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2895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docx

软件品质管理系列三开发计划书编写基准

 

开发计划书

编写基准

变更历史

编号

年月日

变更号码

页数

编制

审查

确认

审议及确认

1

2004.03.10

新建

A4:

10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页数包含封面、变更历史、变更书、目录

Sheet编号

1/1

目录

1概要4

1.1项目的定义、开发的目的及开发规模4

1.2关联项目和位置的说明4

1.3开发的前提条件4

2开发的基本方针4

3开发资源4

3.1开发体制4

3.2开发环境4

3.3使用的文档示例及版本5

4开发日程5

5专利调查和申请5

6开发方法5

6.1开发过程5

6.2各工程的推进过程5

6.3进展管理6

6.4相关组或部门之间的接口6

7品质计划6

7.1品质指标和目标值的设定6

7.2确保品质的实施活动6

8配置管理计划6

8.1对象范围7

8.2开始应用时间7

8.3管理方法7

8.4实施配置管理的组织和责任范围7

9编译后程序的管理7

9.1应用范围7

9.2应用开始时期8

9.3管理方法8

10测试计划8

10.1测试工程8

10.2日程计划8

10.3测试环境8

10.4人员计划和体制8

10.5完成基准8

11检查计划8

12维护计划8

13其他9

13.1购买者要求式样书的编制、变更和Review9

13.2文件和品质记录的管理9

13.3顾客支付品管理9

13.4购买品的验证、妥当性确认和不合格品的管理9

13.5验收测试计划10

13.6权利的归属(著作权等处理)10

14附录10

1概要

1.1项目的定义、开发的目的及开发规模

项目的定义、开发的目的以及估计的开发规模。

(1)定义:

记述该项目是干什么的。

(2)目的:

记述为何开发此项目。

(3)开发规模:

此处为估计的开发规模,用代码行表示。

1.2关联项目和位置的说明

如果有关联项目,要记述关联的产品及其位置。

记述与客户开发/其他公司开发的关联产品或者公司内关联产品的关系。

1.3开发的前提条件

记述开发的前提条件,包括:

开发的经过、背景。

2开发的基本方针

根据前面的前提条件,过去项目的经验、教训和产品特性,记述本项目推进的基本方针,包括:

可靠性确保对策实施,生产率提高对策和目标值等。

计划制定时估计的风险和相应的对策也要记述,如:

新领域/新的技术/新产品的使用,其他的并行开发,客户的工作分担等。

3开发资源

3.1开发体制

要根据项目的特性,确定适当的体制。

项目的特性包括:

规模,难易度,客户需求(高可靠性,高性能等),新开发/推广项目的不同,内部的/一部份外部订货/业务分担,技术水平,分散开发程度等。

Ø记述各工程中相关部门、组以及相关公司的职责和权限。

Ø记述和客户或关联工作岗位(销售,SE,QA)的关系。

Ø确认发生权限转移的情况时设置的代理人员。

3.2开发环境

记述各工程的开发环境(工作地点,使用设备)及其运用、维持和管理方法。

对实际的开发使用的环境要在计划阶段讨论,使用的设备(硬件,工具等)要在开发前评价。

要根据分散开发的程度,决定适当的管理程度。

3.3使用的文档示例及版本

记述客户/公司相关部门提供的从其他系统中找出的对应文档的示例及版本。

4开发日程

记述开发的大日程,大日程中包含以下日程:

Ø开发大日程:

如果其他章节有描述,可以引用到其他章节。

Ø关联项目开发日程:

记述关联项目的开发日程。

Ø设计Review日程

Ø培训、训练日程(新技术的引进,需要承认的时):

记述必要的培训的日程

5专利调查和申请

如果要使用其它公司的专利,需要得到许可,应在此处记述对于专利的调查方法(调查预定期间/调查对象领域);如果涉及到使用本公司的专利,应在此处记述专利申请计划(申请时期/件数)

6开发方法

6.1开发过程

(1)开发技术的应用:

其中包含程式设计语言的选择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

(2)开发支持工具

(3)开发的工程

(4)开发文件体系:

明确要交付的文件,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最终交付文件:

程序、设计文档、品质资料。

中间交纳物品:

依据各项目,在最终交纳日之前,被要求交纳一部分,确认是否有如下的交纳情况。

如:

Ø交纳中间工程的物品

Ø测试工程中间的沟通,确认假定交纳

Ø开发阶段分开时的优先交纳

(5)开发的规则:

包括:

必须遵循的标准、可自行制定或修订的标准等。

6.2各工程的推进过程

对每个工程要做事项进行规定,根据项目的特性,决定各工程适当的结束方法。

包括以下内容:

(1)各工程的目的

(2)输入(项目文档)

记述直接的输入(前面项目的输出)和间接的输入(标准、规则,准则)

(3)输出(项目文档)

记述各阶段要求的输出,要满足下列要求:

Ø符合本工程的目的

Ø作为后续阶段的输入

Ø符合开发的决定

(4)完成标准和验证负责人

记述测量完成标准和达成度的验证方法和负责人

(5)推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记述各工程中可能会发生问题的管理方法。

(6)没能满足各工程的完成标准的情况的处理

记述对各工程进行情况的判断标准和决定人员等。

6.3进展管理

记述进展管理的对象和方法(管理资料,如:

周报、项目进度状况报告、频率、记录方法等)。

6.4相关组或部门之间的接口

记述项目组与客户或其他组或部门之间信息的传达方法。

如:

使用联络票或会议。

7品质计划

品质计划是记述各开发阶段的输入和输出的参照基准。

7.1品质指标和目标值的设定

记述对各工程的品质目标,包括:

ReviewComment密度、各测试工程的CL密度、不合格摘出密度、差分覆盖率RC0和RC1、覆盖率C0、C1。

要根据项目的特性,决定适当的管理水平。

7.2确保品质的实施活动

记述各工程Review的人员,Review的方法和实施负责人,而且要记述为了实现品质目标的对策,如某工程完成50%时就要Review。

记述测试(包含评价)和SK工程使用的技术和工具,如果使用的工具、技术如果有不足的话,记述相应的对策。

8配置管理计划

根据项目的情况,确定适当的配置管理的范围、开始纳入正式配置管理的时间、配置管理的方法和相关管理组织的职责范围。

8.1对象范围

记述进行配置管理的对象,对象项目如下所示:

(1)文档

(2)程序

(3)工具(工具一览中明确管理对象),这里记述的是对开发物有直接影响的工具。

8.2开始应用时间

记述对上述管理对象进行正式的配置管理的时间,根据项目的特性,确定适当的配置管理的时间。

8.3管理方法

(1)版本的识别方法

(a)程序:

根据模块名称和日期来识别。

(b)文档:

根据文档名称、项目名称和变更历史,变更书识别。

(2)C票、B票、P票使用规则

记述不方便情况的发生或有变更要求时,追踪解决的情况。

可以引用相关的基准。

(3)软件更新规则

记述防止软件同时更新的方法等。

如:

开发工具和源程序版本的管理,定期的备份等。

(4)旧版本保存期间

记述当发生被破坏的情况的恢复顺序,如:

必须保存三个版本。

(5)软件的分配方法

记述软件在多个地方使用的情况,版本更新的管理规则。

(6)配置管理使用的工具,技术,方法论

8.4实施配置管理的组织和责任范围

记述配置管理工作的实施组织和其他开发组织的责任范围。

9编译后程序的管理

9.1应用范围

记述进行管理的软件范围。

9.2应用开始时期

记述对编译后程序管理的开始日期。

9.3管理方法

记述对编译后程序的管理方法或工具。

10测试计划

根据项目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测试计划。

如果是独立的测试计划书,测试工程的定义一定要在本计划书中记述

10.1测试工程

记述测试类别和内容,开始条件、测试方法、确认方法、测试计划的安排方法,结果的记录方法,保存期限,记述对问题的处理方法。

可以引用6.2中的“各工程推进过程”。

10.2日程计划

记述各测试工程的日程安排。

可以引用附录中的日程线表。

10.3测试环境

记述硬体,软件,工具,测试数据等。

可以引用3.2中的“开发环境”。

10.4人员计划和体制

记述各测试工程必要的人员和任务。

如有必要,记述培训、训练的内容。

10.5完成基准

记述各测试工程的结果,评价足够性/适当性的标准。

11检查计划

根据项目的特性决定合适的检查计划。

检查计划可以作为单独的文档,或者当作本文档的附件。

12维护计划

根据项目的特性决定合适的维护计划。

最好是独立的维护计划。

13其他

13.1购买者要求式样书的编制、变更和Review

(1)编制

记述作业分担,文件体系,记述方法的内容,授受方法,维持、管理方法和双方的负责人

(2)变更

记述变更顺序(式样变更书的应用规则,开始应用时期,对象文件)。

(3)Review

记述Review人员和记录方法

13.2文件和品质记录的管理

记述开发项目固有的文件、产品(式样书等)和进展(日程表等)、品质记录。

根据文件和品质管理标准管理,明确管理方法,包括:

发行分发,变更,保管,废止等。

13.3顾客支付品管理

(1)范围

明确从顾客借用的物品(文件,硬体,软件,数据等),根据项目的特性,决定管理的水平,最好有借出的手续。

(2)验证、保管和保护的方法,记述故障发生时的应对方法。

13.4购买品的验证、妥当性确认和不合格品的管理

(1)验证和妥当性确认

验证:

记述以下购买品软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的开发使用情况的验证方法

Ø软件开发的承包作业(工作向外部订货)

Ø软件的产品(软件包)

Ø软件开发工具

Ø软件开发设备

妥当性:

记述妥当性确认的实施部门,妥当性确认的方法,设计部门实施的情况,要在测试计划中说明,检查部门实施的情况,要在检查计划中明确。

(2)不合格品的管理

记述对购买品验证后发现的不合格情况的管理方法。

13.5验收测试计划

关于客户验收测试的计划制定,包括客户要求支持的项目和体制。

13.6权利的归属(著作权等处理)

记述关于这次的开发和客户之间关于著作权的处理的内容。

14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