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4 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教师版.docx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4 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4 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教师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4论述类文本阅读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教师版
【高频考点解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
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
【热点题型】
题型一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
“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
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
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
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
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
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
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
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
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
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
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
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
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
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
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题要点】 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解题思维】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时应先根据题意,找准问题区间,从中找到相关语句,筛选出有关信息,做出判断。
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童不断出现,其原因是“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而“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说明了科技黑箱为使用者提供了最大的方便。
故B项表述不当。
原文第二段谈及科技黑箱的三个特点,A、C、D三项内容均在此段中,表述正确。
【答案】 B
[方法归纳]
1.细读勾画,把握主旨。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所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细读文本,把握全文的主旨和结构脉络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审清题干,锁定区间。
信息筛选与整合,题干是标准,文本是依据。
题干不只是限定了要求筛选与整合的内容,有时也会提示答案要点在文中的位置。
考生可根据题干的要求和提示,锁定答题区间。
3.对比印证,判定选项。
如是客观题,首先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判断它是否符合要求;如符合,再将选项中的信息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对照,判断在转述时是否发生了变异。
【提分秘籍】
所谓“文中的信息”是指作者在文中所阐述或传达的知识、事例、理论、观点或设想等;“筛选”是指根据一定的要求对文本信息进行搜索、选择、获取;“整合”是指对筛选得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并压缩,使之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简洁化。
高考对此考点的考查内容主要有:
①对照语言材料辨别筛选信息的正误;②从语言材料中筛选出符合答题要求的有关语句,并进行整合,做简要的表述。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
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
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
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地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
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
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
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答案】 A
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解析】 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失”;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
【答案】 B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答案】 C
题型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
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皆因人类有一种优越的力量,能改变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
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他,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对外界我们尚需调理,对自己则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条理来驾驭的。
而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懈,一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也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而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且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会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对付外面的变化,改造环境。
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
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
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
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平气稳地去说去做。
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有成就。
所以我们的东西不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
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
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解析】 本题从概括中心意思方面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第一段是本文的总领段,所以主旨可以首先从这段寻找。
第一段最后说“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后面几段也是围绕调整心理来谈的。
A项用“学会心理的调整”来代替“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是正确的,所以A项表述出了本文的主旨。
【答案】 A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思,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解析】 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A选项答题区间在第1段。
B选项答题区间在第3段。
C选项答题区间在第4段。
D选项,最后一段的“这不是小事体,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中代词“这”是重点,它指的是本文的主旨“调理自己的心理”,并不包含选项中“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
【答案】 D
【方法归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四突破”
1.从核心语句突破
文章中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意、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
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
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
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
3.层层概括突破
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突破
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
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了阅读材料,吃透了作品的含意,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
