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9875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育理论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育理论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育理论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育理论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提.docx

《教育理论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提.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理论提.docx

教育理论提

百道教育学理论过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着雏形形态的教育学学科形成的是(C)

A.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B.卢梭的《爱弥儿》

C.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D.洛克的《教育漫画》

2.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A)

①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②创立了班级上课制

③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④代表作是12卷本的《演说术原理》,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法论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始于(A)

A.德国哲学家康德(1776年)B.日本学者大河一男

C.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赫尔巴特D.日本学者海后宗臣

4.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写的是我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

(B)

A.《礼记》B.《学记》C.《大学》D.《论语》

5.的“产婆术”在教育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他认为,年轻一代的知识并不是别人灌输,而是原来已经具有的;教师就像“助产婆”,帮助年轻人自己找到知识。

(A)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

6.行动研究就是“行动中研究,研究中行动,行动依靠研究,研究服务于行动”。

行动研究的模式与方法多种多样。

其六步骤模式的具体步骤的顺序是(C)

①预诊②收集资料初步研究③拟定总体计划

④制定具体计划⑤行动⑥总结评价

A.③④①②⑤⑥B.⑤⑥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③⑤②④⑥

7.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是指(B)

A.职业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终身教育

8.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实施来加强基础教育。

(B)

A.幼儿教育B.义务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

A适龄儿童、少年B.幼儿C.成年人D.公民

10.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法特点的是(C)

A.义务性B.公益性、普遍性C.自愿性D.统一性

11.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条规定: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D)

A.六年B.十二年C.三年D.九年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一项研究数据:

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初中毕业可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

这项研究结果告诉我们: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B)

A.没有关系B.是正比例关系C.是反比例关系D.关系不大

13.教育对人口的影响有(C)

①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②教育可以增加人口数量

③教育可以提高人口素质④教育可以完善人口结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4.1929年,格塞尔做了单卵性孪生儿的比较实验:

他把孪生姐妹中的T从生后第46周开始进行每天10分钟的登楼梯训练,经过6周的训练后,与孪生姐妹中的C做登梯比较,C比T多用了19秒。

从第52周开始,C亦作同样的练习。

经两周训练后,再做登梯比较,结果两人所用时间都在10秒左右。

这个实验结果告诉我们(B)

①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②成熟的准备性在任何一种发展中的重要性

③无视成熟的练习和训练是徒劳的,不能持续的

④人的早期发展对内部成熟的依存程度,大大高于外部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承上题)格塞尔的实验对教育工作者的启示有(C)

①超越生理成熟阶段的教育是“拔苗助长”

②学习惟有在儿童能够同化的程度上才能成立

③不能开展符合个别构造的教育活动

④教育活动必须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6.儿童的发展水平有凭借自己的力量可达到的现有发展水平,还有在他人帮助与自己的共同努力之下能达到的可能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间隔即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提出这一理论的人是(C)

A.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罗杰斯B.美国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

C.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D.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

17.(承上题)上述理论告诉我们,好的教育(D)

A.是追随在发展过程之后的

B.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C.是关注儿童成长的教育

D.是立足在最近发展区,不断训练、强化的学习,使发展达到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准

18.基于人是一个自然实体又是社会实体,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的发展的内容便包括两个方面。

(C)

A.德、智B.体、美C.身、心D.智、体

19.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D)

①人有特殊的自然性②人的发展具有被动性

③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④人的发展具有能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0.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决定了教育工作(B)

①可以跳跃、逆转地进行

②前一阶段的教育要为后一阶段打基础

③后一阶段的教育要与前一阶段相联系

④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当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1.由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教育工作者(D)

①要使教育与成熟程度相适应

②可以不了解教育对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成熟水平时期

③可以不根据教育对象发展的不均衡情况,按自己的喜好开展教育

④要抓住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加紧教育,以提高其身心发展的水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2.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是教育工作者必须(D)

①因材施教的客观依据

②整齐划一实施教育的客观依据

③放弃对一部分儿童进行教育的客观依据

④促进个体的个性化,使每个儿童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依据所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3.下列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有:

人的主观能动性(C)

①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②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渴望

③是人的发展的外因条件④是影响人的发展的最高层次的内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4.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不断扩大的。

因此(B)

