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1000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docx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单元复习资料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世界近代史:

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

近代化(现代化):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开化。

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

一个形态: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对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四条线索:

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中国近(现)代化历程。

四任政府:

晚清政府(1840—1912年)

中华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1912.1.1——4.1):

孙中山

北洋军阀政府(1912—1927):

从袁世凯到张作霖

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

蒋介石

★学习中国近代史的一些思路

1.分析近代每个历史事件的背景都要包括国际(两次工业革命、一战、二战)和国内(政治、经济、思想变化)两个方面。

2.分析每个历史事件的影响都要从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来思考。

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必修一P23--28)

【课标要求】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2.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3.知道“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主干知识梳理】

一、列强侵华的背景(必修一P24)

国际背景: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于是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国内背景:

中国面积大人口多;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象。

二、列强侵华的概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1840---1900年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

战争名称

时间

发动国家

战争的主要结果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

英国

英国强迫中国签订《》,首先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英法、美俄

清政府先后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

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从东南沿海扩展到整个沿海并深入内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法战争

法国

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

中日甲午战争

日本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被迫与11国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1840--1842年)

1.鸦片战争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

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需要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

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处于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因此必然会成为西方列强的侵略对象。

2)偶然性: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1839年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

2.记忆《南京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危害。

特别注意课本P25第一段,《南京条约》附件的内容和美、法获得的侵略权益。

3.鸦片战争的双重影响:

破坏性: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建设性:

鸦片战争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1894-1895年)

1.熟记《马关条约》的内容:

理解《马关条约》是列强侵略中国新阶段的起点。

2.甲午战败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政治: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

列强的资本输出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

国人觉醒,救亡运动进入新高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社会基础。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破坏性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建设性影响:

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

3.甲午战争对远东局势的影响(了解)

(1)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2)日本国力增强,崛起为远东强国。

(3)中国的势力被逐出朝鲜,日本加强了对朝鲜的控制。

(4)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受到俄、德、法等国的抵制,加剧了列强在远东地区的争夺。

(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1900--1901年)

1.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直接原因:

义和团反帝运动损害了列强在华利益。

2.《辛丑条约》的内容:

赔、划、禁、拆

反映了列强侵华策略的改变:

由瓜分中国到“以华治华”(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

3.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瓜分狂潮

1.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背景:

根本原因:

19世纪70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直接原因: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腐败软弱和《马关条约》的刺激,助长了列强的侵略野心。

3.概况:

开端:

三国干涉还辽。

高潮:

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拉开序幕)

结束: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

(1)美国为什么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课本P273点

(2)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

(3)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

(4)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和列强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对中国:

消弭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对美国:

美国对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有了自己独立的政策),有利于扩大美国在华权益。

对列强:

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三、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特征

1.从侵华原因上看:

列强侵华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两次工业革命是列强侵华的原动力。

2.从侵华方式上看:

军事、经济、政治、文化侵略相结合;经济侵略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

3.从侵华格局上看:

由英法占主导逐步发展为美日争锋,体现了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4.从列强相互关系上看:

既相互争夺又相互勾结

四、列强侵华的影响

总的影响:

使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一)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破坏性)

政治上:

使中国丧失大量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经济上:

使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

文化上:

大量中华文明遗产遭到毁坏,中国受西方宗教文化侵略。

社会上:

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落后,使小生产者大量破产,生活困难,社会矛盾激化。

(二)客观上促使中国走向近代化(建设性)

政治:

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

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民族独立、民主富强的道路。

【知识拓展】

1.领事裁判权:

国际法术语。

指领事有权力按照本国法律审理在驻在国犯罪的本国公民,不受驻在国法律的干涉。

对驻在国来说又称“治外法权”,它破坏该国的司法主权。

2.最惠国待遇:

外交特权之一,又称“一体均沾”。

指正常交往的两个国家中,一方给予第三国的权益,另一方也可以享受。

一般来说,应该是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否则即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3.运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的影响----见《创新导学案》P18--19)

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见必修一P29--34)

【课标要求】

1.知道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有哪些。

---见本课课前提示

2.掌握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的伟大意义----见本课课前提示

3.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主干知识梳理】

1、近代前期,中国人民自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

(1)三元里抗英

1.概况: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痛击前来抢劫的英国侵略者;随后又两度包围英军占据的广州四方炮台。

2.意义: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的大规模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反割台斗争--见必修一P32

1.原因: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规定割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

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领导下组成义军,与的黑旗军并肩作战,痛击日军。

(3)义和团反帝运动(1898--1900年)

1.原因: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口号:

“扶清灭洋”

(1)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具有爱国性。

(2)带有笼统排外的倾向,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3.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客观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出合理的革命纲领

4.义和团运动最伟大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2、中国官兵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俄都力图在新疆扩展侵略势力。

(2)俄、英两国勾结和支持政权,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中国的地区。

2.经过;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2)1881年,中俄签订了《》等条约,收回伊犁。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2)黄海海战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2.时间:

1894年9月。

日军挑起,双方互有损失,北洋舰队主力尚存。

3.标志性人物与事件:

邓世昌与致远舰。

4.最终结果:

李鸿章“避战保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第3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中国抗战的历程:

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

1931年1937年1945年

日本侵略:

局部侵华全面侵华

中国抗日:

(局部抗战)(全面抗战)

【主干知识梳理】

一、日军侵华的罪行

1.军事侵略与占领:

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附近),侵占整个东三省,局部侵华开始

1935年华北事变,策划华北五省自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7年八一三事变,占领上海。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2.屠杀中国人民,蹂躏中国妇女(南京大屠杀,死伤30余万)

3.实施细菌战、毒气战、活人试验

4.对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教材P36)

①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伪南京国民政府),以华治华;

②经济掠夺,以战养战;

③推行奴化教育

2、日本侵华的原因====(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教材P35)

1.根本原因:

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大陆政策、田中奏折)

2.直接原因:

为摆脱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困境。

3.国内因素:

中国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4.国际因素:

英、美因经济危机的影响,无暇东顾,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绥靖政策)

三、日本侵华的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

2.破坏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正常发展(打断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剥夺了中国民众的生存权,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四、中华民族的抗战

(一)第一阶段:

局部抗战(1931-1936年)

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底,召开,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1936年组建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东北军民

组织抗日义勇军

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十九路军凇沪抗战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长城抗战——安德馨营山海关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部长城喜峰口失而复得。

③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

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关内人民

①工人罢工、募捐;

②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③爱国学生掀起“”,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二)第二阶段:

全民族抗战(1937--1945年)

1.主要表现:

国共合作抗日

2.全民族抗战实现的因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决定因素: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主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倡导

重要因素:

①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②国民党政策的转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1)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的方针

(2)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4)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5)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4.全民族抗战的概况

(1)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片面抗战路线:

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抗战

主要战役:

淞沪会战(1937.8--1937.11)---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结果: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的计划,但丢失了大片领土。

(2)中共敌后战场----逐渐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①全面抗战路线: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又叫人民战争路线。

②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

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③反“扫荡、蚕食、清乡”

④1940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⑤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逐渐壮大

(3)国外战场:

1941年12月23日,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历时3年零3个月。

这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共七大---见必修一P40

1.时间、地点:

1945年春,延安。

2.背景: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已胜利在望。

3.中心议题:

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4.主要内容:

5.历史意义: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二)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是近代中国反帝斗争的第一次胜利,洗雪了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使中国的空前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中国的抗战是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②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③两大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和支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