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6921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1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docx

垃圾填埋场施工组织设计

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项目

施工(项目名称)施工招标

编制单位:

四川万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盖单位章)

编制人:

(签字)

编制日期:

二О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二章:

施工部署

第三章:

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设施、设备配置

第五章:

分项工程技术措施

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配备情况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

确保工程施工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

季节性施工措施

第十二章: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及施工总平面布置情况

第十三章:

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的控制措施

第十四章:

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

工程概况

一、编制原则

本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劳动力组织、施工进度计划控制、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配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冬雨季施工措施、减少扰民降低环境污染和噪音控制措施、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加固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

是确保优质、低耗、安全、文明、高速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的重要经济技术文件。

二、编制依据

1)由四川省清源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编制的《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电气工程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填埋场总图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渗滤液处理区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垃圾坝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生产管理区及附属设施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道路部分设计》、《盐源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填埋场库区设计》。

2)由四川坤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提供的《盐源县城市生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本工程工程量清单。

3)我公司多年来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4)我公司经过细致现场踏勘了解掌握的情况及对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地上及地下线路、管道的排查摸底情况、工程施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分析。

5)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及拟投入机械设备情况;

6)贯彻ISO9001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

7)我公司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技术资料;

8)其他资料。

三、适用范围

(1)施工图纸内

1)库底平整、建筑工程、防渗工程、坝体、场区道路等工程;

2)施工过程中应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设计院要求而进行的设计变更、技术处理等。

(2)施工图纸外

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布置。

2)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必须采取的施工措施和施工工艺。

3)施工现场及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道(线)的保护,安全和环境保护、噪音控制等措施。

4)施工期间防雨、防火等措施。

5)工程竣工建筑物周围场地恢复。

四、工程概述

工程名称:

盐源县城市生产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工程项目施工;

建设地点:

盐源县干海乡鱼脊村;

建设单位:

盐源县国有资产投资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四川省清源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

四川坤林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质量要求:

达到国家现行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工程要求:

计划于2012年4月全面开工,确保在2014年4月完成合同、工程量清单及设计施工图集内显示的全部工程内容,计划施工总工期2年。

1、本次招标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及其规模

(1)办公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单层建筑,层高米。

(2)泵房,砖混结构,建筑面积平方米,单层建筑,层高3米。

(3)填埋库区设计容量万立方米,服务年限15年;垃圾大坝一座,调节池大坝一座。

(4)进场道路一座,全长米。

2、施工总说明:

(一)工程场地概况

拟建场址位于梅雨河流域,为一沟槽。

场地仅北东侧低,其余三面高。

沟底纵向(南北向)坡度约为3-10度,沟两面坡度约在15-20度,局部在45度以上。

场地地貌属低中山地貌,微地貌属沟谷地貌。

场地位于川滇南北向构造带北段,属盐源丽江台缘拗陷。

场地附近无断裂通过,地质构造不发育。

拟建垃圾填埋库工程区位于盐源县干海乡鱼脊村柴沟的沟顶地段。

工程区内汇水面积总约,在旱季、雨季时有均有地表水流,流量约S。

在拟建场地沟谷的沟壁中间部位有数处地下水出露,流量较小,平均约为S。

场地出露的地层为三叠系和第四系全新统。

表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的粉质粘土、圆砾、含砾粉质粘土层,下覆第三系昔格达组的半成岩组。

1、耕土:

褐黄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粉质粘土、圆砾等组成,含有大量植物根系。

主要为旱地耕土,仅在场地局部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

2、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有约5%左右的圆砾,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遇水极易软化,仅在沟底少数钻孔未见分布,其余地段均有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

31、圆砾:

褐黄色,中密,稍湿。

砾石母岩成分主要为砂岩和泥岩,粒径2-10mm,大者可达20mm,含量约65-70%,呈次圆状,填充物主要为硬塑状粉质粘土及少量砂,为第三者昔格达组的砾岩残积物,仅在沟岸局部地段有见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

32、圆砾:

褐黄色夹角灰色,松散,稍湿,砾石线岩成分主要为砂岩和泥岩,主要为第三系昔格达组砾岩风化残坡积形成,粒径约2-10mm,大者可达30mm,含量约50%,呈次圆状,填充物主要为软塑状粉质粘土及少量砂,仅在沟底部位有见分布,本次勘察揭露层厚。

33、含粉质粘土:

深灰色夹灰褐色,软塑,主要由粉质粘土组成,含有约25%左右的圆砾,无摇震反应,光泽反应稍光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遇水极易软化,仅在沟底部位有见分布。

4、泥岩:

灰褐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水平纹理发育,水平状产出,泥质胶结,成岩条件较好,仅在沟西岸、北岸有分布。

5、砾岩:

灰灰绿色夹灰褐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水平层理,水平状产出,钙泥质胶结,成岩条件较好,夹多层泥岩及粉砂质夺。

仅在沟东、西两岸及北岸有分布,局部钻孔未揭穿此层。

6、泥岩夹砾岩:

深灰色夹灰绿色、灰褐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泥岩、砾岩且互层状产生,层厚约1-2m,泥岩相对较厚,水平层理发育,钙泥质胶结,成岩条件较好。

场地内除沟底地段未见分布,其余部位均有分布。

7、粉砂岩:

灰色夹灰褐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水平纹理发育,水平状产出,钙泥质胶结,成岩较好,局部夹有粉砂质泥岩。

场地内除沟底地段未见分布,其余部位均有分布。

8、砾岩夹泥岩:

灰褐色夹角灰绿色、深灰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砾岩、泥岩呈互层状产出,层厚约1-3m,砾岩相对厚度较好,水平层理发育,钙泥质胶结,成岩条件较好。

9、粉砂岩:

灰色夹角灰褐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水平纹理发育,水平状产出,钙泥质胶结,成岩一般,夹多层薄层砾岩及泥岩。

10、泥岩:

深灰色,为第三系昔格达半成岩,水平纹理发育,水平状产出,钙泥质胶结,成岩条件好,夹角多层薄层砾岩。

11、泥岩夹粉砂岩:

深灰色夹角灰褐色、灰绿色,为第三系昔格达组半成岩,泥岩、粉砂岩呈互层状产出,层厚4-6m,泥岩相对较厚,水平层理发育,钙泥质胶结,成岩条件很好,夹角多层薄层泥质粉砂岩、砾岩及粉砂质泥岩。

(二)工艺

1、总平面布置

本垃圾处理工程主要由进场区、填埋区和渗滤液调节池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功能区通过进场道路及人行便道连接成一体。

整个场区主要包括卫生填埋场区、渗滤液调节池和管理区三大部分,处理工程的总平面布置按照现行各种规范要求,根据场址的实际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所处风向、朝向以及卫生填埋工艺的需要,综合考虑。

整个场区总占地面积为亩,其中填埋库区占地约为亩,整个区设一个进出口,管理区及地磅设置在新建进场道路入口附近,交通便捷,便于管理,管理区内设有综合房一栋,满足行政办公的需要。

近期新建场道路长约米,填埋场管理区设置于库区东南侧,该区地处整个填埋库区的侧风向。

主要承担填埋场的运行管理任务。

调节池区域位于库区的下游较低处,有一定的高差能保证渗滤液重力流流出。

渗滤液回喷泵房位于调节池旁,两者高差不大,节省渗滤液回喷处理的成本。

2、场地平整

工程场地平整设计是以场地分区为基础,结合单项工程要求进行的。

场地平整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场地清理,场地开挖和场地土方回填。

场地平整最后形成土建构建面,以有利于分项工程的实施。

场地清理:

主要是清除表皮土,清除树木、杂草、腐殖土和淤泥等有害杂质。

场地开挖:

要求挖方基底不得有树木、杂草、腐殖土和淤泥等有害杂质;填方基底无积水,有地下水的地方应得到有效处理;填土土质和含水量必须符合要求,填方应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压实度达到90%以上。

土建构建面:

构建面平整、坚实、无裂缝和无松土;基底表面无积水,垂直深度25cm内无石块、树根及其他任何有害的杂物;坡面稳定,过渡平缓。

库区场地平整应结合库区的防渗要求。

边坡场地平整是考虑库区防渗处理需要设置锚固平台,以利于膜的锚固。

库底平整是为了便于场下水的收集导排、渗滤液的收集导排,根据本填埋场的实际地形,对场底部需进行平整,以满足填埋工艺的需要。

另外,以导渗为控制线,向盲沟两侧进行平整,平整坡度大于或等于2%。

3、防渗工程

防渗方式的选择与场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本工程防渗结构采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JJ113-2007)中的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

场底防渗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

压实基础、750mm的压实土壤层(渗透系数小于1X10-5cm/s)、厚光面HDPE膜、600g/m2长丝无纺土工布一层、土袋保护层。

边坡上防渗层的固定方式采用锚固沟锚固方法。

边坡上的保护土袋初期可先施工2米高,随着垃圾填埋高度增加不断增高,但材料应一次一准备,防渗层施工完毕的锚固平台上应铺设土袋,增强防渗膜的锚固。

4、地下水导排工程

在填埋库区防渗系统下设置地下水导排系统,便填埋场内防渗膜下渗出的地下水排出场外,且应定期对该系统的水质进行监测,发现有污染且水质超过排入自然水体指标时应接至污水处理区处理,同时需对库区防渗系统进行检查修补。

5、渗滤液导排工程

渗滤液导排系统由导流层、导渗盲沟、导排管道组成。

导流层由300mm厚卵石构成,粒径要求15-40mm,按上细下粗进行铺设,防止填埋的垃圾堵塞砾石缝从而影响渗滤液导流的效果,铺设要求必须覆盖整个填埋场底部衬层,坡度不大于2%。

渗滤液导排管道是由2根dn315mmHDPE管组成,将汇集在垃圾坝渗滤液导排出垃圾坝,引入渗滤液调节池,并在坝后管道上安装闸阀,控制渗滤液有组织的导排。

6、填埋气体导排工程

本工程采用被动控制系统,即在填埋气体大量产生时,为其提供高渗透性的通道,使气体按设计的方向运动

填埋场区内每隔50米设垂直集气井,自填埋开始从场底部2米起向上砌筑安装,垂直集气井采用菱形网眼和钢丝网做成圆柱围网,直径为一米。

石笼内设置180的穿孔HDPE管,管的开孔孔径为10,孔距为15cm,高度随封场顶面而变化。

整个填埋场库区内共25座集气井。

场覆土后导气管升出封场平面1米。

7、库区雨水导排工程

为减少填埋区的渗滤液产生量,填埋作业时,需做好雨污分流,设计中采取主要措施有:

1)在垃圾填埋场库区外侧设置永久截洪沟,将库区以外汇集的雨水和终场土场层上雨水排出场外。

2)填埋一区利用锚固沟兼作雨水收集和排放的临时截洪沟,将坡面雨水截流后排出场外。

当垃圾填埋到该锚固平台高度时,将临时性截洪沟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