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纲研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94923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纲研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考纲研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考纲研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考纲研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考纲研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纲研讨.docx

《中考考纲研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纲研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纲研讨.docx

中考考纲研讨

认真研读中考纲要,把握2012年物理中考脉搏

淮南十中吴舜

一、认真研读安徽省物理中考纲要,看看中考考些什么

1、中考纲要(2010版)中关于“考试要求”的十二主题及其83个考点要求(A层次58个——知道,B层次20个——理解,“会”层次5个——独立操作)

2、例解考试要求之关键词:

知道(A)、理解(B)、独立操作(会)、经历

知道(A):

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B):

能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等。

独立操作(会):

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等。

经历:

指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所谓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A

2009.1.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进入运行轨道后,飞行员翟志刚出舱进行了中国人第一次太空漫步(如图所示),若以地球为参照物,翟志刚是      的。

说明:

A层次稍难题

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2.知道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分子动理论的又一个基本观点);能运用这一观点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A

2009.3.为了预防甲型HlNl流感病毒的传入,防疫人员在小区内喷洒消毒液,一会儿在小区外也能闻到药味,这一现象说明       。

说明:

A层次容易题

五、机械运动和力

12.理解压强的概念、定义式P=F/S,知道其单位Pa;能运用其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B

8.开采石油时,工人从地面向地下的石油层钻一口油井,油井的面积约为80cm2。

若在地面用一个盖子封住井口,石油对盖子能产生大约2.72×104N的压力,则石油对盖子产生的压强约为

     Pa。

说明:

B层次容易题

十一、电和磁

5.能看懂、并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中常用的串、并联电路的实例。

能进行规范的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B

2009.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

I2=      。

 

说明:

B层次稍难题

二、物质的属性

4.会规范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大小。

2007.19.图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砝码盒中

配备的砝码有50g、20g、10g、5S等。

现有一质量待测的物

体,估计其质量在30g左右。

请将以下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1)把游码移到标尺的,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通过

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把物体放人左盘,用镊子夹取g、g砝码各1个放

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g砝码,加上g砝

码……同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3)将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标尺上游码所对应的质量值相加,即是待测物体的质量。

说明:

“会”层次稍难题在初中阶段,天平、电压表、电流表等测量仪器的规范使用是基本技能目标要求的具体体现,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

本题对天平的规范使用进行了较好的考查。

十一、电和磁

8.理解测量用电器电功率实验的原理;经历实验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过程

B

2009.20·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提供的器材包括:

小灯泡(2.5V,0.5A),电源(电压为3v),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闭合开关后,正确的操作为:

             

最后利用公式求出额定功率。

(3)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

(4)实验要求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多次测量,这样做是为了

说明:

B层次较难题(如果不曾进行过相关活动,容易对第(4)题错答)

 

3、十二主题在近三年中考试题中所占分值

纲要各主题所占分值

备注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一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3

0.75

2

力学:

30分

电学:

30分

热学:

6分

光学:

8分

声:

2分

二物质的属性

13

8

0.75

三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

0

0

0

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

3.75

6

五机械运动和力

24

17.75

20

六声

2

0.75

2

七光

6

8.5

8.75

八机械能

7

11.5

11

九内能

3

6.5

3.75

十能量、能量的转移和转化

2

0

0.75

十一电和磁

29

29.5

32

十二能量守恒

0

3

3

说明:

一般所说的力学和电学各占1/3,是初中物理的绝对主干知识。

3、中考纲要对实验的明确要求

中考纲要:

学业考试试题突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实验作为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组成部分,它又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实验仍将作为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在考试要求中有很明确的说明。

考试要求:

以下列出了初中阶段的一些基本实验。

对于这些实验,要求:

能说明其实验原理、所需要的主要实验器材;均在实验室(或教室)动手做过;能规范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托盘天平、量筒(或量杯)、温度计、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理解基本的实验步骤、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等。

1.长度的测量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4.物质密度的测量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观察物质(晶体)的熔化现象

8.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9.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10.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11.“伏安法”测电阻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3.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实验探究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说明:

纲要对中考的实验要求是非常明确、具体的:

2010年的实验题中的三道题共20分就在这里面。

5、注意2010年中考纲要的几处变化。

主题

2009年

2010年

二、物质的属性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物体具有磁性、导电性、绝缘性、超导现象等。

删除

5.经历科学探究物质密度的过程,能阐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5.经历科学探究物质密度的过程,会使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一般物质的密度;并能阐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的方法及过程。

主题

2009

2010

四、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能结合具体实例阐述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时,对所研究物体运动的描述一般是不同的,即所谓物体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3.能举例说明电磁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删除

5.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

单独罗列,并由A等改为会,且强调“规范”

6.会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知道长度的国际制单位m,知道其它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能结合生活经验粗略地估测物体的长度。

 

主题

2009

2010

五、机械运动和力

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能在具体问题中判断物体是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如一对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16.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经历科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探究过程;能准确表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能运用其数学关系式F=ρgV排进行简单的计算。

删除

17.能通过简单的受力分析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等知识判断具体情况下物体的浮沉。

删除

 

主题

2009

2010

七、光

8.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删除

12.知道光是电磁波。

删除

 

主题

2009

2010

九、内能

1.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即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

2.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能量的一种基本形式;知道内能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主题

2009

2010

十一、电和磁

8.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经历实验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过程,并能运用关系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8.理解测量用电器电功率实验的原理;经历实验测量用电器电功率的过程

9.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运用关系式P=UI进行简单的计算。

2009年

2010年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2.光的反射和折射

2.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

3.凸透镜成像

3.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4.物质密度的测量

4.物质密度的测量

5.杠杆的平衡条件

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7.物质(晶体)的熔化

7.观察物质(晶体)的熔化现象

8.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8.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

9.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9.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10.欧姆定律

10.实验探究欧姆定律

11.“伏安法”测电阻

11.“伏安法”测电阻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3.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13.研究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实验探究如何产生感应电流

对2010年纲要变化的强调:

•1、共删除6处:

超导、电磁波(2处)、色散、浮力(2处)

•2、有重要影响的增加4处:

•①会使用实验器材较为准确地测量一般物质的密度

•②会规范使用毫米刻度尺

•③能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情况分析,如一对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④理解测量用电器电功率实验的原理

二、分析近年中考试题特点,把握2010年物理中考脉搏

1、试卷结构和难度系数趋于稳定

题量及分值分布表07—09

一填空题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四计算与推导题

2007年

10题25分

8题24分

3题21分

3题20分

2008年

10题26分

7题21分

3题20分

3题23分

2009年

10题26分

7题21分

3题20分

3题23分

2、中考试题反映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稳定中有变化,对教育教学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纲要指出:

“通过考试试题的内容、试题的形式等各个方面,反映出对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实现对课程实施的正确导向”

因为教育是发展的,所以中考试题在稳定中也悄然有变。

近年的试题从题型到内容都有微调。

其变化主要有三:

•一是探究型试题的开放度在微调

•新课程改革之初,实验探究盛行一时。

•04、05、06年个别探究试题内容超出课本,超出学生甚至老师生活经验,更具开放性,不可预测性,答卷和阅卷难度加大

•07年开卷终止,回归闭卷,探究的开放度收敛,探究的内容向课本回归。

•07、08、09实验——全部是中考纲要所列基本实验

例2005.22、如图所示,一次偶然的机会,靠近正在发声的喇叭旁边的玻璃杯破碎了,请你猜想玻璃杯的破碎跟哪些因素有关。

例2006.21农村地区常有用地窖储藏农作物的习惯.由于植物的呼吸,地窖内会不断地积蓄CO2气体,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