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00098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docx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

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1、水滴里的生物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

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

答: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二、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

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

制作过程: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2、做酸奶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答:

(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二、实验与制作

1、制作名称:

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

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实验名称:

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

实验准备:

每组豆子若干、纸杯八个、实验记录纸

实验过程:

(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

8个2相乘,得数为256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了多少个细菌吗?

21个2相乘,得数为2097152

3、馒头发霉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

怎么证明?

答:

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问题2:

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答:

温暖、潮湿的条件下。

问题3:

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

答:

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

问题4:

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

答:

(1)真空包装;

(2)放干燥剂。

二、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

探究霉菌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准备:

新鲜馒头(也可以是其他容易发霉的食品)、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电冰箱

实验过程:

选用下表中实验条件的组合做对比试验,观察那种实验条件下的馒头最容易发霉?

序号

条件组合

实验方法

1

温暖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

温暖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

寒冷 潮湿

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4

寒冷 干燥

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

实验结论:

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一、问题解答

问题:

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

细胞。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地球的形状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

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大体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三个阶段。

问题2:

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答:

40091÷(4×8×365)≈3.43(年),约为3年零5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的年龄。

二、实验与制作

实验名称:

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准备:

橡皮泥、火柴棒、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过程:

1、用橡皮泥或纸做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出港,你有什么发现?

可以看到首先出现的是“桅杆”火柴棒,然后才是船身。

出港时相反。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模拟航行。

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船在桌面上模拟进出港时,可以看到“桅杆”火柴棒和船身同时出现。

实验结论:

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2、地球的表面

一、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用沙、石或橡皮泥做一个地表模型,并画出它的地形轮廓图。

制作准备:

彩色笔、透明塑料片、托盘、沙、泥土、石块、小树枝、苔藓、小亭子、小桥(水族箱里的那种)

制作过程:

1、先做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沙盘。

2、把画有网格的透明塑料片罩在地表模型沙盘上,用彩色笔在塑料片上画出地球轮廓。

3、用彩色笔在活动记录的方格纸上画出按比例缩小的地形轮廓图。

4、自我评价制作效果。

 

3、地球的内部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三个盒子里分别放有不同的物品。

不打开盒子,有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装有什么?

答:

用钻洞观看、摇晃听音、手拿掂重等方法,可以知道盒子里分别装有水、细沙和小石块。

问题2:

你认为科学家会从哪些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答:

科学家不但从火山、地震、地热等地表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而且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从而正确地描述出地球的内部构造。

二、实验与制作

制作名称:

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制作准备:

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小刀、尺子

制作过程:

1、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

如果将内核的直径做成约1厘米的小球,那么外核的厚度约为1.7厘米,而地幔的厚度约为2.2厘米,最外面的地壳只需要薄薄的一层即可。

2、先做好里面,再做外面。

3、制作完成后,学生展示并讲解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

 

4、火山和地震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仔细观察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

答:

火山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

问题2:

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

答:

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二、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

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

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或黏土),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结论: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实验名称:

模拟地震的发生,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实验准备:

纸箱、木块、记号笔。

实验过程:

(1)在纸箱上面画出街道的图形。

(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用小木块垒成楼房。

(3)请一个同学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

(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决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

其中一次为低震级的震动,找震中;另一次为高震级的震动,找震中。

 

5、地表的变迁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

答:

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是海洋的推测。

问题2:

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

答:

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

火山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问题3:

岩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

答:

这是因为天气冷暖变化、植物生长和冷冻、流水的搬运作用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问题4:

岩石在昼夜、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

逐渐破碎。

问题5:

下面这些岩石是被什么力量破坏的?

答:

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岩石逐渐风化。

问题6:

过一段时间后,沙盘里的沙子和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

答:

沙子和泥土被流水搬运到沙盘的另一侧。

问题7:

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还发现了其他现象?

它说明了什么?

答:

沙子和泥土变细,说明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

问题8:

沙盘的坡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

答:

坡度越大,搬运越远,岩石破碎越严重。

问题9:

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

答:

风、物体重力、人类活动以及其他的动物活动都可以把岩石的碎屑带走。

问题10:

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

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

人类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另一方面对自然也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二、实验与制作

1、实验名称:

研究冷热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准备:

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

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2、实验:

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准备:

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

(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在课堂上展示现象,学生描述结果。

实验结论:

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 物质在变化

1、蜡烛的变化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

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

答:

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

问题2:

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你的证据是什么?

答: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是性质的变化;树叶颜色变化是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地在石灰石上是出现发光发热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形态的变化。

问题3:

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

为什么属于这一类?

答:

(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

(2)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3)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往澄清的是会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混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

(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所以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

一、问题解答

问题1:

你在哪里见过铁锈?

答:

自行车的车把、车条、链条、铁窗、铁扶手、铁钉等铁制品上都有会铁锈。

问题2:

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

答:

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问题3:

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答:

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铁在接触酸、碱、盐等物品时也容易生锈

问题4:

人们根据生锈原因,想出来很多的防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由什么科学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