

(1)氨基酸的种类

氨基酸

(2)蛋白质的存在

 

(3)蛋白质的主要用途

(4)酶

酶是一类特殊的蛋白质。

酶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催化剂。

作为催化剂,酶已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4.科学视野——生命的化学起源

导致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是在有水和无机物存在的条件下发生的:

①简单的无机物和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聚合物;②以第一阶段产生的单体合成有序的生物聚合物;③对第二阶段形成的生物聚合物进行自我复制。

五、例题讲评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

解析:

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能水解,单糖不水解。

A错误。

糖类、油脂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蛋白质的水解产物中含有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NH2,则推知蛋白质中除含C、H、O三元素外,还含有N元素等。

B不正确。

糖类中的单糖和二糖及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

C不正确。

D选项正确。

答案:

D

【例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

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解析:

逐项分析。

A可选:

HCOOC2H5+H2OHCOOH+C2H5OH

4646

B不可选:

         3×284  92

C不可选,因为葡萄糖不水解。

D不可选,因为淀粉水解只生成一种物质。

答案:

A

【例3】新制Cu(OH)2和银氨溶液都是弱氧化剂,但却能将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

(1)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KMnO4(H+,aq)褪色。

答       。

(2)判断葡萄糖溶液能否使溴水褪色。

若能,写出反应方程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解析:

弱氧化剂都能将葡萄糖氧化,溴水和KMnO4(H+aq)都是强氧化剂,自然也能将葡萄糖氧化,而本身被还原为无色离子(MnOMn2+,Br2Br-)。

溴水将—CHO氧化为—COOH,多出1个O原子,这个O原子应该是由1个H2O分子提供的,1个H2O分子提供一个O原子必游离出2个H+,所以H2O是一种反应物,HBr是一种生成物。

答案:

(1)能 

(2)能

补充习题:

1.下列食用物质中,热值最高的是()

A.酒精      B.葡萄糖

C.油脂D.蛋白质

解析:

油脂是摄食物质中热值最高的物质。

“喝酒暖身”是由于酒精能加快血液循环的缘故,与其热值关系不大。

答案:

C

2.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鸡蛋黄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鸡蛋生食营养价值更高

C.鸡蛋白遇碘变蓝色

D.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解析:

鸡蛋白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错;鸡蛋生食,难以消化,营养损失严重,且生鸡蛋中含有多种细菌、病毒等,B错;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不是蛋白质的性质,C错。

答案:

D

3.尿素()是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下列关于尿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尿素是一种氮肥

B.尿素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一种产物

C.长期使用尿素不会引起土壤板结、肥力下降

D.尿素的含氮量为23.3%

解析:

尿素施入土壤,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转化为(NH4)2CO3,(NH4)2CO3对土壤无破坏作用。

A、B、C都正确。

CO(NH2)2的含N量为:

w(N)=×100%=×100%=46.7%。

D错误。

答案:

D

4.下列关于某病人尿糖检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B.取尿样,加H2SO4中和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观察发生的现象

C.取尿样,加入新制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D.取尿样,加入Cu(OH)2,煮沸,观察发生的现象

解析:

葡萄糖的检验可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共热,或与银氨溶液共热而完成。

答案:

C

5.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分子通式可以用CnH2n+1COOH表示。

营养学研究发现,大脑的生长发育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密切相关。

深海鱼油中提取的DHA就是一种不饱和程度很高的高级脂肪酸。

它的分子中含有六个碳碳双键,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则其分子式应是

()

A.C26H41COOHB.C25H39COOH

C.C26H47COOHD.C25H45COOH

解析:

由“学名为二十六碳六烯酸”中的“二十六碳”可推其分子中应含有26个C原子,排除A、C——它们的分子中都有27个C原子。

C25H39COOH的烃基(-C25H39)的不饱和度为:

Ω==6

C25H45COOH的烃基(-C25H45)的不饱和度为:

Ω==3

C25H39COOH分子中有6个烯键,即6个碳碳双键,B对,D错。

答案:

B

6.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下3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

(1)甲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

结论:

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

甲方案操作正确,但结论错误。

这是因为当用稀碱中和水解液中的H2SO4后,加碘水溶液变蓝色有两种情况:

①淀粉完全没有水解;②淀粉部分水解。

故不能得出淀粉尚未水解之结论。

(2)乙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

淀粉尚未水解。

答案:

乙方案操作错误,结论亦错误。

淀粉水解后应用稀碱中和淀粉溶液中的H2SO4,然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本方案中无银镜现象出现是因为溶液pH<7,故该溶液中淀粉可能尚未水解,也可能水解完全或部分水解。

(3)丙方案:

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

结论:

淀粉水解完全。

答案:

丙方案操作正确,结论正确。

上述3个方案操作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上述3个方案结论是否正确?

说明理由。

7.20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进口了数亿吨大豆,用传统的压榨法怎么也提取不出油来。

后来发现大豆上都留有一个小孔。

请走访1家现代化的植物油厂或上网查询有关资料,然后解释其原因,并用概括性语言回答工厂里现代化的提油技术是用什么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