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环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1757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才与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才与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才与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才与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才与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才与环境.docx

《人才与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与环境.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才与环境.docx

人才与环境

人才与环境

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史,无不说明,经济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优势是真正的优势。

而人才的竞争从现实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

近年来,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研究看,都表明这样一个事实:

经济系统的知识水平和人才素质已经纳入到生产的内在部分,也就是说,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之一。

经济越是高度发展,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在其中的比值就越大。

人才既是一个经济、科技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所以,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民以才富。

怎样创新环境,盘活存量人才、开发实用人才、造就拔尖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各类人才,是当前企业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正确认识人才。

按《辞海》的解释是:

①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②才学,才能;③人的品貌。

显然,这里要说的人才是指“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

问题是按什么标准来考、测就能知道他是不是人才?

是不是“千里马”?

尽管现在有很多人才招聘办法,和“人才测评系统”,但那只是面试及智力测试而已。

所以标准是相对的,况且,按人才招聘办法,和“人才测评系统”的标准选出的人,在实际工作中也有好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没有为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因此,人才至少要包含以下三种特性:

才能、表现、品德。

才能,即知识和能力。

但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是知识、智慧和技能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

国内年青学者王小平,写了《本领恐慌》一书,提出人的十大本领的建设(“三大根本能力:

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三大枢机能力:

谋划能力、交际能力、说服能力;四大黄金能力:

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知能力、自治能力。

”政府官员还应具备:

政治鉴别能力、知人善任能力、运筹决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把关定向能力、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应该说人的本领是多种多样的,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能力要求,但能力有大小,大到什么程度就是人才呢?

因此,就有了人才的“表现”   表现是指人才必须把他的知识和能力发挥出来,对企业和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一定范围内被人承认。

所以,“怀才不遇”不是才。

人才的界定是有范围的,在一个单位是人才,在另一个单位可能就不是人才;在一个岗位上是人才,在另一个岗位上可能就不是人才;范围再扩大一点,在某一领域内是人才,在另一领域可能就不是人才。

  品德好是对人才必须的要求。

(四德:

政治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得好: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有德才能海纳百川,凝聚人心,厚德载物。

否则,小偷单凭“二指禅”的工夫就可算得是人才,所谓“能人”就是大才。

德不仅是遵纪守法,还包括公正、仁慈、自尊、博爱、正直、诚信、服务和艰苦奋斗等等美德,还应包括健康的心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德还应表现在人才愿意把自己的才能贡献出来,孤芳自赏,有才不用不是才;持才自傲,目中无人,更不是才。

   二、创造适宜的环境是人才有所作为、吸引、留住人才的条件。

人才环境是多序列多层次的,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社会大环境和社会小环境;按环境的属性,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与物质条件的密切程度,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等等。

一个地方的人才环境、人才状况、人才观念及人才发展趋势,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地方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人才生活在客观世界,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由此形成了人才与环境之间互相依赖,互相排斥的对立统一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人才与环境的关系,对于提高人才的使用率,提高整个生产力水平,实现企业做大做强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用人的问题上,必须以素质论高低,以能力比强弱,以业绩定优劣,要彻底改变那些官本位、论身份、唯资历、唯文凭、唯职称等过时的用人观念,要树立重能力、重实际、重贡献,鼓励创业、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新理念。

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人才的最大优势。

要不断改变管理中重视物质资源、轻人才资源的传统习惯,改变人才能进不能出、职务能上不能下的落后用人制度。

引才,育才,目的在于用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人不分内外,才不论大小,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这是构筑人才高地的有效手段和最终目的。

机制的充分性主要表现为能使人才的知识、能力和创造性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

机制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知识、能力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的效果符合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能实际地为市场和社会所接受和吸纳。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进步的原动力,而人才又是这原动力中的决定性要素之一。

人才的有无与多少,人才内在积极因素发挥得好与坏,人才素质的高低,是构成生产力水平高与低的最主要的因素。

人力资源靠什么配置?

