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3138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奥尔夫音乐教案.docx

奥尔夫音乐教案

一、奥尔夫音乐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奥尔夫1895年7月10日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卡尔•奥尔夫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奥尔夫基本上是自学成才的大师,从少年到青年,他通过自学刻苦钻研大师们的作品,在不断地探究大师们的风格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

“那种“野生”的具有原本性的音乐、戏剧”。

他从不把自己禁锢在某一专业、学科之中,作曲、指挥、戏剧、舞蹈……,他均报有极大热诚去关注、去研究。

1924年奥尔夫与友人—舞蹈家军特合作在慕尼黑创办了一所军特体操音乐舞蹈学校,即“军特学校”。

在那里奥尔夫开始了他变革音乐教育的一系列尝试,如新的节奏教学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的试验。

在音乐方面最突出的是在音乐与动作教学中突出节奏性乐器,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

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现已闻名全世界,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

奥尔夫为了实现“尽量使学生能自行设计他们的音乐和为动作伴奏”,他从本土及外国的民俗音乐中找到了编写教材的源泉。

1930年他与终生的合作伙伴凯特曼编写的教材初版第一卷发表了。

这本教材作为基本的音乐教材练习引导人们走向音乐的原本力量和原本形式,由于其演奏和舞蹈的性质,使外行很容易学会。

接着,又陆续出版了许多其他的小册子,为奥尔夫乐器的练习编配了大量教材,在这个过程中奥尔夫的学生—也是后来一生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古丽特•凯特曼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军特学校”的实验由于在国内外的旅行演出和在各种国际会议上进行的教学法示范性演出受到许多教育家们的关注,有力地推动了有关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

1932年,一部意味音乐教育革命的作品—《奥尔夫教材——为儿童的音乐,由儿童自己动手的音乐——民歌》已准备出版,但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这个出版计划搁浅了。

奥尔夫决定离开音乐教育去从事专门作曲。

1937年以一部十四世纪诗集手抄本创作的音乐剧《卡尔米娜•布拉纳》实现了他的突破,四十二岁的他此前已有许多探索性的作品问世,但他称这种突破为他的“全集”的开端。

从1935年至1942年,奥尔夫的三部成名作问世:

《卡尔米娜•布拉纳》(1934—1937)、《月亮》(1937—1939)、《聪明的女人》(1941—1943)相继问世。

奥尔夫从青年时代起就在追求的“完全戏剧”——一种通向人本的、寻找最初的、原始的、融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的那种艺术,在这三部作品中得到体现,使他在“完全戏剧”(或称整体艺术)的创作上已走向成熟,形成了真正的奥尔夫风格。

这里同样体现了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所体现的那种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

1948年到1949年完成《安蒂戈尼》,这部作品综合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而在伴奏乐队的配器上采用4架钢琴、59种打击乐器与人声的大胆结合,以体现最古老的神话——太阳神与月亮神的结合,刚与柔、健与美的天然合一。

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世界上作为大师级的作曲家的声望。

他在专业作曲上所采用的技法与他在音乐教育上一样,都是突出节奏性因素,以某种固定音型不断反复作音乐发展动力,在旋律中较少使用半音音阶和变化音,和声让位到更次要的位置,总之无论旋律、伴奏都以古朴、简洁为创作技法和表现形式。

舞台布景、演员服装的象征性都是体现他原本性的“完整艺术”的理念。

奥尔夫一生耕耘不息,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和音乐戏剧,直到1973年78岁高龄时,还创作了他最后一部大作《世界末日之剧》。

1950年—1960年奥尔夫曾任慕尼黑音乐学院作曲大师班教授和负责人,他的教学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宗旨,这在专业音乐教育领域仍贯穿他一生的教育思想。

奥尔夫从1948年开始为巴伐利亚电台编写“学校音乐教育”,连续播了五年,受到学校的热烈欢迎。

1950—1954年出版了五卷本《学校音乐》(《Orff-Schulwerck》),被欧美各国相继翻译出版介绍到世界各地。

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奠基性意义的大事。

1961年在奥地利萨尔斯堡“莫扎特音乐及造型艺术大学”成立了“奥尔夫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奥尔夫教学法的研究和培训中心。

