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3545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docx

软件项目测试计划

 

XXX系统

 

测试计划(草稿未完成)

V1.0.0

陕西XXX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9年3月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测试计划的目的是为整个测试阶段的管理工作和技术提供指南,同时确定测试的内容和范围,为评价系统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作为测试结果的评价指标。

1.2.项目背景

系统名称:

XXX系统

委托单位:

XXX

开发单位:

XXX件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投资多元化的推进,公路工程项目的投资问题逐步体现出来,如何加快工程造价信息的交流,改进造价系统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是摆在造价审计与监督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而借助信息化建设,有效快捷的帮助有关部门完成管理的提升。

建立公路工程动态审计与造价监督网络数据采集平台,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针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特点,力求功能全面而细致,操作简单方便,强调网络信息交流和共享。

数据采集网络平台适用于涉及到投资与造价的相关职能部门。

可以在多种硬件环境的互联网上使用,同时为投资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流程思想,投资数据更加方便、灵活、易用。

还提供了远程模式,在任何地方,同样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投资信息动态查询,全面掌握投资决策。

1.3.参考资料

《软件需求规范》

《项目总体计划》

《需求规格说明书》

《概要设计说明书》

1.4.术语和缩略词

1、响应时间:

客户端从给服务器端发送一个请求开始直到接收了服务器反馈信息为止,这期间所有的时间称为响应时间。

2、点击率:

每秒钟用户向Web服务器提交的HTTP请求数。

3、吞吐率:

即应用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交易量,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的负载压力,所能完成的交易数量。

2.任务概述

2.

2.1.测试目标

通过测试,达到以下目标:

●测试已实现的产品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包括各个功能点是否实现,业务流程是否正确;

●产品规定的操作和运行稳定;

●BUG数量和缺陷率控制在可接收范围内;

●通过性能测试找出瓶颈,对资源和设置进行调优,最终保证软件的性能指标。

2.2.测试对象

一级模块

二级模块

子模块描述

备注

主页

首页

包括首页的登录、页面跳转、页面布局等

管理平台

高速公路

包括数据、铁笼、预警、查询、展示、评价、反馈等子模块功能

国省干道

包括数据、铁笼、预警、查询、展示、评价、反馈等子模块功能

航电水运

包括数据、铁笼、预警、查询、展示、评价、反馈等子模块功能

农村公路

包括数据、铁笼、预警、查询、展示、评价、反馈等子模块功能

养护工程

包括数据、铁笼、预警、查询、展示、评价、反馈等子模块功能

工作平台

后台采集

后台采集下的各个子模块

人工采集

人工采集下的各个子模块

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下的各个子模块

二级授权

二级授权下的各个子模块

问题反馈

问题反馈下的各个子模块

展示平台

建设概况

建设概况下的各个子模块

投资状况

投资状况下的各个子模块

动态监督

动态监督下的各个子模块

预警问题

预警问题下的各个子模块

设置

设置

设置下的组织机构、用户管理、菜单管理等模块

2.3.测试范围

针对《数据铁笼需求说明书》的内容列出本次测试的范围,具体如下表所示:

测试类型

测试内容

测试目标

测试方法

功能测试

Web端的所有功能,包括增删改查及其他按钮功能、各控件功能、各菜单功能、业务流程等。

1、确保测试的功能正常,其中包括导航、数据的输入、处理及检索;

2、各业务流程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黑盒测试

手工测试

界面测试

1、导航、链接、页面结构(包括菜单、颜色、字体、按钮、Title、提示信息等的一致性);

2、友好性、易用性、合理性、一致性、正确性等。

1、验证系统的风格是否一致;

2、保证用户界面友好、易操作性;

3、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手工测试

安全性测试

1、密码:

登录、用户、管理员;

2、权限控制;

3、通过修改URL非法访问;

4、登录超时限制。

1、验证用户只能操作其所拥有权限范围内的功能;

2、验证只能具备系统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

黑盒和手工测试

兼容性测试

1、浏览器:

IE8.0以上、火狐、谷歌、搜狗、360浏览器等;

2、分辨率:

1024*768、800*600,

3、操作系统:

WinXP、Win7、Win10等;

