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德育二 教案.docx
《全套德育二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套德育二 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套德育二教案
《德育·道德法律与人生》教案
第一课谱写崭新篇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现代职业及其发展趋势,正确把握当前职业教育的前景,了解现代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的要求,认同职业教育与个人成才的密切关系,从而正视、接受职业教育。
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中培养职业兴趣,树立职业理想,体会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学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并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认识现代职业发展趋势及对从业者的要求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
(2)如何树立符合自己职业理想?
(3)学会学习,强化职业技能,获得良好的职业评价。
(4)制定科学的职业计划,使职业理想转化为现实。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导语:
谈起职业,我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我们身边的许多人都在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我们以一般人的人生轨迹为例,0-5岁为懵懂阶段,6-24岁为求学阶段,25-60岁为工作阶段,60岁之后退休享受剩余的人生。
按这个方法来计算的话,一个人一生中至少有35年是在工作的,可以说我们把人生中最宝贵的时间都献给了职业,职业基本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主要内容:
第一节职业伴随人生
一、社会发展需要技能人才
1.技能人才的社会价值
项目地区
技校毕业生(万人)
就业率
广州
2.8
96.73%
南京
2
99%
广州:
2012年所需技能人才:
190万人尙缺:
约50万人
南京:
2010年所需技能人才:
90万人以上尚缺:
19万人
高技能人才:
22.5万人以上尚缺:
11.1万人
*技能人才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在我国的需求量很大,而我国的人才供应量远无法满足这个要求技能人才在我国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面对如此之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成为技能人才呢?
2.技能人才与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活动的趋势:
(1)职业的专业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兴职业越来越多,职业更替的周期也在不断加速。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1838种职业,并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为它可以带来三大益处:
其一,劳动者技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二,可以免除更换工作造成的时间损失;其三,是使人的注意力倾注在单一事物上,更易在工作方法的专业化方面有所突破,更有利于发明创造。
现代化的大生产,涉及面广,场地分散,分工精细,技术要求高,许多工业产品和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几十个、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企业,有些还涉及到几个国家。
(举例)
可以说,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一个要求精细化管理的时代已经到来。
(2)职业的智能化
职业的智能化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不断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
例如,
(3)职业的复合型
职业的复合型是指职业之间是相互重叠、相互交叉的。
不仅要掌握某种专业技能,还要掌握与此相关的各种通用技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专多能。
我们要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一个重要的道理:
多一种技能,就能多一次择业取胜的机会。
例如,机械维修工人,他不但要懂得机械原理,还应懂得电子原理,因为现今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都是智能化的,懂得相关电子原理,才能进行维修。
(4)职业的创新型
职业的创新型是指职业活动越来越要求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创造性的完成工作。
*活动天地(P4-5)
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职业的专业化、智能化和复合型、创新型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你把具体描述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1)职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
(2)从业人员需具备岗位综合能力,专业技能实现“一专多能”。
(3)职业活动中单纯的体力劳动比重减少,脑力劳动比重增加。
(4)从业人员能根据岗位所面临的新问题,灵活机智地完成工作。
(5)职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6)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思维能力。
(7)从业人员是体力和脑力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的新型劳动者。
序号
项目
具体表现
1
职业的专业化
2
职业的智能化
3
职业的复合型
4
职业的创新型
职业的专门化
智能化
复合型催生了职业教育
创新型
也即,在当今,职业趋向专门化、智能化、复合型和创新型的同时,要成为一名现代的从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与教育。
简言之,技能成才需要职业教育。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最重要也最为直接的一点: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国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10年5月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改纲要确定了未来十年间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力争于2015年、2020年分别达到2250万人、2350万人,较2009年分别增加71万人、171万人。
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力争达到1390万人、1480万人,较2009年分别增加110万人、200万人。
(P6)可见国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个人就业要有岗位技能
1.就业是谋生之本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业
人们通过参加某个职业岗位的劳动来换取报酬,每个劳动者参加职业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个人收入的多少。
因此,职业就成为求得个人自立和谋生的手段。
(P7)
职业活动不仅可以维持个人生存需要,同时也是劳动者为社会作贡献的途径,是实现个人价值、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
2.职业技能是从业之基
(1)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必要条件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P7)。
企业选择员工首先看重的就是其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就业的必要条件。
例子(最好能有视频)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的衡量标准
为了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作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国家建立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对劳动者的技术等级进行考核。
截止2009年4月,我国共颁布了877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分等级的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了明确规定。
*思考(P9-10)
(1)结合李斌的事例,你认为成为技能人才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2)你对技能人才价值是如何认识的?
