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19060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docx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讲义

常用温度传感器原理

一、概述:

1.定义:

传感器是一种转换装置,其作用是借助检测元件把被测对象的力、位移、速度、加速度、温度、压力等参数转换为可以检测、传输、处理的信号(如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等)。

又称变换器或检测器,在声学里也称换能器,测量振动的传感器又称拾振器。

2.分类:

按输入量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加速度、速度、位移、温度、压力传感器等。

按变换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压电式、磁电式传感器等。

按测量参数分类

按工作原理分类

二、温度传感器:

温度是国际单位制给出的基本物理量之一,它是工农业生产和科学试验中需要经常测量和控制的主要参数,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通常把长度、时间、质量等基准物理量称作“外延量”,它们可以叠加,例如把长度相同的两个物体连接起来,其总长度为原来的单个物体长度的两倍。

温度是一种“内涵量”,叠加原理不再适用,例如把两瓶90℃的水倒在一起,其温度绝不可能增加,更不可能成为180℃。

从热平衡的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其内部分子平均动能大;温度低的物体,其内部分子的平均动能小。

热力学的第零定律指出:

具有相同温度的两个物体,它们必然处于热平衡状态;当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这两个物体也处于热平衡状态,即这三个物体处于同一温度。

因此,如果我们能用可复现的手段建立一系列基准温度值,就可将其他待测物体的温度和这些基准温度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待测物体的温度。

1、温标与标定:

a)温标:

现代统计力学虽然建立了温度和分子动能之间的函数关系,但由于目前还

难以直接测量物体内部的分子动能,因而只能利用一些物质的某些物性(诸如尺寸、密度、硬度、弹性模量、辐射强度等)随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这些量来对温度进行间接测量。

为了保证温度量值的准确并利于传递,需要建立一个衡量温度的统一尺度,即温标。

随着温度测量技术的发展,温标也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不断修改和完善的渐进过程。

从早期建立的一些经验温标,发展为后来的理想热力学温标和绝对气体温标,到现今使用的具有较高精度的国际实用温标,其间经历了几百年时间。

经验温标

根据某些物质的体积膨胀与温度的关系,用实验方法或经验公式所确定的

温标称为经验温标。

*华氏温标:

1714年德国人法勒海特(Fahrenheit)以水银为测温介质,制成玻璃水银温度计,选取氯化铵和冰水的混合物的温度为温度计的零摄氏度,人体温度为温度计的100度,把水银温度计从0度到100度按水银的体积膨胀距离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华氏度,记作“1°F”。

按照华氏温标,水的冰点为32°F,沸点为212°F。

**摄氏温标:

1740年瑞典人摄氏(Celsius)提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的冰点规定为0度,水的沸点规定为100度。

根据水这两个固定温度点来对玻璃水银温度计进行分度,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称为1摄氏度,记作1℃。

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关系为

T=(9/5)*t+32*(6-1)

式中,T为华氏温度值;t为摄氏温度值。

除华氏温标和摄氏温标外,还有一些类似经验温标,如列氏温标、兰氏温标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经验温标均依赖于其规定的测量物质,测温范围也不能超过其上、下限(如摄氏温标为0℃、100℃),超过了这个温区,摄氏温标将不能进行温度标定。

总之,经验温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快就不能适应工业和科技等领域的测温需要。

    

热力学温标

1848年由开尔文(Kelvin)提出的以卡诺循环(Carnotcycle)为基础建立的热力学温标,是一种理想而不能真正实现的理论温标,它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单位之一。

该温标为了在分度上和摄氏温标相一致,把理想气体压力为零时对应的温度———绝对零度(在实验中无法达到的理论温度,低于0K的温度不可能存在)与水的三相点温度分成273.16份,每份为1K(Kelvin)。

热力学温度的单位为“K”。

a)

b)标定:

对温度计的标定,有标准值法和标准表法两种方法。

标准值法就是用适当

的方法建立起一系列国际温标定义的固定温度点(恒温)作标准值,把被标定温度计(或传感器)依次置于这些标准温度值之下,记录下温度计的相应示值(或传感器的输出),并利用国际温标规定的内插公式对温度计(传感器)的分度进行对比记录,从而完成对温度计的标定。

