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05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docx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地理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月全食形成原理图和湖北孝感地区所观月全食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湖北孝感地区观测到此次月全食初亏时,日期为12月10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小于2/3

B.小于3/4

C.大于4/5

D.等于1

2.月全食发生过程中,孝感市

A.受太阳活动影响增强

B.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

C.地面温度在不断上升

D.大气逆辐射持续减弱

图2为我国某地区某日等温面(气温值相等点构成的面)和等压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甲、乙两处

A.甲处气温、气压均高于乙处

B.甲处气温高于乙处,气压低于乙处

C.甲处气温、气压均低于乙处

D.甲处气温低于乙处,气压高于乙处

4.该天气系统属于形成

A.伏旱天气的副热带高压

B.寒潮天气的亚洲高压

C.雷电暴雨天气的热低压

D.梅雨天气的准静止锋

5.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天气特点是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D.寒冷多雨

图3为某区域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示①、②、③和④等温线中,表示1月份等温线的是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7.当等温线③所示气温分布状况出现的时期

A.印度半岛高温多雨

B.巴西高原草原一片葱绿

C.非洲南端炎热干燥

D.南极地区气温一年最高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河西走廊D.四川盆地

9.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人工降雨D.植树造林

 

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越江跨省“黄金通道”的崇启大桥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

图4为崇启大桥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兴建崇启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B.自然

C.科技D.经济

11.崇启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

A.改善南通的交通区位

B.完善南通的商业网点

C.缩小上海都市圈半径

D.加快上海人口的外迁

 

表1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12~13题。

年份

出生率%

3.8

2.8

4.1

1.5

死亡率%

1.8

1.5

3.9

0.8

自然增长率%

2

1.3

0.2

0.7

12.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1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13.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D.社保负担减轻

图5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图6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完成14~16题。

14.图5所示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bcdaC.cdabD.dabc

15.图6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16.形成图5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

A.①B.②C.⑤D.⑥

图7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

读图完成17~18题。

17.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8.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

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入能源资源

D.输人传统工业制成品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1年10月28日上午9点30分,我国首次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试飞取得成功。

本次试飞所需航空生物燃料的原料来自麻风树结出的果实。

据此完成19~20题。

19.云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山区建立麻风树种植基地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有

A.宜林山地广布B.灌溉水源较多

C.气候温暖湿润D.土壤深厚肥沃

20.推广使用以麻风树果实为原料的生物燃料可

A.缓和气候变暖趋势B.缓解能源紧张矛盾

C.解决地区人地矛盾D.降低航空运输成本

北京蟹岛集团是一家集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图8为“蟹島水循环利用示意图”。

读图完成21~22题。

21.蟹岛集团水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A.地热B.风能

C.沼气D.水能

22.应用该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可

A.实现污水零排放

B.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程度

C.增加水资源总量

D.达到水资源利用零损耗

表2为2003年~2009年南通市人口变化情况表。

据此完成23~24题。

表2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城镇人口(万人)

2003

748.38

290.37

2004

745.78

325.16

2005

732.28

326.60

2006

724.93

339.99

2007

717.95

348.92

2008

714.77

359.17

2009

713.37

375.95

23.表2资料说明南通市

A.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上升B.城市化速度在不断加快

C.2007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

D.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

24.城市化对城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内涝增多B.地下水位上升

C.生物多样性减少D.降水减少

图9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影响图示20℃等温线西半段走向的因素主要有

A.地形B.洋流

C.太阳辐射D.河流

26.此时节

A.P地较Q地降水多

B.Q地较P地气蕰高

C.Q地高温少雨

D.P地炎热干燥

二、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02时54分在秘鲁附近海域(南辟14.5°,西经76.0°)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0.0公里。

材料二:

秘鲁附近海域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图10)。

(1)地震震源位于▲层以上的岩石圈。

秘鲁位于▲地带,属地震多发国家。

(2)秘鲁沿岸的自然带主要为▲,其分布特点有▲。

这种分布特点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试评价秘鲁沿岸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

28.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情况。

项目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值

60%

10%

48%

5%

 

材料二:

我国能源利用情况。

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机动车油耗比欧洲高25%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能源综合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

 

材料三:

我国2000~2008年能源消费与GDP对照表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能源消费增长率(%)

3.5

3.4

9.9

15.4

15.2

10.6

9.3

7.7

5.2

GDP增长率(%)

8.4

8.3

8.3

9.3

9.5

10.4

10.7

13

9

(1)材料一表明,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尤其是▲更少。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和▲是主要特点。

(3)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比小于1,则本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降低,大于1则较上年上升。

2000年~2008年间,我国单位产值能耗较上年增幅最大的是▲年,其原因可能是▲。

(填数码)

①第二产业比重上升②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上升③汽车拥有量大幅上升④新能源广泛利用

(4)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29.图11为某区域图,图12为甲城市气温、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图11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2)甲处发展的优势工业是▲,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3)该地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生态问题可能有▲,解决的主要措施有▲。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把所选做题目对应字母的方框涂黑涂满,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2011年6月4日蓬莱19-3油田发生了重大溢油事故。

图13为蓬莱19-3油田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此次溢油事故发生初期,河北、辽宁沿海地带受溢油污染相对较重,其成因主要有▲。

(2)溢油污染产生的危害是▲,治理措施有▲。

 

B.【旅游地理】图14为我国部分景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示景点属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是▲,除此以外,我国的▲、▲(举两例)等也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名录。

(2)图示景点的旅游旺季通常是▲,原因是▲。

在旅游旺季游览这些景区时,需防范▲、▲等自然灾害对人身的伤害。

(3)在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中应特别注重对环境的保护,请谈谈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

C.【城乡规划】图15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长江三角洲形成了由不同等级、不同职能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

该体系的形成受▲、▲等因素影响。

(2)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大中小城市▲协调,规模▲分布,发挥高等级城市▲作用,是实现区域城镇合理布局的主要途径。

(3)在城市发展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可采取的措施有▲、▲、▲

(4)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科学的城乡规划尤为重要,它的意义主要在于▲、▲.

 

D.【环境保护】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舍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省区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河南

河北

上海

辽宁

四川

湖北

湖南

排名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省区

福建

北京

安徽

黑龙江

内蒙古

广西

山西

陕西

江西

吉林

天津

排名

23

2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