在计划经济中,是靠人的意志,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靠的是价格、工资、待遇、职称、保障、住房、优惠政策、政府的工作效率、奖励政策和财政扶持等,即广泛意义上的人力价格。

有了对人才的合理开价,人才自然会向最能体现自己知识、才能价值的方向流动,用不着动员,用不着强制,更用不着行政命令。

当前影响人才与环境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除了人才自我因素外,简单的说有八个方面:

1、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用人2、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用人。

(暗箱操作、买官卖官)3、长官意志、“团体思维”近亲繁殖。

4、受到歧视和排挤。

5、企业缺乏发展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6、工作环境不适应人才的工作与发展。

7、责、权、利不清。

8、工资、福利待遇低。

有些领导干部口头上喊人才重要,在实际工作中舍不得多投入,用人上论资排辈,工作上不冷不热。

任凭人才“自生自灭”,甚至“叶公好龙”。

有“龙”藏着,有“虎”卧着,缺乏爱才之心,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和护才之勇。

人才只作个摆设,撑门面,花架子,最后只能是“良禽择木而栖”,“花落人去”。

这些问题有的是大环境,有的是内部环境造成,有的是计划经济遗留的产物。

有待于我们去思考、认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

党政领导人格魅力是得、失人才的重要因素。

为政之要,首在用人。

能否任人为贤,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以大业聚群才,是领导人格、品质、能力的试金石。

没有任何东西比领导的良好品质和胸襟宽广,善于相处,富有创造力,更叫人心悦诚服。

领导在有良好品质的同时、若能易于相处,体察下情,不争功委过,而又自知之明,人才就会以“士为知己死”的感情跟随你。

古今中外无一不是如此。

汉高祖刘邦曾说:

“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爱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恰这三人帮刘邦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统一了天下。

三国时期的刘备文不如诸葛,武不如赵、关、张。

但他们都心悦诚服地辅助刘备。

何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任人唯贤,得人者得天下。

相反的“武大郎开店”,及英国学者所说的“帕金森病”,无一不是一败涂地。

三、做好人才与环境工作的主要对策。

邓小平同志早就指出:

“建设四个现代化最缺的不是金融,不是技术,而是人才。

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江泽民同志强调:

“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人才。

各个方面都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局面,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我们怎样以人为本,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聚才兴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动力,而创新的关键在于所拥有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营造好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环境意识,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束缚人才健康成长,不利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的观念、做法和制度,将优化人才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人际环境放在人力资源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升人才环境的竞争力。

二是善于使用人才、放手重用人才,为人才职业发展与自我价值实现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创造更为适宜的成长空间,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对优秀人才实行适度的待遇倾斜,体现人才的资本价值。

四是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信任人才。

五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分配倾斜、岗位晋升、荣誉表彰,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忠诚事业、忠诚企业,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内在动力;六是要建立终身化、多元化、制度化的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职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以适应企业转型、经济转轨、技术升级、用人转制、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对于人才,工资、福利、待遇是重要的,但绝不是唯一的,他们更看重的是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增加。

就是哪里的政策机制对人才最具有吸引力,哪里的土壤和环境最适宜人才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哪里就能够凝聚人才、留住人才。

因此,能否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人才的聪明才智得到自由充分的施展与增长,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绝大多数人才追求的是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待遇得到提高。

人才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在强调人才要对企业多做贡献的同时,应怎样正确理解和满足他们工作、生活和心理需要?

怎样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应他们发挥作用的最佳的客观环境?

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面前,要求我们认真对待并切实加以重视的实际问题。

对人才要“不求所多,不求通才,但求所为”,结合企业实际,合理引进人才。

如果引进的人才不结合企业实际,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重文凭轻能力、重数量轻质量、重眼前轻未来,不但实现不了预期的目的,还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我们迎来了人力资本的时代,人力资本包括技术创新型人才和职业经理人,人力资本的产生引发了企业资本的变化,因为它使知识成为资本,能力成为财富。

一要营造人才制度环境。

“筑巢引凤”。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

人才犹如候鸟,适者生存。

二要营造人才创业环境。

使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显示,业绩得到社会承认,个人价值得到实现。

 三要营造人才人文环境。

既要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又要以极大的宽容性允许失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给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

四要营造人才生活环境。

要强化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的需求和交流、学习、娱乐等社会需求,为人才创造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