(3)谈谈你对三年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打算?
第二节学习改变命运
一、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1.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
想要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成就、取得成功,首先就是要培养稳定的职业兴趣。
(1)职业兴趣是什么?
所谓职业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地认识、接触和掌握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
例:
化学家诺贝尔——研制炸药(生命危险)
数学家陈景润——钻研数学难题(疾病折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提高水稻产量(风吹日晒)
成功的动力:
对工作的强烈兴趣
(2)兴趣的形成
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对职业的接触、了解、认识而逐渐形成的。
当职业兴趣与专业和工作岗位不一致时,人们可以调整自己,培养职业兴趣,从而获得追求职业成就的持久动力。
*案例链接
贝多芬
包起帆
(3)兴趣的发展(举例:
由觉得制作蛋糕有趣——研究制作过程(乐趣)——把成为蛋糕师当成自己的职业兴趣)
第一阶段(初级):
有趣
特点:
与某一事物的新奇感相联系,短暂易逝,不稳定,易随着新奇感的消失而
消逝。
第二阶段(中级):
乐趣
在有趣定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专一而深入。
第三阶段:
志趣
是乐趣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理想和奋斗目标相结合的产物。
提供内在动力,保障获得职业成功。
*活动天地(P14)
2.理想是职业成功的精神支柱
(1)职业理想的定义
所谓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对所进入的行业领域从事的工作、种类以及工作获得成就等方面的追求。
(2)职业理想的作用
一是对职业选择的导向作用
二是对职业追求的推动作用
三是对职业成功的支撑作用
相对于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更加持久而强烈,鼓舞人们克服困难,追求人生目标。
*案例链接
(两座桥的图片)
(3)如何树立职业理想?
第一,要适时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努力促使其升华为职业理想。
第二,要全面认识自己,树立符合自己情况的职业理想。
切忌好高骛远、朝三暮四、空谈空想。
第三,要认识到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会学习才能成才
1.学会学习,强化职业职能
(1)职业学校的学习和普通中学的学习存在差异
首先,培养目标不同。
普通中学: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职业学校:
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把学生训练成为适应岗位需要的技能型、
应用型人才。
其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不同。
普通中学:
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与工作并无很大关联。
职业中学:
除了基础课程外,还学习专业课程;
除了学习理论知识外,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最后,评价方法的不同。
普通中学:
学校自身组织的考试考核方式来检查学生学习成果。
职业中学:
第一,学校自身的评价,与普通中学一样。
第二,接受社会评价。
如,学生接受由专门的社会机构进行的职业技能
考核鉴定,以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第三,企业评价。
学生是否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企业是否满意,是否
收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是最基本亦是最关键的评价。
*媒体聚焦(P17)
(2)如何获得良好评价?
四个结合
学与思相结合
学与问相结合
学与习相结合
学与行相结合
*案例链接(P19)
2.全面发展,提高职业素养
(1)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一般是指从业者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实践和个人修养等途径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综合品质。
*资料卡片
世界500强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十分注重考察员工的职业素养有:
诚信可靠
敬业精神
团队意识
个人修养
(2)职业素养的内容:
思想素养、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身心素养五个方面。
思想素养:
理想理念、人生观、价值观等
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文化素养:
知识素养和思维能力
专业素养:
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状况
身心素养:
身体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等
*活动天地
(1)请各小组根据所学专业,从职业素养的五个方面,用简洁的语言列举10种以上的具体表现。
(2)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汇总并分类填于表格中。
序号
具体表现
所属类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善把握才会有成效
1.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
法国“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提出管理活动的五大职能,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计划,其认为管理必须善于预见未来,预见的目的就是制定行动计划,以达到发展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校学习的三大目标:
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计划的作用:
增强自我发展的预见性,避免盲目性,有利于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
*案例链接(P22)
2.设计适合自己的成长规划
内容
包括职业素养的各个方面,突出专业知识和技能
步骤
(1)确定发展目标。
包括内容、标准以及实现时间等几个方面。
(2)分析自身条件。
分清有利于不利条件,扬长避短。
(3)规划发展阶段。
分解目标,由易到难、从低到高。
(4)制定实现措施。
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调整自己的措施。
*活动天地(P23)
3.实现规划的关键在于行动
第一步,认真投入学校的学习生活,上好每一堂课。
第二步,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三步,积极体验职业活动。
第四步,不断进行自我检测和调整。
第二课培养健康心理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引导学生认清环境的变化,客观的了解和评价自己,增强自己在实际的生活中应对挫折的能力,热情自信的面对生活。
(2)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学会常见的几种人际交往关系的处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清环境的变化,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
(2)如何正确的面对挫折?
