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414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docx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108

解读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

降消项目系列讲座

(一)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是为了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两癌指的是:

宫颈癌和乳腺癌。

两癌筛查就是指通过先进的检查手段,排查出受检者是癌症还是一般的妇科疾病。

两癌筛查的目的:

将这两种危害女性健康的癌症,尽早地排除出来。

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两癌筛查的性质:

是关爱女性健康的公益活动。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的宣教力度在逐渐加大,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度也在随之慢慢提高。

一、项目总目标 

本项目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为全国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221个县(区)开展宫颈癌检查,其中东部30个县(区),中部78个县(区),西部113个县(区),2009年各项目县完成应查人数的20%,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完成应查人数的40%。

在全国200个县(区)开展乳腺癌检查,每县每年完成2000人。

(二)项目内容。

1.宫颈癌检查

1.1妇科检查:

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1.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

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采取标本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灌洗及阴道用药,取材用具必须清洁干燥。

TBS报告系统包括以下三部分

①评价涂片质量,包括细胞量与鳞柱两种细胞的分布;

②描述有关发现,作出诊断;

③描述对诊断能提供依据的细胞成分和形态特征,具体包括

A.与念珠菌、滴虫、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的形态学特征;

B.与损伤、修复、激素变化相关的反应性细胞变化特征;

C.与鳞状上皮异常相关的描述性诊断,包括8类:

a.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SC)

b.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HPV感染/CIN1)

c.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CIN2及3)

d.鳞状细胞癌(SCC)

e.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C)

f.不典型腺上皮细胞倾向瘤变(AGCfavorneoplasia)

g.原位腺癌(AIS)

h.腺癌(ACA)

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

不能诊断为感染、炎症、反应性改变,也不能诊断为癌前病变和恶变的鳞状上皮细胞。

ASCUS包括:

①不典型化生细胞

②不典型修复细胞

③与萎缩有关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④角化不良细胞

⑤诊断HPV证据不足但暂无法排除者

巴氏分级报告

Ⅰ级:

正常细胞。

请每年继续定期检查。

Ⅱ级:

炎症,宜寻找可能发炎之原因,并接受治疗。

ⅡB:

个别细胞核异质明显,但又不支持恶性。

ⅡA:

其余为ⅡA。

Ⅲ级:

可疑癌,必须重新再做一次子宫颈抹片检查,必要时做病理切片检查。

Ⅳ级:

高度可疑癌,必须做病理切片检查证实。

Ⅴ级:

癌,须做病理切片检查观察癌症细胞侵犯程度。

  醋酸染色检查及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

仅限于资源匮乏、没有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条件(包括设备、读片人员等)的地区使用。

  1.3阴道镜检查

对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结果可疑者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1.3.1阴道镜使用流程

患者取截石位,上窥器暴露宫颈穹窿,棉球擦除宫颈分泌物。

A.开机后双击阴道镜系统

B.调整阴道镜及检查台高度以适应检查,镜头距外阴10cm,距宫颈15cm。

C.同时点击“增亮”及“减暗”按键来开摄像头

D.点击“连接设备”

F.采图1-暂存图像;采图2-暂存图像;采图3-暂存图像;采图4-暂存图像(一张报告最多存4张图)

G.点击“诊断报告”-“选择格式”-输入信息-保存(也可省略此步骤)-打印-返回-退出系统

H.同时点击“增亮”及“减暗”按键来关摄像头

1.3.2为区分正常与异常、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可借助于以下溶液:

A.3%醋酸溶液(蒸馏水97ml+纯冰醋酸3ml):

使柱状细胞迅速肿胀、发白,呈葡萄状改变,数秒后,鳞-柱上皮交接处非常清晰。

B.碘溶液(蒸馏水100ml+碘1g+碘化钾2g):

使富含糖原的正常鳞状细胞着色,呈棕褐色;非典型增生、癌变上皮内糖原少而不被碘着色。

柱状上皮及因雌激素水平低的上皮也不着色。

出现不着色区称为碘试验阳性。

C.40%三氯醋酸(蒸馏水60ml+纯三氯醋酸40ml):

使尖锐湿疣呈刺状突起,与正常粘膜界限清楚。

1.3.3阴道镜的常见宫颈图像

1.3.3.1正常图像

A.正常上皮:

可见3种变化

特点

涂醋酸

碘溶液

1.鳞状上皮

粉红色,光滑

不变色

深棕色

2.柱状上皮

见许多小乳头。

乳头合并炎症时可见表面血管增多水肿(假性糜烂)。

绝经后,女性激素减少,原始鳞柱交接处回缩宫颈管内,镜下无法看到。

乳头肿胀呈葡萄状

3.正常转化区

(移行带区)

