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2629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38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docx

思维训练校本教案

打破思维惯性,尝试换角度思考

——双马双骑士益智器具教学设计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化树山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打破思维惯性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答难题的策略。

2.在学生不断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在学生体验游戏的快乐的同时,感受数学的神奇与美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1.介绍游戏规则

今天咱们来玩一个“双马双骑士”游戏。

谁来读一读游戏规则?

2.学生读游戏规则:

1)两匹马平放在桌面上且不能重叠,

2)两个人分别骑到两匹马上。

老师通过掩饰解释骑的含义,自己动手试一试吧。

下面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摆出来了吗?

没有摆出来同学你们遇到什么困难?

(学生可能会说:

我尝试了马背对马背,马腿对马腿,马背对马腿都拼不出来!

摆出来的同学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把两匹马拆开看,将一匹马的马头与另一匹马的马尾看成一匹马,两个人就都能起到马上了!

小结:

如果我们总是局限在凭感觉看到的马上,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我们换个想法,把两匹马拆开看,问题就解决了。

游戏感悟:

通过玩这个游戏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啊?

学生自由畅谈。

介绍图书馆搬家的故事。

相传,大英图书馆老馆年久失修,在新的地方见了一个新的图书馆,建成以后,要把老馆的书搬到新馆去。

馆长做了一下预算,把全部图书从老广搬出、装车、运输、在搬进新馆需要350万英镑,图书馆没有这么多钱。

眼看雨季就要到了,不马上搬家,这损失就大了。

怎么办?

馆长想了很多方案但一筹莫展。

问:

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提出各自想出的方法。

有一个官员想了个办法,只花了10美元就能解决问题。

图书馆在报纸上刊登了一条惊人消息:

"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让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还到新馆去。

提问:

你们对这个官员的办法有什么看法,给你什么启示?

师:

我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时也需要像这样打破思维惯性,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打破习惯的思维定式。

1.出示问题一

把8盆花摆成三行每行三盆。

学生尝试着摆一摆。

提问:

摆出来了吗?

有同学摆出来了吗?

你是怎样想到这样摆的?

2.出示问题二

动手试一试,用两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直角?

三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几个直角?

两根小棒最多能摆出四个直角,三根小棒最多能摆出12个直角怎么摆出来的呢?

老师配合学生的回答演示,提问:

你是怎样想到把小棒立起来摆的呢?

3.出示问题三

提问:

用三根小棒能摆出一个什么图形?

那么用六根小棒摆出四个这样的等边三角形吗?

谁摆出来了?

你是怎样想到把小棒立起来用的?

总结:

我们利用原有的知识解决问题有困难时,要善于综合运用姐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是一种常用的解题策略。

二)打破死套公式的定式。

出示问题:

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减少了2厘米,宽、高都不变,它的体积减小48立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长、高都不变,它的体积增加99立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长、宽都不变,它的体积增加352立方厘米。

原来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提问:

我发现有些同学在紧皱眉头,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呀?

谁解决这个问题了?

总结:

我们在应用公式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计算公式来解决问题。

三)打破解题经验的定式

1.出示问题一

你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为圆心,一辆厘米为半径分别画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聚合是多少平方厘米?

提问:

哪个组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你们组是怎样想到八三个扇形合起来整体考虑的?

2.出示问题二

有一杯牛奶200毫升,小红第一次喝了二分之一,然后加水去满搅拌均匀,第二次喝了四分之一然后再加水至满,第三次全部喝完,请问小红喝的水多还是牛奶多?

总结:

我们按照原来的解题经验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就要尝试改变思路,整体考虑问题系统常用的解题策略。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利用原来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遇到的困难些,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认识问题,改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尝试换个角度思考,整体考虑问题的策略。

五)板书:

解决问题策略

换个角度思考

灵活运用公式

整体考虑问题

《七巧板拼组图形》教学设计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化树山

一、教学目标: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些图形特征的认识。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初步获得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感受所拼图形的数学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难点:

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三、教学准备:

七巧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欣赏导入(欣赏由七巧板拼成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用七巧板拼出不同的平面图形、有趣的图案)—课堂总结(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反思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课件依次导入展示由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

七彩智慧屋、美丽的热带鱼、勤劳的农民伯伯、可爱的小兔、漂亮的孔雀以及精美的生活用品。

1.师:

猜一猜这节课谁将和我们共同学习,它们是谁呢?