①要控制学生对高层次的需要

②要教会学生正确地满足自己的需要

③要不断地向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并想尽办法让受教育者理解并接受这些要求,引起他们新的内心需要,从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④要对受教育者的需要进行调节和控制,肯定合理的需要,引导不合理的需要,激励高层次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下列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有(A)

①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②教育应当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的被动客体来塑造

③教育应该是提高人的需要、维护人的权力、挖掘人的各种潜能、扩充人的价值的活动

④教育要以社会为本位,不应该以人为本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6.教育以人为本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表现为(A)

①自主性②能动性③创造性④被动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7.反对传统教育的“三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主张进步教育的“三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学生中心),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以儿童的亲身体验代替书本知识。

主张根据儿童本能生长生活的需要,在模拟生活活动中,组织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通过主动的活动获得经验的转化与改造。

他,奠定了活动课程系统的理论基础。

这个人是(B)

A.卡斯威尔B.杜威C.福谢依D.平纳

28.下列教学模式与它们的创始人、倡导者的说法正确的有(A)

①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美国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②掌握学习模式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课程论专家布卢姆在20世纪70年代初首创

③一般认为,“发现学习模式”是由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卢姆率先倡导的

④以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克拉夫基为代表提出来的合作教学模式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学论流派之一

⑤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原苏联教育科学学院院士莫纳什维利经过自己多年的实践探索,创造出一整套以师生独特的交往方式为基础的“范例教学论”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29.先行组织者策略是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入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引导。

这类引导性材料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期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C)

A.加涅B.皮亚杰C.奥苏贝尔D.加德纳

30.尽管课的结构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相对稳定的基本组成部分。

这些组成部分的顺序应该是(A)

①组织教学②检查复习③讲授新课(主要部分)

④巩固新内容⑤布置课外作业

A.①②③④⑤B.③⑤④①②C.②③④①⑤D.①③④②⑤

31.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本质上(D)

①是一种认识活动,具有简约性的特点

②是教师的一种单边活动

③是以认识为主的个性健全发展的过程

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交互作用协同活动的过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2.教学活动是(C)

A.教师的活动B.学生的活动C.师生的双边活动D.单向的活动

33.下列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有(D)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②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为辅的规律

③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④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

⑤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34.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对这句话的理解及说法正确的有

(D)

①“启”是教师的工作,是源②“发”是指学生应达到的结果,是流

③先有“启”,后有“发”④“发”是前提,“启”是结果

⑤启发一词出自这句话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35.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走入了许多误区,表现在(A)

①“滥用”,“人灌”成了“机灌”

②“乱用”,将课本搬上计算机

③“泛用”,用在计算机中制作的“物品”代替实物

④“误用”,向学生传达错误的表象

⑤必须用时用,可用可不用时不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

36.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我们应该秉持的教育理念有(B)

①多媒体计算机应该从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逐步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

②学习专门的计算机知识比学会利用计算机做研究工具更重要

③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学生,而不是“表演”现代教育技术

④运用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7.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量必须树立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测量理念。

对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量

(A)

①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着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②要改变通过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状况的惟一手段的现状

③要避免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划分学生类别和等级的标志

④要尽可能地通过偏题、怪题和难题,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8.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质量如何主要通过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来体现。

其中,学生的学业成就是核心部分。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目标体系一般包括(D)

①知识目标因素(识记和理解)

②技能目标因素(模仿水平、独立操作水平和迁移水平)

③能力目标因素(思考能力、判断和评价能力、鉴赏和表现能力)

④情意目标因素(兴趣、爱好、习惯和态度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9.思想品德教育,简称德育。

下列属于德育内容的有(A)

①思想教育②政治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

⑤心理健康教育⑥数学教育⑦语文教育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⑥C.①②③⑤⑦D.①②④⑥⑦

40.道德教育的特点有(C)

①活动性②实践性③机械的、僵化的知识教育④情境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1.一般德育理论总是将人的品德心理分解为四个方面,即(A)

①道德认识②道德情感③道德意志④道德行为⑤政治意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42.我国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贯彻的十六字德育原则是(A)

①晓之以理②动之以情③导之以行④持之以恒⑤唯我独尊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43.科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道德两难问题。

道德两难情境可用于(B)

①侮辱学生的人格②提高学生的道德敏感性

③提高学生在道德问题上的行动抉择能力④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力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思想(C)

①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

②强调教育的生活意义

③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提出来的

④启示我们学校教育活动要加强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知识学校到生活学校的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D)

