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1748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华夏银行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华夏银行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重要提示

  本报告系根据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刊登的资料以及该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而成,本报告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和客观公正的原则,从专业投资的角度,对该公司所处行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公司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以及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进行分析。

本文不构成任何实质性的投资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

  投资要点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极其突出,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份制商业银行正以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性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绩平均增长率达25%,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达到25%,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华夏银行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0年到2002年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以平均33.60%和39.91%的速度增长,高出同行业20%。

  ●公司建立了以防范信贷风险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资产质量不断优化,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华夏银行财务状况良好,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较高。

多项财务指标雄踞行业前列。

  ●公司坚持以金融科技带动业务发展的经营模式,依托高素质的人才,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创名优品牌,倾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一流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银行)是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前身是1992年10月14日由首钢总公司独资组建成立的华夏银行。

1994年4月1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33家法人单位以发起方式将原华夏银行改制变更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本金25亿元人民币。

截止2003年6月30日,华夏银行共有股东29家。

华夏银行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由国有特大型企业独资创办的银行迅速成长为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截止2003年6月30日,华夏银行总资产额达到人民币2036.54亿元,2003年1-6月营业收入达到38.36亿元。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0、2001、2002年度按一级资本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序中,分别位列第594、561和440位。

至2003年6月30日,已在全国22个城市设立了1个总行营业部、12个分行、5个直属支行、4个异地支行,营业机构达199个,逐步建立了“立足经济发达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

同时华夏银行已经与境外的292家银行建立了代理业务关系。

  华夏银行本次发行概况

  总股本350000万股发行价5.60元每股收益0.282元流通A股100000万股发行市盈率19.86倍每股净资产1.60元主承销商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种类人民币普通股(A股)发行方式向二级市场投资者定价配售和上网定价发行相结合

  行业篇金融业———现代经济的核心

  一、银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加强宏观调控,治理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核心作用,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

作为金融业最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业堪称百业之首,是控制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生活的“神经中枢”。

  1、信贷融资是目前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银行业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在国家的融资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银行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银行不仅可以迅速集中国内资源,还可以迅速调动国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在我国,信贷融资占金融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贷款增加额占GDP的比重在10%以上,贷款增加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高达30%以上;同时在我国的金融资产分布中,银行的资产规模也是最大的。

  2、保持银行业的稳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银行系统的稳定是金融稳定的核心,这是从20世纪对金融业发展的研究中得出的一项基本结论。

从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历程中均能发现,正是银行业的危机破坏程度决定了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

在30年代英国经济的大萧条、90年代日本的金融危机和从1997年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大量银行因为传染性的挤提导致了支付体系的崩坏,大量投资项目的清算也因此受到致命的打击;而在1987年和2001年的美国股市崩盘中,因为银行系统较少受到波及而使危机转为浅表并且较快的得到了恢复。

既然中国银行业在金融体系中担负着较之发达国家更为重要的角色,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行状况

  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建立,始于1978年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对国家财政控制下的单一银行制度的改革。

随着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的相继独立,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的成立,以及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交通银行等一批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相继成立,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体系逐步形成。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仍占主导地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国有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

在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国有银行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它们自身的规模和实力也在日益壮大。

截至2001年底,四家国有银行资产总额为13万亿元,如加上剥离到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共计14.3万亿元,占银行业(包括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资产总额的74%,其中各项贷款近8.5万亿元,占银行业的72%,存款近11万亿元,占银行业的77%。

截止2002年12月31日具有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状况见表1:

  表12002年金融机构市场份额状况单位:

亿元

  项目四大国有银行其他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境内外资银行合计总

  资产规模135,496.0029,977.0012,715.8022,052.102,881.00203,121.90

  市场份额(%)66.7114.766.2610.861.41100.00

  注: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3年第1期

  2、货币供应量和存贷款业务量加速增长截止2002年12月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1%,全年累计增加2.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983亿元。

2002年12月底,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全年贷款累计增加1.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277亿元。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

截止2002年12月底,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达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金融机构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表22002年12月底货币供应量情况单位:

人民币万亿元

  项目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狭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市场货币流通量货币供应量18.57.11.7同比增长(%)16.816.810.1表32002年12月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情况单位:

