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472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docx

中国文学十五讲自学考试大纲doc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秘书学(050104)专业(独立本科段)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考试大纲

(课程代码 5004)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二○○九年十月

ﻬ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中国文学十五讲》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秘书专业的必考课程,它是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中国古代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中国文学十五讲》以作家作品为主,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若干闪光点,也就是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介绍和分析。

除了介绍有关的基本知识外,着重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鉴赏,以帮助自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思想艺术传统获得生动鲜活的认识,并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设置此课的目的,是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养。

一个对祖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缺乏认识的人,一个缺乏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的人,他在事业上的眼光和襟怀,他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必然是狭隘、肤浅和盲木,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秘书工作者。

《中国文学十五讲》有它的代表性,能反映出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学面貌,能在点与面的结合中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艺术传统的基本特色。

学习本门课程,不仅要掌握一些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在思想素养和文化素养上,在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水平上,能有明显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讲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诗经》的编集、整理的有关知识,以及《诗经》开创的中国古代诗歌的思想传统、表现手法,充分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诗经》前的古歌谣的形态。

第二节《诗经》的地域、时代和编集、 整理

第三节《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思想传统 

一、反抗压迫剥削的诗篇

二、描写爱情婚姻的诗篇

三、描写劳动生活的诗篇

四、政治讽刺诗篇

五、古老的史诗

第四节《诗经》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一)《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主义创作特色

(二)灵活多变的句式和重叠复沓的章法

(三)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四)朴素凝练和富于音乐美的语言

三、考核知识点

(一)《诗经》前的古歌谣的形态

(二)《诗经》的地域、时代和编集、整理

(三)《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思想传统

(四)《诗经》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诗经》前的古歌谣形态

识记 :

(1)《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2)原始形态的民间歌谣。

(二)《诗经》的地域、时代和编集、整理

1、识记:

(1)《诗经》全书分为哪三个部分;

(2)《诗经》中的诗歌创作年代。

2、领会:

(1)《诗经》是怎样搜集、编订的;

(2)什么叫风、雅、颂,它们是按照什么分类的。

(三)《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的思想传统

1、识记:

风、雅、颂三部分的思想内容有何不同.

2、领会:

(1)《诗经》开创的中国古典诗歌思想传统包括哪些内容;

(2)“关心民生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传统在《诗经》中的体现.

(3)“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在《诗经》中的体现.

(四)《诗经》的文学成就和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1、领会:

(1)《诗经》中体现现实主义精神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复沓章法在《诗经》中的表现。

2、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理解《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第二讲 屈原和楚辞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楚辞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了解屈原的生平和思想,掌握屈原的《离骚》及其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楚辞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第二节屈原的生平思想

第三节《离骚》的思想和艺术

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楚辞的其他作家

三、考核知识点

(一)楚辞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二)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三)《离骚》的思想和艺术

(四)屈原的其他作品

(五)楚辞的其他作家

四、考核要求

(一)楚辞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领会:

(1)楚辞产生时代的背景;

 

(2)楚辞产生的文化原因;

(3)楚辞在形式上的特点.

(二)屈原的生平和思想

1、识记:

屈原生平.

2、领会:

屈原思想特点及其与创作关系。

(三)《离骚》的思想和艺术

1、识记:

(1)“离骚”的含义;

(2)教材引用的《离骚》名句。

2、领会:

(1)《离骚》所表现的基本精神

(2)《离骚》的艺术成就

(四)、屈原的其他作品

1、识记:

除《离骚》外屈原还有哪些作品.

2、领会:

这些作品的特点。

(五)、楚辞的其他作家。

1、识记:

宋玉及其代表作。

2、领会:

《九辩》的特点。

第三讲 来自社会底层的歌唱--汉代乐府民歌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乐府的概念及其演变,了解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和影响;解读《孔雀东南飞》,深入领会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乐府的概念及其演变

第二节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和艺术

第四节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乐府的概念及演变

(二)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三)《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和艺术

(四)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晌

四、考核要求

(一)乐府的概念及其演变

1、识记:

(1)乐府本来的概念;

  

(2)乐府概念的演变.

2、领会:

(1)乐府诗的含义;

  

(2)“鼓吹曲辞”和“杂曲歌辞"的内容。

(二)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领会: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2、应用:

汉乐府民歌中描写爱情婚姻的作品与《诗经》中相同题材的作品比较分析。

(三)《孔雀东南飞》的思想和艺术

领会:

(1)这首长诗的社会意义;

 

(2)这首长诗的艺术成就。

(四)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领会:

(1)汉代乐府的叙事艺术有哪些主要特色;

(2)汉代乐府民歌对后代文学的影响.

