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258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docx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之稻谷和大米检验汇编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

——稻谷和大米检验

一、稻谷概述:

1、稻谷的分类和特性

(1)按稻谷生长期长短不同分

早稻(90-120d)

中稻(120-150d)

晚稻(150-170d)

一般早稻品质较差、米质疏松、耐压性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晚稻米质坚实,耐压性强,加工时碎米少,出米率高。

(2)按粒形粒质分

1)粳稻:

①谷籽粒短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②米粒强度大,耐压性能好,加工时不易产生碎米,出米率高。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小,粘性较大。

2)籼稻:

①谷籽粒细长,呈长椭圆形或细长形。

②米粒强度小,耐压性能差,加工时易产生碎米,出米率低。

③蒸煮成米饭后胀性较大,粘性较小。

3)糯稻:

按其粒形、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

米粒呈现乳白色,不透明或半透明,粘性大。

一般情况下,晚稻加工工艺品质优于早稻,粳稻优于籼稻。

2、稻谷的形态结构

稻谷籽粒包括颖(外壳)和颖果(糙米)两部分。

(1)颖(稻壳):

稻谷经砻谷机脱壳后,颖便脱落,脱下的颖壳通称稻壳,俗称大糠或砻糠。

(2)颖果:

稻谷去壳后的果实称为颖果(糙米),它是由皮层,胚乳和胚三部分组成。

颖果的主要部分是胚乳,其质量约占整个谷粒的80%左右。

随稻谷品种和等级不同而变。

3、稻谷加工流程:

总括起来可分为清理、砻谷和碾米3个主要工序。

1)清理:

稻谷中混有砂石、泥土、煤屑、铁钉、稻秆和杂草种子等多种杂质。

加工过程中清除不净,不仅影响安全生产,降低稻米质量,而且有害人体健康。

清除方法有:

①筛选—筛除与谷粒大小不同的杂质。

②精选—利用稻谷和杂质在长度上的不同进行分离

③风选—筛除质轻的杂质(如谷壳、稻秆、不实粒)

④磁选—筛除稻谷中混杂的磁性金属

⑤比重分选—将砂石与稻谷分离。

2)砻谷:

剥除稻谷的外壳使之成为糙米的过程。

砻谷用的机械称砻谷机,

胶辊砻谷机

砂盘砻谷机

胶辊砻谷机的主要构件为1对并列的橡胶辊筒,两辊相向转动而圆周速度不同,谷粒通过二者之间的轧距时,因受撕搓作用而脱壳。

砂盘砻谷机具有上下两片圆形金刚砂盘,上砂盘固定,下砂盘转动,谷粒在两个砂盘间隙中受作用力而脱壳。

碾米

3)碾米:

稻谷经脱壳和谷糙分离而成的净糙米,表面的皮层含纤维较多,影响食用品质。

碾米即将糙米的皮层碾除,从而成为大米的过程。

机械碾米靠碾米机的摩擦和碾削等作用碾除皮层。

①擦离型碾米机(如铁辊碾米机)碾白室内压力较大,主要利用米粒与碾米机构件之间以及米粒与米粒之间的相对运动产生摩擦作用而碾除皮层,由于米粒在碾白室内受到较大的压力,碾米过程中容易产生碎米。

②碾削型碾米机(如砂辊碾米机)的碾白室内压力小,碾辊有较高的圆周速度,利用砂辊表面金刚砂无数密集锐利的砂刃,产生碾削作用而碾除皮层。

但碾削碾白会使米粒表面留下砂粒去皮洼痕。

因此碾制的成品表面光洁度和色泽较差。

③混合碾白:

是一种以碾削去皮为主,擦离去皮为辅的混合碾白方法。

它综合了以上两种碾白方式的优点。

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碾米机大都属于这种碾白方式。

为降低米粒在碾制时所受的压力,减少碎米和从糙米到高精度的大米一般需经2~4道碾米机加工,逐渐碾除皮层。

碾出的白米需经成品整理,包括用筛选机、精选机将整粒米和碎米分离,合规格的成品经擦米机除去粘附在米粒表面的糠屑,有时还要经凉米机借吸风作用使之降温,才成为成品大米。

中国大米按国家精度标准分为特制米、标准一等米、标准二等米、标准三等米。

一般粳稻加工成特制米时出米率为65%左右,加工成标准一等大米的出米率为69%左右。

二、稻谷及成品大米常规检验项目

(一)检验标准

1、稻谷检验引用标准:

GB1350-2009《稻谷国家标准》

2、成品大米检验引用标准:

GB1354-2009《大米国家标准》

(二)常规检验项目

1、互混检验

互混:

指在某主体粮食中混杂有同种异类或异种粮食的现象。

参照GB5493-2008《粮食、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与稻谷相关的检验项目主要有:

(1)外形特征检验(籼、粳、糯互混)

方法:

①取样:

取净稻谷10g,经脱壳后不加挑选取出200粒(小碎除外);

②按标准拣出混有异类粒:

按质量标准分类的规定,拣出混有异类的粒数(m);

③计算互混百分率。

互混百分率(%)=

%

式中:

m——异类粒数;200——试样粒数。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检验结果取整数。

(2)染色检验主要鉴别糯性与非糯性。

原理:

根据淀粉性质不同,遇碘后会有不同的颜色反应特性决定的。

即:

糯性米粒呈棕红色;非糯性米粒呈蓝色。

具体方法:

①将糙米去掉米皮后,不加挑选地取出200粒整米(小碎粒除外);

用清水洗净

②染色:

用0.1g/100ml碘-碘化钾溶液(或0.1g/100ml碘酒)浸泡1min左右,然后洗净;

③观察米粒着色情况;

④按糯性与非糯性粒数计算互混百分率。

互混百分率(%)=

%

式中:

m——异类粒数;200——试样粒数。

双试验允许差不超过1%,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取整数。

2、粮食千粒重:

指一千粒粮食籽粒的质量,其单位以克来表示。

如小麦(30~60克)、水稻(20~30克)等。

粮食千粒重是粮食籽粒的粒形大小、饱满程度和充实度的重要标志。

一般来说,同一品种籽粒千粒质量愈大,说明其籽粒内含的营养物质愈多,使用价值也愈高。

同时也是作物产量的构成因素。

测定方法:

(1)仪器和用具

天平:

感量为0.01g、分析盘、镊子等;

谷粒计算器,如果没有合适的计数器可用,计数也可以手工操作。

(2)操作步骤

①将自然风干的样品除去杂质

②用分样器或四分法分样,将试样分至大约500粒,

③挑出完整粒,数其粒数,准确称重

④折算成1000粒质量。

(3)计算公式

千粒质量=m0/N×1000

m0——试样质量,g;

N——试样粒数

3、出糙率:

指一定数量的净稻谷经脱壳后所得糙米的质量占试样质量的百分率(其中不完善粒按折半计算)。

一般出糙率高的稻谷,籽粒成熟、饱满,极少受病、虫害的影响,因此,加工出米率高,食用品质也较好。

——直接反映了稻谷的工艺品质

所以稻谷出糙率是稻谷定等分级的基础项目之一。

〓关于出糙率的几个概念

净稻谷:

除没有杂质(无仁或已无食用价值的秕谷归属为杂质),还应除去谷外糙米。

糙米:

稻谷经脱去谷壳的加工后就是糙米,即含有皮层、糊粉层和胚芽的米

谷外糙米:

也称“裸谷”,是指稻谷中的脱壳粒,是在过熟收割、运输及受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不完善粒:

指有缺陷但尚有食用价值的粮食油料颗粒的统称。

比如:

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破损粒、冻伤粒、烘伤粒或末熟粒。

由于不完善粒的食用价值比完善粒低,而且易受虫、霉侵害,又影响商品外观和加工出品率。

所以对不完善粒的处理方法:

①在纯粮(质)率的计算中一般都将不完善粒进行折半计算;

②在某些粮食质量指标中不完善粒还作为控制项目。

测定方法

(1)仪器和用具:

实验室用电动砻谷机或手木砻;天平:

感量0.01g;分析盘、刀片、镊子等。

(2)操作方法:

①从平均样品中,称取净稻谷(除去谷外糙米)试样20g;

②拣出生芽粒和生霉粒,单独剥壳,称重。

③糙米的称重:

将剩余试样用龚谷机脱壳,除去糠杂,糙米称重,

④不完善粒的称重:

拣出不完善粒,称重。

(3)结果计算

糙米质量和不完善粒质量分别加上生芽粒、生霉粒质量,即为糙米总质量和不完善粒总质量。

即:

糙米总质量=糙米质量+生芽粒、生霉粒质量

不完善粒总质量=不完善粒质量+生芽粒、生霉粒质量

稻谷出糙率(%)=

式中:

m1——生芽、生霉粒剥壳后糙米质量,g;

m2——糙米质量,g;

m3——糙米中不完善粒质量,g;

m——试样质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

(4)注意事项

①挑选净稻谷试样时,要注意秕谷归属问题,认真观察稻壳里是否有仁,无仁或已无食用价值的秕谷归属为杂质;

②脱壳前后清理干净砻谷机内和操作台上的残谷残米

③生芽粒、生霉粒其粒质疏松,在砻谷前,生芽粒、生霉粒需单独剥壳检验;

④脱壳后要注意清理砻谷机,观察砻谷机里是否暗藏稻谷;

⑤称取糙米质量前,要注意清理稻壳中的糙米,如有应取出一并称量。

4、整精米率

定义:

整精米:

指糙米碾成精度为国家标准一等大米时,米粒产生破碎,其中长度仍达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长度的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即≥4/5)的米粒。

整精米率:

指整精米占净稻谷试样质量的百分率。

新修订的稻谷国家标准GB1350-2009,将整精米率由定等指标改为限制性指标。

导致整精米率下降的原因:

①谷中不完善粒含量多

②由于收割、凉晒及烘干措施不当,造成米粒中裂纹粒增多

③储藏条件不好,储藏时间较长致使稻谷陈化

测定方法:

(1)仪器和用具

天平:

感量0.01g;实验室用砻谷机、碾米机;谷物选筛;

分析盘、镊子等。

(2)操作方法

①糙米称重:

称取净稻谷试样,经脱壳后称重糙米总量;

②整精米粒的称重:

从中称取一定量的糙米,用实验碾米机碾磨成国家标准一等大米的精度,除去糠粉,再拣出整精米粒,称重。

(3)结果计算

整精米率(%)=

式中:

m0——稻谷试样总质量,g;

m1——糙米总质量,g;

m2——实验碾米机的最佳碾磨质量,g;

m3——整精米粒质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

不超过1.0%,求其平均值为检验结果。

结果取整数。

5、糙米裂纹粒:

指糙米粒面出现裂纹,俗称爆腰粒。

裂纹粒的产生原因:

主要是籽粒受温度、湿度的影响,如潮湿的稻谷在整晒和烘干时,或干燥的稻谷吸湿时,由于环境温度和粮温不同,米粒外部和内部的水分含量相差较大,致使米粒组织的收缩和膨胀不匀而产生裂纹。

故裂纹粒率对稻谷的出米率和米的品质均有影响,是进行稻谷干燥是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和检验项目。

测定方法:

检验稻谷出糙率后,不加挑选的取整粒糙米100粒,用放大镜观察,挑出有裂纹的米粒,拣出的粒数即为裂纹粒的百分率。

6、黄粒米

指米粒胚乳呈黄色,与正常米粒的色泽明显不同的颗粒。

根据形成情况的不同又有黄粒米和黄变米之分。

黄变米:

大米受本身内源酶或微生物的作用而变成明显黄色但不带毒性的颗粒。

黄粒米:

主要是由于高温、高湿、霉菌和病变等因素造成。

黄粒米对大米食用价值的影响

①稻米变黄后,营养价值降低,食用品质较差,影响米饭的色、香、味,而且影响商品外观价值。

②黄粒米粒面可溶性物质较正常米粒丰富,提供了霉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源。

在同等条件下,高水分黄粒米比正常稻米易受黄曲霉侵染,黄曲霉侵染快,产毒量高。

因此,在我国稻谷、大米质量标准中黄粒米限度为1.0%,作为限制性标准。

测定方法分为稻谷黄粒米含量测定和成品大米黄粒米含量测定

1)稻谷黄粒米的检验

(1)仪器和用具

天平:

感量0.010g;实验室用碾米机;分析盘、镊子等。

(2)操作方法

①稻谷经检验出糙后,将其糙米试样碾磨至近似国家标准规定二等精度的大米

②筛除糠粉和小碎米,再用洁净棉布揉搓,除去粘附在表面的糠粉,称量(m)

③按规定拣出黄粒米,称量(m1)

(3)结果计算

黄粒米(%)=

式中:

m1——黄粒米质量,g;

m——试样质量,g。

2)成品大米黄粒米的检验

(1)操作方法

称取大米试样约50g或在检验碎米同时,按规定拣出黄粒米(小碎米中不检验黄粒米),称重(m1)。

(2)计算结果

黄粒米(%)=

式中:

m1——黄粒米质量,g;

m——试样质量,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