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1000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docx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0511

2007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937

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1页至4页,供4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页至10页,共6页。

应考者必须在试卷上直接答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A、费里德曼B、马斯洛C、费洛伊德D、马歇尔

2、土地、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才能被称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基本的

A、自然资源B、生产条件C、生产要素D、社会供给

3、在一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选择多生产的一种产品,必然减少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说明

A、生产成本是递减的B、边际收益率是递减的C、生产成本是递增的D、边际收益率是递增的

4、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因此正常的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B、与横轴平行C、向右下方倾斜D、与纵轴平行

5、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减少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6、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必须支付且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成本称为

A、总成本B、固定成本C、长期成本D、平均成本

7、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

A、平均收益曲线,总收益曲线和需求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B、边际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总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C、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是重合的

D、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总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8、核算国民生产总值的基本方法有

A、支出法、收入法、增殖法B、存量法、流量法、增殖法

C、总值法。

净值法、平衡法D、投入法、产出法、增量法

9、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投资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之时B、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之时

C、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之时D、实际的消费加上市价的投资等于产出值之时

10、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

A、随着消费的增加,用于储蓄的部分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B、随着储蓄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

C、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消费的部分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逐渐下降

D、随着收入的增加,用于储蓄部分的增量占收入增量的比例逐渐下降

11、银行派生存款总额等于原始存款与

A、法定准备率的乘积B、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乘积

C、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的乘积D、中央银行在贴现率的倒数的乘积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增加

A、促使国民经济扩张B、与国民收入无关C、导致国民经济收缩D、仅增加出口企业的收入

13、以经济自由为原则,个人与企业在产权私有的基础上,拥有自由的经营决策权和选择权的经济体系是

A、传统经济B、市场经济C、计划经济D、混合经济

14、传统的第三产业不包括

A、商业B、银行业C、制造业D、运输业

15、僧侣或宗教领袖代表神权以独裁方式决策描述的是一下哪一种公共决策体制

A、神权制B、君权制C、法西斯制D、议会制

16、提出“管得最合适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是

A、哈耶克B、波普C、凯恩斯D、亚当斯密

17、可以随时提取的商业银行或其存款是

A、高能货币B、基础货币C、存款货币D、准备金货币

18、旨在为其会员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更高工资的组织称为

A、监视会B、工会C、董事会D、商会

19、作为证券买卖的中心,证券交易所可以

A、参与市场竞价B、直接从事证券的买卖

C、通过控制证券价格以平衡供求关系D、对证券交易进行公平、公开和有效的管理

20、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实质上是以集权和分权来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

A、经济关系B、文化关系C、政治关系D、军事关系

21、自然失业率

A、是没有摩擦性失业时的失业率B、永远为零

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D、依赖于价格水平

22、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通常用于描述

A、成本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B、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D、经济制度调整超过了预期通货膨胀率

23、不属于“市场失灵”的情形是

A、竞争的缺乏B、公共物品的提供C、政府的浪费D、财产再分配方面的欠缺

24、在经济系统本身中存在的一种自动减少各种干扰冲击的机制,起到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的是指

A、养老保险金B、提高法定准备金率C、固定资产投资D、政府税收和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

25、一个国家根据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本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及需要而定制的产业政策,使一种调整

A、供给结构的政策B、需求结构的政策C、供求结构的政策D、就业结构的政策

26、下列国家中,属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西班牙B、日本C、阿根廷D、英国

27、如果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就会造成该国

A、外汇储备增加,黄金储备外流,本币相对贬值B、外汇储备减少,黄金储备增加,本币相对贬值

C、外汇储备减少,黄金储备外流,本币相对升值D、外汇储备减少,黄金储备外流,本币相对贬值

28、按生产关联性,国际分工可以分成

A、垂直分工和水平型分工B、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

C、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D、产业内分工和产业外分工

29、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英国1英镑含金量的等于7.32238克纯金,美国美元含金量等于1.50463克纯金,因此1英镑等于

A、7.32238美元B、1.50463美元C、4.8665美元D、0.20548美元

30、国际贸易存在的原因在于

A、增加出口B、国际收支平衡C、减少出口D、能够取得到贸易利益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

二、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按收入法,国民生产总值的构成

32、通常情况下,公司制企业的基本类型

33、商业银行的作用

34、汇率的作用

3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论述供给的科学含义以及影响供给的基本因素

37、论述执政党在决策系统中的作用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背景资料

(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式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

一致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检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全会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

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神会和谐。

全党通知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照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部署。

要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虎产业,加强环境治理保护。

要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要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

要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社区建设,健全社会组织,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

要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坚持走和平反战道路。

38、我国构建神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部署体现了哪些政策目标和政策手段?

39、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该如何评价经济增长?