第四讲田园诗人陶渊明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存世的作品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无论从他的生活、思想、人格、人生态度或者诗歌艺术的创造来说,都是既独特又有典型意义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领会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陶渊明的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第五节 陶渊明的意义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四)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五)陶渊明的意义和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识记:

陶渊明生平.

2、领会:

(1)陶渊明回归田园的原因;

(2)陶渊明出仕和归隐的思想矛盾与反复;

(3)在陶渊明的生活和思想中哪两点对他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识记:

背诵教材中所引陶渊明诗名篇名句.

2、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分析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领会:

(1)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2)陶渊明诗歌的境界;

(3)陶渊明诗歌所表现的诗人自已的品格;

(4)陶渊明诗歌所反映的诗人的思想。

(四)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1、识记:

陶渊明散文和辞赋的代表作.

2、领会:

《五柳先生传》等4篇散文辞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五)陶渊明的意义的影响

领会: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五讲诗国天空巨星之一—-诗仙李白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李白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李白的身世,生活和思想,领会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认识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同时,通过鉴赏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深入领会李白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李白的身世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第五节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李白的身世、生活和思想

(二)李白诗歌思想内容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五)李白在文学史的地位和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李白的身世、生活和思想

1、识记:

(1)李白的出生地;

(2)李白一生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2、领会:

李白思想中主要的思想成分是什么.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分析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领会: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蜀道难》的思想和艺术

1、识记:

背诵《蜀道难》中的名句。

2、应用:

以《蜀道难》为例,分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五)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领会: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第六讲诗国天空巨星之二-—杜甫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以及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同时,通过对杜甫代表作“三吏”、“三别"的赏析,加深对杜甫诗歌的理解。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三吏”“三别”的思想和艺术

第五节杜甫在文学上的地位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三吏”“三别"的思想和艺术

(五)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杜甫的生活道路

1、识记:

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分为哪四个时期.

2、领会:

各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3、应用:

比较杜甫和李白在生活、思想、创作上的异同。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识记:

背诵教材所引杜甫诗歌名篇名句.

2、应用:

(1)联系具体作品,理解杜甫诗歌作为“诗史”的现实主义特色;

(2)杜甫诗歌如何表现忧国忧民思想和博大的人道主义胸怀。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1、识记:

(1)杜甫诗歌主体艺术风格;

(2)背诵教材所引杜甫诗歌名篇名句。

2、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四)“三吏”、“三别”的思想和艺术

1、识记:

(1)“三吏”、“三别"包含的篇目;

(2)背诵“三吏”、“三别”名句.

2、应用:

分析“三吏"“三别”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色。

(五)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领会:

(1)“诗圣”和“诗史”的含义;

(2)杜甫对后代诗人有哪些影响。

第七讲古典小说的成熟-—唐代传奇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中国古典小说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唐代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和繁荣的原因,了解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同时,通过对《虬髯客传》的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的分析,加深对唐代传奇小说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唐前的古小说形态

第二节唐代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和繁荣的原因

第三节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内容

第四节 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虬髯客传》的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

三、考核知识点

(一)唐前的古小说形态

(二)唐代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和繁荣的原因

(三)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内容

(四)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色

(五)《虬髯客传》的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

四、考核要求

(一)唐前古小说的形态

1、识记:

(1)“小说”最初的含义;

(2)志怪小说与志人小说的概念;

   (3)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领会:

(1)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在思想艺术上的特点;

(2)它们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地位。

(二)唐代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和繁荣的原因

1、识记:

(1)传奇小说的概念;

(2)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

2、领会:

(1)唐代传奇小说成熟的标志;

(2)唐代传奇小说繁荣的原因。

(三)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内容

应用:

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唐代传奇小说的思想内容。

(四)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色

应用:

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色.

