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88925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

标点符号详解、附加习题及答案和幽默标点符号小故事

点号

(7种)

句号

问号

叹号

逗号

顿号

分号

冒号

靠左下

靠左占半格

标号

(9种)

破折号

省略号

引号

括号

书名号

连接号

间隔号

专名号

着重号

——

……

达·芬奇

字太白

吹大风

[

]

~

连续占两格

一般成对各占一格

标在字间

占一格

标在字下

说明:

1、点号:

主要表示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气。

2、标号:

主要表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位置注意:

①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和后引号、后括号、后书名号:

不要用在一行的开头/第一格。

②前引号、前括号、前书名号:

不要用在一行的结尾/最后一格。

标点符号的用法归纳复习

一、基本用法:

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

现将这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

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

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

请递给我一杯水。

(祈使句)

(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

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

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

①你叫什么名字?

(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反问)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的劳动群众。

(设问)

(五)感叹号[用!

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

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

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

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

(请求)②我的“小咪咪”多可爱啊!

(喜爱)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

(惊奇)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

乱弹琴!

(气愤)⑤他白了我一眼,说:

“别动!

”(命令)

(六)冒号[用:

表示]主要用于句子中表示提示、总结之后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由于冒号主要有以下用途:

(1)冒号用于引述语之前,表示后面是所要说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

例:

毛泽东主席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冒号用于提示语或总结语之后,表示后面还有话说。

例:

商店里什么都有:

服装、布匹、文具、食品……

(3)冒号还用于书信的称呼之后,其作用也是表示提示。

例1、敬爱的解放军叔叔:

2、颜黎民君:

(4)用在解释性的分句之前,具有解释说明的作用。

如:

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

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5)用在总提与分述之间,使两者眉目清楚。

如:

我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一、每天按时做好作业;二、看一些儿童读物……

(6)用在动词谓语和较长的宾语之间,便于阅读理解。

如:

我知道:

越是在艰苦的时候,战士们越关心自己的领导。

(七)引号:

引号表示文中的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为双引号[用“”表示]和单引号[‘’]两种。

一般说,单独使用引号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需要用引号时,外面用双引号,里面用单引号。

例:

赵大叔拍了拍牛头说:

“累不累,‘独角龙’?

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引用别人的话或者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

例:

我要牢记毛主席的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需要标出的成语、谚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

例1,俗语说: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例2,北风“呼呼”地吹个不停。

例3,大兴安岭这个“岭”字,可跟秦岭的“岭”字大不一样。

(3)表示讽刺的意味或反语。

例1,他嘲笑着说:

“你的手太‘巧’了!

例2,这就是鼓吹资产阶段自由化的精英们所谓的“民主”。

(4)要注意的是:

在写一个人的直接语言时,在提示语后面,除引语部分用引号外,还要加上另一种标点,表示这句话是谁说的。

引号与其他标点连用有以下三种:

①第一种:

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后面用冒号。

如:

小李淡淡地一笑:

“不,不能吃!

②第二种:

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如:

“你知道吗?

”桑娜说,“咱们邻居西蒙死了。

③第三种:

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如:

“睡着了吗?

”主人一进门就严厉地谴责阿辽沙。

(八)省略号[用……表示]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或意思没有说完的部分,占两格。

它主要有以下三种用法:

(1)表示对引文的删节和对重复说的词语的省略。

例:

“铃,铃……”小闹钟叫了起来。

例2,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营养对作文大有好处。

正如鲁迅先生说的“读书必须同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枯燥了。

(2)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口的情景。

例1,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例2,老师,我……昨天……昨天错怪了你。

(3)表示意思没说完或者语意深长,余意未尽,发人深省。

例如:

哎!

你这个人真是……使用省略号,无论在句首,句中,还是在句尾,一般都不再加其他标点。

(九)书名号[用《 》表示]用来表示书籍、文章、报刊、歌曲、电影等的名称。

例1,《少年彭德怀》是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

(表示电影名知称)例2,请把六月一日的《作文报》借给我。

(表示报刊名称)例3,我最爱唱《歌唱祖国》这首歌。

(表示歌曲名称)例4,今天我读了《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

(表示文章名称)例5、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

(表示书籍名称)

使用书名号应注意:

  

(1)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面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

例如:

  ④《读<石钟山记>有感》

  

(2)书名和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 上书名号。

例如:

⑤《荀子·劝学》

(十)分号[用;表示]用于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它所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比句号小,常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并列的部分之间用分号。

例如:

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惨,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2、有的长句子,一个分句内已经用了逗号,那么一个分句与另一个分句之间则应用分号表示停顿。

例如:

大的面积不是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十一)破折号[用——表示]它表示解释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断或延续等,占两格,写在格的中间。

1、表示声音的延续。

例如: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2、表示声音的中断。

例如:

小明睁大了眼睛,不解地问:

“这——。

3、表示解释说明。

例1: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22日。

例2:

这是在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4、表示意思的转折。

例如:

训练动物很有意思——猴子的动作多么像人啊!