做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

事业留人,就是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把事业不断做大,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环境留人,就是要在企业内部构建积极向上的人才环境,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尽其职、职尽其能的人力资源管理最终目标;待遇留人,就是我们相信优秀的人才能够给企业创造良好的效益,优秀的人才应当获得良好的回报;情感留人,就是我们在重视个人才能的同时,更加注重上、下沟通,同事间的感情和企业“天人合一”的团队精神。

[1]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中共兰西县委员会2004年11月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和根本制度。

几年来,我们在加快脱贫解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始终把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立足县情,尊重民意,在创新实践中准确把握民主集中制精髓二、激活内力,高效为民,打通民主集中制实现途径三、完善体系,凝心聚力,建立执行民主集中制的长效机制几年来,我们通过深入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班子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班子成员同舟共济,心理相容,谋事干事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上下士气旺盛,人心思变,创新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坚毅自强、无畏有为、文明敬业、开放向上”的兰西精神已经形成;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实现了恢复性发展。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新阶段的主要标志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基本满足现阶段农民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新阶段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是粮棉等多数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品质不完全适销对路,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促进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国家和专业人士当前的一项主要工作内容。

下面,笔者试从我国农民增收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和促进农民增收对策三个方面做以论述。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

(一)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传统农业资源开发及农业产业组织方式下,由于其中的粮食生产等基本产业的产业利润率明显偏低,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等产业改造缓慢,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农业相关产业发育滞后,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具体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这是建国以来农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时期。

在这六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增长1.3倍,年均实际增长14.8%。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农业生产连续三年徘徊不前,但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仍以5%的速度保持增长,但增长势头较前一时期有所减缓。

第三阶段,从1989年到1991年,农业生产走出低谷,粮棉油等主要产品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在同时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

这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0.7%,其中1989年还出现了负增长。

农民收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退到了农村改革以前的增长水平。

第四阶段,从1992年到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逐渐好转。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这5年间农民收入实际年增长5.6%,但其间波幅较大。

第五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形势,农民收入增长再度缓慢,增幅回落。

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较1996年下降了4.4个百分点。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97年实际增长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个百分点。

1998年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是来自工资性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而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却出现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1999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217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3.84%,直至2002年,增幅仍在回落。

但2003年,中央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了4.3%。

(二)农民收入低速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户生产投入的增加,而且对城乡农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其一是,农民收入增长滞缓,迫使农民紧缩消费。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额在2002年只相当于2000年17%的基础上,全年生活消费支出低于上年,尽管2002年由于农村生活消费指数的负指现象,拉动了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实际支出与2001年基本持平,但其直接导致的农民消费能力弱化是显见的,以至2002年农村居民消费倾向下降了4个百分点①。

农民消费支出的停滞和下降,导致目前农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仍然较低,生活消费仍未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

其二是,农民收入增速减缓,直接影响和制约农户的投入积极性。

2002年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比上年减少7元,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实际投入量比上年下降约1个百分点。

这既反映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影响,又反映农民现金收入不多。

其三是,农民收入低速增长,使一度缩小的城乡差距再度扩大,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全面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效应。

一方面,一部分城市居民由于对日常工业用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基本饱和,而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出现了消费疲软现象;另一方面,大多数农民则因为收入水平的限制,导致购买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状态,因而无法进入更高层次。

据测算,农民增加消费支出1亿元,将对国民经济新增2亿元的消费需求。

由此可见,农民增加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农民积极性的基石,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保障。

(三)辩证认识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问题如何看待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解决农民增收的对策思路。

笔者认为,对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认识,既要看到它对农业、农村和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认识到它是当前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起重视和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但同时又必须看到,这是在我国农业、农村和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难以避免的现实经济现象,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这就是讲,对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的认识,必须着眼于整个国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必须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而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农业内部简单地看待农民收入增速减缓问题。

我国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标志:

一是社会总产品包括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供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经济发展不仅受资源约束,而且对资本和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三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触及工农之间、城乡之间深层次的利益结构,不仅要求农业微观制度创新与宏观的体制改革配套,而且还要求城乡改革协调联动。

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是农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的一个集中反应,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认识。

从总体上看,现阶段农民收入问题与以往农产品短缺的条件下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完全不同,现在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

当前农产品供应丰富,价格下降,固然对农民增收不利,但对城市消费者有利,对扩大农产品出口有利,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有力支持。