1962年奥尔夫和凯特曼访问日本,在日本掀起研究和实践奥尔夫教法热潮。

奥尔夫教学法与东方文化的结合开始了奥尔夫教学法新的里程。

1982年奥尔夫在慕尼黑他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或曰“理念”用一句话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

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2、即兴性;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4、从本土文化出发;5、适于开端;6、为所有人。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二、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

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

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

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

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

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

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

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

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

导读: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

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

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

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Orff-Schulwerk)的创建者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一位卓有成绩的德国作曲家,音乐作品在全世界经常上演。

他同时也是位音乐教育改革先驱。

他的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教材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

他认为,传统音乐教学法舍本求末,过度强调技巧,却忽略了音乐的生命、创造和表达。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

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

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

特制的奥尔夫乐器使儿童能迅速在乐器上表述音乐的构想,享受创作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

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美好的前景。

  幼儿手指小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此时最需要发展的不是技巧,而是乐感的培养和对音乐的热爱。

奥尔夫教学法恰能满足这一需要。

 

四、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导读: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

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

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

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

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

”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

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

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

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

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

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

比如老师启发宝宝:

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

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

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

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

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

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妈妈谈感受

  郭女士宝宝3岁半

  我女儿2岁半的时候,我让她去学钢琴,但女儿不听话,根本不注意老师的讲课。

去了两次后,就死活再也不去了。

后来我给他报了奥尔夫音乐班,女儿很喜欢。

这里的乐器很简单,音色却很美,比如响板,颜色是红的,形状像贝壳,女儿一捏一捏的,就能发出音乐节奏。

学习某些音乐时,还能配合上舞蹈,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上学的东西挺多的。

  孙女士宝宝3岁

  我和宝宝一起上过奥尔夫的课,那次老师让妈妈们坐在地板上,抱着宝宝。

然后老师放一段音乐并启发妈妈和宝宝:

这是海浪的声音,是小的海浪,妈妈抱着宝宝左右轻轻地摇啊摇,一个大浪来了,船翻了,妈妈和宝宝倒向左边或右边。

我和孩子都觉得挺有趣,我相信孩子通过这种课程,会逐渐理解音乐

五、在“奥尔夫”中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导读:

让他们知道,要与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才能得到这种快乐。

将艺术教学作为儿童智能开发、素质培养的手段是当今先进、发达国家惯用的教学方式。

对素质的理解,尤其涉及到音乐艺术教学,很多人会理解为艺术修养、音乐爱好等,而不是作为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所需具备的智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已重新归纳为八大智能——人的基本素质。

在跟进的研究中证实这些智能可通过艺术教学去开发提高。

奥尔夫教学在世界广泛的推广流传,并不断的调整发展,成为在艺术教学中能同时解决孩子的智能开发,素质培养的典范,尤其是对孩子的创造力、空间、人际关系等素质的培养有突出成效。

  我国独生子女的家庭不少,在这些家庭中时常有众多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景,就做成了孩子常常以我为中心,使孩子往往忘记了或忽略了别人的存在,也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沟通。

如碰上工作繁忙,不善引导的家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在人际的交往上出现问题。

或出现孤僻,难以合群,或出现个性太强,听不进不同意见,不会尊重他人,难以与人合作完成任务。

更有甚者,为了引人瞩目或取悦小伙伴,就故意去挑逗、激怒他人,其效果适得其反。

发展下去,长大后也难与同事相处,更何况配合协同,合力完成工作?

