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9807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docx

光伏电缆标准第1部分

+Venterance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条件

第1部分:

一般规定

Technologyrequirementsofcableusedinphotovoltaicsystem

Part1:

Generalrequirements

 

(送审稿)

ICS

K

CEEIA

前言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CEEIA)是我国电工领域全国性的行业组织,具有社会团体法人资格。

按照科学发展观,探索标准化工作新机制,实现标准化事业为电工行业技术发展服务,是协会的工作内容之一。

中国境内的任何个人、组织、会员单位均可提出制、修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的建议并参与有关工作。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按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制定工作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草案向行业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上述管理办法的工作程序,方可作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予以发布。

考虑到本标准中的某些条款可能涉及专利,协会不负责对任何该类专利权的鉴别。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条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一般规定

第二部分:

光伏发电系统用交直流传输电力电缆

第三部分:

光伏发电系统用控制电缆

第四部分:

光伏发电系统用数据传输电缆

本部分为第一部分。

本协会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协会标准由xxxxxxxx归口。

本协会标准由xxxx负责解释。

本协会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上海金友金弘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北京鉴衡认证中心。

本协会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协会标准起草人:

本协会标准于年月日发布。

本协会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给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秘书处,以便修订工作。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技术条件

第一部分:

一般规定

11 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发电系统系列电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使用范围、使用寿命、交货长度及其包装和标志。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发电系统各部分连接的电缆分类,光伏发电组件与汇流、逆变之间的直流传输连线,逆变到主变间的交流传输连线,以及发电系统中数据采集、自动监控系统,气象和运行数据、自动检测、远程数据传输、自动跟踪系统用电缆。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光伏发电系统电缆应满足位于高寒、沙漠、沿海、滩涂、草原、屋顶等不同气候环境下不同类型光伏电站的分类选用。

本技术规范增加了电缆寿命评定内容,规定电缆使用寿命为25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2900.10-2001电工术语电缆(IEC60050(461):

1984,IDT)

GB/T12706.1-2008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

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9330-2008塑料绝缘控制电缆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试验第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Ka:

盐雾

UL1581.1200-2008电线电缆和软线参考标准

GB/T3956-2009电缆的导体

GB/T6995.3-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neqIEC60227:

1979)1〕

GB/T1838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部分:

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方法

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

GB/T19216-2008在火焰条件下电缆或光缆的线路完整性试验

13 定义、符号

13.1 术语和定义

GB/T12706-2008中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1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

额定电压用U0/U表示。

U0—任意一相导体和大地(金属屏蔽,金属护层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U—为多芯电缆或单芯电缆系统任何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

在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应至少等于使用电缆的系统的标称电压,这个条件对U0和U值都适用;在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

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标称电压的1.2倍。

14 产品代号、标记及示例

14.1 产品代号

14.1.1 系列代号——GF

14.1.2 电缆类别代号

电力电缆——省略

控制电缆——K

计算机数据传输电缆——D

14.1.3 材料特征代号

铜导体——T(省略)

交联聚乙烯绝缘——YJ

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Y(F)J

辐照交联聚烯烃护套——F

14.1.4 结构特征代号

软电缆——R

钢带铠装——2

钢丝铠装——3

不锈钢钢带——6

铜丝编织屏蔽——P

铜带或铜塑带屏蔽——P2

铝带或铝塑带屏蔽——P3

14.1.5 燃烧特性代号

无卤阻燃——W

耐火——N

14.1.6 耐热特性代号

90℃——90

105℃——105

125℃——125

14.2 产品规格

电缆规格见表1。

表1 产品规格

型 号

额定交流电压V

额定直流电压V

导体标称截面mm2

0.75

1.0

1.5

2.5

4

6

10

16-35

50-95

120-240

芯(对)数

GFW-Y(F)JRF

600/1000

1800

1

GFW-Y(F)JRFS

600/1000

-

-

-

2

GFW-YJRFGFW-Y(F)JRF

600/1000

-

1~4

GFW-KYJRFGFW-KY(F)JRF

450/750

-

2~37

-

-

GFW-DYJRFGFW-DY(F)JRF

300/500

-

2~24

14.3 产品表示方法示例

用产品型号和规格(额定电压、芯数、标称截面)表示。

1示例额定电压450/750V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及护套耐热125℃钢带铠装控制软电缆,六芯,截面为6mm2,表示为:

PVW-KY(F)JRF2-125450/750V6×6mm2。

2示例额定电压300/500V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及护套钢带铠装数字传输软电缆,两芯,截面为2.5mm2,表示为:

PVW-DY(F)JRF2300/500V2×2.5mm2。

15 技术要求

15.1 使用特性

15.1.1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系列电缆的额定电压U0/U为300/500V(DC450V)、450/750V(DC675V)、600/1000V(DC900V)。

15.1.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系列电缆的使用的环境温度:

低温为-40℃,高温90℃。

15.1.3 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

非铠装电缆为电缆直径的8倍;

铠装电缆为电缆直径的12倍

15.2 材料

15.2.1 导体用圆铜丝应符合GB/T3956规定。

15.2.2 绝缘采用90℃交联聚乙烯,105℃、12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其性能应符合表10的规定。

15.2.3 护套采用105℃、125℃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其性能应符合表10的规定。

15.3 导体

15.3.1 导体应符合GB/T3956规定。

导体材料应为退火软铜线,可以镀锡或不镀锡。

15.3.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

15.3.3 导体20℃时的直流电阻应符合GB/T3956的规定。

15.4 隔离层

允许在导体外面包覆一层由非吸湿性材料制成的隔离层。

15.5 绝缘

15.5.1 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或镀层。

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断面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杂质。

15.5.2 耐火型电缆应在导体上绕包云母带,耐火云母带的性能可参见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

并且允许绝缘层可以减薄,但减薄后的厚度应不小于原标准厚度的80%。

15.5.3 绝缘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2的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

15.5.4 绝缘的标识应符合GB/T6995中的规定。

单芯电缆绝缘线芯优选为黑色。

15.5.5 电缆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的规定经受表3的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验。

表2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绝缘标称厚度

导体标称截面

mm2

绝缘厚度规定值mm

300/500V

450/750

600/1000V(1800V)

0.75,1.0

1.5

2.5

4,6

10

16

25,35

50

70,95

120

150

185

240

0.5

0.6

0.6

0.7

-

-

-

-

-

-

-

-

-

0.6

0.6

0.7

0.8

1.0

-

-

-

-

-

-

-

-

-

0.7

0.7

0.7

0.7

0.7

0.9

1.0

1.1

1.2

1.4

1.6

1.7

表3 火花试验电压

绝缘厚度标称值/mm

试验电压/kV

交流(50Hz)

直流

0.5<δ≤1.0

6

9

1.0<δ≤1.5

10

15

1.5<δ≤2.0

15

23

2.0<δ≤2.5

20

30

2.5<δ

25

38

15.6 对绞、成缆

15.6.1 数据传输电缆1.5mm2及以下的对绞节距应不大于100mm;2.5mm2及耐火型电缆最大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20mm。

15.6.2 成缆方向为右向,且应采用与工作温度相适应的非吸湿性材料填充和绕包,以保证电缆外观的圆整。

15.6.3 用于固定敷设的硬结构电缆应不大于成缆外径的20倍,用于移动场合的软电缆成缆节距应不超过此电缆平均外径的16倍。

15.7 金属屏蔽

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应由一根或多根金属带绕包或金属丝编织结构组成金属屏蔽。

必要时允许采用其他合适的屏蔽材料和形式,但应在后续部分中规定。

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叠绕包二层非吸湿性带或挤包内衬层。

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带。

15.7.1 铜带绕包

采用0.05mm~0.10mm的软铜带重叠绕包。

15.7.2 铝/塑复合薄膜带绕包

采用0.05mm~0.10mm铝/塑复合薄膜带重叠绕包。

绕包时应在铝/塑复合薄膜带下纵向放置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20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的引流线,移动敷设软电缆的引流线应为多根结构的绞合软线。

15.7.3 金属编织

编织屏蔽由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

编织层不允许整体连续,露出的铜线头应修齐。

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

编织用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应符合表4的规定。

15.7.4 编织密度计算

编织层覆盖密度按公式

(1)计算

式中:

P——编织层覆盖密度,%

p——单向覆盖系数。

式中:

D——编织层的节圆直径,mm;

d——编织铜线的直径,mm;

m——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

n——每锭的编织线根数;

L——编织节距,mm。

表4 编织用圆铜线(镀锡圆铜线)标称直径

编织前假定直径d/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