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84009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9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1年2月25日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即将建成投产的首钢水钢炼铁厂四号高炉。

本报记者黄蜀锦摄

  水城县蟠龙乡法那村的“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黄蜀锦摄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贵州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和中共六盘水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制定《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族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克服了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和特大干旱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统筹城乡、跨越发展”的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快则快。

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和国家扩大内需等机遇,发挥资源、区位和大企业相对集中等优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发展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煤化工等优势产业及其后续产业,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和开拓消费市场,强化宏观调控政策和工作措施的落实。

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0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0.64亿元,年均增长15.2%,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5年的18.5:

41.8:

39.7调整为6.04:

60.57:

33.39。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500美元,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结构逐步改善、协调性逐渐增强的良好态势。

财政总收入从2005年的30.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89亿元,年均增长29.1%。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1098.48亿元,年均增长22.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5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1.34亿元,年均增长17.7%。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863元增加到2010年的3600元,年均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5年的8032元增加到2010年的14428元,年均增长9%。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镇胜高速公路境内段建成通车,水盘高速公路、六枝至镇宁高速公路、水城至六枝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境内段开工建设,建成了红威、英柏、柏火、玉马等一批二级公路,运煤公路达500公里,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六沾铁路复线货场建成,客运线建设进展顺利;六盘水月照机场试验段开工建设。

黔中水利枢纽工程、白河沟、渔洞坝、旧院、双桥水库开工建设。

重点产业取得新的成就。

煤炭产业稳步发展,响水、发耳、松河、玉舍等大中型煤矿基本建成,地方煤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电力产业发展加快,盘南、野马寨、发耳等电厂建成投产,万家口子、泥猪河、毛家河等水电站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四格坡上风力发电站开工建设。

冶金建材产业健康发展,首钢水城钢铁(集团)公司发展迈上新台阶,贵州首黔新工艺新材料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基地开工建设;全市水泥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工作进展顺利。

煤化工发展加快,老鹰山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建成。

矿山机械制造业发展步伐加快。

轻工业、食品加工业等发展取得一定成效。

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城市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城市管理不断加强,"双创双建"活动取得一定成效。

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以退耕还林、天保、珠防和石漠化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环境保护、污染治理和节能降耗取得积极进展,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性逐步增强。

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2.69%。

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广播、电视、就业和社会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在总体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我们已具备加速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世界经济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国内经济形势趋好,为我市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力度加大,为加快我市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国家明确在六盘水等资源富集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为我市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更加有利环境;中央企业转型发展和向西部扩张步伐加快,东部产业加快转移,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六盘水要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上做得更好一些,为全省作出表率,并提出加快“毕水兴经济带”建设,为我市加快发展增强了信心;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六盘水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基地,一批重大项目将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产或陆续开工建设,将为我市快速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经过多年来的开发建设,我市发展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发展思路日益清晰,广大干部群众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为加快发展积蓄了重要力量。

特别是我市已经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重要阶段,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为新兴产业的培育、传统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强大支撑,我市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腾飞、全面跨越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将是六盘水市实现跨越式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不够快;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突出,全面实现小康任务还很艰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仍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劳动者素质亟待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面临很大压力;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解决民生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改革开放力度还不够大,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制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利益关系的处理难度加大;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有待巩固和加强,较大事故时有发生。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专栏1   六盘水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及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05年                    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年                          年均增长(%)

1                                                   生产总值(亿元)              207.92                  500            500.64                        15.2

2                                                   其中:

第一产业(亿元)        18.71                    25              30.25                          7.5

3                                                   第二产业(亿元)              117.11                  315            303.22                        18

4                                                   第三产业(亿元)              72.1                      160            167.17                        14.5

5                                                   人均生产总值(美元)          840                        1900          2500                            15

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58.06                    80              131.34                        17.7

7                                                   财政总收入(亿元)            30.04                    65              107.89                        29.1

8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13.23                    30              49.3                            30.1

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21.5                    260            335                              22.5

10                                                 城镇登记失业率(%)          4.4                        4.2以内        4.16                                

11                                                 城乡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7.81                      8.7            9.38                            3.7

12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9:

56.32:

34.68    5:

63:

32    6.04:

60.57:

33.39        

13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20                          30              30                                提高10个百分点

14                                                 粮食总产量(万吨)            7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