背景资料

(二)

世界制造业转移和重新布局的二十多年里,珠江三角洲有意识而无意识地依靠自己也依靠外资,把自己打扮成了全球性制造也网络中的节点,珠三角初步形成了以深圳、东莞、惠州为主的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品产业群,和以广州、佛山、江门、珠海为主的西岸电器产品产业群。

珠江三角洲人口和土地都不及全国的3%,但2000年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及及其制造业的全国产业集中度则分别高达32.1%和25.1%,高居全国第一。

“在珠江三角洲,IT、家电业已经初步形成产业积聚,90%以上种类的计算机、家电、手机部件都有生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部长刘世锦认为,“形成这种产业积聚,没有人为的因素,也没有计划的色彩,完全市场机制自行调节的结果。

”“珠三角的产业积聚,以三种形式并存。

”他认为第一类的典型例子是“东莞美能达”,由于当地人工成本是日本的1/13,日本美能达已经把整个产品拿到东莞来生产,东莞已经成为它的产业转移的下游基地;第二类模式集中在顺德,科龙、美的、格兰仕是这种形式的代表,特点室友自己的品牌;第三类就是闻名的OEM委托加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运作的企业很多,日本厂商利用这种方式在珠三角生产,平均降低成本30%。

40、从成本、收益角度说明珠三角产业积聚的原因

41、根据资料说明在珠三角产业积聚规模经济的作用。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9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经济领域中,人们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是()

A.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B.完善社会生产关系C.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D.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2.以下四个选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生活必需品

3.使用一种资源或将其投入某一特定用途而放弃的其在其他用途中所获得的最大利益,称为()

A.选择成本B.机会成本C.选择利益D.机会利益

4.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是()

A.生产的选择和选择的效率B.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过程

C.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成本D.生产的选择和生产的目的

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决定厂商如何生产的问题是()

A.现有资源条件和企业生产成本B.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企业生产成本

C.现有资源条件和市场价格机制D.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和市场价格机制

6.商品的需求量同它本身价格之间的关系,使正常的需求曲线表现为一种()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B.与横轴平行的直线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D.与纵轴平行的直线

7.会计成本、隐成本和正常利润之和,被称为()

A.边际成本B.总成本C.机会成本D.总固定成本

8.企业的经济利润,等同于()

A.正常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边际利润

9.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时,该商品的价格被称为()

A.一般价格B.市场价格C.平衡价格D.均衡价格

10.市场与计划结合在一起配置资源的经济体系被称为()

A.整体经济B.灵活经济C.混合经济D.统一经济

11.交易方式的重大变革,主要是由()

A.分工的出现带来的B.商品的出现带来的C.货币的产生带来的D.市场的发展带来的

12.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

A.圈地运动和城镇化的产生B.农业革命和大量手工业工场的出现

C.蒸汽机等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的产生D.蒸汽机等机器的发明应用以及手工业工场的产生

13.市场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指()

A.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B.价格机制和平衡机制C.计划机制和竞争机制D.计划机制和分配机制

14.分工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指()

A.市场范围的扩大B.分工参与者数量减少C.生产关系的改善D.私人劳动体系的建立

15.银行机构主要可分为()

A.中央银行、投资公司、证券公司B.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

C.专业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D.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

16.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因不适当地扩大企业规模而导致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被称为()

A.市场失灵B.规模不经济C.边际成本递减D.分工和专业化的深化

17.现代企业主要划分为三种法定形态,即()

A.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B.私人部门、公共部门和工会

C.私人企业、国有企业和股份制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18.商会是自律性商业团体,具有()

A.公权力B.营利性C.公信力D.公益性

19.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可以起到信用中介、支付中介、创造信用、变储蓄为资本等作用的金融企业,是指()

A.中央银行B.商业银行C.保险公司D.证券公司

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是政府承担的主要责任?

()

A.提供公共物品B.调控宏观经济C.维护市场秩序D.制定企业生产计划

21.公共决策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A.决策主体、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B.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和决策载体

C.决策目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手段D.决策主体、决策行为和决策效果

22.一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的目标是()

A.失业、利率、衰退和经济增长B.稳定物价、降低利率、国企改革和健全法制

C.通货膨胀率、进出口、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D.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3.失业的三种类型是指()

A.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B.供给性失业、需求性失业和均衡性失业

C.经济性失业、政治性失业和社会性失业D.投资性失业、收入性失业和消费性失业

24.在通货膨胀之下,名义工资总会有所增加,而个人所得税起点不会很快改变,因此有更多的人达到纳税征点和进入更高税率等级,这种情况被称为()

A.通货膨胀价格扭曲效应B.通货膨胀财富分配效应

C.通货膨胀产出与就业效应D.通货膨胀收入再分配效应

25.经济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经济中总产出的增加。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模型?