是原始鳞柱交界与生理性鳞柱交界之间的化生区。

可见厚度不等的新生鳞状细胞,呈粉红色;散在的腺体开口常被新生上皮覆盖致粘液潴留而形成环形灰色斑。

环形灰色斑更明显。

B.血管:

均匀分布的小微血管。

1.3.3.2阴道镜异常图像

 

A.上皮变化(3种异常)

图像

意义

白斑

呈白色斑片,边界清楚,略隆起,不涂醋酸也可见。

病理学检查为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又称角化病。

白色上皮

涂醋酸后呈白色斑块状,边界清楚。

无血管区多为化生上皮或棘上皮。

白色上皮越厚,细胞不典型性越明显。

有时HPV亚临床感染亦呈白色上皮改变。

角化腺开口

Ⅰ型

腺口凹凸无白环

白色腺体及其开口处白环主要见于炎症及不典型增生;大而成堆的白色腺体结合。

其它异常图像应考虑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Ⅱ型

腺口周围呈细白环

Ⅲ型

腺口边界模糊不隆起的白环

Ⅳ型

腺口周围粗大明显隆起的白环

Ⅴ型

腺口呈明显实性白点

 

B.血管改变(可见3种异常)

图像

意义

点状血管

位于乳头中的毛细血管,常与上皮性质有关

细点状血管

与轻度不典型增生或炎症有关

粗点状血管

常与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有关。

镶嵌血管

由与表面平行的血管构成,血管之间为病变上皮。

涂醋酸后呈白色,边界清。

异型血管

血管管径、形态、走向等急不规则,血管间距离明显增大,分布紊乱,形态各异。

为浸润癌标志。

  1.4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任何肉眼可见病灶:

可行单点活检、多点活检。

无明显病灶:

①可选择宫颈移行带3、6、9、12点处活检。

②阴道镜引导下在碘试验不染色区取材

宫颈诊断性锥切的指征:

①阴道镜检查无法看到病变的边界或未见到鳞柱交界部位;

②主要病灶位于宫颈管内;

③宫颈细胞学检查为HSIL,而阴道镜下活检为阴性或CINⅠ;

④ECC所得病理报告为异常或不能肯定;

⑤疑为宫颈腺癌。

宫颈锥切的指征:

①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阴性;

②宫颈活检为CINⅢ(原位癌)需确诊者。

  2.乳腺癌检查

  2.1乳腺临床检查

  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

  2.2乳腺彩超检查

  对乳腺临床检查可疑者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彩超检查。

  2.3钼靶X线检查

  对乳腺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

  3.人员培训

  3.1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3.2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3.2.1宫颈癌的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

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全世界每年约有29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我国约为5万人。

且农村高于城市,发病高峰年龄为40-70岁。

随着近年来性病发病率的上升,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每年增速达2%-3%。

宫颈癌有年轻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并明显趋向年轻化;以36岁至50岁最为集中,占患病人数的57%左右,尤以41岁至47岁的女性为数最多。

上世纪70年代,30岁以下年轻妇女宫颈癌仅占0.5%,而90年代后,30岁年轻妇女宫颈癌所占比例升至15%-20%。

宫颈癌较隐蔽,难于第一时间发现

由于宫颈的生理解剖位置较深,当其发生癌变时,病人往往不能通过自我检查发现,致使许多宫颈癌病人一直到疾病的中晚期尚无症状,导致了癌组织的扩散。

所以要想早期发现宫颈癌,就必须借助医务人员的帮助,进行妇科普查,为了提高广大妇女对宫颈癌的防范意识,做到对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诊断方法。

宫颈癌高危人群

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2、多性伴侣

3、早婚多育者

  4、年龄

  5、宫颈不典型增生者

6、口服避孕药、吸烟者也是宫颈癌高发人群。

宫颈癌筛查内容:

妇科常规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VIA)/复方碘染色检查(VILI)。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宫颈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结果阳性或可疑者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

  3.2.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涂片方法和要点、TBS分类方法、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阴道镜等检查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诊断标准及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

宫颈癌的病理

宫颈鳞状细胞浸润癌

宫颈腺癌

巨检

①外生型

②内生型

③溃疡型

④颈管型

镜检

1Ⅰ级:

高分化鳞癌

(角化型大细胞型)

1黏液腺癌

(可分为高中低分化腺癌)

②Ⅱ级:

中分化鳞癌

(非角化型大细胞型)

②宫颈恶性腺瘤(微偏腺癌)(MDC)

(属高分化宫颈内膜腺癌)

③Ⅲ级:

低分化鳞癌

(小细胞型)

③宫颈鳞腺癌

3.2.3乳腺癌的相关专业知识(流行病学、病理、临床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

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

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主要症状表现为:

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筛查内容:

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视诊和触诊,可疑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彩超检查,彩超检查可疑或阳性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

3.2.4乳腺钼靶X线、彩超检查、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影像标准、检查报告填写要求等。

4.开展多种形式的妇女“两癌”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