标定后的温度计可作为标准温度计使用。

另一种更为一般和常用的标定方法是把被标定温度计(传感器)与已被标定好的更高一级精度的温度计(传感器),紧靠在一起,共同置于可调节的恒温槽中,分别把槽温调节到所选择的若干温度点,比较和记录两者的读数,获得一系列对应差值,经多次升温、降温,重复测试,若这些差值稳定,即可把记录下的这些差值作为被标定温度计的修正量,完成对被标定温度计的标定。

各国都根据国际温标规定建立了自己的标准,并定期和国际标准相对比,以保证其精度和可靠性。

我国的国家温度标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院。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县计量部门的温度标准定期进行下级与上一级标准对比(修正)、标定,据此进行温度标准的传递,从而保证温度标准的准确与统一。

2、测量方法分类及其特点:

根据传感器的测温方式,温度基本测量方法通常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两大类。

接触式温度测量的特点是感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两者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最后达到热平衡,此时感温元件的温度与被测对象的温度必然相等,温度计的示值就是被测对象的温度。

接触式测温的测温精度相对较高,直观可靠,测温仪表价格较低,但由于感温元件与被测介质直接接触,会影响被测介质的热平衡状态,而接触不良又会增加测温误差;若被测介质具有腐蚀性或温度太高亦将严重影响感温元件的性能和寿命。

根据测温转换的原理,接触式测温可分为膨胀式、热阻式、热电式等多种形式。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的特点是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而是通过接

受被测物体的热辐射能实现热交换,据此测出被测对象的温度。

因此,非接触式测温具有不改变被测物体的温度分布,热惯性小,测温上限可设计得很高,便于测量运动物体的温度和快速变化的温度等优点。

两类测温方法的主要特点如下表:

 

各类温度检测方法构成的测温仪表的大体测温范围如表:

3、热阻式测量方法:

热阻式测温是根据金属导体或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将电阻值的变化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达到测温的目的。

用于制造热电阻的材料,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要大,热容量、热惯性要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最好近于线性。

另外,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要稳定,复现性好,易提纯,同时价格尽可能便宜。

热电阻测温的优点是信号灵敏度高,易于连续测量,可以远传(与热电偶相比),无需参比温度;金属热电阻稳定性高,互换性好,精度高,可以用作基准仪表。

热电阻主要缺点是需要电源激励,有自热现象(会影响测量精度),测量温度不能太高。

常用热电阻主要有铂电阻、铜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

a)铂电阻测温:

铂电阻的电阻率较大,电阻-温度关系呈非线性,但测温范围广,精度高,且材料易提纯,复现性好;在氧化性介质中,甚至高温下,其物理、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国际ITS—90规定,在-259.35~961.78℃温度范围内,以铂电阻温度计作为基准温度仪器。

铂的纯度用XX电阻比W100表示。

它是铂电阻在100℃时电阻值R100与0℃时电阻值R0之比,即W100=R100/R0。

W100越大,其纯度越高。

目前技术已达到W100=1.3930,其相应的铂纯度为99.9995%。

国际ITS—90规定,作为标准仪器的铂电阻W100应大于1.3925。

一般工业用铂电阻的W100应大于1.3850。

目前工业用铂电阻分度号为Pt100和Pt10,其中Pt100更为常用;而Pt10是用较粗的铂丝制作的,主要用于600℃以上的测温。

铂电阻测温范围通常最大为-200~850℃。

在550℃以上高温(真空和还原气氛将导致电阻值迅速漂移)只适合在氧化气氛中使用。

铂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为

当-200℃<t<0℃时:

当0℃≤t≤850℃时:

式中,R0为温度为零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Pt100为100Ω,Pt10为10Ω);

R(t)为温度为t时铂热电阻的电阻值;

