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必修三 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161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86.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必修三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转必修三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转必修三 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转必修三 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转必修三 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转必修三 练习.docx

《转必修三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必修三 练习.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转必修三 练习.docx

转必修三练习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言论,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与调解人际关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2.孔子“正名”主张的主要内容是()

A.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

B.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求得人民的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

C.要求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的诸侯国的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

D.给世间万物确定稳定的名号

3.以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的主张()

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

4.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

5.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多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

“Intheorderoftheirimportancearesolidarity,locationandtimingthatleadtoanysuccess.”这位思想家是()

A.LiErB.ZhuangZhouC.MengKeD.XunKuang

6.关于墨子的思想,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

B.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

C.否认上天和鬼神的存在

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

7.“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

8.下列对先秦儒家思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仁”强调个人修养,规范社会伦理

B.《诗经》部分内容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C.它关注社会和自然,重视人的能力

D.它在当时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9.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的内容()

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

A.①②④B.①④C.①③D.①②

10.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

1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1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13.“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

①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②私学的兴盛③各国纷争的社会环境④社会的剧烈变革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4.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

A.否定了君主专制B.具有民主政治的性质

C.反映了重民思想D.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15.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

16.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表达了小生产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17.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治国所用的指导思想是()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8.下列对于黄老之学中“无为而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无为而无不为”B.“积极无为”C.毫无作为D.“待时而动”

19.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西汉初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B.儒家思想已经过时

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黄老之学宣扬无为思想

2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

21.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完善法律机制D.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22.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C.“性善论”D.“大一统”的思想

23.关于儒家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地位的评述,正确的是()

A. 仍占绝对统治地位

B. 其地位受到冲击,与道、佛两教一起处于三者并立地位

C.丧失了在社会中的影响

D.完全丧失了在儒家思想的本色

24.“自哲学家朱熹的时代以来,”明朝一位学者说,“真理已明白地显示于世界。

我们不再需要什么著作,要做的只是实践。

”下列哪句话能为这位学者提供依据()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发明本心”

C.“格物致知”D.“致良知”

2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

A.“理”或“天理”B.“仁”C.三教合一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

27.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思想

C.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的作用

D.由于他们都属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28.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29.明代万历年间反对封建思想的著名思想家是()

A.李贽B.唐甄C.陆九渊D.顾炎武

30.下列表述不符合思想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的是()

A.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B.孔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仁”

C.朱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D.李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阴阳二气”

31.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的内容,不包括()

A.批判宋明理学B.批判重农抑商C.批判君主专制D.批判农工商皆本

32.王夫之说: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33.《明夷待访录》中载: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从根本上体现出()

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

C.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

34.明末清初批判君主专制,反对“人治”,提倡“法治”的基本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35.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的共同点是:

①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②反封建专制③反传统反教条④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6.下列哪些不是春秋时期的科技成就()

①出现九九乘法表②发明度量衡③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④发明司南

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

37.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医学家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天人三策》D.《伤寒杂病论》

38.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39.下列关于两汉时期医学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B.西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专著

C.华佗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

D.张仲景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一千六百多年

40.下列四组人物中,毕升归入哪组最合适()

A.张仲景、孙思邈    B.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C.甘德、沈括、郭守敬  D.蔡伦、马钧、张衡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10分,共26分)

41.(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以上言论都围绕着什么中心问题?

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是什么?

(6分)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主张?

(4分)

(3)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当时的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3分)上面的主张哪种对后世影响最大?

原因是什么?

(3分)

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边境)廪庾(粮仓)尽满,而府库余财。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计数)。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众庶街巷有马,仟佰之间成群,乘牸牝(泛指雌性的牲畜)者摈而不得会聚。

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概述汉初至武帝时社会经济的变化状况。

(2分)

(2)分析这与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8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有1小题,共14分)

43.司马迁说孟子的学说“迁远而阔于事情”,秦始皇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学说,而汉武帝却采纳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分析说明在战国、秦、汉的不同地位及其原因,指出儒家学说地位变化所反映的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方面的特征。

历史必修III第一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C

B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C

B

B

C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B

C

A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