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7745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docx

事类赋饮食部茶赋北宋吴淑

北宋吴淑事类赋饮食部茶赋赏析

作品赏析

吴淑的《茶赋》写于北宋初期,全篇以骈语为主,用句上注重对偶,善用典故,辞藻华丽,文采斐然。

在语言风格上,注重辞藻的运用,继承了五代绮丽浮艳丽的特点。

全文三百多字,几乎句句用典,皆有出处,三百多字的文章包含了十六则典故,充分体现了北宋“以才学为诗”的风气。

在开篇叙说功效后,他引名人名篇:

“清文既传于杜育,精思亦闻于陆羽”。

几乎每一字均有来历,暗合了北宋文学创作中“掉书袋”的习气。

除了铺陈典故,赋中还列举了当时流行的三十五种名茶(或茶名):

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仙人掌茶、火前茶、枪旗、顾渚紫笋、仙崖石花等等,既为后人提供了可贵的文献资料又反映出茶事在北宋初期的兴盛状况。

此外,该赋在堆砌典故、罗列茶名之外还渲染了茶的功效,如赋的开篇即言茶有“涤烦疗骨,换骨轻身”之效,篇中又言茶可“瞑目而益思”、“效在不眠、功存悦志”,且为“饮食之所资”。

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为用典而造成的理解困难。

吴淑的《茶赋》规模相比前代茶赋更有扩展,历数茶之功效、典故和茶中珍品。

文采喷溢,用典引事,行文流畅,辞语优美。

賦中举茶三十多种,列典十六个,无论是文学角度,还是从资料角度来看,都是有相当价值的杰作。

吴淑在其《茶赋》中论及“盖大匠无可弃之材,太平非一士之略”。

作者通过茶道而悟出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什么材料都能尽其所用,用人之法与之也是相同的,太平盛世是不可能靠一个人的才能谋略就能成就的。

“如六经,济三尺法,虽有除治,与人安乐。

宾至则煎,去则就榻,不游轩石之华胥,则化庄周之蝴蝶”。

吴淑的《茶赋》开篇便历数茶之功效:

“夫其涤烦疗渴。

换骨轻身。

茶荈之利。

其功若神”;接下来作者列举了“渠江薄片,西山白雾,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四种名茶用以说明茶可以“挹此霜华,却兹烦暑”,辨析了茶“明目而益思,岂瘠气而侵精”且“效在不眠,功存悦志”的功效。

最后,在茶对人们饮食所存的基本功用——“唯芳茗之所用,盖饮食之所资”的特别之处加以诠释。

 

作者简介

吴淑(947——1002)字正仪,润州丹阳(今江苏)人,幼年随父文正迁蕲州(今湖北)定居。

幼俊爽敏捷,为韩熙载、潘佑所器重。

仕南唐,以校书郎直内史。

入宋,试学士院,授大理评事,预修《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

历官太府寺丞、著作佐郎、秘阁校理。

献《九弦琴五弦阮颂》,太宗称赏其学问渊博,又作《事类赋》,分注为三十卷进上。

至道二年,兼起居舍人,预修《太宗实录》,迁职方员外郎。

咸平五年卒,年五十六。

淑学有渊源,文章典雅,善笔札,喜好篆籀。

杨亿尝称赏其《送朱致政》诗“浴殿夜凉初阁笔,渚宫岁晚得悬车”之句(《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七引《杨文公谈苑》)。

著有《说文五义》三卷、《秘阁闲谈》五卷(《宋史·艺文志》五),又有文集十卷,均已佚。

现存《事类赋》三十卷,有宋绍兴刊本、明嘉靖刻本,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有点校本。

另有《江淮异人录》二卷,有《正统道藏》本、《永乐大典》辑本等。

《全宋诗》卷五四录其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九收其《事类赋》及佚文五篇,编次为六卷。

事迹见《宋史》卷四四一本传。

编辑《太平御览》(100卷)、《太平广记》(500卷)、《文苑英华》(100卷)、《太宗实录》(80卷)。

个人著述繁多,体现了其卓越的才能。

如《说文五义》(3卷)、《类事赋》(100篇)、《秘阁闲谈》(5卷)、《江淮易人录》(3卷)、《异僧记》(1卷)、《炼师传》(1卷)、《集》(10卷)。

吴淑还擅长水墨,对古籀书法研究精深,且喜欢考古,亦有建树。

作品正文

夫其涤烦疗渴,[1] 换骨轻身。

[2] 茶荈(chuǎn)之利,[3] 其功若神。

则有渠江薄片,西山白露。

[4] 云垂绿脚,[5] 香浮碧乳,[6] 挹此霜华,[7] 却兹烦暑。

[8] 清文既傅于读杜育,[9] 精思亦闻于陆羽。

若夫撷此皋卢,[10] 烹兹苦茶,桐君之録尤重,[11] 仙人之掌难逾。

[12] 豫章之嘉甘露,[13] 王肃之贪酪奴。

[14] 待枪旗而采摘,[15] 对鼎以吹嘘,[16] 则有疗彼斛瘕。

[17] 困兹水厄,[18] 擢彼阴林,得于烂石。

[19] 先火而造,乘雷以摘。

[20]

