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8775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122套.docx

高一语文月考试题新人教版第122套

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满分:

150分 时间:

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基础知识题(共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uò)百舸(ɡě)慰藉(jiè)强人所难(qiǎnɡ)

B.谤讥(bànɡ)寥廓(liáo)胆怯(qiè)浪遏飞舟(è)

C.阙秦(quē)变徵(zhǐ)瞋目(chēnɡ)有恃无恐(shì)

D.彘肩(zhì)戮力(lù)衣冠(ɡuàn)怒发冲冠(ɡu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

B.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活报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的欢迎。

C.喜剧中的正面人物也应具有喜剧性,可这部喜剧中的两个正面人物道貌岸然,不苟言笑,与整个影片的气氛极不协调。

D.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侃侃而谈地乱说一通并不能解决问题。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的打击。

D.这次考试不难,但由于他准备得不够充分,差点儿就没及格。

4.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失其所与,不知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B.①秦王必喜而善见臣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D.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北收要害之郡D.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B.焉用亡郑以陪邻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以乱易整,不武

8.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敢以烦执事⑥大王来何操

A.①⑤/③⑥/②④B.①④/③⑥/②⑤

C.①⑤/③⑥/②/④D.①④/③/⑥/②/⑤

9.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

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作品,对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具有极高价值,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C.《鸿门宴》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

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

从座位安排上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2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

“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

“甚急!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

“客何为者?

”张良曰: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

“壮士!

能复饮乎?

”樊哙曰: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

“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和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A.头发上指B.项伯杀人,臣活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拔剑撞而破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皆叛之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B.以待大王来常以身翼蔽沛公

C.拔剑切而啖之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D.怀王与诸将约曰欲呼张良与俱去

12.下列各句中,全能体现樊哙“勇”和“谋”的一项是(  )

①哙曰:

“此迫矣!

臣请入,与之同命。

”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③拔剑切而啖之 ④项王未有以应 ⑤樊哙从良坐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13.下列对本段文字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刘邦、项羽的矛盾冲突中,作者选择了樊哙闯帐、面斥项王的情节,通过描写其言语来反映其心情,描写其神态来刻画其性格。

B.樊哙不仅勇敢,而且有智谋,他为刘邦的辩护和对项羽的指责,体现了他的智慧。

C.“闯帐”过程中的行为描写以及入帐后“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情态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樊哙的粗鲁莽撞,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的忠于职守、不畏强暴、果敢作为的特点。

D.项王“按剑而跽”是一种戒备的姿态。

他对樊哙的指责无言以对,体现了他不善于随机应变的缺点。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

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

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

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

“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

”骑士曰: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

与人言,常大骂。

未可以儒生说也。

”郦生曰:

“弟言之。

”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

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

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

“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

”沛公骂曰:

“竖儒④!

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

”郦生曰:

“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

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

“计将安出?

”郦生曰:

“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

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

号郦食其为广野君。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 ①握齱:

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

②里中:

同乡。

③传舍:

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

④竖儒:

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

竖,竖子,小子。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

攻占,夺取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

归附

C.郦生曰:

“弟言之。

”弟:

小弟

D.不宜倨见长者倨:

傲慢无礼

15.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狂”的一组是(  )

①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②郦生乃深自藏匿 ③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④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⑤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

在遇到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纳了夺取陈留郡的意见,由此也可见刘邦确实是一个“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2分)

(三)(16分)

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分)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分)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分)

18.名句默写。

(10分)

(1)________________,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醒也。

(《论语》)

(3)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

(4)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史记《荆轲刺秦王》)

(5)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______。

《关雎》

(7)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

(8)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9)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饮酒》)

(10)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观沧海》)

(四)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19~20题。

(共8分)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毛泽东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

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概括本词写景的特点。

(4分)

20.“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三、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怀李叔同先生(节选)

丰子恺

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

那时我是预科生,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

我们上他的音乐课时,有一种特殊的感觉:

严肃。

摇过预备铃,我们走向音乐教室,推门进去,先吃一惊:

李先生早已端坐在讲台上。

以为先生总要迟到而嘴里随便唱着、喊着或笑着、骂着而推门进去的同学,吃惊更是不小。

他们的唱声、喊声、笑声、骂声以门槛为界线而忽然消灭。

接着是低着头,红着脸,去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

端坐在自己的位子里偷偷地仰起头来看看,看见李先生的高高的瘦削的上半身穿着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威严的表情。

扁平而阔的嘴唇两端常有深涡,显示和蔼的表情。

这副相貌,用“温而厉”三个字来描写,大概差不多了。

讲桌上放着点名簿、讲义,以及他的教课笔记簿、粉笔。

钢琴衣解开着,琴盖开着,谱表摆着,琴头上又放着一只时表,闪闪的金光直射到我们的眼中。

黑板(是上下两块可以推动的)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两块都写好,上块盖着下块,用下块时把上块推开)。

在这样布置的讲台上,李先生端坐着。

坐到上课铃响出(后来我们知道他这脾气,上音乐课必早到。

故上课铃响时,同学早已到齐),他站起身来,深深地一鞠躬,课就开始了。

这样地上课,空气严肃得很。

有一个人上音乐课时不唱歌而看别的书,有一个人上音乐时吐痰在地板上,以为李先生不看见的,其实他都知道。

但他不立刻责备,等到下课后,他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郑重地说:

“某某等一等出去。

”于是这位某某同学只得站着。

等到别的同学都出去了,他又用轻而严肃的声音向这某某同学和气地说:

“下次上课时不要看别的书。

”或者:

“下次痰不要吐在地板上。

”说过之后他微微一鞠躬,表示“你出去罢”。

出来的人大都脸上发红。

又有一次下音乐课,最后出去的人无心把门一拉,碰得太重,发出很大的声音。

他走了数十步之后,李先生走出门来,满面和气地叫他转来。

等他到了,李先生又叫他进教室来。

进了教室,李先生用很轻而严肃的声音向他和气地说:

“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地关门。

”就对他一鞠躬,送他出门,自己轻轻地把门关了。

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上其他一切课更严肃。

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

那时的学校,首重的是所谓“英、国、算”,即英文、国文和算学。

在别的学校里,这三门功课的教师最有权威;而在我们这师范学校里,音乐教师最有权威,因为他是李叔同先生的缘故。

李叔同先生为什么能有这种权威呢?

不仅为了他学问好,不仅为了他音乐好,主要的还是为了他态度认真。

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

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21.第一段中说“推门进去,先吃一惊”,又说“吃惊更是不小”,作者为什么反复写“吃惊”?

(2分) 

22.第三段说“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这样的态度”指怎样的态度?

(2分)

2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塑造音乐老师李叔同的形象的?

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每小题4分) 

24.仿照下面提供的文字,在横线上续写句子,注意意思上要正反对举。

白天对懒惰者等于黑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面的文字在标点符号、用词、语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请找出五处加以修改。

《语文学习导报》自创刊发行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莘莘学子的喜爱。

许多读者来信赞扬说:

我们的报纸“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013年,我报将不孚众望,继续以狠抓内部管理和刊物质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报纸品位,向读者奉献更加精美的精神食粮。

最近,有些读者来信或打电话反应没收到近期的报纸,为了避免这类事情不再发生,今后我们将用挂号邮寄。

(1)_________改___________

(2)_________改___________

(3)_________改___________(4)_________改___________

(5)_________改___________

五、作文(60分)

26.以“生活在这个家庭里”为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②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答题卷

成绩:

____________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

(1)(2分)

(2)(2分)

(3)(2分)

 

18.(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9.(4分)

 

20.(4分)

 

21.(2分)

 

22.(2分)

 

23.(6分)

 

24.(4分)

 

25.(4分)

(1)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改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月考卷答案

一、1、B2、B3、D4、A5、D6、C7、B8、A9、B10、A

11、D12、D13、C14、C15、B16、A

17、略

18、略

参考译文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

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

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等到陈胜、项梁等人反秦起义的时候,各路将领攻城略地经过高阳的有数十人,但郦食其听说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计较、喜欢烦琐细小的礼节,刚愎自用、不能听取宏伟意见的小人,因此他就深居简出,隐藏起来,不去逢迎这些人。

后来,他听说沛公带兵攻城略地来到陈留郊外,沛公部下的一个骑士恰恰是郦食其邻里故人的儿子,沛公时常向他打听他家乡的贤士俊杰。

(一天,)骑士回家,郦食其看到他,对他说道:

“我听说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许多远大的谋略,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随的人,(只是苦于)没人替我介绍。

你见到沛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的家乡有位郦先生,年纪已有六十多岁,身高八尺,人们都称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说并非狂生’。

”骑士回答说:

“沛公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

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所以您最好不要以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说。

”郦食其说:

“你只管像我教你的这样说。

”骑士回去之后,就按郦生嘱咐的话从容地告诉了沛公。

后来沛公来到高阳,在旅舍住下,派人去召郦食其前来拜见。

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正坐在床边伸着两腿让两个女人洗脚,就叫郦生来见。

郦生进去,只是作个长揖而没有倾身下拜,并且说:

“您是想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灭掉秦国?

”沛公骂道:

“你个奴才相儒生!

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经很久了,所以诸侯们才陆续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说帮助秦国攻打诸侯呢?

”郦生说:

“如果您下决心聚合民众,召集义兵来推翻暴虐无道的秦王朝,那就不应该用这种傲慢无礼的态度来接见长者。

”于是沛公立刻停止了洗脚,起身整理好衣裳,把郦生请到了上宾的座位,并且向他道歉。

郦生谈了六国合纵连横所用的谋略。

沛公喜出望外,命人端上饭来,让郦生进餐,然后问道:

“那您看今天我们的计策该怎么制定呢?

”郦生说道:

“您把乌合之众及散乱之兵收集起来,总共也不满一万人,如果凭借这些,来直接和强秦对抗的话,那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探虎口啊。

陈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方,现在城里又有很多存粮。

我和陈留的县令很是要好,请您派我到他那里去一趟,让他向您来投降。

他若是不听从的话,您再发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为内应。

”于是沛公就派遣郦生前往,自己带兵紧随其后,这样就攻取了陈留。

赐给郦食其广野君的称号。

 

19、抓住“故地”的“新颜”来写,描绘了一幅欢快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20、抒发了作者自信、豪迈、乐观的壮阔情怀,充满了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