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4949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docx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6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第39页例10)

二、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

3.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

运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

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

一、情境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小数除法,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39页例10第

(1)题。

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kg。

需要准备几个瓶?

(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

(1)题)

(1)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

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

2.5÷0.4=6.25(个)

(2)思考:

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

(3)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

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所以需要7个瓶子。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

虽然6.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

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

(如装东西需要多少容器,做东西需要多少材料等)

2.教学教材第39页例10第

(2)题。

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

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1)引导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25÷1.5=16.666…(个)

(2)让学生想一想:

怎样取近似值?

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

包装17个礼盒,即1.5×17=25.5(m),丝带不够。

(3)教师引导并小结:

那只能取商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后的尾数应去掉,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

(4)引导学生说一说:

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去尾法?

并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不同?

(取近似值一个用的是“进一法”,一个用的是“去尾法”)

引导学生发现去尾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少1,进一法的结果比整数部分多1。

(5)思考:

什么情况下用“四舍五入”法,什么情况下用“去尾法”,什么情况下用“进一法”?

引导学生小结:

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

如果买东西或做一个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或做整个的物品,用“去尾法”。

如果要装东西,比如用油桶装油,因为多的油都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用“进一法”。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7~9题。

第7题:

4÷0.32≈12(个)

第8题:

680÷15≈46(个)

第9题:

(1)80-45.6=34.4(元)

34.4÷2.5≈13(支)

(2)可根据题中的实际数量提问题,答案不唯一。

四、课堂小结

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需要注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解决问题

  

1.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

3.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讨论、交流,每一位学生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一种袋装柠檬粉重240g,每冲一杯需要12.5g柠檬粉和5g方糖。

冲完这袋柠檬粉大约需要多少克方糖?

分析:

根据题意,可用一袋柠檬粉的质量除以12.5,得到一袋柠檬粉可以冲多少杯,然后再乘5,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240÷12.5×5≈19×5=95(克)

答:

冲完这袋柠檬粉大约需要95克方糖。

小数的遭遇

有一天,小数偷偷溜出校园,它想知道在大人们的眼里,自己是怎样的待遇。

它悄悄地来到大街上,见到王阿姨在市场上买了一把韭菜,重0.74千克,每千克3元。

王阿姨应付2.22元,可只给了2.2元,这回让王阿姨占了点便宜,少付了0.02元,为啥呢?

小数正在纳闷,王阿姨说话了:

“不怪我没道德,不付0.02元钱,因为没有这种货币,只好四舍五入了。

小数又走到蛋糕店,听见一位顾客在问老板:

“用7.5克奶油做一个蛋糕,50克奶油最多可以加工多少个这样的蛋糕?

”老板一算账说:

“可以做6个”。

小数想:

不对呀,应该是6.6…个,按照四舍五入法应该可以做7个蛋糕才对呀?

可老板怎么只给做6个呢?

老板继续说道:

“尾数0.6…个不够一个,所以也就不好做了,要不顾客会告我偷工减料了。

”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

只能去掉整数后面的尾数来计算蛋糕的个数。

小数遇到这样的情境,心想:

真是拿我好说话,一会儿要什么四舍五入法,一会儿又什么去尾法。

小数还没离开蛋糕店,又看见幼儿园阿姨来买50个奶油蛋糕,要营业员每8个装一盒。

小数自己算了一下:

要6.25个盒子。

按照四舍五入法、去尾法,我想怎么也是6个盒子呀。

可营业员却拿了7个盒子,因为还有2个也得用盒子装啊,所以是7个盒子。

人家说得也有道理呀。

可想起自己今天的遭遇,小数心里感到实在是无能为力。

晚上小数回到家里,气愤地对整数说:

“不管怎么的,在科学家眼里我小数还是个大红人儿呢?

”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谜底还是自己去找找吧。

第2课时 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练习。

(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3题)

二、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要根据实际需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3.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

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

一、基础练习

1.小强用50元买了12个蛋糕,平均每个蛋糕多少元钱?

2.蛋糕店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kg面粉,李师傅领了4kg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

3.50个奶油蛋糕,要全部装在盒子里,每8个装一盒,至少需要几个盒子?