(3)人际交往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实例分析、视频播放,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导语:
心理学界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共有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
3-5岁称为“第一逆反期”,12-20岁为“第二逆反期”。
第一逆反期中,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系鞋带,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后,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对成人的要求、安排、训斥、惩罚常会表现出执拗、任性、逆向而行。
青春期中的第二逆反期,逆反心理最重。
研究发现,5%—10%的学龄儿童都有叛逆行为的征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第二叛逆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健康心理,就变得尤为重要。
主要内容:
第一节坚强面对生活
一、客观的认识自我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处于青春发育期,既要经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也要经历心理发展的种种困惑。
这一时期的心情是多变的,它趋于成熟,但是却摆脱不了童年的幼稚。
1.青春期心理的表现
在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心理发展及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同学们常常是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如思维敏捷,但容易偏激;热情,但容易冲动;勇于创新,但缺乏持久性”。
在处理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时,易出现困惑、苦闷、焦虑;对家长和教师表现出较为普遍的叛逆心理。
有逆反情绪的孩子通常表现为:
频繁的大发脾气,顶撞师长;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消极反抗;自己犯错或行为不当却责怪他人;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以及对榜样和先进人物无端否定等。
大多数叛逆期的青少年不喜欢按照别人所说的去做,你叫他往东,他一定想方设法往西,更不情愿服从一些规章制度,觉得这才是有主见和有个性;对于长辈反复嘱咐的事件或理论产生厌烦情绪;喜欢做别人不支持的事,越是有人反对,就越想要去做;脾气暴躁,经常顶撞长辈,也经常和同学起冲突等等。
这主要由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以及自主能力的增强,同时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希望通过一些比较引人注目、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引起家长或者老师抑或是同龄人的注意和认可。
2.客观的了解和评价自己
而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他除了有刚才我们所说的一般青少年所拥有的青春期心理表现之外还有着一些更加突出的表现。
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必须更加客观的了解和评价自己。
第一,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人感特别强烈
与一般的高中生相比,职业学校的学生较早的独立生活,有更多的生活自主权,有一定的生活费供我们自己支配,因此,会更早的体会到自立的重要性。
而且,无论是父母还是自己,都会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列为大人这一行列,因为马上毕业就面临工作,面临独立谋生的这么一个现状,很多同学都开始用大人的眼光来审视社会,成人感比较强烈。
第二,就业需要突出
职业学校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际的教学中,也会为了使学生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而安排很多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在学生的眼中,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为了就业。
而一般的高中生最先考虑的是升学,进入大学,其次才会考虑就业。
因此他比一般高中生的就业感更加强烈,就业压力也更加的突出。
第三,成功动机有待提高
有很多学生本身就是因为文化成绩不高没有考上高中,才选择了职业学校,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自己成绩不好而对学习丧失信心。
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职业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表面的文化成绩,当然,成绩也是重要的,但是技能素养,技能水平的培养和学习才算重中之重。
因此,大家应该首先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继而转化为职业理想,再制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计划,并付诸实践,积极主动的去追求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使理想变为现实。
二、学会主动适应
1.认清环境的变化
人们常常因为学习、工作等更换环境,因此,人们所处的环境总是多变的。
而且常常因为环境的变化过快且国语激烈,超出了个人适应能力的范围,或者说个人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及时适应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心理发展和客观环境的失衡,从而引发心理问题。
(1)生活环境的变化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会因为搬家、转校、工作等等更换很多种生活环境,对于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往往同时面临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生活的变化,学生们离开家乡离开父母,开始独立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因此,在学校期间,就该磨练自己的岗位适应性,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以及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
(2)学习环境的变化
由于职业学校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职业技能,因此,职业学校的学生除了要为提高学习成绩这一具体目标而奋斗之外,还要考虑就业等长远目标。
在学习方式上也更注重技能的实践,较之以前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转变,这对于习惯了以前传统的学习模式的学生而言,会比较难以适应。
(3)人际关系的变化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经常接触的是父母,人际关系相对比较简单,小学和初中阶段,大家年龄都还小,因此,相处也比较单纯。
到了职业中学阶段,由于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的到来,使得很多同学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再向过去那么单纯,容易冲动,人际关系较之以前更为复杂。
2.增强自我适应能力
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我们要懂得增强自我适应能力,积极的去适应我们的环境。
积极适应环境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从按时作息、讲究卫生、遵守制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开始,一点一滴的形成习惯。