人民币万亿元项目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企业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外汇各项存款余额(亿美元)存款余额18.317.16.08.71507同比增长(%)18.118.916.317.87.5表42002年12月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情况单位:

人民币万亿元项目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外汇各项贷款余额(亿美元)贷款余额14.013.11028同比增长(%)15.415.88.8注:

表2、3、4的数据均来源于2003年1月14日的《证券时报》3、不良贷款大幅下降,资产质量有所提高目前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采取的一系列内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2000年开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首次出现了增幅下降,2000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了净下降。

2001年底,四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首次出现双下降,分别下降907亿元和3.81个百分点。

2002年以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继续保持双下降势头。

中国工商银行境内外五级分类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下降3377.81亿元,现占比为25.52%,比年初下降4.26个百分点;新增贷款“一逾两呆”不良贷款率从1999年到2002年逐年下降,分别为0.69%、0.34%、0.19%和0.05%,均控制在监控目标之内;中国银行集团按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2.37%,比2001年末下降5.14个百分点。

2002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保持余额和比例“双下降”的良好态势。

  4、经营业绩大幅增长,利润结构明显改善

  2002年工商银行实现拨备前利润443.37亿元,比上年增加103.84亿元,增长30.58%。

农业银行境内外合并实现拨备前利润112.61亿元,同比增加92.21亿元;账面盈利28.91亿元,同比增盈17.38亿元,实际利润比上年翻了两番多。

中国银行集团实现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前营业利润527亿元,比2001年增长27.1%。

2002年建设银行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回报率分别达到1.16%和27.68%,同比增长0.04和2.87个百分点;成本收入率和费用利润率分别为225%和97%,同比上升11.4和4.3个百分点;境内外业务共赢利344.3亿元,比上年增加48亿元,增幅为16.2%,实现税前利润43.3亿元。

我国银行业的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吃利差已经不是收入的唯一来源。

各类银行以存贷利差为主的收入结构正在逐步改变,中间业务正在成为银行的三大支柱业务。

银行卡、票据、电子银行等服务收益业务强劲增长。

2002年工商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50.31亿元,比上年多增10.93亿元,同比增长27.75%,占银行全部收入的11.35%;债券交易和资金交易的收入也近总收入的20%;公司化运作的牡丹卡中心和票据中心更是业绩优秀,票据中心去年盈利1.04亿元,人均创利158万元。

建设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36%,占总收入比例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达到14%;债券投资与资金交易实现收益198亿元,占全部收入的57.5%。

传统信贷收入占比例过高、盈利模式单一的局面已经逐步得以改变。

  5、与国外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银行业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同行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在资产质量方面,2000年世界20家大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平均为3.2%,其中美国和欧洲的银行业在2%以下。

然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剥离了14000亿元不良资产的情况下,2001年底的不良贷款比例仍然高达25.36%,约为18000亿元人民币,离2005年15%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其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1999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52%,其中瑞士信贷集团为19.10%,香港银行业为17.9%,我国商业银行则有一定的差距。

其三在经营效益方面,国际大银行的资产回报率在1.0%-1.5%之间,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0.1%-0.2%,是国际大银行的十分之一;而国际大银行的资本回报率为15%左右,花旗银行为38.8%,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约为3.6%左右。

其四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以存贷款利差为主,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例较低。

2000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是:

中国银行17%,中国建设银行8%,中国工商银行5%,中国农业银行4%,平均比重为8.5%。

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1997年美洲银行的中间业务占总收入的比重为44%,花旗银行为51.8%,大通银行高达52.7%;2000年美国花旗银行存贷业务带来的利润仅占总利润的20%,而向客户提供承兑、资信调查、企业信用等级评估、资产评估业务、个人财务顾问业务、远期外汇买卖、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中间业务为其带来了80%的利润。

除此之外,我们在体制、管理、科技手段、员工素质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截至2002年7月,外资银行已经在中国设立分行147家,代表处202家,外资银行外汇贷款已经占国内全部外汇贷款的15%左右。

一旦人民币业务全面开放,背着沉重包袱的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6、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较好的成长性

