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99409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docx

辅助车间19个经典的安全相关事故案例

 

洛阳万基金属钠有限公司

 

“百日安全”

机械检修事故伤害案例学习

 

 

2020年4月

 

有关事故案例

生命是宝贵的,健康是重要的,不可能每个员工都去亲身体验事故,因此,学习事故案例,从中得到启迪,设想危险,未雨绸缪,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好方法。

为从这些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事故中吸取教训,使这些事故成为前车之鉴,预防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并能举一反三,进一步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给公司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特搜集了与我公司相关的一些事故案例汇集成册供公司员工学习。

每个案例均有事故经过、事故原因、责任分析、教训及防范措施,以科学的态度,从理论上探讨其起因,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对策。

案例的陈述力求简捷、清晰、突出主要线索和问题,注重实用性。

案例一操作车床违章未戴工作帽伤害事故

2004年6月8日,湖南某机械加工厂一名女工,在操作车床时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未戴工作帽,致使长发被旋转的工件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一、事故经过

6月8日是星期天,应该是休息的日子,但是某机械厂由于实行了新的计件工资制,许多工人自发组织加班,以求增加收入。

机加工车间女车工尹某,在车间领导安排她加班而她本人没有时间的情况下,擅自请在本厂当铸造工的丈夫替代操作车床。

这天11时许,尹某从市场买菜回来,因考虑到丈夫车工技术不熟练怕出废品,连忙去车间探望。

来到车间后不久,尹某发现车床刀架紧固螺钉松动,她在未停机的情况下,违章伸手去帮忙拧螺钉。

由于尹某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戴工作帽,致使自己的长发被卷入车床丝杆上,待其丈夫发现时又不知道如何关掉车床电源开关,而是抱着尹某身体向后拉,结果头发越绞越紧。

当另一工人发现并关掉车间总闸时,尹某满头秀发连同头皮已被全部撕掉,左耳也撕去一块,造成一起惨不忍睹的重伤事故。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连串的违章,首先是尹某违反有关规定,擅自让其丈夫代替自己操作车床;其次是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紧固螺钉,这也是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禁止的;再次是操作车床不戴工作帽,导致长发被车床丝杆缠绕,造成严重伤害事故。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安全管理工作太差,一连串的违章无人纠正、无人制止,估计在当天工人加班的情况下,工厂、车间领导可能无人到场,如果确实这样,就属于严重失职。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类似于这样的事故,一般出现在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都不严格的中小企业,或者出现在加班、夜班等特殊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管理比较松懈,作业人员也比较容易马虎,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此而比较容易发生事故。

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项政策或制度的推出,特别是与职工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或制度的推出,必然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例如实行计件工资,如果没有相应的质量保证办法,会造成残次品增加、质量下降;如果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会造成忽视安全事故增多。

这是从这起事故中应该吸取的一个教训。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及时制止,并给予必要的处罚,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2、要求车工必须按规定穿好紧身合适的防护衣服,把袖口扣紧或者把衣袖卷起,把上衣扎在裤子里,腰带端头不应悬摆。

不要穿过于肥大、领口敞开的衬衫或外套。

留有长发时要戴防护帽或头巾,头巾或领带的端头要仔细塞好。

3、车床操作工在开动机床前,要详细检查机床上危险部件的防护装置是否安全可靠,润滑机床,并作空载试验。

案例二违章戴手套操作车床造成断臂事故

2004年10月10日,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一名车工在生产过程中,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进行操作,不幸被旋转的工件卷入,造成右手手臂被铰断事故。

一、事故经过

10月10日13时15分许,某生产制造公司下属机械分公司车工蒯某某(女,23岁),操作C260车床加工曲柄轴,在未停机的情况下,用八寸半圆锉修整毛刺。

修整中因右手戴的帆布手套口被旋转的工件毛刺挂住,右手腕部被旋转的工件铰、缠,右手腕当即被铰断,右臂尺骨、桡骨外露2/3,皮肤肌肉脱套,无法再植,后将右小臂截去2/3。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者严重违反安全规定戴手套操作。

此外,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修理加工工件的毛刺,能省时省力,但不值得提倡,尤其对于技术水平不高、缺乏经验的新工人来讲,更不应该提倡这种操作方式。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一是安全生产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只顾生产经营,放松了安全管理工作,检查督促不够。

二是作业环境较差,或者加工工件过于粗糙,不戴手套害怕伤手。

三、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在车工安全操作规程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操作者必须穿紧身工作服,袖口不能敞开,长发要戴防护帽,操作时不能戴手套。

为什么不能戴手套操作?

其原因是戴上手套后容易被旋转的机械或工件卷入,造成伤害。

这种规定属于常识性和硬性规定,不能有丝毫的通融,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而是必须遵守的规定。

在这个事故案例中,操作者为什么要戴手套操作呢?