()

A.索洛模型B.里昂惕夫之谜C.哈罗德一多马模型D.丹尼森和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6.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

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

()

A.税收B.政府转移支付C.政府购买支出D.公开市场业务

27.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与世界所有其他国家或地区居民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被称为()

A.国际贸易B.国际分工C.国际货币体系D.国际收支

28.按照生产的关联性,国际分工可以分为()

A.垂直型分工和水平型分工B.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之间的分工

C.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分工D.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之间的分工

29.下列保护贸易政策中不属于鼓励出口的措施是()

A.出口信贷B.出口补贴C.商品倾销D.“自动”出口配额制

30.以一个单位的外国货币折算成若干本国货币单位,被称为()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固定汇率制D.浮动汇率制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企业家经营才能的功能。

32.规模经济的含义以及产生规模经济的主要原因。

33.公司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34.汇率的含义及其作用。

35.国际收支失衡(贸易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供给的含义以及影响供给变化的因素。

37.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怎样才能解决这些矛盾。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背景材料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2007年11月8日发布了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初步预计,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将超过11%,CPI涨幅在4.5%左右。

《报告》称,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等问题依旧突出,而且还出现了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资产价格持续上升等问题。

央行表示将加强价格杠杆调控作用,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9月,我国GDP同比增长幅度11.5%,CPI同比增长4.1%,经济增速过快的压力仍然较大。

为此,央行表示,将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继续采取综合措施,适当加大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央行给予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极大关注,认为四大因素可能会推动未来价格总水平的进一步上涨。

一是粮食价格引发价格上行的可能依然存在。

国际粮食供需趋紧,国际粮价进一步上涨,受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及工业用粮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供给总体偏紧的状况仍将持续,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涨。

二是能源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资源能源价格改革会加大短期内价格上行压力。

三是从劳动力成本看,随着劳动力供求出现结构性趋紧,工资上行压力将增大,平均劳动报酬已连续七个季度超过GDP名义增长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在未来有可能进一步推高价格总水平。

此外,通货膨胀预期继续强化。

针对2006年以来CPI涨幅上升较快的情况,加息已经成为央行稳定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常用手段。

央行自2006年以来7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一年期存款利率共提高1.62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利率共提高1.71个百分点。

《报告》明确提出,光靠提高利率抑制通胀还不够,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

在对资源性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加大的背景下,本币适度升值有利于降低以本币计价的进口成本上涨幅度。

虽然这种传导会存在一定的时滞,但长期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变化会对零售物价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产生明显影响。

为此,央行提出“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新提法。

应该看到,在超储率恢复到较高水平的背景下,准备金率仍有上调空间。

经过年内9次上调,准备金率已经上升至13.5%的历史最高水平,并对一些中小银行经营带来不小压力。

但是,四季度我国贸易顺差仍将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商务部预计,全年贸易顺差有望超过2500亿美元,这意味着四季度贸易顺差还将达到每月210多亿美元的水平,央行回收过多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而提高准备金率是回收流动性的一个有力工具。

在具体措施上,《报告》提出,当前流动性形势依然严峻,有必要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等工具,同时逐步发挥特别国债的对冲作用,加大对冲力度。

在采取综合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调控的同时,继续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指引,引导商业银行防范快速扩张的风险,优化结构。

《报告》称,有必要密切关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冲击,并采取措施加强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国家金融安全。

我国主要金融机构已开始着手调整房地产抵押贷款的放款条件。

未来,央行将与各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密切关注相关市场动态,逐步实施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国际标准,金融机构也应大力加强风险控制机制建设,在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同时,提高自身风险定价和风险控制的能力。

《报告》还提出,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积极推进资源价格改革的过程中,宜两害相权取其轻。

坚定不移、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价格改革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国内经济结构,缓解贸易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

值得关注的是,央行还提出逐步加大特别国债的对冲力度。

目前,央行仍持有近6000亿元特别国债,专家认为,把特别国债作为公开市场操作工具,将在期限上改善央行对流动性回笼的效果。

通过长期国债的发行,央行基本控制了3个月、6个月、1年、3年和10年利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将更为明显。

而且,除回购外,央行可能还会采取定向发售特别国债等形式,这将对市场产生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简要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38.央行调控的手段和特点。

39.通货膨胀的成因以及防范通货膨胀的具体措施。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政府、政策与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937)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包括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满分30分,非选择题满分70分。

2.用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写题目。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1、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当社会资源有限而人类需要无限时,人们必须

A.作出选择B.选择放弃C.降低期望D.自给自足

2.劳动力占企业成本的比重相对较高的企业被称为

A.资本密集型企业B.劳动密集型企业C.技术密集型企业D.劳动集约型企业

3.成本是指

A.购买各种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B.厂商为生产新产品而投入的生产要素

C.为获得一定产出所投入的各种资源的价值D.厂商生产所有产品投入的各种资源的数量

4.由于商品的数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所形成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是

A.生产曲线B.需求曲线C.供给曲线D.供求曲线

5.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相等的时候,形成

A.均衡价格B.资本价格C.机会价格D.成本价格

6.政府为扶植某一行业而规定该行业产品的最低限价,称为

A.福利价格B.支持价格C.均衡价格D.补贴价格

7.当产量增加一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是指

A.增量成本B.显成本C.边际成本D.隐成本

8.在一个特定的收入水平上,储蓄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被称为

A.平均储蓄倾向B.平均收入倾向C.边际储蓄倾向D.边际收入倾向

9.现代社会中最善于进行利益聚合的组织是

A.公司B.智库C.政党D.议会

10.按照资源配置方式不同,经济体系划分为

A.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市场经济和政府经济B.自然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政府经济

C.传统经济、计划经济、工业经济和混合经济D.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和混合经济

11.公共物品是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其特征是

A.消费的竞争性和排他性B.生产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生产的竞争性和排他性D.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