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提分秘籍】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几个主要部分(或说主要段落)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章总的思想,即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看法。
这一考点侧重于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做进一步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高考考查时,多是要求对语段或全篇做归纳和概括,有时也与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结合在一起命题。
所谓“归纳概括”,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发,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归纳和概括是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分析”就是把一件事情、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归纳”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情、现象、概念总结起来或者概括成一般原理;“概括”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
分析是整体到局部的思维过程,归纳则是从具体、详细到抽象、概括的过程。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是伴随着书画创作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工艺。
从现今保存的历史资料看,早在1500年前书画装裱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对于装裱糨糊的制作、防腐,装裱用纸的选择,以及古画的除污、修补、染黄等都有文字记载。
在两晋时代,书画装裱进入初创时期,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还不完善。
南北朝时,书画装裱有了初步的发展,产生了卷轴这种装裱样式。
唐代以人物、山水、楼宇为题材的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挂轴和册页这两种新的装裱样式。
五代的历史非常短暂,但绘画艺术却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由于画绢方面的扩大,使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
一些作品成为屏风的装饰,而后人可能在屏风修理的过程中,将其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和收藏。
宋代书画名家层出不穷,书画装裱有了飞跃发展。
宋代帝王十分喜好书画,在宫廷内设立翰林图书院,以奉绘事;同时又设立专门装裱书画的作坊,制订装裱书画的格式。
此时,书画装裱工艺进入成熟阶段,装裱样式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著名的“宣和装”手卷。
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被广泛用作装裱材料。
不过,著名书画家米芾认为:
绢比纸耐磨,书画展开和卷起过程中二者相互摩擦容易导致书画磨损。
因此,他主张以纸来托裱书画,他的这种观点对后世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代是我国绘画发展的重要时期,书画装裱也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明朝皇帝把仁智殿作为御用画院,并设立了专门从事书画裱糊的机构。
此时,江南地区出现了一批通晓诗文书画的文人雅士,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书画装裱出现了“普天之下独逊吴中”的景象。
在书画装裱样式方面,原有的手卷、册页等装裱样式更加完备,挂轴已经基本定型并开始普及。
万历年间,在挂轴的基础上,产生了对联这种新的装裱样式。
在装裱理论方面,明代周嘉胄所著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
书画装裱因为所在的地区以及使用的工具、材料的不同,加上装裱格调、工艺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
清朝出现的“京裱”与“苏裱”一起成为中国书画装裱的两个主要流派。
“京裱”古朴庄重,讲求防燥、防裂;“苏裱”工艺精湛,用料考究,讲求防霉、防蛀。
直至今日,这两个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
书画装裱能够很好地表现书画的艺术魅力,使书画得以长期保存,在繁荣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很大程度上是经过装裱与修复的缘故。
经过装裱的书画,牢固、美观,便于收藏和观赏。
1.下列关于书画装裱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画装裱是一种特殊工艺,与书画创作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装裱糨糊的制作、防腐以及装裱用纸的选择在我国很早就有文字记载。
B.两晋时代,书画装裱在选材、样式及技法上不够完善;到了唐代,大幅绘画勃然兴起,书画装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装裱样式。
C.五代时期,虽然对大型绘画创作只能以单幅作品的形式进行装裱,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
D.书画装裱很好地表现了书画的艺术魅力,不仅对书画的观赏和保存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繁荣也有独特的作用。
【解析】 “但这一时期的书画装裱工艺对后世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表述有误。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南北朝的卷轴到唐代的挂轴和册页,再到宋代的“宣和装”手卷,明代的对联,这说明书画装裱的样式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B.随着丝织技术的发展,各种质地花纹的织物为书画装裱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的发展促使“苏裱”兴起并广受推崇,可见,书画创作的繁荣对于书画装裱的发展和兴盛至关重要。
D.周嘉胄的《装潢志》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的书画装裱理论著作,也是我国书画装裱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
【解析】 “这种装裱材料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理解有误。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和明代都设立了专门装裱书画的机构,书画装裱得到了飞跃发展。
可见,统治者的重视对书画装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B.书画装裱之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是因为地区不同,使用的工具、材料不同,各地区的装裱格调、工艺也有一定的差异。
C.清代出现的“京裱”和“苏裱”,一个以古朴庄重见长,一个以工艺精湛著称,二者对书画装裱工艺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D.米芾以纸来托裱书画可以减少磨损的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都是采取这种装裱方式完好保存至今的。
【解析】 “《五牛图》《清明上河图》等名画都是采取这种装裱方式完好保存至今的”分析有误。
【答案】 D
【高考押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古 车
刘汉杰
有关中国古代车起源的传说不少,主要集中在两个人物身上:
黄帝与奚仲。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传说他见飞蓬(多年生草本植物,遇风吹则旋转)转动,灵感顿现,发明了车;又说他因为发明了车,才被称为“轩辕氏”。
奚仲是夏代薛部落的首领,司职夏代车正(车辆总管),传说他“桡曲为轮,因直为辕”制造了车。
从早期车的复杂结构上来看,车的制造绝非一人、一时之能,因此,某一位人物造车的可能性不大。
考古发现最早的实证出现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夏代文化遗址中:
曾发现了两条平行的车辙痕迹,痕迹间距约1米,呈东西向延伸。
“前有车,后有辙”,可以确定,早在夏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两轮车。
最早的实物车出土于殷墟。
在殷墟车马坑曾出土多辆殷商时期的车子,皆为一辀、一衡、两轭一舆的双轮车。
这些车与殷墟甲骨片中许多“车”字的形制相仿。
延至西周时期,车被广泛应用于战争、狩猎、农事等诸多方面。
《诗经》有305篇,其中就有57篇记述了车的内容。
在先秦时代,车有“小车”“大车”之分:
马拉的车叫“小车”,也称“轻车”“驰车”或“戎车”,是贵族出行和作战用车。
“小车”地位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有“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之说。
牛拉的车称“大车”,“大车”地位低,主要是运输之用,“平地任载之具”。
战国时期出现了双辕车,较之单辕车,双辕车车体牢固,载重量大。
同是战国时期,人们从匈奴人那里学会了骑马,自此骑兵开始出现,战车有所消减。
秦汉时期,车的形制进一步完备,车的种类也更为丰富。
以秦车为例,当时就有帝王用的金银车、安车、步辇,王侯用的高车、
车,民间用的牛车、马车,军队用的轻车、重车,驿传用的传车等。
汉末以后,出现了记里鼓车和指南车。
“记里鼓车,驾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槌向鼓,行一里则打一槌。
”这是一种利用减速齿轮系统带动车上小木人而报告行车里程的机械车,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
“指南车,其始周公所作,以送荒外远使。
地域平漫,迷于东西,造立此车,使常知南北。
”文献记述,自东汉而后,张衡、马钧、祖冲之等多位科学家都曾制造出指南车,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隋唐时期车的主要形制仍沿袭前代。
达官出行,流行不施车轮的辇与舆;民众运输,除马车外,牛车增多。
宋元时期,在华北、西北等地最为常见的是太平车和独轮车。
太平车专供载货之用,有二轮和四轮之分,车行缓慢,由骡、驴、牛拖拽,大的太平车载重量可达数十石。
独轮车也称“串车”,前后二人把驾,两侧二人扶拐,前用毛驴拽引,用于搬运货物,明代时称这种独轮车为“双缱独轮车”。
清代出现了轿车(马车与轿子结合的产物)与黄包车。
近年来,在两河流域、中东、欧洲等地陆续发现了公元前4000年的车子,而中国古代车的起源最早也只追溯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