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0707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58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专项训练题.docx

历史专项训练题

历史单项选择专题训练

(1)

1.“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

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

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宗法制C.道教D.佛教

2.《左传》记载: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这反映西周政治是()

A.神权政治B.皇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

3.《墨子·告子》载:

“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西周初期分封制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末期王室衰微D.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4.“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诗经·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

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

该史料反映了西周()

①国家的管理方式②血缘家族的特点③官僚政治的特点④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封建社会的要素是这样的:

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的统治者而兼地主;同时各级统治者属下的一切农民非农奴即佃客,他们不能私有或转卖所耕的土地。

”材料描述涉及到的是()

A.分封制和井田制B.宗法制和均田制

C.皇帝制和土地私有制D.郡县制和行省制

6.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

“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

”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三公九卿制B.分封制C.皇帝制D.郡国并行制

7.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宗法制

8.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

材料反映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监察制度的影响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9.2014年,各媒体关注较高的热词是“中央廉政巡视”、“公务员道德立法”、“打老虎”等,这都与反腐倡廉、民主监督制度建设有关:

秦朝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职能的是()

A.太尉B.刺史C.郡守D.御史大夫

10.2014年10月,《组织人事信息网》:

“历史上秦始皇、隋文帝当皇帝最辛苦。

对此唐太宗认为是秦始皇过于贪权,隋文帝不肯信任臣下,导致政务审批机制不完善的产物。

”唐太宗解决此问题的主要举措是()

A.全国推广郡县制B.完善科举制

C.完善三省六部制D.实行内阁首辅负责政务

11.隋唐时,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

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罕见。

这意味着()

A.三省六部制遭破坏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

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

12.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

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13.《史记》记述:

窦太后日:

“皇后兄王信可侯也。

”……景帝日:

“请得与丞相议之。

”丞相议之……丞相亚夫日:

“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景帝曰:

“丞相议不可用。

”乃悉封徐卢等为列侯。

《唐六典》记述:

自隋文帝罢三公府僚,皇朝因之。

其或亲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由上述材料可知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相权逐渐加强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14.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

“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

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龙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钱先生所述的第一和第三演进完成于()

A.秦汉隋唐B.秦汉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明朝

15.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这一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丞相权力日渐削弱

16.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17.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听吧!

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材料所评论的是中国的()

A.郡县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谏议制

18.在招收2015届研究生的面试考试时,某教授给出了这样一道题:

“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

”某考生的回答要点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这一做法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19.某同学通过查找材料确认了以下史实:

秦朝在中央设立三公,丞相为三公之一;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明朝废除了丞相制度。

就以上史实得出的正确认识应是()

①从秦到明皇权不断加强②从秦到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不断加强

③从秦到明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消亡④丞相始终是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的核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穿越到2015年谈政治:

秦始皇说:

“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

”唐太宗说:

“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

”明成祖站起来说:

“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雍正帝说:

“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皇帝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

”他们的言论()

A.都符合史实B.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D.都与史实不符

历史单项选择专题训练

(2)

1.下列政治地图的形成,反映了()

A.统治阶级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B.东西方国家不同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C.地理环境和经济生活方式的影响

D.中国人与希腊人不同的政治理想及地理环境

2.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

“……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

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

……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

”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

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

3.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

“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

”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麦迪逊()

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民主制度C.主张集权政治D.否定公民权利

4.雅典民主政治创造了古代希腊的辉煌文明,为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最初的基础包括()

①“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②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③集体管理的新形式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

5.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其体现的司法原则是()

A.没有证据不能定罪B.案件的裁决要有文字记录

C.维护共和制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能再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

”因为万民法()

A.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和特权B.内容侧重于急需的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D.能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7.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因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1714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

这表明,英国国王()

A.逐步放弃行政权B.征税权受限制C.被迫交出财政权D.立法权被剥夺

8.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

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

A.贵族阶层B.工业资产阶级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

9.“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

”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

A.实行联邦制政体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C.保持两党制原则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

10.与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类似,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的积极之处主要表现在()

A.较好地解决了中央权力的制约平衡B.较好地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

C.较好地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D.较好地实现了权力分配问题

11.“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

12.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十条款规定各州“不得缔结任何条约、结盟或组织邦联”“不得铸造货币;不得发行纸币”。

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B.民主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13.美国1787年宪法第3条第3款规定:

“国会有权宣布对于叛国罪的惩处,但叛国罪犯公民权的剥夺,不得影响其继承人的权益,除剥夺公民权利终身者外,不得包括没收财产。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和执法权B.宪法不注意维护公民的人身权利

C.美国公民的财产权可因叛国罪而被没收D.宪法内容体现了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

14.比较下面两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其分析结论正确的是()

A.都彰显权力分割与制衡理念

B.两国代议机关的职能不同

C.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D.国家元首都拥有绝对权威

15.18~19世纪的欧美社会成就了今日西方的文明。

下列符合当时欧美社会特征的选项是()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

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阻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16.近代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均确定了代议制民主政治。

