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9849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docx

山西长治二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

山西长治二中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练考(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40分〕

读图1,据此回答1—2题。

1.以下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乙处位于山脊附近              B.海拔最低处为30米

C.丙处为鞍部                    D.M-N沿途通过两个鞍部

2.甲、乙、丙、丁四处适合进行漂流运动的是

A.乙处中上游      B.甲处中上游     

C.丁处         D.丙处

图2表示冬至日地球上的三条线,其中ac线表示完整的一条经线,mn线表示一条完整的昏线,ede线表示一条完整的纬线。

b为ac线中点,Q为mn的中点,三条线交汇于d点。

假设该日d处日出时间为0:

50,日落时间为9:

50〔均为国际标准时间〕,据此回答3—5题。

3.bQ间经度差和ede线上最大太阳高度可能为

 A.15° 15.5°  B.30° 23.5° 

 C.22.5°26.5° D.45° 66.5° 

4.关于d处的以下说法,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A.水资源成为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

 B.春季低温阴雨威胁早稻播种

 C.所在国峡湾地貌广泛发育,人口要紧分布于东南沿海

 D.地形为冲积扇,有世界最大锡矿带

5.假设如今某人造卫星正好从mn线中的d点开始沿mn线所在的圆绕地飞行,周期为90分钟,那么飞船第二次到达d处时,对应的地面点的位置大约为 

 A.40°N 30°E  B.45°N 122.5°E

 C.45°N 105°E    D.40°N 77.5°E

杭州某中学生设计了一款可进行调节的活动遮阳板,以实现良好的遮阳和采光效果。

读图3据此回答6—7题。

6.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最大时

A.德干高原土地龟裂            B.东非高原动物南迁

C.华北地区忙于种麦            D.珀斯海滩游客稀少

7.北京同学想借鉴这一设计安装遮阳板,假设两地窗户大小一样,为使遮阳板效果更好,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应作的调整有

 ①假设安装高度不变,应缩短遮阳板     ②假设安装高度不变,应加长遮阳板

 ③假设遮阳板长度不变,应抬高安装高度 ④假设遮阳板长度不变,应降低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4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60°E〕为最大值,乙点〔120°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

据此回答8—9题。

8.该纬线的度数为

A.70°N B.75°NC.80°N D.85°N

9.如今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最靠近

A.东非高原 B.东欧平原C.格陵兰岛 D.拉布拉多高原

形成沙尘暴的条件要紧是干旱、大风、对流旺盛,假设对流层大气出现逆温现象能够抑制沙尘暴。

读图5据此回答10—12题。

10.假设E处的高度为1000米,气温为-10℃,要抑制沙尘暴的发生,F地的气温至少应降到

A.-6℃以下     B.6℃以下     C.-4℃以下     D.4℃以下

11.图右侧是“F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该地最有可能出现沙尘暴的时段是

A.①时段     B.②时段      C.③时段     D.④时段

12.假设只考虑风力与沙源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沙尘暴以冬春季最多,假设再考虑地面状况及空气对流因素,那么尤其以春季最多,缘故要紧有

①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状况更干燥、裸露

②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的地面植被更多

③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增加

④春季与冬季比较,春季出现逆温现象的时数缩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图6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

百帕〕,据此回答13—14题。

13.在右图中,上海市的风向是

A.东风           B.偏北风     C.东北风    D.偏南风

14.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A.台湾岛         B.珠江口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图7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据此回答15—16题。

15.该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6.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该季节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图8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据此回答17—18题。

17.假如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那么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A.西北、东南  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  D.东北、西南

18.假如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  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  D.干热风〔焚风〕天气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9〕,据此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P处气温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距河流近,热容量大,一月气温高

B.山地地形,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C.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D.靠近冷空气源地,气温较低

20.图中Q处降雪日数不同于同纬度附近地区的要紧缘故是

A.该地气温高,不易形成降雪天气

B.深居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雪少

C.该地没有凝聚核,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

D.山地地势高,气温低,易形成降雪天气

月均温在20℃以上可称高温;月均温在10℃~20℃之间,可称温暖或暖热;月均温在0℃~10℃之间可称凉爽或温柔;月均温在0℃以下那么称寒冷或严寒等。

而描述降水多少那么要复杂一些。

因为一个地方的干湿状况与气温、蒸发量有紧密的关系。

图10为按连续五日平均气温划分的“世界四季类型分布图”,据此回答21—23题。

21.关于世界四季类型分布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大致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②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③沿纬度变化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 ④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22.A、B两地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四季类型不同,其妨碍的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       C.地形       D.大气环流

2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四季如春”型的地区要紧分布在海洋上

B.“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型的地区要紧分布在陆地上

C.“四季分明”型的地区要紧分布于内陆

D.“全年皆冬”型的地区要紧分布于极地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CO2制造O2,夜间那么消耗一定数量的O2。

由此导致静风林区CO2浓度的日变化。

图11示意60°N,80°E附近某静风林区CO2浓度日变化。

据此回答24—26题。

24.日出时,CO2浓度变化趋势为

A.接着上升    B.开始下降    C.接着下降     D.开始上升

25.假设图中数据采集的当天昼长为8小时,那么图中m、n两点的地方时可能是

A.0时、6时   B.6时、12时  C.12时、18时  D.18时、24时

26.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图12〕。

据此回答27—29题。

27.从图中能够看出,野骆驼

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展至西北干旱区

③文献记载区要紧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

④目前要紧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8.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

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  C.河网较密集 D.热量更充足

29.妨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

①草原开垦 ②过度放牧 ③大量捕杀 ④种群退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假如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3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

读下面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据此回答30—31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川盆地

南方大部

华北地区

西北大部

东北大部

塔里木盆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31.Y类型代号应为             

A.134 B.421   C.143  D.222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图(图13),据此回答32-33题。

32.一般年份,妨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进展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A.a热量      b光照       c伏旱        d洪涝  

B.a水分      b春旱       c伏旱        d洪涝

C.a热量      b春旱       c伏旱        d台风   

D.a水分      b盐碱       c光照        d台风

33.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a棉花      b冬小麦     c油菜        d甘蔗    

B.a甜菜      b春小麦     c水稻        d水稻

C.a亚麻      b棉花       c油菜        d甘蔗      

D.a春小麦    b冬小麦     c橡胶        d水稻

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同时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

图14是某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图15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降水量的妨碍示意图。

据此回答34-35题。

34.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

A.t1         B.t2          C.t1之前         D.t2之前

35.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要紧缘故是

A.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操纵下

C.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图〔图16〕,据此回答36-38题。

36.判断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②洋流与南半球同纬度海区的洋流性质相同

 B.图中③属于寒流,该洋流通过处等温线凸向低纬方向

 C.图中④洋流的形成是受东南信风的妨碍

 D.图中⑤处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北海渔场

37.科学家在大西洋发明巨大漂浮垃圾带,该垃圾带距离北美海岸约有数百英里,由数万小块塑料构成,大量垃圾在此聚集的缘故是

①洋流循环运动带来          ②塑料在自然状态下难以降解

③人们不断向海洋排放垃圾     ④海水自我净化能力差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8.①暖流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暖流,与该暖流强大关系不大的因素是 

 A.北赤道暖流的汇入

 B.东北信风吹入暖水,使墨西哥湾形成高温海水,流出强大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