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407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古人的步行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

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

古代以右、前为尊。

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

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

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

《尔雅》说:

“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行”,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奔”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

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疾趋”。

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

在官场之中,则有“趋礼”之说。

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

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格情趣和风度教养。

先秦君子

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庄重和谐的美。

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

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

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

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

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

颜回步、趋、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

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

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

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

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

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

“徒跣”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

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

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徒跣入谢”,即是表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1.不能说明第1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3分)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鸣佩玉:

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B.容美于真:

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实之中。

C.一种时尚:

社会对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

D.徒跣:

原意为“脱鞋走路”,引申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3.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

B.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

C.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贬儒。

D.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

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清之,字子澄,临江人。

登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

调万安县丞。

时江右大侵,郡檄视旱,徒步阡陌,亲与民接,凡所蠲除,具得其实。

州议减常平①米直,清之曰:

“此惠不过三十里内耳,外乡远民势岂能来?

老幼疾患之人必有馁死者。

今有粟之家闭不肯粜,实窥伺攘夺者众也。

在我有政,则大家得钱,细民得米,两适其便。

”乃请均境内之地为八,俾有粟者分振其乡,官为主之。

规画防闲,民甚赖之。

帅龚茂良以救荒实迹闻于朝,又偕诸公荐之。

茂良入为参知政事,与丞相周必大荐清之于孝宗。

召入对,首论:

“民困兵骄,大臣退托,小臣苟偷。

愿陛下广览兼听,并谋合智,提要挈纲而力行之。

古今未有俗不可变、弊不可革者,变而通之,亦在陛下方寸之间耳。

改太常寺主簿。

丁内艰,服除,通判鄂州。

鄂俗计利而尚鬼,家贫子壮则出赘,习为当然,而尤谨奉大洪山之祠,病者不药而听于巫,死则不葬而畀诸火,清之皆谕止之。

差权发遣②常州,改衡州。

先是,郡饰厨传以事常平、刑狱二使者,月一会集,互致折馈。

清之叹曰:

“此何时也?

与其取诸民,孰若裁诸公。

吾之所以事上官者,惟究心于所职,无负于吾民足矣。

岂以酒食货财为勤哉?

”清之自常禄外,悉归之公帑,以佐经用。

至之日,兵无粮,官无奉,上供送使无可备。

已而郡计渐裕,民力稍苏。

归,筑槐阴精舍以处来学者。

光宗即位,起知袁州,而清之疾作,犹贻书执政论国事。

诸生往候疾,不废讲论,语及天下,孜孜叹息,若任其责者。

周必大来视疾,谓曰:

“子澄其澄虑。

”清之气息已微,云:

“无虑可澄。

”遂卒。

(《宋史·刘清之》)

【注】①常平:

古时用以平抑粮价的粮仓。

②权发遣:

宋代官制,相当于知州。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江右大侵侵:

饥荒。

B.州议减常平米直直:

价钱。

C.两适其便适:

恰好。

D.帅龚茂良以救荒实迹闻于朝闻:

上报。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刘清之卓有政绩的一组是((3分)()

①徒步阡陌,亲与民接②规画防闲,民甚赖之

③提要挈纲而力行之④与其取诸民,孰若裁诸公

⑤清之皆谕止之⑥已而郡计渐裕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清之了解民情,所提救灾措施符合实际。

他任万安县丞时,当地发生旱灾,他亲到田间了解旱情;他提出的救灾措施让州里的百姓无论远近均蒙其利。

B.刘清之性情刚直,敢于进谏。

孝宗向他征询意见,他直陈时弊并劝孝宗在广纳意见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情努力推行;他认为皇上的意愿是革除时弊的关键。

C.刘清之不讨好上级,却能体恤百姓。

他到衡州任职后,州里为讨好常平、刑狱两方上级使者花费公款聚会送礼,为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废止了这种做法。

D.刘清之有疾在家,仍关注朝政。

光宗时,他被再次起用,虽因有病不能赴任,仍写信给执政者表达对国事的看法;学生看他时,他也常为天下事叹息。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乃请均境内之地为八,俾有粟者分振其乡,官为主之。

(2)吾之所以事上官者,惟究心于所职,无负于吾民足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

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

(5分)

9.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小题1分)

(1)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2)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3)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4)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

,。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3、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题

特别的礼物郁葱译

早上,阿尔琼被收音机定时的7点新闻闹醒。

他摸着旁边空空的枕头,才想起妻子出差了。

玛洛比此刻正在奥兰多,她早就起来了,但她怕打扰丈夫阿尔琼休息,一直等到7点才拨通家里的电话,因为今天是他的生日。

结婚27年了,她从未忘记过。

不能与丈夫一起庆贺他的53岁生日,她感到很遗憾。

好在今天晚上她就可以回家了。

电话响了,阿尔琼拿起听筒。

“祝你生日快乐!

