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0455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docx

高考复习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

2019年高考复习:

备考专家关于写出高分作文的5条建议

D

2.妙用修辞,展示文采

能否娴熟驾驭修辞是评价一个学生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标准,在作文开篇,有意识地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增色添辉,增加得分点。

[满分作文片段示例]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

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

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2016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点评]先引入材料,再评价寓意,进而提出观点。

与其他开篇不同的是,本文以比喻修辞提出论断,形象生动,文采斐然,更胜一筹。

善于把点题词句散布全篇

在应试作文中,决定得分的最大因素就是是否切合题意和紧扣中心。

特别是在高考作文里,因扣题不紧造成的分数损失,远比语言表达和结构失误造成的损失惨重。

高考作文不能含蓄到让阅卷人不知所云的程度,应尽量显豁些,让阅卷人找到你的作文与题意的密切联系。

而点题能使高考作文显得醒目、明朗,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1.学会利用多种方式突出语意

特别学会运用三种突出语意的方式:

主语突出、句式突出和修辞突出。

如:

(1)分数的确不是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善良、勇敢、责任心等,也许是比智力更为宝贵的品质。

用主谓句式,强调主语扣题。

(2)因此,给孩子的退步留一点空间,就如陈忠实在寻找中不断剥离过去的束缚重建自我一样,就如王阳明在被贬作驿使仍静心思悟一样,就如杨绛在下放到干校改造仍潜心学习西班牙语一样。

用排比修辞,多个事例扣题。

2.利用关键词强调法

作文中不断出现文题词语或句子(命题作文紧扣标题、话题作文紧扣话题、材料作文紧扣主题词),不断地告诉阅卷老师:

我的作文没有偏题。

3.学会在标题、开头、结尾等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

另外中间几段最好能在段首或在段尾分别点题。

议论文在事例论证后也别忘了点题,必要之时,要把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

用心锤炼精美、形象、隽永的语句

高考作文要求语言通顺,有文采。

所谓语言通顺,就是要求语言表达规范、准确、连贯;有文采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1.推敲字词,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

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富于情趣。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典雅匀称、和谐铿锵之美。

例如:

中华大地,沉默无言,山重水复,莽莽苍苍,它的激情,只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的人而奔泻,而我们的文化便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吞吐千年,涵纳古今!

(2016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2.变换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严密”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

例如:

龙飞凤舞的字亦为文化之腑脏;颜真卿规正而又洒脱的笔锋,王羲之隽秀玲珑的字体,张风子如带般拂过的清新之风,无一不是文化的符号。

那挥洒自如之间掩盖不了中华文化之含蓄内敛,那笔锋回转之间亦彰显着文化之典雅深厚。

亦深潭微澜,亦雪底苍松。

(《享文化之繁荣》)

3.巧用修辞,注意引用名言佳句

巧用修辞,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意丰富,增强语句的表现力。

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那些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增强文章理性升华之美。

例如:

中国有句俗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多通俗,又是多深刻的话呀!

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也不能包打天下。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想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创造也是有限的。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群众路线”时,曾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2016高考上海卷满分作文《以人为鉴知得失》)

结尾处打一个清脆的响指

结尾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有余味耐咀嚼,使文章整体结构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要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

1.点睛式:

用简洁或富有哲理的语句归纳总结,揭示中心,点明意义;或议论收束,突出主旨。

如:

进步和退步是相离相生的一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以单纯的奖惩来对待孩子的进与退,才能让孩子在独当一面时正确处理自己人生的进退,成为一个能够推动社会在变动中求稳求发展的栋梁。

(2016高考全国卷Ⅰ满分作文《进步与退步》)

2.辩证式:

全面辩证,滴水不漏。

如: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只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

(2016高考全国卷Ⅰ优秀作文《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3.照应式:

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血脉贯通。

4.引用式:

用名言、俗语、警句、歌词和诗文等结尾,收束有力,余音绕梁。

5.排比式:

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

1.(2018·西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出100字左右的开篇,注意转述材料。

(10分)

在某高中学校校园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橱窗中,宣传文字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

小王同学就此上书校长,认为学校里的安全教育宣传“给图给真相”用意虽好,但视觉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建议另换其他图片,如漫画等。

校长回复说,漫画太“温馨”,不能给人多少触动;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安全教育宣传,只有“触目”才能“惊心”。

当然,也欢迎大家提出更加完善的建议。

校园安全宣传是“温馨提示”好,还是“触目惊心”好?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或建议。

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也参与这场讨论,那么,你的立场是什么?