从今后发展来看,农民收入增速滞缓必将给农村经济工作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促进农业增效创造新的动力和机遇,这对农村改革与发展又是一个较大的推动,促进政府对农村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在解决矛盾与问题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及农民增收放缓的深层原因透视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是在农村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制度和科学技术都发生很大变化,农业生产增长较快,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摆脱了长期供给不足的困境等条件下出现的。

第一,农村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结构尚不合理,乡镇企业面临着第二次创业的环境并不轻松,农产品价格普遍下降,农业投入不足,农业效益明显下降。

如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农村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为51.1%,低于2000年的53.1%。

第二,农民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放慢。

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呈现出的阶段性变化,就有力说明了这一点。

事实表明,近几年来农民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农民增长速度放缓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第三,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过于求的态势,农产品价格有了一定回落,农民收入减少。

加之,国有企业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改革迈向深入,下岗职工增多,各项改革措施将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变为市场付费,子女抚育费用较高,这些都使城镇居民对未来的收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因而不敢大胆消费,从而导致农产品消费市场需求不旺。

这样就出现了农民“丰产不增收”的现象,农民损失较大。

第四,城乡差别拉大。

近几年来,耐用消费品基本饱和,且城市职工工资不断提高,而农民收入却相应减少,更促进了城乡差别再度扩大。

第五,农村儿童失学率不断提高。

据教育部门分析,当前农村儿童失学情况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农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无力供子女上学。

上述问题的出现,不是一般层次上的问题,它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那就是我国农民收入增幅减缓不仅是由于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下跌,更主要的则是经济规律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变化,农民增收日益受市场约束。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农产品的供给总量已经能够满足需求,绝大多数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过渡到买方市场,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全国主要农产品的供求矛盾,已由总量矛盾为主转向以结构矛盾为主。

在农业增长面临日益强化的市场约束形势下,农产品总量扩张已经不能为农民在农业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市场对多样化、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低质农产品市场日益萎缩,由过去靠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逐渐转变为靠提高质量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增加农民收入。

由此可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约束力增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二)农外产业发展速度放慢与城镇化进程滞后,农民非农业收入锐减。

农外就业是农民进入买方市场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自9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农民农外就业空间大为压缩:

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许多原为农村劳动力占据的就业岗位逐渐为下岗职工代替,一些大中城市还清退了农民工。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发展困难,农产品加工业落后,农产品运销体系建设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市场化的要求,农民受益的产业链条太短。

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家庭经营规模狭小,劳动生产率低,农民只靠从事农业生产和出售初级产品是很难富起来的。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构建和完善发达的农产品加工、运输、包装、销售网络体系,着力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业经营者收入的有效手段。

我国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没有随着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相应地拓展。

此外,按照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农村市场化、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农村的城镇化应当及时跟进,以使劳动力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至少落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6-8个百分点。

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又反过来阻碍了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削弱了我国农村产业在其结构转换过程中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制约着农业形成适度的经营规模和持续快速地增加农民收入。

(三)个别地区农民负担仍在高位运行,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税收、集体积累及一些乡村的公共开支支出由农村集体组织转移到农户。

从近几年来看,尤其是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前,农民收入的缓慢增长和农民负担的高位运行形成的反差,更加剧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

尽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集款,明确规定要将农民承担的绝对额控制在农民上年人均纯收入的5%以内,但“三乱”现象屡见不鲜,税费双重压力大,农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农民负担仍然偏重。

但就我省的目前情况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费改革以来,的确是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农民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国家的宏观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明显不利的社会经济环境。

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

现阶段,农业科技含量低,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

从宏观政策面上分析,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强调重视农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农业比较利益低和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导致农业资源过度 流失及政府财政投入不足,这已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有数据为证,40多年来,国家财政支农投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最近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如剔除水利费用、气象费用,财政支农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已降到了1%-2%②。

可见,国家宏观收入的分配政策偏差,也对农民增收减缓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近几年来,由于工业的大力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自然资源过于消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诸如水土流失面广,耕地质量下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增多,各地盲目发展工业园区乱占耕地等等。

农业在承受市场和政策风险的同时,还必须要承受自然灾害风险,农业的这种弱质性特点也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

 三、实现农民增收的对策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