  奥尔夫教学法在利用艺术教学去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首先,音乐与舞蹈是孩子们都乐于参与的活动项目,第二,作为执教者,在做艺术教育的同时,要有很强的素质教育意识,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孩子年龄还小,许多素质、智能都有待开发,如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开发最佳时段是在4至5岁,错过了这个时段就难有最好的效果。

将艺术教学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镶入”孩子合适的游戏中进行教学,是奥尔夫教学的最高境界。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对教学对象年龄特征、心理、生理状态有充份了解,课程设计周密准确,能让孩子从头到尾跟着老师走。

在欢快的唱歌、律动游戏中,孩子慢慢可以脱离开家长(其中会有个别性格较脆弱的孩子还不行,要耐心的等待)。

小小的打击乐器如碰铃、铃鼓,利用孩子刚学会的基石节奏,就开展一些简单的乐器合奏,两个声部,要求孩子要互相听,准确配合好。

孩子在这个练习中开始注意到有其他小朋友的存在,知道要与他人好好配合,就能演奏出好听的音乐来。

舞蹈教学也对此有相关的、循序渐进地安排。

开始时让两、三个小朋友一齐手拉手,转个圈,脚碰脚,跺一下……孩子很快就能做到,既高兴又快乐。

让他们知道,要与其他小朋友做好朋友,才能得到这种快乐。

各种形式的两人或多人以上的配合競赛游戏,隔三岔五就会出现一次,小朋友从中明白到要取胜就要尊重小伙伴,就要与他们好好配合,只有团结大家,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

这种社交人际关系的能力的开掘和强化,将使孩子受用终身。

六、在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导读: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永恒主题。

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的灵魂。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

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

而感觉能力是人认识世界、发展智力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

通过音乐教育可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直觉等方面的培养。

而是有创造性的人必然是感觉灵敏的人,艺术教育正是培养感性知觉的最好途径。

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毕生都具很大作用。

  1、利用好奇心引导探索,培养创新精神。

  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能力的表现。

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使,他们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

  探索是创造的前奏,而好奇心又是探索的原动力。

因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十分重要的。

在进行“打击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各式各样的乐器十分感兴趣,他们忍不住好奇心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弄得活动室里一片噪音。

刚开始时我为了将活动任务完成总是把乐器收起来,讲解示范完了才发给幼儿,结果我发现幼儿对我的讲解不感兴趣,注意力始终在乐器上,教学效果并不好。

经过思索后我决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去掉枯燥的讲解,活动一开始就放手让幼儿自由地去感觉触摸各种乐器,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自己探索这些乐器的特点和用法,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自然会提出问题,我就鼓励他们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再进行引导,结果我班的幼儿不仅每次都积极参与“打击乐”活动,而且对活动内容掌握得很好。

这一举动,不但很好地保护了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积极探索,还为幼儿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形成了初步的创新精神。

  2、即兴——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

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

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和唱奏实践,以即兴活动形式发展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截长补短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而做得好不好不是关键问题。

奥尔夫教学明确提出,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儿童在成长、实践的过程中的结果可能是幼稚、粗糙、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儿童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

奥尔夫说过,原本性的音乐是让儿童很早就开始以即兴活动形式,创造性的探索节奏、音响和旋律等音乐基本素材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

以上一系列论述表明,即兴性创造原则的精髓在于,不仅仅把即兴演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而是把它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起点和基础。

在即兴的活动中,培养了儿童的敏锐的听觉,精确的节奏感,对于音乐定时、结构的感知,对于音乐形象、表现的黎烈和高度的集中注意,默契的相互配合,实际上是对儿童音乐能力的全面发展。

奥尔夫活动中首先唤醒和加以训练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因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即兴活动。

  即兴——对一个人的一切禁锢的放纵。

奥尔夫著:

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卓越的出发点。

即兴也成为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它能促进一般的感知、注意力集中和记忆力,训练身体动作,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给予孩子去参与即兴是少的可怜。

因为教师都对其有一种恐惧,认为即兴活动是神秘的、教不会也不会教的课程,还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本身的创造能力就不强,缺乏创新意识,也就更不会想念孩子在这方面的特殊才能了。