或者对此有什么具体建议?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看法或建议。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答案(示例):

(标题:

)用真相教育最有力

(开篇:

)某高中学校举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其内容配有一张惨烈的车祸现场图片,引来个别同学的担忧,认为照片冲击力太强,不太适宜。

而“温馨提示”可能对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以为在高中做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还是直接放真实的照片为好。

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好角度,自拟标题,写出150字左右的开篇,注意句式变化。

(15分)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

“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升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

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0

答案(示例):

(标题:

)虽千万虑吾忘矣

(开篇:

)顾虑是鱼中细骨,因为害怕吃鱼卡喉,所以我们拒绝品尝、因噎废食;顾虑是花下尖刺,因为害怕拈花刺手,所以我们拒绝采拭,远远眺望;顾虑是石上裂痕,因为害怕割石毁宝,所以我们左顾右盼,退缩推诿。

年轻工匠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他抛却顾虑,勇敢下手。

而在前行的道路上,这也是我们应该谨记在心的信条:

虽千万虑吾忘矣。

3.下面的文段以“回报”为中心论述,但只有实例,欠缺分析,请将其升格,使之更扣题。

(10分)

原文段:

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回报。

霍英东先生是全港捐献最多的慈善家,他捐出的善款超过150亿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造就了一批率先致富者,他们富了之后带动更多的人富裕起来。

答案(示例):

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回报。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霍英东先生用行动为“回报”这个词做了最好的诠释。

他是全港捐献最多的慈善家,他捐出的善款超过150亿元。

他并不认为财富与生俱来,也不认为财富是专供富人挥霍享受的,而是认为富人有回报社会的责任。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造就了一批率先致富者,富了不忘回报社会应当成为先富者的共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回报的心,那么,社会就会更美好。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5分)

人生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人生有顺境,有逆境。

顺境时,不要忘了居安思危;逆境时,不要忘了自强不息。

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下文是某学生根据以上材料,以“人生的关键”为话题写的作文片段。

要求:

①为之拟写标题。

②分析文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升格。

【原文】宋濂少时因家里贫穷而没有书看,然而他具有自强不息的志气。

向他人借书来抄写,到百里之外请教老师问题,在寒冬腊月里仍然发愤读书,最终他学业有成。

相反,方仲永少时极有天赋,家里并不贫穷,但他却没有认真学习的志气,整天随父亲去赚钱,最终他一事无成,才识如常人一样。

为什么宋濂能够学业有成,而方仲永却才能平凡呢?

是因为宋濂有自强不息的志气,所以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勇敢面对,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达到了人生的关键,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相反方仲永就一事无成。

答案(示例):

问题分析:

这道作文题目的话题核心是“关键”,在写作时候,应紧扣“关键”来写,先要明确人生的关键是什么,在人生关键的时刻需要怎么做。

升格作文:

志气是人生的关键

志气,自强不息的志气是人生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试金石。

宋濂少时因家里贫穷而没有书看,怎么办呢?

要读书,需要书本,需要老师。

在他的人生的关键时刻,宋濂没有退缩,而是自强不息。

向他人借书来抄写,到百里之外请教老师问题,在寒冬腊月里仍然发愤读书,最终他学业有成。

相反,方仲永少时极有天赋,家里并不贫穷,但他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被荒废了,整天随父亲去赚钱,最终他一事无成,才识如常人一样。

为什么宋濂能够学业有成,而方仲永最后却才能平庸,“泯然众人”呢?

是因为宋濂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具有自强不息的志气,所以他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不放弃,勇敢面对,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达到了人生的关键,从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相反方仲永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没有了奋发的志气,所以也就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