学生自由回答。

2.师:

这些精美的图案都是由什么拼出的呢?

生:

七巧板。

师:

是的,这些都是由七巧板拼组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七巧板拼组图形。

(揭示并板书课题:

七巧板拼组图形)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在这里创设了情景,从而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认识七巧板的活动中,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感受到七巧板的神奇,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积累经验。

谈话:

刚才我们看到了许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你们想用七巧板动手拼一拼吗?

老师给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套七巧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拼图游戏比赛”吧。

(一)拼平面图形

1.拼三角形

教师:

请大家读一读题目,看看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是从哪儿知道的。

教师:

这里有挤个词特别重要,你们发现了吗?

谁来说一说?

学生提炼,教师随机板书“一套七巧板”“拼三角形”“谁拼得最多”。

教师: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1)观察想象,初步操作。

教师:

在动手操作之前,请你先想一想怎么拼,然后再按照你的想法动手拼一拼,看谁拼得三角形最多。

学生独立活动,动手操作。

(2)交流方法,对比启思。

教师:

你使用了几块板?

怎么拼的?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展示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的个性不同,智力水平、身体素质、情趣爱好都有差异,为学生创设了自由、民主的氛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开展拼组游戏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反馈典型情况:

(1)、只用2个三角形拼摆;

(2).用三块图形拼摆。

教师: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

我们在拼得时候,既可以全部使用三角形的板去拼,还可以加入其他形状的板去拼。

拼得时候,从用2块板拼开始,拼出了所有2块板的,再增加板的数量,就能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了。

2.拼长方形教师:

刚才我们用七巧板拼出了不同的三角形,小朋友们表现得真是精彩。

通过动手、动脑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七巧板除了能拼我们学过的三角形,还能拼什么平面图形啊?

生:

长方形、正方形、

教师: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第二次“拼组大赛”吧,以同桌为一组,用一套七巧板拼几个长方形。

集体操作,同时可以和同桌互相交流所拼的平面图形,教师巡回指导。

指名上黑板展示方法。

设计意图:

学生积极参与到拼摆活动中,不仅可以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可以达到互相学学习、互相补充的目的。

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拼有趣的图案教师课件出示七巧板拼组的《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

随后播放一分钟此动画故事。

教师:

七巧板也可以拼组成成语故事和一幅作品。

随后欣赏教师的拼组作品。

教师:

我们可以用七巧板拼出那么多精美的图案,还可以用它来拼成成语故事,你们能像老师那么棒吗?

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小组合作动手试试看,能不能把《守株待兔》的故事拼出来,或者拼出你们喜欢的图画来。

1.小组合作设计作品。

2.作品展示,小组派代表上黑板展示,并汇报所设计的作品名称,为什么想拼这个图案?

设计意图:

这一部分的时间完全属于学生,给他们一个自由结合、自由想象、自由学习的“自由世界”,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让学生在操作、展示、交流中直接发展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活动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小朋友们,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进行总结,进一步体会到七巧板的神奇。

四)板书

七巧板

图形——三角形(5块)特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1块)特点:

对边相等且平行

正方形(1块)特点:

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幻方教学设计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化树山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幻方,了解幻方的特征并能运用幻方的特征。

2.让学生经历一次数与运算的探究过程。

3.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点:

发现幻方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运用幻方的特征,判断一个九宫格是不是幻方,填缺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

我来讲一个故事。

二)新课

1.出示主题图,简单故事导入,直入主题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洛河经常发大水,当时的皇帝夏禹带领人们去治水,有一次河水中突然浮起了一只大龟,龟背上有很奇特的图案,这就是洛书,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图案的奇特之处。

2.出示点子图,小组内讨论

3.集体交流反馈(能用数字来表示,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4.小组内尝试用数字来表示。

根据学生反馈板书

5.研究这些数的奥秘。

(1)不重复。

(2)横行、竖列、斜线上三个数加起来和都是15。

6.揭示课题:

幻方

7.再出示四幅类似幻方图,经过计算和判断,得到真正的幻方。

8.比较这四个幻方,你还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吗?

