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95972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2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docx

必修一学考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考点1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层次

1、天体的概念:

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级物质的总称。

2、天体的种类及对比:

天体的类别是多样的,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3、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

(1)概念:

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

层次:

考点2太阳系概况

(1)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顺序: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2)小行星带的位置: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3)彗星的运行方向和慧尾延伸方向;

考点3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1)地球的普通性:

物理特征和运动特征;

(2)地球的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自身条件:

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及适宜的温度、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外部条件:

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安全的行星运行轨道(8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专题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考点1太阳辐射概况及太阳能量的来源

1、太阳辐射的概念: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2、太阳辐射的能量大小及来源: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0.15~4微米;按波长由短到长依次是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部分。

可见光部分占据太阳辐射总能量的50%,红外线43%、紫外线7%。

4、中国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

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

我国太阳辐射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

考点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

3、生物光合作用,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考点3太阳的外部结构

1、太阳外部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活动周期为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之一。

考点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耀斑产生的磁暴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黑子和地球上的降水和气候具有相关性

3、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无法正确指示方向;

4、太阳风使极地上空产生极光现象。

 

专题三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考点1地球运动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公转

自转

轨道平面

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日

近日点(1月初)最快,

远日点(7月初)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点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km/s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km/h,两极点为0

考点2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是指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与地球自转的轨道平面(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目前为23.5°。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轨道平面斜交成66.5°的夹角,并且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的附近。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

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等一系列地理现象。

专题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考点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晨昏线的判读)

晨昏线(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沿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更替到昼的称为晨线,由昼更替到夜的称为昏线。

2、产生水平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物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处无偏向。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

3、产生地方时

(1)地方时计算及光照图判读;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早。

在光照图上,昼半球正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正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24时(0时),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处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赤道与昏线交点所处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2)时区的划分和区时的计算;

为了统一时间,国际上采用每隔15°经度,划分一个时区的方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北京时间”指东8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东侧时区的时间比西侧时区的时间早。

(3)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

日界线东侧日期比日界线西侧日期要晚一天,因此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在180°经线两侧,实际日界线因为要绕过一些岛屿,因此,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重合。

常见问题:

1、已知经度差计算时间:

15度/h;1度/4min,根据精度差计算时间,(东加西减)

2、已知经度,求所在时区:

经度/15,如能整除,所得结果为时区序数;如不能整除,所得结果,小数点后采取四舍五入原则。

3、求所在时区n的中央经线经度:

15n

考点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90度)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

(以二分二至日为例)

⑴纬度变化:

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⑵季节变化: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⑴计算公式:

H=90°-纬度间隔

说明:

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计算遵循同减异加——所求点与直射点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相减,在不同半球相加。

⑵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比较:

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即与直射点纬度间隔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A线为夏至日,B线为春分或秋分日,C线为冬至日)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太阳直射点纬度和某地纬度差距越小,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越高。

3、昼夜长短的季节和纬度变化规律;

⑴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

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⑵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

达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⑶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地均为6:

00时日出,18:

00时。

⑷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规律(如上图,以北半球为例):

春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昼,春分到夏至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夏至到秋分极昼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秋分过后北极点开始出现极夜,秋分

到冬至极夜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冬至到到次年春分极夜范围由北极圈缩小到北极点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划分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变化。

2)划分四季:

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依据是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4)黄赤交角与回归线、极圈之间的关系

⑴黄赤交角的度数等于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与极圈的纬度数互余。

⑵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南北回归线度数变小,极圈度数增大,从而使热带和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纬度变大,极圈纬度减小,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专题五地球的结构

考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震波(P21图1.25)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固体、液体、气体

2.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P22图1.26)

圈层

位置

厚度

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17千米

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

地幔

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地核

古登堡界面以下

3400多千米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考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主要成分氮和氧

水圈

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大气水、生物水,处于不断的循环运动中

生物圈

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第二部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专题一岩石圈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考点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三大类岩石及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的过程;

岩浆岩:

由岩浆冷凝而成;根据冷凝位置的不同可分为:

侵入岩(地表以下冷凝),常见花岗岩;喷出岩(伴随岩浆喷出作用、火山活动,地表冷凝)常见玄武岩(气孔构造)、安山岩、流纹岩。

沉积岩:

岩石裸露地表受到外力作用: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形成的岩石(具有层理结构和化石)

变质岩:

岩石在变质作用环境下(高温高压环境),矿物组成和岩石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岩石成为变质岩。

常见的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板岩。

在地壳及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三大岩类实行相互转化。

考点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其表现形式;

内力作用

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物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地球内能的来源)

地震、版块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外力作用

来源于太阳辐射,主要通过外部各要素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实现

各种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2、板块构造学说与地表形态;

1)全球岩石圈由六大版块组成:

亚欧、太平洋、印度洋、非洲、

美洲、南极洲

2)版块边界类型

板块相对移动

边界类型

对地貌的影响

举例

张裂

生长边界

裂谷和海洋以及海底山脉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洋中脊(海底山脉)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巨大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

阿尔卑斯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

消亡边界

海沟、沿岸山脉

洛基山脉(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安第斯山(南极板块和美洲板块)、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

世界两大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3、褶皱、断层的特点、成因及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褶皱和断层,地壳运动所遗留的痕迹。

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

岩层弯曲形态

岩层上拱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

水平位移:

形成裂谷;

垂直位移:

上升的岩体形成山

岭或高地,如华山西峰、峨眉金顶、庐山、泰山.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

侵蚀后地貌(倒置地形)及成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