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2773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docx

七年级上册历社复习资料原

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

从社区看我家

1、社区的含义:

指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那里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和比较密切的交往。

如:

小区、村庄、学校、医院、城市等都可以称为社区。

2、地图语言(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方向:

①表示位置的八个基本方向是: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②地图上判断方向的三种方法: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指向标指向北方

经纬网定向法: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最精确的定向方法)

③判断方向的方法:

如:

A在B的什么方向,在B点画出坐标轴,连接AB两点,判断A的方向。

4、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数字式:

1:

50001/5000五千分之一

050米

线段式: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50米

图上距离

5、比例尺=

实地距离

运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

6、

地图:

小区地图(1:

100)

世界地图(1:

100000000)

比例尺

分母

范围

内容

详细

简略

实地距离

7、图例和注记:

(图例参照p6、p115)

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注记:

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数字。

在社区中生活

1、不同类型的社区往往交织在一起。

2、社区的功能:

①政治功能:

(如①居民投票选举、②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②经济功能:

(如社区超市、社区医院、社区影院等)

③文化功能:

(如①社区开办老年大学、②举办书画展、各种讲座、培训等,③举办文艺汇演、④社区的健身场所,进行体育、文艺活动、⑤举办“邻居节”,融洽邻里关系、⑥为孩子们建立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以各种形式向孩子和家长开展道德、亲子等教育)

④管理功能:

﹙如①保安巡逻、②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③水电修理、④卫生清洁﹚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

乡村聚落

1、聚落是人类生存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聚落:

乡村聚落(村落)

城市聚落

2、乡村聚落即村落。

是乡村地区人们居住、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3、村落的分布形态:

平原上的村落为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为带状分布

4、传统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筑,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5、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村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各不相同。

乡村聚落的形式:

农村——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

渔村——人们主要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

林场——人们主要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等工作

牧场——人们以畜牧业为主

6、有利于乡村聚落行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土壤肥沃,适合耕种②地形平坦③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

7、城市的起源:

城市聚落是由乡村聚落发展来的。

其中商业是城市出现的重要因素。

8、城市景观:

高楼林立、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商业中心、园林绿地、地下管道系统。

9、城市与乡村景观差异的原因:

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10、城市聚落的功能:

政治功能—国家首都—北京、华盛顿

经济功能—工商业发达—上海、纽约

文化艺术—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鹿特丹?

11、任何城市功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

12、城市的生产生活生产:

工商业、服务业

生活:

物质:

购物、在外就餐

精神:

旅游、听音乐会

13、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以农田为主,房屋稀疏

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建筑物(高度、密度)

低,稀疏

高,密集

公共实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类型少、数量少、不够便利

类型多、数量多、非常便利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小、农民

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大、工人

规模

较小

较大

联系

城市由乡村发展而来

区域间的联系

1、不同的区域,其自然和人文环境不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由于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其实,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1、地形图①等高线地形图

②分层设色地形图

③地形剖面图

2.等高线:

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3.海拔:

以海平面为起点,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即绝对高度

4.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5.等高线地形图规律:

①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地势越平缓。

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地势越陡峭

②同一条等高线上的海拔相等

③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

④等高线一定是闭合曲线

⑤等高线不会中断,也不会呈螺旋状

⑥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多,山就高,等高线少,山就低,凹地相反

5.等高线地形图所代表的地貌:

①山顶:

山峰,山岭。

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

②盆地:

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

③山脊:

等高线数值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④山谷:

等高线数值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⑤鞍部:

两个相邻的山顶之间相对较低处(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⑥陡崖:

悬崖峭壁是等高线重叠的地方

6.分层设色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的起伏,这样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7.雪线是指在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

8.陆地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水域中深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带着地图定向越野:

选择合适的地图:

①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准确地在地平面上表示出来的地图是地形图。

②当你到达陌生的上海时,你首先应该购买一张《上海交通图》。

③暑假,深圳的张京同学准备前往上海旅游;他可以用《中国政区图》或《中国交通图》了解深圳相对上海的位置、距离;通过查阅《上海旅游图》,可以了解上海有哪些名胜古迹;最后用《中国交通图》,他可以选择一条去上海的路线。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1.生活空间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自然环境:

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山川、气候、河流、动植物……

人文环境:

人口、人种、语言、宗教和生产活动……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人类的栖息地

1.地球总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2.陆地可以分为大陆和岛屿。

3.大陆地域辽阔

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岛屿面积较小,四面环水

群岛:

海洋中彼此相近的一群岛屿

4.大洲=大陆+附近的岛屿

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5.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

德雷克海峡

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6.大洲的分区

亚洲:

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欧洲:

南欧、西欧、中欧、北欧、东欧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大洋:

海洋的主体部分

2.海:

大洋的边缘部分

3.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重要海峡:

①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被称为“东方的十字路口”

②直布罗陀海峡:

欧、非之间,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

③麦哲伦海峡:

南美洲南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④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⑤霍尔木兹海峡:

西亚,沟通波斯湾和印度洋(或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被称为世界的“油阀”。

⑥白令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⑦英吉利海峡:

欧洲西部,英法之间,沟通大西洋与北海。

5.重要的运河:

①苏伊士运河:

埃及境内,沟通红海和地中海。

②巴拿马运河:

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6.世界之最:

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7.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1)海洋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

淡水资源、渔盐之利、矿产资源、能源、旅游资源、空间资源

(2)海洋是交通的要道,是国防的前线。

8.如何对待海洋:

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

第二课:

自然环境

地形多样

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及世界主要地形区。

①山地:

一般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脉呈长条状延伸,形成山脉。

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②平原:

一般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平原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方;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③高原:

500米以上,有的地表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也有的表面山峦起伏,凹凸不平。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④丘陵:

500米—200米,起伏和缓。

丽水主要地形是丘陵和山地。

⑤盆地:

四周被群山环绕,四周高,中间低。

2.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

3.

亚洲地形:

特点:

中间高,四周低。

地势起伏不大

影响:

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气象万千

1.气候:

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具有稳定性。

2.

描述气候的方法气温

降水

3.丽水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4.世界主要气候

气候类型

特点

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赤道附近

热带草原气候

年均温度高,降水集中,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区两侧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炎热干燥

南北回归线附近

地中海气候

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地区大陆西岸

温带大陆性气候

全年降水少并集中在夏季,夏热冬寒

温带大陆内部

寒带气候

终年严寒少雨

南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高原山地气候

气候呈垂直分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顶终年积雪

高原高山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夏季多雨,雨热同期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

南北纬30°的大陆东岸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温带地区的亚欧大陆东岸

4.季风:

一年中盛行风向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有三类: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为水稻生长提供条件。

5.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没有热带草原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6.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旅游业、农业、建筑业、服饰、饮食、交通、长相

7.从动植物判定气候

众多的河湖

1.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

2.世界主要的河流:

河流

流向

所在大洲

尼罗河

南—北

非洲

多瑙河

西—东

欧洲

刚果河

东—西

非洲

亚马孙河

西—东

南美洲

黄河

西—东

亚洲

3.世界主要的湖泊:

世界面积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世界面积最大的咸水湖——里海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里海

4.亚洲主要河流

南—北注入北冰洋: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西—东注入太平洋:

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

北—南注入印度洋:

恒河、印度河

5.亚洲河流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特点,导致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6.河流与湖泊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①供给人们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②具有航运、发电、灌溉、养殖和旅游之利③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

7.河流给人类带来了哪些灾害:

洪涝灾害

8.

自然景观差异原因地形

气候

第三课世界大家庭

人口与人种

1.2011年10月31,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

2.人口密度=人口数量

面积

3.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稠密,有的稀疏。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南部

人口稀少地区:

青藏高原地区,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非洲北部,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4.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

地形和气候对这些地区的人口分布有什么影响?