(1)5都在正中间

(2)双数都在角上,单数都在中间。

板书

三)根据幻方的特征判断练习。

1.出示四个九宫格判断是否是幻方,说出理由。

小结:

之前的两个标准只能作为判断不是幻方,不能作为判断是幻方的标准,当一个九宫图符合这两个标准时,我们还要用“横行、竖列、斜线上三个数加起来和都是15”这一标准来判断。

2.完成幻方

帮助这些洛龟的姐妹们,把它们背上的幻方修补完整。

每人至少修补四只姐妹龟。

(1)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选择一只乌龟,说说自己是怎么补完整这些数的。

(3)集体交流反馈

(4)小结:

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幻方是3阶幻方,它的特征就是这三点,其实在幻方这一大家族中除了这个3阶幻方,还有4阶、5阶、6阶等等幻方,他们也都有各自的特征和奥秘,这就要我们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去学习去研究。

四)知识的拓展:

幻方的起源:

幻方最早记载于我国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时期《大戴礼》中,这说明我国人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知道了幻方的排列规律。

而在国外,公元130年,希腊人塞翁才第一次提起幻方。

我国不仅拥有幻方的发明权,而且是对幻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国家。

公元13世纪的数学家杨辉已经编制出3-10阶幻方,记载在他1275年写的《续古摘厅算法》一书中。

幻方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数码编排、程序设计、实验设计、人工智能、组合分析以及工艺美术等领域,幻方均有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幻方的应用会更加广泛。

五)板书设计:

幻方

不重复:

123456789

横行、竖列、斜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5。

 

《冲击三角洲》教学设计

汪清县第四小学校化树山

一、简介

冲击三角洲是思维训练中几何图形系列的器具,是一种智力游戏,它是由13块不同形状的板组成的。

而这十三块板可以用两个板拼成一个三角形,也可以用三个板拼成一个三角形……最后13块板也能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拼成的方法有许多种,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七巧板,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转化意识。

本节课是在校本课程与学科整合理念下采用"细观察,找窍门;动手摆,抓方法;单元格,促创新"的策略进行设计的。

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认识器具,了解游戏的规则,探究操作策略。

在注重挖掘器具特点与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调理性,努力凸显学科整合的教学理念。

在设计教学时,共分五部进行:

创设情境,认识器具;认识规则,分组游戏;引导探究,尝试游戏;引导细分单元格,联系实践;拓展练习,引出数与形。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也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如此设计已在以游戏为依托,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学情分析:

1.本组学生有36人,基本上对冲击三角洲器具都不熟悉,甚至十分陌生。

当听说要学习这个冲击三角洲时,学生急切想玩这款游戏,并对其充满着好奇。

2.探究冲击三角洲的游戏时,必须依托这种器具因此本节课需要用36套冲击三角洲。

3.学习主体是3——5年级学生,他们通过查找资料,对探究内容和操作规则的有了初步了解。

三、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方式是学生获得智慧、习得技能的途径。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评价激励法、小组合作法、动手操作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同时结合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说一说等传统教学法。

1.情境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从课堂导入到每个环节的过度都精心的设计创设情境,让学生兴趣黯然地投入探究学习。

2.动手操作法:

学生通过观察冲击三角洲板块,运用冲击三角洲器具进行操作和探究。

3.探究研讨法:

学生通过观察交流用三块板,五块板、七块板摆出三角形。

四、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冲击三角洲的构成,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平面几何知识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知识,激发学生对冲击三角洲的兴趣。

2.本节课学生利用冲击三角州的13个板块中的前7个,依次拼摆出等边三角形,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眼、脑、手等器官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规范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创作和探究冲击三角洲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勇于创新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发掘冲击三角洲中蕴含的科学知识,通过细分单元格,丰富对组合与分解、数与形的关系等知识的深入认识。

利用2、4、6、5、7、3块板,依次摆出等边三角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5、7、3块板依次摆出等边三角形。

3.教学关键:

细分单元格,了解各板块的角度、长短等。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器具。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三角洲吗?

(出示课件:

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那么你们知道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吗?