 吴主之忧韦曜,初沐殊恩。

[21]陆纳之待谢安,诚彰俭德。

别有产于玉,[22] 造彼金沙。

[23] 三等为号,[24] 五出成花。

[25] 早春之来宾化,[26] 横纹之出阳坡。

[27]复闻湖含膏之作,[28] 龙安骑火之名。

[29] 柏岩兮鹤岭,[30] 鸠坑兮西亭。

[31] 嘉雀舌之纤嫩,玩蝉翼之轻盈。

[32] 冬芽早秀,麦颗先成。

[33] 或重四园之价,[34] 或侔团月之形。

[35] 并明目而益思,[36] 岂瘠气而侵精。

[37] 又有蜀冈牛岭,[38] 洪雅乌程。

[39] 碧涧纪号,[40] 紫笋为称。

[41] 陟仙厓而花坠,[42] 服丹丘而翼生。

[43]至于飞自狱中,[44] 煎于竹里。

[45] 效在不眠,[46] 功存悦志。

[47]或言诗为报,[48] 或以钱见遗。

[49] 复云叶如栀子,花若蔷薇。

[50]轻飚浮云之美,霜笴竹箨之差。

[51] 唯芳茗之为用,盖饮食之所资。

  

作品注释

 [1] 《唐书》曰:

常鲁使西番,烹茶帐中,谓番人曰:

涤烦疗渴,所谓茶也。

番人曰:

我此亦有。

命取以出,指曰:

此寿州者,此顾渚者,此蕲门者。

[2] 陶弘景《杂录》曰:

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3] 荈,采摘时间较晚的(老的)茶叶。

晋· 郭璞:

“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

” 槚,苦荼。

[4] 渠江薄片,源于秦(另说源于东晋)、兴于唐,盛于宋,明清两朝贡茶,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茶品,被视为黑茶中最古老最尊贵的茶品。

[5] 云垂绿脚:

袁州之界桥,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笋,烹之有绿脚垂下。

[6] 香浮碧乳:

婺州有举岩茶,斤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

煎如碧乳也。

[7] 挹此霜华:

傅巽《七诲》云,蒲桃、宛柰,齐柿、燕栗,恒阳黄梨、巫山朱橘,南中茶子,西极石蜜。

寒温既毕,应下霜华之茗。

[8] 却兹烦暑:

长沙之石楠,采芽为茶。

湖人以四月四日摘杨桐草,捣其汁,伴米而蒸,犹糕糜之类。

必啜此茶,乃去风也,暑月饮尤好。

[9] 杜育(?

——311年),字方叔,襄城邓陵人。

所做《荈赋》,是中国最早的茶诗赋作品。

[10] “皋卢,或“瓜卢”,即苦丁茶。

[11] 桐君之录尤重,《桐君录》曰:

巴东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

又白茶,状如栀子,其色稍白。

[12] 仙人之掌难逾, 当阳县青溪山仙人掌茶,李白有诗《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

[13] 豫章之嘉甘露,《茶录》曰:

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济设茶茗,尚味之曰:

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14] 王肃之贪酪奴,《伽蓝记》曰:

王肃好鱼,彭城王勰尝戏谓肃曰:

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

肃对曰:

乡曲所美,不得不好。

勰复谓曰:

卿明日顾我,为卿设邾莒之食,亦有酪奴。

因此复号茗饮为酪奴。

[15] 枪旗:

团黄有一旗二枪之号,言一叶二芽也。

[16] 鼎、鬲:

泛指煮器。

[17] 《搜神记》曰:

客食道龟,已而成瘕。

瘕,妇女肚子里结块的病。

[18] 水厄

(1)溺死之灾。

(2)三国魏晋以后,渐行饮茶,其初不习饮者,戏称为“水厄”。

后亦指嗜茶。

[19] 《茶经》曰:

艺茶欲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阳岸阴林,紫者上,绿者次。

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20] 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顶有茶园。

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尝遇一老父,谓曰:

蒙之中顶茶。

[21] 《吴志》曰:

孙皓每宴席饮后必服茗,每以七升为限,虽不悉入口,浇灌取尽。

韦曜饮酒不过二升,初见礼异。

密赐茶茗以当酒。

至于宠衰,更见逼强,辄以为罪。

[22] 《晋书》曰:

陆纳为吴兴太守时,谢安欲诣纳。

纳兄子俶怪纳无所备,不敢请,乃私为具宴。

既至,纳所设惟茶果而已。

俶遂陈盛馔,珍羞毕具。

安去,纳杖假四十。

云:

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

[23] 玉垒关外宝唐山有茶树,产于悬崖,笋长三寸五寸方有一叶两叶。

[24] 三等为号:

邛州之临邛、临溪、思安、火井,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等上中下茶。

[25] 茶之别者,枳壳芽、枸杞芽、枇杷皆治风疾。

又有皂夹芽、槐芽、柳芽,乃上春摘其芽,和茶作之。

五花茶香,其片作五出花也。

[26] 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其次白马,最下涪陵。

[27] 宣城县有丫山小方饼,横铺茗牙装面,其山东为朝日所烛,号为阳坡,其茶最胜者也。

[28] 义兴有灉(yong)湖之含膏。

“灉湖含膏”为唐代名茶,是岳阳黄茶北港毛尖的前身。

[29] 龙安有骑火茶,最上。

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

四川安州,古称龙安府。

清明分“火前”、“火后”,茶叶也就依采制时节分为“清明火前茶”和“清明火后茶”。

“骑火茶”,就正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是清明茶中的极品。

[30] 福州柏岩极佳。

又洪州西山白露,及鹤岭茶尤佳。

[31] 鸠坑在穆州,出佳茶。

《茶经》曰:

生凤亭山飞云、曲水二寺,青岘、啄木二岭者,与寿州同。

[32] 蜀州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芽似之也;又有片甲者,芽叶相把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嫩薄如蝉翼也。

[33] 冬芽,言隆冬甲坼也。

甲坼(jiáchè),谓草木发芽时种子外皮裂开。

[34] 《江氏传》曰:

统选愍怀太子洗马。

[35] 衡州之衡山,封州之西乡茶,研膏为之,皆片团如月。

[36] 《本草拾遗》曰:

皋卢苦平,止渴除痰,不睡,利水道,名目。

华佗《食论》曰:

苦茶久食益意思。

[37] 《茶饮序》曰:

释滞消壅,一日之利暂佳;癠(jì)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

获益则功归茶力,殆患则不谓茶灾。

岂非逼近易知,祸远难见者乎。

癠,病:

“亲癠,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

”短小;瘦小。

[38] 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也。

又歙州牛栀岭者尤好。

[39] 眉州洪雅,丹陵昌合,亦制饼茶,法如蒙顶。

《吴兴记》曰:

乌程县西二十里,有温山,出御藓。

[40] 有水江园、明月簝之名。

[41] 蒙顶有研膏茶,作片进之。

亦作紫笋。

[42] 彭州蒲村堋口,其园有仙压、石花等号。

[43] 《天台记》曰:

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44] 《广陵耆老传》曰:

晋元帝时,有老姥,每旦擎一器茗,往市鬻之。

市人竞买,自旦至暮,其器不减。

所得钱与道旁孤贫乞人。

或执而系之于狱,夜擎所卖茗器飞出狱去。

[45] 唐肃宗(711—762,李亨,玄宗子。

756—761/762在位,终年52岁,死于宫廷政变)尝赐高士张志和奴婢各一人,志和配为夫妻,名之曰渔童、樵青。

人问其故,答曰:

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

枻(yì),船舷:

“桂櫂兮兰枻。

”短浆:

“浮文鷁,扬桂枻。

” 枻(xiè),矫正弓弩的器具。

鷁(yì ),古書上說的一種似鷺的水鳥。

指頭上畫著鷁的船,亦泛指船。

[46] 《博物志》曰:

饮真茶令人少眠睡。

[47] 《神农》曰:

茶茗宜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48] 胡生以钉铰为业,居近白蓣洲,旁有古坟。

每因茶饮,必奠酹(lèi)之。

忽梦一人谓之曰:

但率子意言之,当有致矣。

生后遂攻诗焉。

时人谓之胡钉铰诗。

酹,

(1) 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酹而哭者。

——《明史》

(2) 又如:

酹地(祭奠时以酒洒地);酹酒(把酒洒在地上);酹觞(把酒洒在地上时所用的酒杯)。

[49] 《异苑》曰:

剡县陈务妻少寡,与二子同居,好饮茶。

家有古冢,每饮辄先祠之。

二子欲掘之,母止之。

夜梦人致感云:

吾虽潜朽壤,岂忘翳桑之报。

及晓,于庭中获钱十万,似久埋者,惟贯新耳。

[50] 茶者,南方嘉木,自一尺、二尺至数十尺,其巴川峡山有两人合抱者。

伐而掇之,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蔹(liǎn),四曰茗,五曰荈。

[51] 笴 (gě),箭茎也——《广韵》;指箭(gǎn),“丈夫未死谁能料?

一笴他年下百城。

”—— 陆游《万里桥江上习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