3、不同操作系统、浏览器、分辨率等组合测试。

验证系统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中运行的稳定性。

黑盒和手工测试

接口测试

系统与外部系统或外部设备接口的正确性

检查系统是否与外部系统或外部设备等接口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和工具测试

性能测试

对系统进行压力、负载、并发等测试

核实系统在大流量的数据与多用户操作时软件性能的稳定性,不造成系统崩溃或相关的异常现象

测试工具

2.4.测试策略

针对本项目的情况制定项目的测试过程策略如下:

1、以80/20原理为指导,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尤其是严重缺陷);

2、测试计划与需求制定、用例设计同步进行;

3、必须制定测试需求,通过确定要测试的内容和各自的优先级、重要性,使测试设计工作更有目的性,在需求的指导下设计出更多有效的用量;

4、逐步完善测试用例库,测试用例库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先设计出一套测试用例,主要指出测试要点,然后在以后的测试中再不断地去完善;

5、测试过程要受到控制,根据事先定义好的测试执行顺序进行测试,并填写测试记录,保证测试过程是受控的;

6、确定测试重点,测试重点放在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上。

2.5.测试准则

2.5.1启动准则

系统测试的接入准则:

1、分模块联调完毕;

2、冒烟测试100%通过;

3、提测的版本符合约定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约定);

4、服务层方法单元测试覆盖率不低于30%。

2.5.2结束准则

系统测试结束要求:

1、本轮约定的测试用例全部执行完毕;

2、发现重大设计问题、重大需求问题暂停测试,立即组织讨论。

2.6.测试流程

3.测试资源

3.1测试环境

(1)开发环境

◎开发平台:

Eclipse3.2

◎硬件平台:

PCServer

◎操作系统:

Windows7

◎浏览器:

360、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的浏览器

(2)测试环境

◎测试服务器一台

◎操作系统:

WindowsXP、Windows7

◎浏览器:

360、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的浏览器

(3)正式运行环境

◎Web应用环境:

Tomcat5.0以上,Weblogic8.1以上,JBoss4.0以上

◎数据库环境:

SQLServer2008

◎浏览器:

360、谷歌、火狐、IE9.0及以上的浏览器

3.2测试工具

●测试中使用的BUG管理工具为禅道

●性能测试工具为LoadRunner、Jmeter

3.3用例设计方法

测试用例(Test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是在经过系统需求培训后,由测试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和自己的理解按照系统结构编写的指导测试实施、规范测试数据的文档。

常用的用例设计方法如下:

1、黑盒测试方法

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采用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法、因果图法、错误推测法等。

2、白盒测试方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被测对象是源程序,以程序的内部逻辑为基础设计测试用例,常用的用例设计方法有逻辑覆盖、循环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

3.

4.

4.测试计划

4.1工作量评估

测试阶段

任务

工作量(人/天)

人员分配

预计开始时间

预计完成时间

备注

制定测试计划

编写测试计划并评审

2

黄振敏

2017.2.16

2017.2.17

包括沟通、编写、评审、完善等

制定测试方案

编写测试方案并评审

2

黄振敏

2017.2.27

2017.2.28

包括沟通、编写、评审、完善

设计测试用例

编写测试用例并评审

22

黄振敏、张璐

2017.3.1

2018.4.30

包括编写、评审、完善

测试环境准备

测试环境准备

0.5

黄振敏、张璐

2017.4.24

2017.4.24

测试环境搭建

测试实施

完成功能测试

162

黄振敏、张璐

2017.4.25

2018.4.30

包括冒烟测试、分模块测试、功能测试、回归测试等

完成性能测试

黄振敏、张璐

包括脚本的编写、调试和执行

完成其他测试

黄振敏、张璐

包括界面、安全性、兼容性、文档等测试

文档编写

编写测试报告及总结

4

黄振敏、张璐

2018.5.2

2018.5.20

包括编写和完善

4.2测试里程碑

里程碑

预计完成时间

完成标准

备注

测试计划

2017.2.17

完成测试计划书的编写

包括编写和完善时间

测试方案

2017.2.28

完成测试方案的编写

包括编写和完善时间

测试用例

2017.3.1—2018.4.30

完成测试用例的编写

包括用例的编写和完善

测试报告

2018.5.20

完成测试报告的编写

多个版本的结果汇总

测试总结

2018.5.20

完成测试总结

对提交的BUG进行汇总总结

5.测试方案

5.1测试类型

针对系统需求和业务,计划对系统完成以下类型的测试:

◎功能测试

◎界面测试

◎安全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

◎接口测试

◎回归测试

◎流程测试

◎接口测试

◎性能测试

5.2测试技术

5.2.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主要针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手工测试和回归测试。

功能测试按照需求和设计要求完成各模块的测试,包括数据业务、数据完整性、界面美观、操作等。

具体可参考相对应的测试文档。

5.2.2文档测试

文档测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档中的内容描述是否准确;

◎交互顺序的描述是否精确;

◎术语、菜单描述和系统响应是否与实际顺序一致;

◎文档的内容和索引是否精确完整;

◎文档的设计是否便于理解;

◎显示给客户的错误信息在文档中是否有更详细的解释;

◎如果使用超链接,超链接是否精确完整。

5.2.3界面测试

界面测试包括易用性、规范性、合理性、菜单位置等方面的测试,具体界面测试参考界面测试文档。

5.2.4业务流程测试

功能测试完成之后进行业务流程测试,业务测试关注的要点是业务流程,即数据流从系统中的一个模块流到另一个模块的过程中的正确性。

5.2.5兼容性测试

软件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在特定的硬件产台上、不同的应用软件之间、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不同的网络等环境中是否能很好地运行的测试。

简单的说,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某新开发的软件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与各种软件的协调性,软件之间能否很好的运作。

兼容性测试包括:

操作系统/平台的兼容性、应用软件的兼容性、浏览器之间的兼容性、数据库之间的兼容性、其他方面的兼容性(如操作系统语言、代理服务器、防火墙等)。

5.2.6安全性测试

软件安全性测试包括程序、数据库安全性测试。

根据系统安全指标不同,测试策略也不同。

一般包括用户认证安全、系统网络安全和数据库安全,本系统的安全性测试也将从这三个方面进行。

5.2.7易用性测试

检查系统界面是否易用友好,是否符合通用的操作习惯。

5.2.8接口测试

检查系统与外部系统或外部设备等接口的正确性。

5.2.9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作为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比重,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进行多次回归测试。

5.2.10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着重性能的观测,如运行速度、响应时间,没有缓慢或等待就视为合格。

测试使用的工具为Jmeter。

Jmet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压力测试工具,主要通过模拟成千上万的用户实施并发负载以及实时性能检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是目前很多公司执行性能测试的首选工具,Jmeter完全满足此项目的要求,因此选择Jmeter作为性能测试工具。

具体测试方面如下:

1、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不断的给被测系统增加压力,直到将被测系统压垮为止。

重点模拟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系统负荷,及长时间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响应时间,压力测试有一条八二原则,即百分之八十的业务量在百分之二十的时间内输入。

2、大数据量测试

在大数据量的前提下进行并发测试。

3、服务器巨载测试

利用它对服务器模拟繁重的负载来测试它们的强度或分析不同压力类型下的整体性能。

4、稳定性测试

给系统加载一定的业务压力的情况下,让应用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5.3测试实施阶段

5.3.1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采用白盒测试方法,是指对软件中的最小可测单元进行检查和验证,一般由程序员来完成。

5.3.2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进行的测试,测试方法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5.3.3系统测试

经过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后对软件进行的测试称为系统测试,目的是要表明软件是可以工作的,并且符合“软件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全部功能和性能要求。

测试由一个独立的组织进行,要从用户观点出发,测试方法采用黑盒测试。

5.3.4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

在软件产品完成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之后,产品发布之前所进行的软件测试活动。

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

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并且可以让最终用户将其用于执行软件的既定功能和任务。

验收测试常用的策略有3种,分别是:

正式验收、Alpha测试、Beta测试。

6.测试过程管理

6.1文档管理

本项目对测试文档进行集中管理,文档集中存放在SVN中,定时更新,每天及时备份。

6.2缺陷管理

对系统进行测试后提交的BUG由测试人员及时记录在测试管理工具(禅道)中,并进行跟踪验证,即在进行新一轮测试时,需先验证上一版本提交的BUG,以此类推完成整个周期的测试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