一是怕伤手,二是有侥幸心理。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违章行为可能是习惯性违章,以往车间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发现后未及时纠正,并且安全教育也不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

1、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要吸取此次事故教训,增强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领导,查找管理漏洞,严格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组织好安全日活动,坚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补课、建卡,对职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和考试。

3、开展“我要安全”活动,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格管理,制止违章。

合理使用劳保用品,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案例三新工人违章操作导致的断臂事故

1998年1月8日,河南省某发动机厂一名新工人,由于缺乏安全知识,操作中严重违反安全规程,造成左手手臂骨折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98年1月8日上午,某发动机厂大件车间三组工人陈某某与其徒弟刘某某(女,27岁,徒工,本工种工龄56天)操作2550型立钻加工机油泵壳体。

陈某某先加工了30多件后,由刘某某上岗操作。

10时左右,刘某某在装夹零件时,因右侧压板未推到位,便在未停机的情况下,伸左手绕过正在旋转的铰刀(成环抱状)至右侧推压板,不慎被铰刀挂住左衣袖,左手臂绞到铰刀上,造成左肱骨中下段闭合型骨折,左尺、桡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刘某某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操作中违反安全规程,未停机装夹零件。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车间领导在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上不到位,特别是对新进厂职工针对性安全教育不落实,出现严重漏洞。

二是师傅陈某某对徒弟安全教育不够,传授操作规程不够,忽视安全责任。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新职工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技术水平低和缺乏操作经验,极易出现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新职工的违章操作通常不是习惯性违章,而是由于缺乏知识、缺乏经验造成的。

因此,班组长在安排生产的同时安全工作要跟上(必须坚持“五同时”),师傅在传授操作技术时一定要传授安全规程、安全操作经验。

从安全管理的角度讲,这起事故的发生,反映出该厂在新职工上岗操作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问题,安全管理存在着漏洞。

车间领导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辩证关系,切实从中吸取血的教训,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职责,踏踏实实抓好安全,特别要对新工人的上岗操作实行重点管理,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发动机厂应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坚决杜绝无证操作现象。

2、对本企业的一人多机(岗)的安全教育要求100%进行,并填写教育卡片,把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3、广泛开展“三不伤害、一不失误”活动,并填写个人保护卡,交安环科备案。

案例四冲压工违章操作导致右手压伤事故

2000年3月16日,某冲压厂在生产过程中,一名操作工严重违反安全规程,将手伸入模具危险区矫正工件,造成右手压伤事故。

一、事故经过

3月16日18时30分许,冲压厂冲二车间冲压工李某某(女,21岁),在上二班期间独自一人操作250t冲床加工冲压工件。

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忽视安全,在压力机滑块下行2/3的过程中,右手进入模具危险区矫正工件定位,致使其右手被压伤,造成右手拇指脱套伤,食指、中指各一节和无名指、小指全部离断。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李某某在冲压过程中严重违章操作。

按照操作规程规定,“滑块运动时,不准将手伸入模具空间矫正或取、放工件”。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现场管理粗放,现有的工艺制度中安全防护措施内容不细,未明确到每种模具的取、送料方式,增大了职工在操作时的随意性。

二是冲压厂临时用工管理不到位,车间安全管理及职工遵章守纪、按章操作的教育未落到实处,对职工的习惯性违章未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未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及安全措施。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在这起事故中,我们强调操作者的安全操作和对违章行为的纠正,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要求冲压机械的安全。

按照《冲压安全管理规程》的要求,冲压机械需要设置安全装置,冲压机械安全装置的功能有下列四种类型:

1、在滑块运行期间(或滑块下行程期间),人体的某一部分应不会进入危险区,如固定栅栏式等安全装置。

2、当操作者的双手脱离启动离合器的操纵按钮或操纵手柄后,伸进危险区之前,滑块应能停止下行程或已超过下死点,如双手按钮式、双手柄式、活动栅栏式等安全装置。

3、在滑块下行程期间,当人体的某一部分进入危险区之前,滑块应能停止或已超过下死点,如光电式、感应式、翻板式等安全装置。

4、在滑块下行程期间,能够把进入危险区的人体某一部分推出来,或能够把进入危险区的操作者手臂拉出来,如推手式、拉手式等安全装置。

在对事故进行分析时,除了对操作者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之外,还应注意技术方面的原因,例如在这起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安全装置未能发挥保护作用,应当说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一个原因。

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应加强对机械设备安全的管理,从技术措施上注意防范事故的发生。

应采取的防范措施有:

1、技术部门应根根冲压机械状况,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对现有的生产工艺认真排查,完善工艺安全技术条件,包括每种模具送、取料安全措施方式并制定出具体的整改计划,按期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执行、严格考核。

2、企业、车间、班组都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监控和考核力度,认真组织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对查出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习惯性违章等,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肃处理。

3、要加强临时用工管理,对临时用工要严格执行有关用工规定,真正做到谁用工、谁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坚决杜绝用工管理中存在的脱节现象,杜绝违章和重复性事故的发生。

案例五更换模具严重违章操作导致伤手事故

1997年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一名冲压工在更换模具时严重违章操作,造成断指事故。

一、事故经过

3月19日,某标准件生产厂在夜班生产过程中,冲压工杨某某操作100t开式双柱压力机,加工802缸盖螺栓。

生产一段时间后,因模具拉毛需要更换(此机为单人单机生产),杨某某在未关掉电源和未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单人站在设备操作工位处卸上模具。

上模具滑块突然下落,杨某某右手被突然下行的压头压住,造成右手食指第一节中指、无名指各两节离断。

二、事故分析

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冲压工杨某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在未关闭电源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模具更换并误操作,由此而导致事故。

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则是该厂和车间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到位,特别是对从事特殊作业的职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不够,要求不严。

三、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冲压作业属于危险性较高的工作,稍有不慎容易发生断指断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