观看视频

2.远看三角洲它是由多个形状各异的地形拼积而成近似三角形,由此人就叫它为三角洲。

人们由三角洲的形成创设了一种游戏《冲击三角洲》,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冲击三角洲》

二)认识器具,了解规则

1.这就是冲击三角洲,大家一起来观察一下,他是由多少个板块组成的?

每个板块的形状一样吗?

大小呢?

根据面积大小按从小到大来排序。

2.游戏规则:

选取面积小的四块能拼出一个等边三角形,然后从剩下的块中,选面积最小的块与先前的块还能拼出新的等边三角形,依此类推直到用完13块为止。

三)初步探究,4,6块拼摆的三角形

1.根据规则尝试用4块拼摆,和6块板拼三角形。

2.学生汇报不同的拼摆方法,总结经验。

3.引出单元格,课件显示。

发现规律:

了解四块拼摆的三角形每边有9个小三角形,6块拼摆的三角形每边有13个小三角形。

猜猜5、7块拼摆的三角形每条边有多少个小三角形呢?

四)深入探究,5、7块拼摆三角形

1.小组学生尝试拼摆

2.小组汇报不同摆法。

说说与4、6块摆的三角形有什么区别?

3.总结规律

五)拓展应用,探究数与形的关系

1.依次出示1、2、3、⋯一直到7块拼摆的三角形中的单元格(小三角形)有多少,列式分别是1+3,1+3+5,…

2.课件出示三角形中的一些小三角形向上平移组成小正方形的形式。

从而发现:

1+3=二的平方

3.谈谈玩这款游戏的收获。

六)板书冲击三角洲

一块:

1+32的平方

二块:

1+3+53的平方

三块:

1+3+5+74的平方

四块:

1+3+5+7+95的平方

………………………

魔方的教学设计

(一)

汪清第四小学校化树山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魔方和已有的知识探索魔方的奥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记忆力,丰富的想象能力。

2.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乐于合作探究交流、善于发现问题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二、教学难点:

把魔方和观察物体紧密联系在一起,按要求拼摆图形。

三、教学关键:

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拼摆组合

一)导入、初谈魔方

纪录的保持者,别看魔方只有26个小方块,变化可真是不少,魔方总的变化数为。

或者约等于4.3·1019。

如果你一秒可以转3下魔方,不计重复,你也需要转4542亿年,才可以转出魔方所有的变化,这个数字是目前估算宇宙年龄的大约30倍。

欢迎新魔友加入到学校魔方班,要想学习提高水平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和魔友交流切磋,你们很可能就是未来的世界顶尖高手。

好下面让我们从入门玩法进入魔方世界吧!

二)预备知识

1.构造:

老师进行介绍,并让学生上前指一指、说一说。

魔方有8个角色块,12个棱色块,6个中心块,中心块相对位置永远不变,正常是红橙相对,蓝绿相对,黄白相对,也就是相近的颜色相对。

中心块是什么颜色,这一面最后就会是什么颜色。

大家注意黄白

中心块永远是相对的,我这个。

2.面:

魔方有6个面。

用手将魔方水平握住,以自己为参照,把魔方的各个面分别称为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个面相应的简记为:

U、D、F、B、L、R;,(让学生熟记字母所表示的六个面)。

3.位置:

握住魔方后,魔方的各种方块都有了其位置,我们用各面相交的形式来标定方块的位置,三个相交面确定一个角方块,两个相交面确

定一个边方块,中心方块只用一个面就可以确定.

4.转动方向:

转动有顺时针、逆时针之分.

5.定位:

指方块的定位,是将一个方块转动到它应处的位置,要复原魔方,则每个方块都必须“归位”即回到应处的位置.

6.对色:

魔方复原后,同一面方块的颜色都相同。

三)魔方还原第一步(单面“架十字”)

1.让学生熟记字母所表示的六个面魔方的六个面。

2.让学生上前指一指、说一说魔方的三种方块:

3.层先法还原三阶魔方概述

还原魔方共分为七个步骤,介绍的三阶魔方七步解法(层先法),演示还原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

底棱归位(又称底层架十字,底层四个棱块正确还原的过程) 

注:

(本教程以白色为底面,为了方便交流与学习,请统一把白色作为底面)。

魔方底层架十字可以无师自通(图1—1),只是要求我们这一步要还原的四个棱块的相对位置顺序要注意,由于我们以白色中心块做底层,按照(上黄下白,前蓝后緑,左橙右红)。

4.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我们来开始操作第一步:

底层架十字。

1)老师边介绍边演示(学生尝试拼摆)

首先,心中要想好把哪一面作为第一层。

那魔方都打乱了,怎么知道哪一块在哪一层呢?