(五)《虬髯客传》的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

应用:

分析《虬髯客传》在艺术构思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特色。

第八讲艺术全才苏轼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坛上的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在文学分创作方面,他的诗、词、散文成就都很高,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苏轼的诗歌、散文和词的思想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以及他的后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苏轼的诗歌

第三节 苏轼的散文

第四节 苏轼的词

第五节苏轼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二)苏轼的诗歌

(三)苏轼的散文

(四)苏轼的词

(五)苏轼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识记:

(1)为什么说苏轼是全才;

(2)苏轼的生平。

2、领会:

(1)新旧党争对苏轼生活、思想、创作的影响;

(2)宋人称苏轼立朝大节极可观,表现在什么地方;

(3)儒、佛、道三家的思想对苏轼的影响;

(4)苏轼从仕生活中的表现.

(二)苏轼的诗歌

应用:

(1)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苏轼政治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2)苏轼诗歌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风格的丰富性。

(三)苏轼的散文。

1、识记:

(1)苏轼散文的分类;

(2)苏轼各类散文的代表作。

2、领会:

苏轼文学性散文思想艺术特色。

3、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理解苏轼政论文与史论文的特点。

(四)苏轼的词

1、识记:

(1)苏轼词的艺术风格;(2)背诵教材所引苏词名篇.

2、应用:

联系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的思想艺术特色和风格。

(五)苏轼的影响。

领会:

苏轼的诗、文、词在文学史上各有什么影响.

第九讲爱国诗人陆游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宋代民族矛盾的尖锐化,激发了广大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形成了宋代文学的爱国主义基调,出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和辛弃疾.通过本讲学习,了解陆游的生平和思想,了解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同时对陆游的词和散文也要有所了解。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陆游的词和散文。

三、考核知识点

(一)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二)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三)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四)陆游的词和散文

四、考核要求

(一)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1、识记:

陆游的生平。

2、领会:

(1)陆游爱国思想的产生与他的时代、身世、家庭和生活环境的关系;(2)陆游四次被罢官的原因,说明什么问题.

(二)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1、识记:

背诵教材所引陆游诗歌名篇名句。

2、领会:

(1)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哪几个主要方面;

(2)陆游爱国诗歌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观和生死观;(3)除爱国主义诗歌外,陆游诗歌还有哪些方面内容。

(三)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应用:

(1)结合具体作品,理解陆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不同特色;

(2)结合陆游创作道路和诗歌风格的发展变化,深入理解理陆游“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的创作经验。

(四)陆游的词和散文

1、识记:

背诵教材所引陆游词.

2、领会:

陆游词的内容主要有哪两个方面。

第十讲爱国词人辛弃疾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辛弃疾以抒写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主调的词作以及其他题材词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辛弃疾的爱国词

第三节 辛弃疾的其他词作

第四节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和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二)辛弃疾的爱国词

(三)辛弃疾的其他词作

(四)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和影晌

四、考核要求

(一)辛弃疾的生平思想

1、识记:

辛弃疾的生平。

2、领会:

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中的三个特点.

(二)辛弃疾的爱国词

1、识记:

教材所引辛弃疾爱国词名篇名句。

2、应用:

(1)联系具体作品,理解辛弃疾作为一个战士其词作在思想内容上的特点;(2)分析辛弃疾表现“报国无门、壮志难伸”的忧愤的爱国词作及其时代意义;(3)联系具体作品,认识辛弃疾在词中对投降派的揭露和批制。

(三)辛弃疾的其他词作

1、识记:

背诵教材所引辛弃疾词名篇名句。

2、领会:

(1)辛弃疾农村词的特点,及在词史上的意义;

(2)辛弃疾的爱情词和闲适词在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

(四)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和影晌。

ﻩ1、领会

(1)如何评价和认识辛弃疾“以文为词”;

(2)辛派词人作为一个创作流派的共同特点。

第十一讲人民戏剧家关汉卿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元杂剧的形成和体制,了解关汉卿的生平,时代和作品,掌握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及其他几部剧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元杂剧的形成和体制

第二节关汉卿的生平、时代和作品

第三节《窦娥冤》的思想和艺术

第四节关汉卿的其他剧作。

三、考核知识点

(一)元杂剧的形成和体制

(二)关汉卿的生平、时代和作品

(三)《窦娥冤》的思想和艺术

(四)关汉卿的其他剧作

四、考核要求

(一)元杂剧的形成和体制

领会:

(1)元杂剧是怎样形成的;

(2)元杂剧在体制上的特点;(3)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

(二)关汉卿的生平、时代和作品

领会:

(1)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个人民戏剧家;

(2)关汉卿作品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三)《窦娥冤》的思想艺术

领会:

(1)《窦娥冤》思想内容上的特点;

(2)窦娥人物形象的刻画.

