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00125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3讲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精

第23讲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及亚洲和

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42页)

 

广东

考纲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1.原因

(1)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给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和痛苦。

(3)“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

(4)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联合发展,才能重塑辉煌。

(5)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过程

(1)欧共体的形成

①开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发展: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2)加快经济一体化建设

①1968年,建立关税同盟,实现贸易自由化。

②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

③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稳定汇率。

④1985年,提出建立欧洲统一大市场,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

(3)扩展——欧盟初具规模

①欧盟成立:

1991年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1993年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由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②欧元诞生

ɑ.诞生:

1995年,欧盟将欧洲单一货币定名为欧元。

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b.意义:

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并且使欧洲一体化成为由欧洲公众参与推动的自下而上的进程。

③成员国增加:

2007年成员国增至27个。

3.意义

(1)符合欧洲的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促进了欧洲发展。

(2)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拓展链接】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

①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

②由局部到整体的经济一体化。

③由经济一体化到经济政治一体化。

④规模由小到大,由最初6国到2007年已有27国。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

(1)背景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

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应对全球化的需求。

(2)成立

①时间:

1992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条约生效。

②宗旨:

协定规定,美、加、墨三国之间取消贸易壁垒,进行公平竞争,促进合作,增加就业机会。

(3)影响

①三国间的经济交流大大加强,它们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了经济互补。

②较好地实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为三国贸易的扩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

(1)背景

①20世纪70~80年代,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

(2)过程

①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

②1991年,中国和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

(3)宗旨:

保持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维护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

(4)特点

①各成员国之间差异性明显,在经济结构上又有很强的互补性。

②遵循相互尊重和平等、开放的地区主义、协商一致和自愿、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称为“APEC方式”。

(5)影响

①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②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误区提示】 

亚太经合组织的性质

亚太经合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其合作方式基于自主自愿、协调一致的原则,以及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不具有强制性。

其他经济联合体联合程度比亚太经合组织高。

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史料一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阻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史料二 第一条 建立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欧盟最重要的领域内采取的“共同行动”仍需一致通过,但也采用特定多数投票(实施共同行动)的原则。

欧洲联盟的武装机构——西欧联盟“将执行欧洲联盟在防务方面作出的议定”。

条约最终规定制定共同防务政策。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根据史料一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提示】 对内实现资源自由流通,对外推行统一的经济政策。

2.史料二表明欧盟权力有何特点?

【提示】 欧盟具有超越国家的权力。

3.从史料一到史料二,欧共体、欧盟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示】 从经济一体化组织转变为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

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史料一 APEC现有成员21个。

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美国等12个成员于1989年11月APEC成立时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1993年11月,墨西哥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1月,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

——XX百科

史料二 美国比以往更注重于自己在这一地区(亚太地区)的作用,这一地区的成功对整个世界而言至关重要,我相信,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

——美国总统布什(2002年)

1.根据史料一,指出APEC在国家构成上有何特点?

【提示】 既包括世界最发达国家,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区。

2.APEC的成功为什么预示着“21世纪是太平洋的世纪”?

【提示】 大大提高了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中创造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发展。

3.APEC的成立与发展直接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提示】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

 

三大经济区域集团

☆☆突破提示☆☆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表明世界经济区域的历史趋势,但由于地域经济、历史、文化的不同,在成员构成、合作领域、集团性质等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合作模式。

比较项目

欧盟

北美自由

贸易区

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

成员

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

合作领域

经济、政治

经济

经济

性质

经济政治

合作组织

区域性经

济组织

区域性经济组织

特点

合作程度高,

规模大

第一个发展

中国家与发

达国家组成

的经济区域

集团

经济文化差异

巨大、论坛式合

作方式

1.(2013届汕头月考)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

下表中关于这三大区域集团的内容,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项目组织

建立

时间

合作

领域

成员国

的构成

性质

欧洲联盟

1993年

经济、政

治、军事

发达

国家

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北美自由

贸易区

1994年

经济

发达

国家

北美地区的非政府间组织

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

1989年

经济、

政治

发展中

国家

亚太地区论坛性经济组织

A.建立时间     B.合作领域

C.成员国的构成D.性质

【解析】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是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论坛性经济组织,成员国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故B、C、D三项错误。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的时间分别是1993年、1994年、1989年,故A项正确。

【答案】 A

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认识

☆☆突破提示☆☆

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认识既要理解其含义,也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对其影响既要分析经济区域集团化对成员国和世界经济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其消极影响。

1.含义

它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临近的若干国家地区,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的趋势。

2.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3.阶段:

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

(3)第三阶段为八十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4.影响

(1)积极影响:

有利于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对国际资本、技术、人才和商品的流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进一步增强了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2)消极影响:

由于经济区域集团的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一些经济区域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2.1987年《欧洲一体化文件》正式生效后,美国明确表示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对美国构成了威胁,认为这将是“拒美国商品于国门之外的欧洲堡垒”。

美国商务部副部长莫尔说:

“如果欧洲共同体的计划成为保护主义的产物,美国最大的海外市场将危在旦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欧洲联合损害了美国的利益

B.欧洲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C.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裂

D.美国将失去海外市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美国认为欧洲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了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故A项说法正确。

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A

 

(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

 

欧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考情概览

考点频度:

6年3考 考查特点:

3选择

考题统计

2009年广东单科第23题;2009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第36题;2007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第36题。

 (2012·四川高考)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外,还包括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路点拨】 本题为读图选择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读图识图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两点:

第一,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是哪几个。

第二,结合地理知识,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哪国。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是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法国、英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

1967年,英国还未加入欧共体,故C项正确。

【答案】 C

北美和亚太的经济合作组织

考情概览

考点频度:

6年1考 考查特点:

1选择

考题统计

2007年广东高考文科基础第36题。

 (2010·江苏高考)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

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