A、B、C为系数,A=3.90802×10-3℃-1;B=-5.8019×10-7℃-2;C=-4.27350×10-12℃-4。

热电阻的结构:

工业热电阻的基本结构如图:

热电阻主要由感温元件、内引线、保护管三部分组成。

通常还具有与外部测量及控制装置、机械装置连接的部件。

它的外形与热电偶相似,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用错。

热电阻感温元件是用来感受温度变化的电阻器,它是热电阻的核心部分,由电阻丝及绝缘骨架构成。

作为热电阻丝的材料应具备如下条件:

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性能稳定;

使用温度范围广,加工方便;

固有电阻大,互换性好,复制性强。

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丝材,最好是纯铂丝。

我国纯铂丝品种及应用范围如下表

绝缘骨架是用来缠绕、支承或固定热电阻丝的支架。

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电阻的性能。

因此,作为骨架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在使用温度范围内,电绝缘性能好;

热膨胀系数要与热电阻相近;

物理及化学性能稳定,不产生有害物质污染热电阻丝;

足够的机械强度及良好的加工性能;

比热容小,热导率大。

目前常用的骨架材料有云母、玻璃、石英、陶瓷等。

用不同骨架可制成多种热电阻感温元件。

采用云母骨架的感温元件特点是:

抗机械振动性能强,响应快。

很久以来多用云母做骨架。

但是,由于云母是天然物质,其质量不稳定,即使是优质云母,在600℃以上也要放出结晶水并产生变形。

所以,采用云母骨架的感温元件使用温度宜在500℃以下。

因其电阻丝并非完全固定,故受热后引起电阻变化小,电阻性能比较稳定,

但体积较大,不适宜在狭小场所进行测量,并且响应时间较长。

采用玻璃骨架的感温元件特点是:

体积小,响应快,抗振性强。

因铂丝已固定在玻璃骨架上,故在使用中不产生变形,因此,必须选取与电阻丝具有相同膨胀系数的玻璃作骨架,否则,当温度变化时引起膨胀或收缩,就会改变热电阻的性能。

感温元件较通用的尺寸是外径为1~4mm,长度为10~40mm。

这种玻璃骨架的软化点约为450℃,最高安全使用温度为400℃,而且,低温到4K仍然可用。

采用陶瓷骨架的感温元件特点是:

体积小,响应快,绝缘性能好。

使用温度上限可达960℃。

陶瓷骨架的缺点是机械强度差,不易加工。

热电阻的引线形式:

内引线是热电阻出厂时自身具备的引线,其功能是使感温元件能与外部测量及控制装置相连接。

内引线通常位于保护管内。

因保护管内温度梯度大,作为内引线要选用纯度高且不产生热电动势的材料。

对于工业铂热电阻而言,中低温用银丝作引线,高温用镍丝。

这样,既可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感温元件的引线强度。

对于铜和镍热电阻的内引线,一般都用铜、镍丝。

为了减少引线电阻的影响,内引线直径通常比热电阻丝的直径大很多。

热电阻的外引线有两线制、三线制及四线制三种,如图

两线制:

在热电阻感温元件的两端各连一根导线的引线形式为两线制热电阻。

这种两线制热电阻配线简单,安装费用低,但要带进引线电阻的附加误差。

因此,不适用于高精度测温场合使用。

并且在使用时引线及导线都不宜过长。

采用两线制的测温电桥如下图,

(a)为接线示意图,(b)为等效原理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热电阻两引线电阻RW和热电阻Rt一起构成电桥测量臂,这样引线电阻RW因沿线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阻值变化量2ΔRW和因被测温度变化引起热电阻Rt的增量值ΔRt一起成为有效信号被转换成测量信号,从而影响温度测量精度。

三线制:

在热电阻感温元件的一端连接两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一根引线,此种引线形式称为三线制热电阻。

用它构成如下图所示测量电桥,可以消除内引线电阻的影响,测量精度高于两线制。

目前三线制在工业检测中应用最广。

而且,在测温范围窄或导线长,导线途中温度易发生变化的场合必须考虑采用三线制热电阻。

四线制:

在热电阻感温元件的两端各连两根引线,此种引线形式称为四线制热电阻。

在高精度测量时,要采用如下图所示四线制测温电桥。

此种引线方式不仅可以消除内引线电阻的影响,而且在连接导线阻值相同时,可消除该电阻的影响,还可以通过CPU定时控制继电器的一对触点C和D的通断,改变测量热电阻中的电流方向,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寄生电势影响。

另外,为保护感温元件、内引线免受环境的有害影响,热电阻外面往往装有可拆卸式或不可拆卸式的保护管。

保护管的材质有金属、非金属等多种材料,可根据具体使用特点选用合适的保护管。

b)铜电阻和热名电阻测温:

铜电阻:

铜电阻的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几乎呈线性,其材料易提纯,价格低廉;但因其电阻率较低(仅为铂的1/2左右)而体积较大,热响应慢;另因铜在250℃以上温度本身易于氧化,故通常工业用铜热电阻(分度号分别为Cu50和Cu100)一般工作温度范围为-40~120℃。

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

当-50℃≤t≤150℃时,

式中,R0为温度为零时铜热电阻的电阻值(Cu100为100Ω,Cu50为50Ω);R(t)为温度为t时铜热电阻的电阻值;A,B,C为系数。

A=4.28899×10-3℃-1;B=-2.133×10-7℃-2;C=1.233×10-9℃-3。

半导体热敏电阻:

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在低温段-50~350℃且测温要求不高的场合,采用半导体热敏元件作温度传感器。

大量用于各种温度测量、温度补偿及要求不高的温度控制。

热敏电阻的优点

热敏电阻和热电阻、热电偶及其他接触式感温元件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灵敏度高,其灵敏度比热电阻要大1~2个数量级;由于灵敏度高,可大大降低后面调理电路的要求;

标称电阻有几欧到十几兆欧之间的不同型号和规格,因而不仅能很好地与各种电路匹配,而且远距离测量时几乎无需考虑连线电阻的影响;

体积小(最小珠状热敏电阻直径仅0.1~0.2mm),可用来测量“点温”;

热惯性小,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快速变化的测量场合;

结构简单、坚固,能承受较大的冲击、振动,采用玻璃、陶瓷等材料密封包装后,可应用于有腐蚀性气氛的恶劣环境;

资源丰富,制作简单,可方便地制成各种形状(如图6-8所示),易于大批量生产,成本和价格十分低廉。

热敏电阻的主要缺点:

阻值与温度的关系为非线性;

元件的一致性差,互换性差;

元件易老化,稳定性较差;

除特殊高温热敏电阻外,绝大多数热敏电阻仅适合0~150℃范围的温度测量,使用时必须注意。

4、热电式测量方法:

a)热电偶测温:

热电偶测温的特点是测温范围宽,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且动态响应较好;输出直接为电信号,可以远传,便于集中检测和自动控制。

测温原理:

热电偶的测温原理基于热电效应:

将两种不同的导体A和B连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处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

由于这种热电效应现象是1821年塞贝克(Seeback)首先提出的,故又称塞贝克效应。

人们把上图中两种不同材料构成的上述热电变换元件称为热电偶,导体A和B称为热电极,通常把两热电极的一个端点固定焊接,用于对被测介质进行温度测量,这一接点称为测量端或工作端,俗称热端;两热电极另一接点处通常保持为某一恒定温度或室温,被称作参比端或参考端,俗称冷端。

热电偶闭合回路中产生的热电势由温差电势(又称汤姆逊电势)和接触电势(又称珀尔帖电势)两种电势组成。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热电极两端因温度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当同一热电极两

端温度不同时,高温端的电子能量比低温端的大,因而从高温端扩散到低温端的电子数比逆向的多,结果造成高温端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低温端因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

当电子运动达到平衡后,在导体两端便产生较稳定的电位差,即为温差电势,如下图所示。

热电偶接触电势是指两热电极由于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自由电子密度,在热电极接点接触面处产生自由电子的扩散现象;扩散的结果,接触面上逐渐形成静电场。