一般说,地势平坦和气候比较温暖湿润的地方人口较多,而高山地区,热带雨林地区、沙漠地区、高寒地区人口较少。

5.一个地方人口疏密的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自然环境,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等条件也有密切的联系,自然环境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6.世界人种

人种

外貌特征

主要分布地区

白色人种

肤色白,头发弯曲而金黄,鼻梁高,嘴唇薄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东南部、亚洲的南部(印度人),亚洲的西部(阿拉伯人),非洲北部。

黄色人种

黄色皮肤,乌黑通直的头发,脸庞扁平

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皮肤黝黑,头发乌黑卷曲,脸庞平,嘴唇厚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7.人种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环境造成的,不存在种族高低优劣之分,不同的人种在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中都作出巨大贡献。

语言与宗教

1.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大会的正式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语。

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英语。

3.世界三大宗教及分布地区

宗教

分布地区

基督教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兰教

亚洲(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非洲(北非)

佛教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国家和地区

1.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

2.国家有主权,地区无主权

3.领土面积排列前六位国家是: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4.人口数量前四的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

5.国界线和领海范围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6.国界的三种划分类型:

山脉、河流和经纬线。

7.世界上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生活水平差距很大。

根据这个差异,世界上的国家通常被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①发达国家: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亚洲的日本;发达国家主要国家有:

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②发展中国家:

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有中国、印度、巴西、埃及、墨西哥、尼日利亚、韩国、俄罗斯等。

8.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9.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列举国际组织:

联合国(UN)、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绿色和平组织、亚太经合组织(APE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盟(EU)

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界

1.定义: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垂直纬线的半圆;纬线是垂直经线并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形状:

经线的形状是半圆,而纬线的形状是圆或点(北极点和南极点)

3.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度数起点线:

经度起点线是0°经线(国际上把穿越英国伦敦格林尼志天文台的经线作为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纬度起点线是0°纬线(也叫赤道)。

5.东经的代号是E,西经的代号是W,北纬的代号是N,南纬的代号是S。

6.判断经纬度的方法:

数值向东越来越大,是东经;数值向西越来越大,是西经。

数值向北越来越大,是北纬;数值向南越来越大,是南纬。

7.半球分界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来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赤道来划分。

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判定东西半球的方法)

8.低中高纬度划分:

①低纬度:

0°—30°,中纬度:

30°—60°,高纬度:

60°—90°。

②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地区。

9.五带(温度带)的划分。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地区

90°N—66.5°N

北温带

北极圈和北回归线之间

66.5°N—23.5°N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23.5°N—23.5°S

南温带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23.5°S—66.5°S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地区

66.5°S—90°S

①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②我国东西大约跨60多个经度,相差4个小时。

每15个经度为1个时区,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一课家住平原

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特色

湄公河平原

东南亚中南半岛

1地形:

平原、地势低平

2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

3土壤:

肥沃、深厚

4水文:

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水稻种植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口稠密;高脚屋;以米饭为主食,还有众多米制品;人们团结互助,关注弱者;崇尚谷神、稻母,如御耕节、水上木偶戏等

美国中部平原

美国中部,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

1地形:

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2气候适宜,以温带气候为主

3土壤肥沃

4水网密布:

河网纵横,灌溉便利

生产高度机械化地势平坦,地广人稀

种植旱地作物

现代化工业(工业发达)

②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商品性农业)

地广人稀,适合大面积耕种

高度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发达的交通和仓储条件

③居住分散④生活水平高

第二课与山为邻

1.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呈南北走向

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特色

安第斯山区

南美洲(秘鲁)

南北走向

1地形:

山地,地势崎岖

2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呈垂直分布,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顶终年积雪)

1农业生产:

高海拔:

畜牧业—羊驼、骆马

低海拔:

种植业—玉米、马铃薯、大麦、小麦

②以适宜山区种植的玉米、马铃薯为食物;驯养羊驼、骆马提供奶、肉、皮革和毛;利用骆马作为山区运输工具

阿尔卑斯山区

欧洲(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东西走向

1地形:

以山地为主,湖泊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大

2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3资源:

耕地面积小,矿产资源少,缺少发展工农业的自然资源。

发展旅游业、手表制造业、金融保险业

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①旅游设施:

配套设施完备、精良,服务周到、细致②自然环境:

海拔高,有冰川积雪,风景优美。

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胜地。

冬天发展滑雪运动。

③交通条件:

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许多地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有直升飞机为遇到危险的游人,提供求助。

第三课傍水而居

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特色

日本

东亚、太平洋西北部,四周沿海,是一个岛国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渔业发达

威尼斯

欧洲南部、意大利东北部、亚平宁半岛、地中海北岸,濒临亚得里亚海

地中海气候

商业、旅游业

1.日本渔业发达的原因:

①日本四周沿海,是一个岛国。

②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位于北太平洋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④拥有强大的工业。

(①②③自然条件④社会条件)

2.威尼斯因水而兴:

地处地中海北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运交通,使其成为东西方商品贸易的集散地和贸易中心,从而日益兴起。

3.威尼斯因水而美:

傍水而居,独特的水城风光,可以发展旅游业(“东方威尼斯”苏州)

4.威尼斯因水而忧:

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侵蚀建筑物和堤岸,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结构。

——建议:

①合理利用水资源,不要过度开采地下水②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③加大建筑物和堤坝的维修投入,加固大堤——启示:

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四课草原人家

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特色

非洲热带草原(肯尼亚南部、坦桑尼亚北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着热带雨林。

地跨赤道,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

1地形:

高原

2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高,分为干湿两季)

3植被:

热带稀树草原

4野生动物繁多

马赛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逐水草而居”放牧。

1衣:

红色的披风

2食:

3住:

茅草房、牛粪房

4行:

游牧

5民俗信仰:

草原

澳大利亚

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

①地形:

草原平坦、辽阔

②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气候

③水文:

墨累河,地下水资源丰富

5没有猛兽,天敌少

畜牧业发达

1.澳大利亚畜牧业发达原因: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源、资源、地理位置等②先进的科技与现代的农业机械:

政府十分重视畜牧业的研究与技术的应用

2.澳大利亚畜牧业特点:

①高度机械化(最突出特点)②牧场规模大③定居

3.澳大利亚畜牧业高度机械化原因:

①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牧场规模大②人口少,劳动力缺乏③发达国家,拥有现代化的工业。

4.对我国发展畜牧业的启示:

①科技兴牧②注意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建设人工草场;植树造林;合理规划载畜量,实行定期轮牧打草制度

第五课干旱的宝地

地区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生产生活特色

波斯湾地区

西亚,亚非欧交界处,濒临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有“三洲五海”之称。

国家?

①地形:

以高原为主,沙漠广布

②气候: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稀少,炎热干燥)

③水文: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4资源:

石油

石油宝库

以色列

西亚、地中海东南角、亚欧非的交通枢纽,亚非“路桥”

①地形:

沿海平原,东部山地、高原,南部沙漠。

②气候:

北部—地中海气候

南部—热带沙漠气候

③水文:

约旦河

发展绿洲农业

1.波斯湾地区国家:

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8个)

2.波斯湾地区石油出口的国家和地区:

美国、西欧、东亚、澳大利亚(发达国家)

3.石油输出路线:

①美国、西欧: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各国、美国

曼德海峡—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②中国、日本: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中国、日本

③澳大利亚:

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

4.波斯湾地区石油大量输出的原因:

①石油能够换取巨额财富②波斯湾地区石油储量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所产石油有大量剩余③便利的交通为石油输出提供了保障。

5.石油带来的变化:

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国利用石油换来的财富建设学校,完善医疗设施和住宅,发展现代化的工农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6.石油输出国面临的问题:

石油耗竭

7.石油输出国的应对之策:

①合理有节制的开采石油资源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化工农业,发展商业、旅游业。

8.以色列发展绿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管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