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和家长请教方法,但不能过分的依赖家长。
(2)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人们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总是会遇到一些不适或者说挫折。
比如,进入职业学校后,对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动手实践能力不如别人等等,如果一味的沉浸在这些挫折中,就会引起心理不适。
这个时候,我们应当勇于去面对现实、正视现实,树立正确的观念,客观的分析环境、分析自己,看自己哪方面还存在不足,进而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
(3)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
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长远打算,都要在客观的分析自己的实力的基础上来制定,只有制定符合自己的目标,才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个目标,否则只能是空谈空想。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才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而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学会主动关心别人,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真诚待人,人们才会真诚待你。
3、追求自信自强
1.培养我们的自信品质
自信心是人们走向成才之路的第一步,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乏自信,当然,也不能过分的、盲目的自信,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如何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呢?
(1)热情的面对生活
这个热情,主要表现在热爱我们的生活、热爱我们的人生、热爱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热情对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用热情饱满的心情去积极努力的解决。
(2)树立“我能行!
”的信念
也就是肯定自己,树立我能行,我能做到的信念。
(3)体验成就感
2.正确面对挫折
(1)正确认识挫折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挫折会带给我们不幸、会使我们消极颓废;挫折同样也会激励我们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化挫折为动力,帮助我们走向最终的成功。
“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
“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
”爱迪生回答说:
“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正是他这种正视挫折、百折不挠的精神,促使他更加努力的去研究,最终成功的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
因此,我们要不畏惧挫折,正确的认识挫折。
(2)积极面对挫折
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减轻挫折带来的负面作用。
第一种方法是,“采用取代转移法”。
第二种方法“学会坚强”。
第三种方法是“善于找准奋斗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计划,付诸于实践,量力而行,减少挫折和失败的可能性。
第二节学会和谐交往
一、人际交往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1.人际交往的作用
所谓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人际交往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人际交往具有促进社会整合的作用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增强个人之间、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也可以消除人们之间的误会和芥蒂,避免矛盾冲突,促进我们的社会的协调运行。
(2)人际交往具有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们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从他人那里获得客观且平时自己难以察觉的一些评价,可以更全面的认识自己,对于自己的不足,可以有针对性的去补充,去完善,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
(3)人际交往具有信息交流和互补作用
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个人都有他所擅长的领域,更有他未知的领域,经常与人交流,可以在不经意间或得一些自己不曾注意过的知识或者说常识,或者是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这对于人们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4)人际交往具有身心保健的作用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孤单、独处的人,慢慢会变得精神忧郁,他的寿命会比乐观开朗、爱交往者短。
2.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所谓平等原则,就是说在我们的交往过程中,要尊重他人,不管地位高低、财富差距、权力之别,一视同仁的对待你所交流、交往的对象,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2)互利原则
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互敬互爱、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3)信用原则
要求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说真话、办实事、不欺骗、不虚伪,说到做到,信守承诺。
”
(4)相容原则
这是指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做到“心胸宽广、为人谦让、不斤斤计较、乐于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二、人际交往的方法
1.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
(1)展示自身魅力
自身魅力包括仪表魅力、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三大类。
仪表魅力:
是基于个人长相、体形、动作、穿着、装饰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
与人交往时要注重仪表端庄、穿着、举止得体大方,给人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
切忌邋邋遢遢,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人格魅力:
是由于个人气质、性格、爱好、意志、信仰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
学识魅力:
是由于个人智慧、能力、知识等因素而引起他人关注。
(2)学会自我克制
对于原则性问题,我们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能一味的容忍退让、委曲求全。
但是,对于与人交往的一些“非原则性问题”,就要懂得容忍退让,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当我们遇到一些小冲突时,要懂得忍让,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出自己的风度,使人们更加佩服你,而且还有利于矛盾的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