5、表示递进的意思。

例如:

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十二)括号(()[])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括号里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例如:

  ①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代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②他培育了许多香花,喂养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

(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一条没有母虎的乳虎,每天一匙一匙地用牛奶喂它。

  括号里的注释应当紧挨着正文。

  括号里只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这叫句内括号,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标

点(问句、感叹号除外)应省去,(如例①);括号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内容的,这叫句外括号、注

释语若有标点,可照样不动,(如例②)。

  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

当解释说明性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

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影响,必须读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

二、使用标点符号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七种符号书写时一般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标在紧靠文字的右边偏下的位置。

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写在行文中间。

引号的前后两部分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边标在文字的左边编上,后半边标在文字的右边偏上。

第二,书写换行时,句号、逗号、感叹号、问号、冒号、顿号、分号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应该紧跟一句话的末了一个字。

引号的后半边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同样,前半边也不能标在一行的末尾。

另外,省略号和破折号可以标在一行的开头或末尾,但是不能把一个符号分为两截分行书写。

第三,标点符号有一定的形状,书写时必须规范化。

标点符号儿歌

句号(。

)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

)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

)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

)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一)改正下列句子中用错或漏用的标点。

1、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2、立刻,我的脑际浮现出刘大爷的形象:

五十多岁的年纪;额前有几道皱纹。

3、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4、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5、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

6、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7、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

8、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9、我不知道你是谁?

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10、你打算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11、“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

“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12、“我真傻,真的,”她说。

“我单知道……”

13、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14、李白的诗多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5、课余时间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

16、《三中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17、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二)趣味题、选择题、简答题。

1、修改下面语句的标点,使他变成另一个人?

有一个人:

头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另一个人:

头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2、依据括号中的提示,为语句加标点。

(1)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沦陷区的一句标语: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日本侵略者写的)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中国老百姓改后)

(2)之后叔叔又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奶奶也亲了我(叔叔亲了很多人)

之后叔叔又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奶奶也亲了我(我被很多人亲了)

3、(四川广安市中考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

“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

其实,对原有这条标语,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有两种加法。

请你在下面分别加出这两种标点。

 ①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②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4、(浙江金华市中考题)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答案

(一)改正下列句子中用错或漏用的标点。

18、谦虚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19、立刻,我的脑际浮现出刘大爷的形象:

五十多岁的年纪;(,)额前有几道皱纹。

20、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

“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

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或把第二个冒号改为逗号)

21、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

(。

22、看到这里,他愤怒得浑身热血直往上涌!

23、她暗下决心,一旦成婚,就把支持丈夫干好本职工作,(删除逗号)作为今生今世最大的追求。

24、毫无疑问,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

25、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我的小姑奶奶。

(?

26、我不知道你是谁?

(,)但是我知道你找我一定有事。

27、你打算今天去呢?

(,)还是明天去呢?

28、“他说得到做得到,”拿侬嚷道:

(,)“先生,你一生一世总得讲一次理吧。

29、“我真傻,真的,”她说。

(,)“我单知道……”

30、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句号应放最后)

31、李白的诗多豪迈: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句号应放里面)

32、课余时间我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

(删除省略号或“等”字)

33、《三中之春》音乐会将在五月举行。

(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34、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删除顿号)

(二)趣味题、选择题、简答题。

1、修改下面语句的标点,使他变成另一个人?

有一个人:

头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另一个人:

头发全,无麻子,脾气不大,和顺。

2、依据括号中的提示,为语句加标点。

(1)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沦陷区的一句标语: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日本侵略者写的)

粮食不卖,给八路军。

(中国老百姓改后)

(2)之后,叔叔又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奶奶,也亲了我。

(叔叔亲了很多人)

之后,叔叔又亲了我,妈妈也亲了我,奶奶也亲了我。

(我被很多人亲了)

3、(四川广安市中考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某地刷出一条标语:

“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后来我党地下工作者只在这条标语中加了一个标点,就把意思变得完全相反了。

其实,对原有这条标语,在中间加一个标点使其意思变得相反,有两种加法。

请你在下面分别加出这两种标点。

 ①有粮不?

卖给解放军吃!

 ②有粮不卖,给解放军吃!

4、(浙江金华市中考题)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父母读了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

请根据这两位父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

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小学标点符号专题练习

一、判断下列句子标点符号,对的打“√”,错的打“×”

1、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

2、这个养殖场里什么鸟都有:

珍珠鸟,天鹅,角鸡,鹁鸪,孔雀。

()

3、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功夫,才把刚才弹的曲子:

月光曲记录下来。

()

4、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

今天又反悔了呢?

()

5、西子湖畔风景优美!

()

6、当老师问:

“学数学最怕什么?

”的时候,大家异口同声回答粗心!

()

7、楼顶的大钟,敲了八下。

我们的张老师,还伏在办公桌上,全神贯注地,批发着作业。

()

8、“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这是句反问句。

()

9、参加大会的有干部,工人,还有科学家。

()

10、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了。

()

二、给下面的这段话加标点,把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句末的括号里。

1、为什么瓜秧开了花不结瓜是水浇得不够是肥施得不够足还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达兵在生产队当过副队长他找到了答案瓜秧开了花要受粉(A)

A.?

