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001221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docx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学校用语用字规范化管理制度

(一)校园内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用语。

 

1.教学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

 

2.各种集会上的发言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会议用语。

 

3.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

 

4.校园内的各种交流、交际活动必须自觉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校园交际

 

用语。

 

5.教师要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必须达到《教师资格条

 

例实施办法》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

 

6.学生能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与来宾之间交流,使用

 

文明礼貌用语。

 

7.教导处、总务处定期检查和评价师生校园用语。

 

(二)校园用字要规范,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1.校名、标语、名称牌、标志牌、奖状、奖旗等各种标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

 

异体字和错别字,用字要规范。

 

2.宣传栏、宣传材料、指示牌等,不能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和错别字,用字要

 

规范。

 

2

 

3.学校举办的各种会议和文体活动的会标、标语、海报和通知等,用字必须规

 

范。

 

4.公文、黑板报、教案、试卷等用字要规范。

 

5.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等用字必须规范。

 

6.学生能认识并正确书写所学的规范汉字。

 

教师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教育法》规定: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情况进行培训。

国务院国发〔1992〕63号文件要求:

“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合格教师的一项必备条件,应当成为评估教学质量、评选优秀教师评聘教师职务的一个内容。

”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确定:

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

 

应当向认定机构提交“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和复印件。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我校实行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一、新进教师普通话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的,不予录用。

 

具体要求:

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其他的教师均需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教学辅助人员达三级甲等及以上。

 

二、教师在校园内必须讲普通话,在课堂上不讲普通话者不准上岗。

 

三、实行普通话水平考核与教师聘用挂钩,教师中凡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并取得证书的,不得申报职称。

 

四、一线教师必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推普活动,并将此作为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

 

本制度即日起生效。

 

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的具体要求

一、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合格教师一项必备的条件和职业素质。

对应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未获得相应等级证书的教师,视为业务不合格,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更不得评为优秀教师。

 

二、根据国家三部委的要求,对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要进行普通话等级测试,教师必须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水平。

根据我省教师测试工作试点的

 

实际情况,实现要求拟分两步走。

现阶段的测试对象为:

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中学和中、高等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学校、教

 

育学院)教师。

1946年1月1日以后至195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教师的测

 

试工作开始时间由各市(地)教委、语委决定,但最迟不得迟于2002年。

非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中青年教师中开展测试试点工作。

三、对教师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

 

1.师范院校、职业中学等教授普通话口语课或语音课的教师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

 

级乙等及其以上。

 

2.语文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现阶段仅对196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

 

教师有此项要求)。

其他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乙等及其以上。

 

3.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其以上。

 

4.教学辅助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

 

对1946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人员不再做硬性等级规定,但他们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

 

校园用语用字规范要求

一、学校用语用字规范

 

1.会议用语:

学校领导、师生在学校各类会议(或参加外单位会议)主持、发言

 

时应使用普通话。

 

2.宣传用语:

校园广播电视播音应使用普通话,学校领导、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

 

时应使用普通话。

 

3.活动用语:

学校各类集会活动、教研活动主持、讲话、发言等应使用普通话。

 

4.校园用字:

校园公共场所用字,如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橱窗、板报等,

 

其中若有手书的繁体字、异体字且无法更正的,可以保留,但必须在醒目位置

 

配放规范字幅牌。

 

5.宣传用字:

如会标、标语、对联、电子屏幕、校园文件等印刷物使用规范汉字。

 

6.其他用字:

如学校各类印章、自制匾牌、领导教师名片等用字使用规范汉字。

 

二、教师用语用字规范

 

1.教学用语:

教师在会议、集体活动和课堂教学中应使用普通话,汉语拼音使

 

用必须符合《汉语拼音方案》及1988年7月10日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

 

本规则》(国家标准)。

 

6

 

2.工作用语:

师生交谈、接待家长、接打电话、因公对外接待等应使用普通话。

 

3.生活用语:

提倡教师在校园日常生活及社会、家庭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

 

4.教学用字:

如教师板书、教案(讲义)、学生作业、试卷、评语等用字规范。

 

5.撰稿用字:

教师在刊物上发表文章、撰写论文、计划、总结等用字规范。

 

注:

1.使用由国家标准的印刷体不得出现字形不规范的情况(目前,计算机软件

 

中只有黑体、宋体、仿宋体、楷体等四种字体的字形是规范的,其他字体都有

 

可能存在不规范现象)。

2.美术字、变体字不得增减笔画、改换部件或产生歧义。

 

3.数字和标点符号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有关部门制定的规范。

 

三、学生用语用字规范

 

1.课堂用语: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应使用普通话,汉语拼音使用必须符合《汉语

 

拼音方案》及1988年7月10日颁布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国家标准)。

 

2.校园用语:

师生交谈、生生交谈、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大型集会应使用普

 

通话。

 

3.生活用语:

提倡学生在社会、家庭学习、使用和推广普通话。

7

 

4.作业书写:

如学生课堂、家庭作业、检测试卷、文字作品等用字。

 

5.辨认识字:

能辨认识字范围内的不规范字,并能主动向学校和有关部门汇报;

 

能主动辨认影视屏幕图书报刊和商业活动中的不规范字;能在计算机上查找语

 

言文字网站及用规范文字发送语言文字邮件。

 

教育教学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和评价指标

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办法》,落实国家对学校语言文字的基础作用,奠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意识,提升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的社会影响,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和

 

山阳县教体局《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山政教体发

 

﹝2011)486号),制定出我校在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评估中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明确要求和评价指标,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工作贯彻执行。

 

一、目的意义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正确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是国家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学校承担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普及任务。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辅质以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使学生获得扎实的语文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养成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与习惯,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人文素养,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新世纪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

 

学校把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纳入常规管理、学生培养目标9

 

和课程标准、教师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中,并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

通过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对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文字应用能力和文明意识,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目标任务

 

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以普通话和规范字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用语用字,使普通话

 

成为校园语言,使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普遍增强,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三、基本要求

 

1、学校领导班子对贯彻语言文字工作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认识明确,宣传到位。

 

使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重视校园用字管理。

 

(1)教师的教学论文(设计)、教案、板书、学生的作业、校园内的标牌、标语等用字、标点符号都必须规范。

 

(2)公文、印章、自编教材讲义、教学设计以及标牌、橱窗、校办报刊、墙报、黑板报等用字规范。

 

3、重视校园用语管理

 

(1)学校的会议、宣传及其他公共活动以普通话为基本用语。

 

(2)教师与领导、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校园内必须讲普通话,让普通话不仅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要成为教师的校园语言。

 

(3)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校园内统一说普通话,让普通话不仅成10

 

为学生的课堂语言,更要成为学生的校园语言。

 

4、把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教育经常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

 

富有实效的活动,增强师生对文字的热爱,提高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水平,

 

提升自身文化素质和校园文明形象。

 

5、引导师生积极参与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每年9月的第三周)等社会宣传

 

活动,各班要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和氛围,把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能力

 

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具体措施

 

(一)大力推广普通话

 

1、健全网络,抓好组织管理。

 

①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以“领导为龙头,教师为轴心,

 

学生为基幢的“三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组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行政

 

领导到班主任到学生”一条龙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②在各班设2名“推普员”。

 

2、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①要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栏、班会、板报、广播等形式和途径进行“说普通话,

 

写规范字”的宣传。

 

②要重视“推普周”工作,培养学生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③要利用学校的宣传阵地建立“双推”工作标语,增强师生“说普通话,写规

 

范字”的意识。

 

④要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等永久性标语11牌。

 

⑤学校的公文、印章、标牌、自编教材、讲义、试卷、网络和教学软件、橱窗、墙报等使用的汉字以及教师板书、批改作业以及书写评语等都要符合规范要求,要成为文字规范的标本。

 

⑥要将“双推”活动渗透到每个班级,规范班级的宣传布置,为学生创设一个优良的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

 

3、落实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①认真按照“三纳入一渗透”(把提高师生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