  3、创造与环境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创新。

  儿童并应不需要熟练的技巧,但是需要情感和环境的宽松自由。

如孩子们自发、直觉的创造活动受到很多教条、规矩的压力和限制,就会压抑和摧残儿童的创造性,个性成长也必然受到影响。

儿童在人格的发展上会变得习惯模仿,只愿意跟随生活中的常规模式,不善于适应新的变化,习惯于依赖他人、缺少独创性。

  环境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离开生活环境的教育是苍白空洞的。

同样,如果教幼儿学习音乐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脱节,这样的音乐活动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应有的教育功能。

只有把握幼儿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细节,结合幼儿接受音乐教育的能力和特点,结合音乐教育实际需要向幼儿进行教育,才能有效地发挥音乐教育特有的教育功能,逐步完成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发展的任务。

幼儿时期这一特定的年龄段,使幼儿的思维及能力定位在生活最基层的部位,他们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

音乐创新教育活动选材是很重要的,要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充分体现幼儿的想法,从实际出发、于平凡中出新。

只要老师们能遵循幼儿音乐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恰当地选用教材,细心地研究教材,从中挖掘有助于培养能力的教育因素,结合幼儿的生活环境、学习活动,切合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音乐教育,幼儿就能得到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之后,再结合与教材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生活体验,引导幼儿感受和领悟音乐的情绪情感和教育内涵,这样就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刘白羽在创作经验中总结说:

“对一个创作者来说,是生活中的种种具体的动人的形象打动你,给你带来思想、认识,你通过复杂的生活形象,才提炼出你的理解……”。

这就是所谓的来源于生活。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我认为音乐可以贯穿于生活的每一环节。

我们不应该将音乐教学内容局限于一两节课堂教学活动中,这种音乐课堂教学的模式应当给予打破,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分散到一日活动中,在各个环节中渗透音乐内容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应当给予重视的是一日生活中贯穿的音乐活动要为这一日安排的音乐教学内容服务。

  4、创造的关键在于动手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儿童的创造力在他们的手指上。

”这充分说明动手实践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

传统的音乐教学多是动口不动手,这就是限制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而,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必须让幼儿养成动手又动口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应当引导他们根据对歌曲的认识,用手打节拍;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想象用手表达情感;有时,还要配上相应的场景与道具,让幼儿利用这些场景与道具进行表演,表达歌曲的意思。

这些动手的活动,都不失为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幼儿在这些操作活动中就尝到了创造的乐趣。

我通常在教学歌曲的过程中都要求幼儿根据歌词进行动作的创编,比如在《好妈妈》这一音乐活动中,由于歌词较长幼儿记住较困难,我就让几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妈妈、娃娃,而且提供了相应的道具,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很快就记住了歌词而且演唱得十分有感情,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实践还培养了幼儿大无畏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当然,幼儿对音乐进行创造,离不开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必要的音乐知识教师还是应当引导幼儿学习理解。

另外,培养幼儿音乐的创造能力还要多鼓励。

幼儿的音乐创作毕竟是幼稚的,教师应很好的保护这些创造的最初火花,让幼儿明白音乐创造并不是高深莫测,而是妙趣横生的。

  音乐创新教育顺应当代教育改革的思路,我们幼儿教师不应该把它视为一个任务而挖空心思生搬硬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要留心观察可以创造出新意的地方,将它们灵活运用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

重视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思考和创造,给我们的孩子一个崭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环境,在音乐创新教育活动中发挥他们无穷的潜力,让他们自由、主动、积极地成长!

七、奥尔夫音乐课可开发多元智能

导读:

在这短小而轻松的一堂音乐游戏课中,同学们的各方面智能都得到了开发和运用,这不得不为奥尔夫音教法的魅力而感叹!

 现代科学家把人的智能归纳出了七种,即:

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七种。

一堂音乐课能开发人的多元智能?

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相信吧!

但自从我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后,便真正地感受到了音乐课的魅力!

音乐课其实可以开发人的多元智能!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不只是单纯的音乐教学,而是溶音乐、动作、舞蹈、语言、游戏、创作及其它为一体的。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极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性及参与性,赋予学生综合的能力。

人人都在可以轻松愉快的情绪中,在没有困难的压力下学习和掌握原本性的音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