该静电场具有阻碍原扩散继续进行的作用,当达到动态平衡时,在热电极接点处便产生一个稳定电势差,称为接触电势,如上图所示。

其数值取决于热电偶两热电极的材料和接触点的温度,接点温度越高,接触电势越大。

设热电偶两热电极分别为A(为正极)和B(为负极),两端温度分别为T、T0,且T>T0;则热电偶回路总电势为:

由于温差电势EA(T,T0)和EB(T,T0)均比接触电势小很多,通常均可忽略不计。

又因为T>T0,故总电势的方向取决于接触电势EAB(T)的方向,并且EAB(T0)总与EAB(T)的方向相反;这样,可简化为:

由此可见,当热电偶两热电极材料确定后,其总电势仅与其两端点温度T、T0有关。

为统一和实施方便,世界各国均采用在参比端保持为零摄氏度,即t0=0℃条件下,用实验的方法测出各种不同热电极组合的热电偶在不同热端温度下所产生的热电势值,制成测量端温度(通常用国际摄氏温度单位)和热电偶电势对应关系表,即分度表;也可据此计算得两者的函数表达式。

为了得到实用性好,性能优良的热电偶,其热电极材料需具有以下性能:

优良的热电特性 热电势及热电势率(灵敏度)要大,热电关系接近单值线性或近似线性,热电性能稳定;

良好的物理性能 高电导率,小比热,耐高温,低温下不易脆断,高、低温下不发生再结晶等;

优良的化学性能 如抗氧化、抗还原性和耐其他腐蚀性介质等;

优良的机械性能 易于提纯和机械加工、工艺性好,易于大批量生产和复制;

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长的使用寿命;

制造成本低,价值比较便宜。

热电偶的分类及特性

近一个世纪来,各国先后生产的热电偶的种类有几百种,应用较广的有几十种,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工业用标准热电偶为八种(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已与国际标准统一)。

其中分度号为S、R、B的三种热电偶均由铂和铂铑合金制成,属贵金属热电偶。

分度号分别为K、N、T、E、J的五种热电偶,是由镍、铬、硅、铜、铝、锰、镁、钴等金属的合金制成,属贱金属热电偶。

这八种标准热电偶的热电极材料、最大测温范围、适用气氛等见下表:

不同等级标准化工业热电偶的允差

热电偶的选用除了考虑被测对象的温度范围外,还需考虑热电偶使用环境的气氛,通常被测对象的温度范围在-200~300℃时可优选T型热电偶,因为它在贱金属热电偶中精度最高,或选E型热电偶,它是贱金属热电偶中热电势最大、灵敏度最高的热电偶;当上限温度<1000℃,可优先选K型热电偶,其特点为使用温度范围宽(上限最高可达1300℃),高温性能较稳定,价格较满足该温区的其他热电偶低;当上限温度<1300℃,可选N型或K型;当测温范围为1000~1400℃时,可选S或R型热电偶;当测温范围为1400~1800℃时,应选B型热电偶;当测温上限大于1800℃,应考虑选用还属非国际标准的钨铼系列热电偶(其最高上限温度可达2800℃,但超过2300℃其准确度要下降;要注意保护,因为钨极易氧化,必须用惰性或干燥氢气把热电偶与外界空气严格隔绝。

不能用于含碳气氛)或非金属耐高温热电偶(国内还未商品化,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在氧化气氛下,且被测温度上限小于1300℃,应优先选用抗氧化能力强的贱金属N型或K型;当测温上限高于1300℃,应选S、R或B型贵金属热电偶。

在真空或还原性气氛下,当上限温度低于950℃时,应优先选用J型热电偶(不仅可在还原气氛下工作,也可在氧化气氛中使用),高于此限,选钨铼系列热电偶,或非贵金属系列热电偶,或选采取特别的隔绝保护措施的其他标准热电偶。

