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4075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docx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6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案

专题六 农业区位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体系构建

高频考点

命题方向

1.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我国重要农业区的生产条件。

1.以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和区域图等为载体,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农业区位选择及评价。

2.以世界和我国主要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我国“三农”问题及世界新的农业发展模式等。

高频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

(2016·全国甲卷)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

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1~2题。

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

解析:

第1题,庄园经济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和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的前提,是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特色农产品。

第2题,传统茶园以茶树的种植为主,产品主要是茶叶,而现代茶庄园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等活动融为一体,其产品既包括各类传统农产品,也包括特色旅游产品等,产品附加值更高,种类更多元,效益更高。

答案:

1.B 2.C

(2016·海南卷)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

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

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

据此完成3~5题。

3.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光照D.土壤

4.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生产技术先进

C.种植历史悠久D.能源供应充足

5.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解析:

第3题,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就为了改善热量条件,所以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

第4题,从材料提取信息“2014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说明该地区的温室培植蔬菜的生产技术比较差,同时也说明该地区温室种植刚起步不久,称不上历史悠久。

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较少,劳动力的成本较高;但该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能为温室培植提供充足的能源。

第5题,从材料提取信息“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和该地区引进的温室培植“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20%的需求”,说明政策扶持最直接的目的是让蔬菜尽可能满足当地需求,减少对外依赖。

答案:

3.A 4.D 5.A

6.(2016·全国乙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

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

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

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

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

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

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

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

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

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解析:

(1)题,应结合“喜高温”“抗寒性差”“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等茉莉的生长习性作答。

(2)题,一方面要根据横县的地形条件分析其有利于茉莉种植的条件(冲积平原由河流搬运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地势高,受洪水的威胁较小,且有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等);另一方面要结合“根系发达”(疏松的土质利于根系伸展)、“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等茉莉的生长习性进行分析。

答案:

(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

(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1.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分析以区域图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问题时,首先要进行区域定位,然后结合该区域地理位置特点分析区域突出地理特征。

具体分析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效益。

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

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主导因素:

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典型农业(农作物)

热量

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

地形

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

土壤

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交通

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方地区

技术

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

(3)限制性因素:

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水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2.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具体分析如下:

―→

―→

(2)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后传播至欧洲,最终在荷兰大量种植并成为荷兰的国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郁金香传播至荷兰是因为(  )

A.荷兰的气候更适合郁金香的生长

B.欧洲有广阔的市场

C.荷兰的政策优惠

D.荷兰的海运非常发达

2.荷兰的郁金香至今仍在世界占统治地位,最可能是因为(  )

A.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

B.悠久的种植历史

C.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D.世界鲜花市场不断扩大

解析:

第1题,郁金香原产于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说明较干旱的环境适宜郁金香的生长,荷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A错;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B正确,C错误;鲜花需要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D错。

第2题,成熟而高超的种植技术才可以生产出优质的鲜花,优质的鲜花才能占领市场,故A正确,C、D错;悠久的种植历史只是先进种植技术的条件之一,B错。

答案:

1.B 2.A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3~4题。

3.甲地区生产优质瓜果,近年来当地农民在瓜秧周围的表土上铺一些小石块,这样做可以(  )

A.增加土壤水分蒸发   B.保持土壤水分

C.减小瓜田日温差D.减少太阳辐射

4.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降水稀少,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

解析:

第3题,这样做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水分、肥力,同时可增大瓜田日温差,提高瓜果的产量和质量,与太阳辐射关系不大。

第4题,乙地区位于湟水谷地,位于青藏高原上,热量条件差。

答案:

3.B 4.C

高频考点二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2014·全国卷Ⅱ)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下列农业生产类型中,最适宜在图示岛屿发展的是

(  )

A.水田农业       B.迁移农业

C.种植园农业D.畜牧业

解析:

该岛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光热不足,不适宜谷物的生长,A错;该岛为温带气候,故不宜发展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C错;迁移农业是一种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宜发展,B错;该岛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D正确。

答案:

D

(2015·安徽卷)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完成下题。

2.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经营方式粗放

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

解析:

乙地所在区域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农田地块小,机械化水平低,A项错误;季风水田农业需要的水利工程量大,B项正确;乙地劳动力丰富,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善于精耕细作,属劳动密集型农业,C项错误;乙地的水稻种植业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D项错误。

答案:

B

(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

读图完成下题。

3.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解析:

由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得出,该地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稻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因而属于混合农业,D正确。

答案:

D

 我国主要农业区、农作物分布及区位条件

1.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判断一个区域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是看该区域的生产对象和生产目的,要建立一种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

比较如下表:

判断依据

判断结论

生产对象

生产目的

生产规模

地域类型

水稻

自给

小农经营

水稻种植业

牛、羊

面向市场

大牧场

大牧场放牧业

小麦、玉米

面向市场

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谷物农业

谷物、牲畜

主要面向市场

规模较大、机械化水平高

混合农业

单一热带经济作物

面向国际市场

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生产设施齐全

种植园农业

2.农业地域类型的评价方法

评价某地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可从该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生产特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思考。

要注意生产条件与特点、问题与措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并注意借鉴典型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功经验,现举例如下:

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业地域类型判断

下面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依次是(  )

A.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

2.图中M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C.交通便捷

D.气候温和湿润,草原面积广大

3.图中②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三江平原B.内蒙古和新疆

C.成都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