  目前在我国10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中国民生银行的资本主要由企业投入,受政府干预较少,市场化程度较高,其它七家银行的资本金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投入,跟中央和地方政府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国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政策是:

规范和发展,支持其按市场原则进行重组,允许外国资本参股。

因此,与国有银行调整内部机构、实施战略性收缩正好相反,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宽松的政策支持下正积极扩张,上市、布点、引进外资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在2002年的主要动作。

  

(1)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均较强表5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对比表项目净利润(亿元)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四家国有商业平均值42.262.990.15十家股份制银行平均值6.9112.200.39从表5中可以看出,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很多,同时其营业网点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多许多,所以国有商业银行的净利润总额和绝对数量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出许多,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收益率则比国有商业银行要高很多,这说明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高的经营效率。

  

(2)业绩增长幅度较大2002年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绩增长率为25%左右,市场份额不断扩大,2002年前三季度的市场占有率为12%,而在新增贷款中的比重却达到25%。

上市银行更是股份制银行中的佼佼者,借助于证券市场扩容的便利条件,上市银行的资本金补充机制健全,规模扩展迅速。

2002年前三季度,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和深发展贷款规模的增幅分别达到30%、58%、63%和52%,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幅度均超过40%。

  三、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1)经营业务全能化和金融服务全球化

  随着各国金融监管政策的不断演变,商业银行逐步突破了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工界限,正在向全功能的混业经营演变,除了不断完善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品种以外,还将业务范围逐渐扩展至证券、投资、保险甚至社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

由于金融市场自由化导致的银行业竞争加剧,银行的经济规模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展开跨国界甚至跨行业的并购浪潮,推动着银行朝着业务全能化和服务全球化方向发展。

在经营区域上,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全球电子商务网络的快速推进,商业银行日益跨越国界,提供全球化金融服务。

(2)业务经营和管理手段的电子化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商业银行的业务平台从传统的柜台模式,更多地转向以ATM机、POS机、电话银行以及网络银行等为主的电子化“虚拟银行”,业务处理日趋电子化和自动化。

目前世界各大银行正普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网上银行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002年西方国家网上银行业务所占的比重达到15%左右,根据有关预测,2005年这一比重将达到30%,美国银行这一比重将达到50%。

在银行内部综合管理方面,也更多地依赖于管理信息系统(MIS),通过对业务处理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信息数据的加工处理和分析预测,实现银行更加科学、高效的风险控制和管理决策服务。

  (3)银行业务多元化

  目前中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行业管理体制。

但从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对银行业的影响将是非常深远的。

混业经营对商业银行的有利影响是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已经积累的客户资源和网点资源向客户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从而形成新的利润来源,并改善资产构成,优化收入结构,摆脱对存贷利差收入的依赖。

混业经营对商业银行的不利影响是:

商业银行将面临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4)利率市场化

  目前中国实行管制利率政策,人民币存贷款的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已经相当明朗。

中国在2000年制定了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

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时间表为3年,目标是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从2000年9月21日开始,外币存贷款利率已经逐步开放。

现有金融体制下中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自存贷利差,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利率的不确定性及其频繁变动可能引起商业银行资产收益减少或负债成本增加,从而将进一步加大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难度。

  2、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

  

(1)银行业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是当今最大的银行市场之一。

2001年,中国银行市场的总额达到1.9万亿美元,其规模相当于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发达的市场。

由于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居民的高储蓄倾向,中国银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过去5年中,它以每年约15%的年均综合增长率扩张,银行资产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0%以上。

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和长远潜力与目前的全球经济相比确实引人注目。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市场规模虽然比较大,但仍然处于发展的孕育期,银行业的强劲增长有望延续,利润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公司信贷在国内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消费信贷在国有银行业的信贷业务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2)商业银行发展前景看好

  一国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该国经济货币化及金融化的过程,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金的金融企业,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对其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具体而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逐步确立,企业与居民已经成为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经济行为主体;并且,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出现了向有利于非政府部门的企业和居民倾斜的趋势,在国民经济及国民收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闲置资金急剧增加。

与此同时,作为直接融资的证券市场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其规模和作用还相当有限。

