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9963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word版含答案共3篇

期末考前模拟(A卷)

六年语文(部编)试卷

(一)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供总复习使用)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

正月(zhēngzhèng)耽搁(gēge)含情脉脉(màimò)

畜养(chùxù)和平(héhè)华罗庚(huáhuà)

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

yànxiàtangshíxuánwōxīshēng

 

chōutipìjìngkāizáoróuyǎn

 

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

漫:

①到处都是;②广阔,长;③随意地,胡乱地。

1.漫卷诗书喜欲狂。

()

2.漫山遍野开放着映山红。

()

3.我们即将度过一个漫长的暑假。

()

却:

①后退;②退还,不受;③回头。

4.却看妻子愁何在。

()

5.我见他诚意相邀,就没有推却。

()

6.山高路险,令人望而却步。

()

四、写出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

(5分)

1.赤豆害水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

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

3.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

()

4.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

()

5.观众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五、下列古诗与其作者及朝代相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马诗》——李贺——隋代

B.《竹石》——郑燮——明代

C.《石灰吟》——于谦——清代

D.《过零丁洋》——文天祥——宋代

六、下列修辞手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5分)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B.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C.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七、解释加点的字词,并翻译诗句。

(9分)

1.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处:

绝胜:

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但:

爱:

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须:

青春:

八、课内阅读。

(11分)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为人民服务》是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同志而

做的演讲。

(2分)

2.解释下列生字。

(2分)

固:

或:

3.死得“比泰山还重”是因为;死得“比鸿毛还轻”是因为。

(2分)

4.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

(2分)

5.从本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3分)

九、课外阅读。

(15分)

打伞的女孩

南天门是花果山_上的一个景点。

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

他们佝(gōu_jù)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

我这时打量(liángliàng)起这个打伞的

女孩。

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

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她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

说着,她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

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

是她的家?

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

这也是生活呀!

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儿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

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

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

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

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

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

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呢?

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

我来给她们俩写一首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

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会兴(xīngxìng)旺起来呢!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3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并说出“地”和“制宜”在文中分别指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句。

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作。

4.文中为什么说两个孩子很“木讷”?

(2分)

5.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

(2分)

6.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分)

十、习作。

(30分)

题目:

我真想

提示:

一直以来,你有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或者特别想说的话?

给你一次机会,用你的笔写下来吧!

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不少于400字。

 

期末考前模拟(B卷)

六年语文(部编)试卷(三)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供考前冲刺使用)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

二、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展览粉碎截然不同司空见惯

B.忧郁防御翻箱倒柜见微知著

C.避免魔鬼念念叨叨目不转晴

D.洗澡蟋蟀锲而不舍千锤万凿

三、查字典填空。

(10分)

“精”是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

“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

①经过提炼或挑选的;②完美,最好③细;④机灵心细;⑤精通;⑥精神,精力。

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

1.精兵简政()2.精益求精()

3.精疲力竭()4.精明能干()

四、选词填空。

(4分)

欣赏鉴赏

1.这么美的山水景色,真得好好()一番。

2.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兴趣趣味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

4.这是一道()性很强的物理题。

五、下列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5分)

A.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神态描写)

B.玛琪在想,在过去的日子里,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她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心理描写)

C.却见一个凸额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外貌描写)

D.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动作描写)

六、按要求写句子。

(8分)

1.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

“我常对你说,这里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不能离开。

(1)改为转述句:

(2)改为反问句:

2.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改为双重否定句)

3.能否珍惜水资源,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修改病句)

七、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

(6分)

()他又说道:

“我们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我们的历史更不行。

()相反,他几次问我各科学习成绩怎么样。

我说我连续几年获得优良奖章,文科理科学习成绩都还不错。

()我知道这是对我的批评,也是对我的希望。

()他说道:

“这样好!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多读各科的书。

()想来有趣,那一下午,叶老先生没谈我那篇获奖的作文,也没谈写作。

他没有向我传授什么文学创作的秘诀、要素或指南之类。

()他又让我背中国历史朝代,我没有背全,有的朝代顺序还背颠倒了。

八、课内阅读。

(10分)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

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

才过了两天,(果然显然)出事了。

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

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

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áozhuó)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

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

父亲(坚定坚决)地对母亲说:

“不是常对你说吗?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画“√”。

(3分)

2.选文中“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3.“我哪能离开呢?

”反映了父亲的什么品质?

()(2分)

A.反映了父亲忠于革命事业的高贵品质。

B.反映了父亲关心家庭的高贵品质。

C.反映了父亲以为自己很了不起。

D.反映了父亲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4.用“”画出最能概括这两个自然段意思的一句话。

(2分)

九、课外阅读。

(14分)

永远坐在前排20世纪30年代,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她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

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坐在别人前头,而不能落后于人。

“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

”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

正是因为从小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五年的拉丁文课程。

她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其实,玛格丽特不光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演讲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之一。

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

“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四十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上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

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永远都要坐前排”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激发你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

在这个世界上,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

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一位哲人说过: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4分)

凤毛麟角:

难以置信:

2.下边这段话应该加在第段和第段之间。

(2分)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或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

3.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撒切尔夫人永远争第一的信念?

(3分)

4.为什么“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总是不多”?

(2分)

5.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3分)

十、习作。

(30分)

出发是一声铿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