(学生独立思考)

师:

请同学们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1:

第1题用50÷12=4.1666…(元)≈4.17(元)

生2:

第2题用4÷0.32=12(个)……0.16(kg),剩下的面粉不能做成一个蛋糕,最多只能做12个蛋糕。

生3:

第3题用50÷8=6(个)……2(个)。

因为剩下来的蛋糕还需要装在一个盒子里,所以至少要用6+1=7(个)盒子。

生4:

这三道题目告诉我们:

要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数,如果求平均数或者计算题的近似值,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买东西,只能舍去小数部分,买整个的物品;如果用油桶装油,因为多出的油也要用桶来装,所以即使余下的不多,也要多算一个桶。

师:

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使用“四舍五入”法。

全部用“四舍五入”法解决今天的三个问题很不合理,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生活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有时需要去掉小数部分(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舍去”),有时需要进一(无论小数部分是多少,都要“进一”取整数),这里所用的方法分别叫“去尾法”和“进一法”。

二、指导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

出示:

(1)班的同学准备装饰教室,他们准备了长为5m的红纸,长为8m的黄纸。

做一朵红花需要红纸0.12m,做一朵黄花需要黄纸0.37m。

(1)可以做多少朵红花?

(2)可以做多少朵黄花?

(3)3朵红花和3朵黄花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引导分析:

(1)要求长为5m的红纸可以做多少朵红花,用除法计算。

(2)要求长为8m的黄纸可以做多少朵黄花,用除法计算。

(3)根据红花和黄花的数量分别求出各有几个3朵,比较后确定可以扎成多少束花?

(学生尝试解答,集体订正)

(1)5÷0.12=41(朵)……0.08(m)

0.08<0.12,不够做1朵。

答:

可以做41朵红花。

(2)8÷0.37=21(朵)……0.23(m)

0.23<0.37,不够做1朵。

答:

可以做21朵红花。

(3)41÷3=13(束)……2(朵)

21÷3=7(束)

答:

一共可以扎成7束花。

教师小结: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如本题中的花是一朵一朵的,所以应该用“去尾”法取近似数。

因为黄花只能扎成7束,所以最后确定扎成多少束时,必须以较少的为标准。

2.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题。

(出示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3题)

(1)学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所求问题:

一台喷雾器每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所需条件:

3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300棵。

(2)师:

这题能一步算出最后结果吗?

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呢?

(请学生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想法)

指名有代表性的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一:

300÷3=100(棵)

100÷4=25(棵)

方法二:

300÷4=75(棵)

75÷3=25(棵)

综合算式:

300÷3÷4或300÷4÷3

请同学说一说每道算式求的是什么?

(3)观察对比:

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1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析过程,并讨论处理的结果方法。

(2)小结:

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

450÷16≈28(杯)

28×9=252(g)

2.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4题。

学生自主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订正,全班集体订正。

1.5×85=127.5(元)

230-127.5=102.5(元)

102.5÷0.5=205(份)

3.完成教材第40~41页练习九第13*题。

(小组内分析题意,讨论算法,然后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3.69÷2.46=1.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对你的学习有何评价?

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

     

     

1.本节课是练习课,由浅入深,分层设计,设计初衷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解决问题的主角。

2.通过讲解教材内外的练习题和小组合作交流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学生更多的是针对题目的内容进行计算,而不能很好地将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原来做一套服装用布2.5m,改用新的裁剪方法后,每套节约布料0.2m。

原来做240套服装的布料,现在可做多少套服装?

分析:

先求总共有多少布料,再求现在做一套服装需要的布料,最后求现在可做服装套数,用“去尾法”得出结果。

解答:

2.5×240=600(m)

2.5-0.2=2.3(m)

600÷2.3=260.86…(套)≈260(套)

答:

现在可做260套服装。

近似数的截取方法

1.“四舍五入”法。

这是截取近似数的最常用的方法。

具体做法:

按需要截取到指定数位后,如果它的后一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它舍去;如果它的后一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显然“四舍”时近似数比准确值小,“五入”时近似数比准确值大。

2.“进一法”。

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其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这种方法叫做“进一法”。

例如:

一个油桶装油100kg,425kg油需要多少个油桶?

算式是425÷100=4.25(个)。

这就是说装满4个油桶还剩25kg。

剩下的油还需要1个油桶,所以商中的0.25应该向前一位进1,即425÷100≈5(个),用“进一法”得到的近似数总是比准确值大。

3.“去尾法”。

在截取近似数时,不管其余部分上的数是多少,一概去掉,这种方法叫做“去尾法”。

例如:

制造一台机器用1.2t钢材,现有38t钢材,可以制造多少台机器?

算式是38÷1.2=31.6…(台)。

这就是说制造31台还剩下0.8t钢材。

剩下的钢材不够制造一台机器,所以38÷1.2≈31(台),用“去尾法”得到的近似数总是比准确值小。

这三种截取近似数的方法,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没有特殊要求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我们都采用“四舍五入”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