此外,金融工具的品种还相当稀少。

因此,作为间接融资渠道的各种金融中介机构便起到了将处于闲置状况的资金由缺乏生产与投资机会的资金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具有生产与投资机会的资金需求者方面的重要作用。

而在这一间接融资过程中,商业银行占据了决定性与主导性的地位,因此,商业银行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3)宏观经济稳定发展和企业效益持续增长

  为银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宏观经济和企业效益的增长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近几年,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扩大内需,积极推动进出口贸易,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在良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的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200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首次突破3万亿元,达到31482亿元,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加快2.7个百分点,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国家统计局形势报告显示,2002年在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以汽车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工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以及冶金工业等7个行业,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5%,拉动经济增长7.4个百分点。

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对贷款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不良贷款数量,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有助于促进银行业的良性发展。

表62002年各类工业完成增加值情况表项目数量(万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148212.6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991623.4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229412.1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918813.1表7各类所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增长情况项目同比增长(%)同比增速(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73.6集体所有制企业8.61.4股份制企业14.4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3.31.4

  公司篇银行业中的高素质成长企业

  一、良好的成长性

  华夏银行自1999年以来,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了迅速增长,其资产总额由2000年的988.33亿元增长到2002年12月31日的1781.46亿元,平均年度增长率为33.60%,高出全行业平均递增速度20个百分点,到2003年6月30日华夏银行的资产总额为2036.54亿元;净资产额由2000年的14.56亿元增长到2002年底的36.01亿元,平均年度递增38.59%,截止2003年6月底华夏银行净资产额为39.97亿元;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37.24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62.25亿元,平均年度增长率为29.29%,2003年1-6月华夏银行营业收入为38.36亿元;利润总额由2000年的5.88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51亿元,平均年度递增39.91%,2003年1-6月华夏银行利润总额为6.70亿元;市场份额由1999年的0.48%增至2002年的0.83%。

由此充分说明华夏银行在业务拓展和盈利水平上具有出良好的增长性,在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00、2001和2002年度按一级资本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的排序中,华夏银行分别位列第594、561和440位。

  二、独具特色的整体营销体系

  华夏银行引进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推行客户经理制,实施优质名牌客户发展战略,推广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化经营模式,坚持全方位开拓市场,多层次发展名牌客户,建立企业、个人、同业三大客户营销体系,全面推进本外币整体营销,为客户提供完善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的银行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华夏银行已经逐步形成以优质名牌客户战略为龙头,以客户经理体制为主体,以本外币一体化整体营销为核心,以营业网点和电子网络的产品服务为支持的具有华夏银行特色的市场营销系统。

到2003年6月30日,结算户达到13.6万户,其中基本结算客户达到3.3万户,对私客户达到900余万户。

华夏银行通过其整体营销体系的建立和本外币市场营销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使各项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业务结构得到优化和合理调整。

1、存款业务快速增长存款余额由1999年12月31日的519.49亿元增长到2002年12月31日的1478.14亿元,年度平均增长率为41.82%;存款平均余额由1999年的405.18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162.53亿元,年度平均增长率为42.16%。

到2003年6月30日,华夏银行存款余额达到1688.17亿元。

2、信贷业务稳健增长在存款余额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增加贷款投放量,各项贷款余额由1999年12月31日的310.54亿元增长到2002年12月31日的883.11亿元,年平均递增46.09%;到2003年6月各项贷款余额为1243.12亿元,贷款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为61.04%。

平均贷款余额由1999年的260.4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755.16亿元,年平均递增43.56%。

由信贷业务产生的利息收入也由1999年度的20.52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44.39亿元,年平均递增34.28%,2003年中期为28.34亿元,成为华夏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

3、中间业务、国际业务、资金业务有较快增长近几年,华夏银行的手续费收入由1999年的0.36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61亿元,年平均递增71.43%,2003年1-6月手续费收入为0.97亿元。

全行国际结算量达到54亿美元,结售汇量达到30亿美元,外汇清算量达到540亿美元,外汇买卖交易量达到9.73亿美元,代理行总数(含代理行的分支行)达到292家。

汇兑收益由1999年度的0.19亿元增长到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