代议制的核心是()

A.实行民主共和政体B.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D.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17.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来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这一主张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时德国()

A.具有军国主义传统B.保留了大量封建主义残余

C.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国家主权受到英法俄威胁

18.如果可以从2015年穿越回到1878年,法、德两国的国家元首都可以做的事情应是()

A.统率三军B.主宰议会C.创制法律D.任职终身

19.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20.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国的联邦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

历史单项选择专题训练(3)

1.“1734年,只有一艘英国商船到达广州,一艘去厦门,但厦门的勒索比其他港口厉害,该船只得撤回。

”这说明()

A.英国走私鸦片B.英国商品没有竞争力C.中国推行海禁政策D.清政府的腐败

2.林则徐致信维多利亚女王说: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

故特明宣定例。

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清朝是当时世界霸主B.清朝断绝与英国的贸易

C.林则徐主张合法贸易D.林则徐谙熟英国的政情

3.“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已开始相信有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受谴责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为英国侵华进行辩护B.清朝闭关自守政策是战争的根源

C.这反映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英国维护自由贸易原则是正当的

4.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

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

“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

四夷入侵,各示所欲’。

”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6.忠王李秀成被清军俘虏后,清方的记载说:

“伪干王(洪仁歼)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

”李秀成和太平天国其他领导人不重视“干王所编各书”的主要原因是()

A.军情紧急,无暇顾及B.该书和农民政权没有必然联系

C.太平天国将领排斥西方文明D.太平天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7.某班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结果出现以下四种理由,你认为最恰当的理由是()

A.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D.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8.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

“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

”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B.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D.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9.《微历史:

1840~1949年历史现场》中叙述了这样的场景:

“有六位学士路遇义和团,因身边带有铅笔一支,洋纸一张,便被乱刀拿下。

还有一家因有一根火柴,结果一家八口全部被杀。

”这反映了义和团()

A.滥杀无辜百姓B.盲目排斥洋货C.极端排外情结D.维护传统社会

10.面对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但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内容的有()

①人民解放战争②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③义和团反帝运动④抗日战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1.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方面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

下列哪一历史运动没有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

12.近代著名思想家钱玄同认为:

“若从中华民国自身说,它是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产生的,那一日才是中华民国的真纪元。

就中国而论,这日是国民做‘人’的第一日。

”这里所说的“国民做‘人’的第一日”主要是指()

A.人民开始当家作主B.动摇了满清贵族统治的基础

C.摆脱了列强的奴役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的是()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D.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14.五四运动爆发后,当时的教育家罗家伦曾撰文指出:

“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这反映了五四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促进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变化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5.图示可以将历史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历史学习。

右面是中国民主革命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不同阶段革命任务不同

B.据图所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C.从整体史观角度看,欧美各国民主革命历程与中国相似

D.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此图体现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多元化

16.下图所示为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

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

17.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18.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中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2年)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

——据《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三期

A.国民党军队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B.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力量

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最根本保证

19.2015年,面对中日东海钓鱼岛主权之争引发的外交纷争,国外华人媒体评论中日关系应“不忘历史,展望未来”。

其中“不忘历史”的内涵应不包括()

A.中日历史上曾长期友好B.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害

C.多种形式的交流曾促进两国共同发展D.大国友好对世界和平的巨大意义

20.右图是民国时期丰子恺的漫画《炮弹作花瓶》(图中的文字为:

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卅四年九月二日作子恺,圣扬学弟永存)。

对该漫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作于抗战胜利的1945年

B.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C.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D.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历史单项选择专题训练(4)

1.“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共产党宣言》的这一论述主要蕴含了()

A.阶级斗争理论B.无产阶级专政理论C.资本全球扩张理论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2.列宁在1895年评价《共产党宣言》时说: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反映出()

A.社会主义运动成为世界主流B.马克思主义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C.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D.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的《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有“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其主要的背景包括()

①工业革命开始爆发②工人阶级政党发展③资本主义代议制趋向完善④巴黎公社政权昙花一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1917年3月,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彼得格勒苏维埃宣布了一号法令,规定所有部队都应选举产生士兵委员会,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政治活动、监管本单位的武器。

这反映出彼得格勒苏维埃()

A.行使中央政府的职权B.具有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C.与临时政府全面对抗D.已经掌握全部军队指挥权

5.有学者认为:

“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6.据《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一文记载:

“兵士工人代表会者出焉,渐与临时政府相轧轹,几有不可驾驭之势……据昨日报端之所传,则俄都之暴动复起……主动者即为极端派首领之雷林。

”下列描述中与“政变”之后的情形相符的是()

A.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C.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D.诞生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7.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D.都发生在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8.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的“红色恐惧”浪潮到达顶峰,政府逮捕了数千名被怀疑为激进分子的人,国会还通过法律将持不同政见的外国人驱逐出境。

与美国这一行动密切相关的是()

A.中国五四运动爆发B.德国法西斯势力猖獗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D.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

9.列宁说:

“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