,——!

B.?

、、?

,,。

C.?

,,?

,:

D.,,?

——。

2、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A)

A.,,,。

,,。

B.、、。

,,。

C.,,。

,,。

D.,,;,,,。

3、在我国分布最广的家燕又名玄鸟拙燕越燕它体态轻捷伶俐飞行快如流星常结群横飞田野在水面掠过追捕蚊蝇等害虫燕群所过之处蚊蝇为之一扫而光(B)

A.;、、……,,,。

、,,。

B.,、、。

,,,,、。

,。

C.,、、。

、,、,、。

,。

4、黄山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怪石有的像人有的像仙有的状如珍禽异兽奇松挺立神采飞扬张开粗壮有力的臂膀迎接远方的来客云海茫茫置身其中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温泉久旱不干久雨不泛水温常年保持在42℃左右(B)

A.《》。

、、、。

、、;、、,;、、。

B.“”。

、、、。

,,;,,,;,,。

C.“”,、、、:

,,;,,,;,,。

三、下面句子中的引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一项序号的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表示引用的部分。

B.表示特殊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C.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1、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C)

2、每逢看到孩子们学习,我就会想起爸爸说过的话:

“小孩子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

”(A)

3、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

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色的浪花吗?

(B)

4、老柿树像一把大伞,张在我家的门前。

因此方圆二三十里的人们都把它叫做“梅家院子里的万年伞”。

(B)

四、下面句子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一项序号的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A.补充说明。

B.意思转折或递进。

C.声音的延长。

D.插入内容。

1、有一个孩子——他是元帅……他把我带到这里来。

(A)

2、四十秒钟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

(D)

3、我刚要倒馊饭,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叫声:

“别倒——”,我抬头一看,是春花。

(C)

4、在我的记忆中,这里的野花,总是那么灿烂,红、黄、蓝、紫,仿佛竞赛似的,一茬接一茬,终年不断——除非水渠结冰了,雪花盖满了大地。

(B)

五、指出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1、老红军临终前断断续续地说:

“咱俩不能……都牺牲了……你要……要走出去……”。

(表说话的断续)

2、青蛙是一种益虫,苍蝇、蚊子、白蛉……它都爱吃。

(例举的省略)

3、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要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表示内容的省略,具体是指继续进行的动作)

4、一只青蛙突着两眼蹲在荷叶上不停地叫着:

“呱呱,呱呱……”(表声音的延长或者对重复词语的省略)

5、当我掏钱的时候,发现没有零钱,于是对他说:

“我明天再买吧……”“啊!

请你现在就买吧!

”男孩乞求说。

(表话犹未尽,含糊其辞)

6、孩子们高兴地对他说:

“再见……”(表声音的延长)

六、说说下面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不同用法。

1、爱迪生又发明了电灯、留声机……他一生发明的东西有一千多种,(表列举的省略)

2、指导员对我说:

“你们要……好好……念……书……将来……”(说话断断续续)

3、“哗——哗——”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清洁工在扫地。

(声音延长)

4、远远地望见了一条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解释说明)

5、“今天好冷啊!

——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张丽对刚进门的小杨说。

(转折)

6、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引用)

7、我把“中国石”奉为至宝。

(突出强调)

8、一方面侵略别国,一方面表示友好,这种“友谊”一钱不值。

(表讽刺否定)

七、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使它表示两种不同的意思。

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得了冠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得了冠军。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女排打败了,日本女排得了冠军。

八、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表示不同的意思。

1、你同意他不同意

A._____________你同意,他不同意。

B.____________你同意他不?

同意。

C._____________你同意,他不同意?

D.____________你同意他?

不同意。

2.这苹果不大好吃

A_____________这苹果不大,好吃。

B_____________这苹果,不大好吃。

C_____________这苹果不大好,吃。

D_____________这苹果不大好吃?

 

标点符号小故事

1迎春条幅

从前,有一家过年请人写了一个条幅,“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写字的人不重视标点符号,语句之间既没有标点,也没有隔开。

初一,拜年的人一见条幅忙问道:

“你家遇到什么倒霉事啦?

”主人怏怏不乐地说:

“干吗进门就说不吉利的话!

”来人指着门上的条幅说:

“你这儿不是写着吗,‘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2祝枝山写春联

有一次,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主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幅对联,为

人正直的祝枝山很想为老百姓出这口气,便提笔写来: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地主看后暴跳如雷,跑到县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

祝枝山胸有成竹地对县官说:

“我写的是吉利话,何曾骂人呢?

”随后,他把两副对联高声地念了一遍,地主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给祝枝山赔礼。

原来,地主是这样念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可是,祝枝山是这样念的: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此地安,能居住。

其人好,不悲伤。

3标点挽救了一条性命

清朝末年,掌握朝廷大权的慈禧太后让一位书法家题扇。

那位书法家写了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是,由于书法家一时疏忽,题诗时漏掉了一个“间”字。

慈禧看了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故意欺她没有学识,要把那个书法家问成死罪。

那个书法家急中生智,连忙解释说:

“我这是用的王之涣诗意填的词。

”并当场重又断句吟诵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