只要选准中心块就可以了,比如选择白色为第一层,就要找到白色的中心块,然后想办法把其他带白色贴纸的“棱块”拧到白色中心块的面上就可以了。

这一步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公式。

其次,如果我们先还原了白蓝这个棱块,那我们在保持白色中心块在底部的情况下,白红的棱块就一定要放在白蓝棱块的右边,白橙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左边,白緑棱块放在白蓝棱块的对面,由于魔方的中心块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还原的过程中,我们是以中心块为参照物的。

第一步我们在还原白蓝、白红、白绿、白橙这四个棱块的时候,可以先把白色面旋转到顶层,和黄色中心块同一个平面,然后再把他对应的另一个蓝或红或緑或橙)经过旋转顶层,使之和对应的中心块的颜色同色,这样我们再旋转180度,对应的棱块就正确还原到底部了(图1—3)。

注意:

图1—2的情况是没有正确归位的情况,需要调整白蓝和白红两个棱块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完成了底棱归位。

2)学生尝试拼摆,记录拼摆中出现的问题

3)交流拼摆中遇到的问题

4)练习顶层架十字 

四、总结:

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

1.练习顶层架十字 。

2.试试看怎样把架完十字的魔方的一个角块复原,要求复原的角块的两个侧面与相同侧面的中心块颜色相同

六、板书

魔方的认识

魔方有8个角色块,12个棱色块,6个中心块

有6个面:

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

U、D、F、B、L、R

 

魔方教学设计

(二)

一、复习单面十字拼摆

二、还原单面“倒‘T’字”

前面我们已经还原了魔方的“底部架十字”,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魔方的下一步还原方法。

底角归位(还原魔方第一层四个角块)。

这一步的目的是要将魔方的一个面还原,此时魔方的四个底角正确归位以后一定会出现倒T字型,如图

所示,如果不是这样的,那肯定是底面角块没有正确归位(位置错了,重新来过)。

“底角归位”也可无师自通,有兴致的同学可以自己琢磨一些技巧来完成这一步。

有难度的同学可参考下面介绍的一些技巧来完成。

提示

1、要上对角就要在一开始把这个小角块摆在他正确的目标位置下面

2

2、①用公式:

前顺下逆前逆(90度

)②右逆下逆右顺(90度)四个角块重复做就可以做成T形了。

反复练习“倒‘T’字”,举行一次比赛,比比谁能更快的完成“倒‘T’字”这个步骤。

三、第二层还原“中棱归位”(老师边讲解边演示)

前面我们已经还原了魔方的第一层“倒T字”,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魔方第二层的还原方法。

第二层还原:

将第一层还原后,把魔方倒过来,让拼好的白色这一层成为D(底层)。

然后转动魔方,使第二层的四个棱块和四个侧面中心色块颜色一致。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还原第二层了,第二层找块时首先在上面找有哪些棱块是可以还原到第二层的,由于白的对面是黄色,所以在顶层见到棱块没有黄色的均是要还原到第二层的。

第二层比较容易,来来去去也就三种情况,由于有两种是互为对称,其实主要也就只有两种情况而已,我们称之为标准情况。

图3—2

和图3—3

是两个标准情况,当中层的棱块在顶层的时候,经过旋转就一定会出现这两种标准状况中的一种,注意棱块的颜色和中心块的颜色一致。

具体还原方法是:

1.当出现图3—2情况时,可使用“五顺四逆”公式,便可将棱块归位。

“五顺四逆”公式:

[FUFUFU’F’U’F’]

2.当出现图3—3情况时,可使用“四顺五逆”公式,便可将棱块归位“四顺五逆”公式:

[R’U’R’U’R’URUR],

魔方中间层共有四个棱块,也就是这四个棱块需要还原(注意中间层没有角块哟),图3—2和图3—3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情形,我们主要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