(四)关汉卿的其他剧作

应用:

(1)分析窦娥、赵盼儿、潭江儿等几个人物形象的异同;

(2)结合具体作品,理解关汉卿戏剧创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第十二讲汤显祖和《牡丹亭》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讲学习,了解南戏的发展和明代传奇的体制,了解汤显祖的时代、生平和思想,掌握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 南戏的发展和明代传奇的体制

第二节汤显祖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第三节《牡丹亭》的思想基础和反封建意义

第四节《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三、考核知识点

(一)南戏的发展和明代传奇的体制

(二)汤显祖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三)《牡丹亭》的思想基础和反封建意义

(四)《牡丹亭》的艺术特色

四、考核要求

(一)南戏的发展和明代传奇的体制

1、识记:

明代戏剧其形式体制有哪两种。

2、领会:

(1)南宋是怎样发展成明清传奇的;

(2)南曲戏文代与北曲杂剧在音乐和形式体制上的区别。

(二)汤显祖的时代、生平和思想

1、识记:

汤显祖的生平.

2、领会:

(1)汤显祖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2)他的思想受到什么思想的影响。

(三)《牡丹亭》的思想基础和反封建意义

1、识记:

(1)汤显祖一生创作了哪几个剧本;

(2)哪几个剧本被称为“临川四梦”.

2、领会:

(1)《牡丹亭》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其反封建主题的;

(2)《牡丹亭》的思想基础;(3)《牡丹亭》体现的时代精神。

3、应用:

分析《牡丹亭》在塑造杜十娘形象上的特点和这部剧作的成功之

处。

(四)《牡丹亭》的艺术的艺术特点

应用:

分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第十三讲 古代第一部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又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章回小说的形成和《三国演义》的成书,掌握《三国演义》

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章回小说的形成和《三国演义》的成书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第四节《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考核知识点

(一)章回小说的形成和《三国演义》的成书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四)《三国演义》的影响

四、考核要求

(一)章回小说的形成和《三国演义》的成书

1、识记:

(1)章回小说的来源;

(2)“演义"的含义;(3)《三国演义》成书的年代。

2、领会:

《三国演义》的题材和演变情况。

(二)《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1、识记:

(1)《三国演义》描写的主要内容;

(2)《三国演义》描写了哪三大战役。

2、应用:

(1)结合书中描写的“三大战役”,分析《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特点和成就;

(2)怎样认识评价《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思想顷向;(3)怎样认识和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忠义”思想。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领会:

《三国演义》艺术成就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应用:

评析《三国演义》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成就和特点。

(四)《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

领会:

《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第十四讲 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聊斋志异》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清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古典小说发展和总结期。

《聊斋志异》就是这一时期短篇小说的代表作.通过本讲学习,了解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掌握《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同时,通过对书中《王桂庵》一篇的思想和艺术进行分析,加深对这部伟大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

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第四节《王桂庵》的思想和艺术

三、考核知识点

(一)蒲松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四)《王桂庵》的思想和艺术

四、考核要求

(一)蒲松龄的生活和《聊斋志异》的创作

1、识记:

(1)蒲松龄生平;

(2)《聊斋志异》几种重要版本。

2、领会:

蒲松龄的生活经历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哪些重要影响。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应用:

(1)分析《聊斋志异》中爱情题材作品的特点、意义和价值;

(2)分析《聊斋志异》中在科举考试制度描写方面的思想艺术特点;(3)分析《聊斋志异》中揭露社会政治黑暗的作品的思想特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1、领会:

《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应用:

(1)结合具体作品的谈谈《聊斋志异》情节艺术的特色;(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聊斋志异》意境创造的特色。

(四)《王桂庵》的思想和艺术

1、领会:

与《聊斋》共他作品相比,《王桂庵》有何特殊之处。

2、应用:

分析《王桂庵》在艺术构思和人物性格刻画上的特点。

第十五讲 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和总结——《红楼梦》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是最优秀的作品,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和总结.通过本讲学习,了解曹雪芹的身世和《红楼梦》的创作,领会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认识封建社会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了解《红楼梦》的思想局限,掌握《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曹雪芹身世和《红楼梦》的创作

第二节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贵族之家的罪恶史和衰亡史

第四节 《红楼梦》的思想局限

第五节 《红楼梦》的艺术创造

第六节从《宝玉挨打》看《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