工业热电偶的结构如图。

常用热电偶的热电特性均有现成分度表可查。

温度与热电势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函数式表示,称为参考函数。

ITS—90给出了新的热电偶分度表和参考函数,它们是热电偶测温的依据。

热电偶结构

(1)普通工业用热电偶

普通工业用热电偶的种类很多,结构和外形也不尽相同。

如图6-12所示,热电偶通常主要由热端、热偶丝、保护管、安装固定件和接线盒5部分组成。

为了保证热电偶正常工作,对其结构提出如下要求:

①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

②热电极间必须有良好的绝缘;

③参比端与导线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④用于对热电极有害的介质进行测量时,须采用保护管,将有害介质隔开。

(2)铠装热电偶

所谓铠装热电偶,是将热电偶丝和绝缘材料一起紧压在金属保护管中制成的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材料是将热电偶丝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三者经组合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的组合体。

将此铠装热电偶线按所需长度截断,对其测量端和参比端进行加工,即制成铠装热电偶。

由于它具有许多优点,因而受到用户欢迎,应用很普通。

它的主要优点是:

①测量范围宽 铠装热电偶规格多,品种齐全,适合于各种测量场合,在-200~160℃温度范围内均能使用;

②响应速度快 与装配式热电偶相比,因为外径细、热容量小,故微小的温度变化也能迅速反应,尤其是微细铠装热电偶更为明显,露端铠装热电偶的时间常数只有0.01s;

③挠性好、安装使用方便 铠装热电偶材料可在其外径5倍的圆柱体上绕5圈,并可在多处位置弯曲;

④使用寿命长 普通热电偶易引起热电偶劣化、断线等事故,而铠装热电偶用氧化镁绝缘,气密性好,致密度高,寿命长;

⑤机械强度、耐压性能好 在有强烈震动、低温、高温、腐蚀性强等恶劣条件下均能安全使用,铠装热电偶最高可承受360MPa的压力;

⑥铠装热电偶外径尺寸范围宽 铠装热电偶材料的外径范围为0.25~8mm,特殊要求时可提供直径达12mm的产品;

⑦铠装热电偶的长度可以做得很长 铠装热电偶材料的最大长度可达500m。

热电偶温度测量

(1)补偿导线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配用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称为补偿导线。

若与所配用的热电偶正确连接,其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参比端延伸到远离热源或环境温度较恒定的地方。

使用补偿导线的优点:

①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机械与物理性能,采用多股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挠性,接线方便,也可以调节线路的电阻或屏蔽外界干扰;

②降低测量线路的成本。

当热电偶与仪表的距离很远时,可用贱金属补偿型补偿导线代替贵金属热电偶。

在现场测温中,补偿导线除了可以延长热电偶参比端,节省贵金属材料外,若采用多股补偿导线,还便于安装与铺设;用直径粗、电导系数大的补偿导线,还可减少测量回路电阻。

采用补偿导线虽有许多优点,但必须掌握它的特点,否则,不仅不能补偿参比端温度的影响,反而会增加测温误差。

补偿导线的特点是: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热电性能与热电偶基本一致。

它的作用只是把热电偶的参比端移至离热源较远或环境温度恒定的地方,但不能消除参比端不为0℃的影响,所以,仍须将参比端的温度修正到0℃。

补偿导线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各种补偿导线只能与相应型号的热电偶匹配使用;连接时,切勿将补偿导线极性接反;

②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点的温度,不得超过规定的使用温度范围,通常接点温度在100℃以下,耐热用补偿导线可达200℃;

③由于补偿导线与电极材料通常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两连接点温度必须相同,否则会产生附加电势、引入误差;

④在需高精度测温场合,处理测量结果时应加上补偿导线的修正值,以保证测量精度。

(2)参比端处理

我们经常使用的热电偶分度表,都是以热电偶参比端为0℃条件下制作的。

在实验室条件下可采取诸如在保温瓶内盛满冰水混合物(最好用蒸馏水及用蒸馏水制成的冰),并且,保温瓶内要有足够数量的冰块,保证参比端为0℃(值得注意的是,冰水混合物并不一定就是0℃,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