”电话另一端唱道。

“谢谢你,亲爱的。

你还好吗?

你什么时间回来?

”所有的话都一下涌到阿尔琼的嘴边。

“我一切都好。

我乘坐的航班晚上7点28分到菲尼克斯,8点半就可以到家了。

记得给药店打电话给你送药,你的药明天就该吃完了。

回家后,我与你一起到外面吃晚饭。

“啊,太好了,”他说,“我一直想去昌德尔大街上新开的巴西餐馆品尝一下那里饭菜的味道呢。

玛洛比最后还提醒他别忘了按时吃药,因为她仍然认为他什么都不能自理。

他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就把药服了;他的心脏随时都会出问题。

医生说他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而且越早越好。

他已经在全国心脏移植登记名录上等待了两年。

他每天都随身带着呼机,因为很快就该轮到他得到新的心脏了。

很久以前,在一个要好的朋友因肾脏衰竭而死亡后,他和玛洛比就签约死后将器官捐献出来。

就在他要出门时,女儿希卡来电话祝他生日快乐。

她现正在旧金山的大学学医,她是他的骄傲。

下午,医院的一名护士来电话,说他们得到一个好消息————有心脏了,今天晚上就可以做移植手术。

终于等到心脏了,他异常兴奋。

护士告诉他,心脏正在送来的路上,他必须到医院办理入住手续。

他赶紧给妻子打电话,可她的手机关机。

可能正在回家的路上。

于是他给她留了一条短信:

“玛洛比,你一定不会相信,我得到了最好的生日礼物。

医院说他们为我找到了一个心脏,并马上要做移植手术。

晚上吃饭的事只好取消了,我们以后再吃。

医院见。

然后,阿尔琼又给他最要好的朋友沙姆打了个电话,沙姆坚持放下工作陪阿尔琼去医院。

阿尔琼住进医院之后,医院就为他开始做手术前的准备工作。

现在就等着心脏送到后就进手术室了。

得知阿尔琼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消息之后,其他好几个朋友也都急忙赶到医院。

沙姆也已去机场接玛洛比了。

女儿明天上午就到。

晚上7点45分,护士来说,心脏已经到了,正在送往医院的路上。

手术很成功。

真是奇迹,他的身体对新心脏没有任何排斥。

阿尔琼慢慢开始从手术的麻醉中醒过来。

他睁开眼,感到嘴很干。

护士走到他跟前,问他需要什么。

“水和我的妻子。

”他艰难地用嘶哑的声音说。

护士给他拿来一些冰沙,并把沙姆叫来。

他用质问的眼光看着沙姆:

“玛洛比在哪里?

”“她很快就到,你现在应该好好休息。

医生说手术很成功。

祝贺你!

”沙姆说。

两个星期后,阿尔琼回到家里。

他的心脏手术恢复得很好,但他却闷闷不乐。

家里没有玛洛比,显得很空。

玛洛比再也没有回来,实际上,她已经部分回来。

就在玛洛比回家去机场的路上,不幸遭遇车祸。

一辆快速行驶的小轿车迎面与她相撞,她被紧急送往医院,但已经无法抢救。

她的大脑彻底受损。

医院从她的驾驶执照上得知,她是器官捐献者。

于是,他们把她的器官留了下来。

阿尔琼正好是等待移植心脏名单的下一个——死者的血型等情况正好与他相匹配,所以,心脏便给阿尔琼送来。

得知这一切,阿尔琼悲痛欲绝。

他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想起了30年前他们在加尔各答大学读书的时光。

他们刚开始恋爱,就赶上他的生日。

她问他:

“生日想要什么?

“我想要你的心。

”他回答。

他还记得玛洛比在听到这句话时,羞怯地低着头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