①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陶行知提出来的

②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来的

③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④启示我们学校教育活动要加强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知识学校到生活学校的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6.最能体现生活学校特色的就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A)

①信息技术教育②研究性学习③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④劳动与技术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47.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交往关系、学生交往关系。

其中,是班级集体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交往关系。

(B)

A.学生交往关系B.师生交往关系C.领导与教师的关系D.教学关系

48.班级集体(C)

①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一个组织

②是学生交往的基本场所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③就是教学班或班级

④具有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9.在班级经营中(A)

①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经营理念,确立学生在班级经营中的主体地位

②要确立班主任是班级集体的主体地位,班级一切事情都要班主任说了算

③可以让学生实行不同程度的自治自理,如实行“一日班主任制”“班级干部轮换制”

④一切活动都要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0.生活指导(D)

①是相对于学生按教学计划规定应完成的学科学习而言的

②是无意义的

③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

一是通过课本从理性上认识生活;二是通过活动在实践中体验生活

④与学科学习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简答题

51.教育学研究范式中的哲学(理论)研究范式(质化研究、质的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访问法、观察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52.教育学研究范式中的实证科学研究范式(量化研究、定量研究)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实验法、调查访问法、问卷法。

53.行动研究的类型有哪两种?

其中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类型是哪种?

单个教师的行动研究。

这种类型的行动研究规模小,研究问题范围窄,具体易于实施,但力量单薄,很难从事深入的、细致的、说服力强的研究。

协作性联合行动研究。

专业研究人员、教师、政府部门、学校行政领导等组成的研究队伍从事研究。

这是较为理想的行动研究。

54.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可从以从哪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从教育体制上说的,认为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

二是从学生的成长方面说的,认为基础教育是每个社会成员为获得社会生存和发展而必须接受的最低程度的教育。

55.终身教育的出现与人类进入20世纪中期以来面临的诸多挑战有联系。

你知道与哪些挑战有关系吗?

写出三个。

社会变化的加速;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的增长;闲暇时间的增多;政治挑战;信息。

56.终身教育具有哪些特性?

民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自主性。

57.传统教育与终身教育有哪些区别?

传统教育

终身教育

在教育过程上

仅把教育青少年时期

把教育贯穿于人的全部生涯

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隔绝开来

统筹安排各种教育活动,谋求各类教育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在教育目的上

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等隔绝开来

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

在教育功能上

强调掌握各个领域的专门知识

注重使人的素质充分地得到发展

在教育机构上

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

扩大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各种环境

在教育人员上

主要限定在学校

根据时间和情况的不同,由社会整体来提供教育机会

在教育内容上

只能由社会中的一部分人(教师)来施教

内容涉及知识、情感、审美、职业等,并注意从整体寻求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教育方法上

注重外部施加

尊重每个人的个性、独立性

58.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第一,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不均衡。

第二,在同一年龄,不同方面的发展不均衡。

第三,总体上的发展速度也不均衡。

(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第一,发展的水平差异。

第二,成熟早晚的差异。

第三,优势特点上的差异。

59.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从需要递进的逻辑构架来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层次(早期是“五层次需要论”)。

请用图示介绍这一理论。

 

60.什么是学制?

什么是双轨学制?

什么是单轨学制?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为学制。

双轨学制:

一轨是自上而下的结构。

即大学、中学。

一轨是从下而上的结构。

即小学、职业学校。

单轨学制:

自下而上的结构。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61.简单介绍我国的第一个学制。

1904年公布的“癸卯学制”,是我国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在全国推选的第一个学制,也是指导我国学校从古代学校走向现代学校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这个学制从小学堂到大学堂的学习年限长达12年,加上通儒院,竟长达26年。

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为指导,带有深厚的封建性,但却是单轨制。

尽管这个学制存在问题,但它仍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是指导我国学校从古代学校走向现代学校的第一个学制,是我国教育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

62.简单介绍我国的第二个学制。

1922年公布的“壬戌学制”是我国的第二个学制。

它在我国通行数十年,影响深远。

这个学制来自美国的六三三学制,不学又作了四二分段,这是一个重要改进。

这个改进符合中国国情,延用了40多年之久。

63.我国现行学制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我国现行学制系统如下:

幼儿教育(幼儿园)。

初等教育:

主要指全日制小学。

学制为5~6年。

中等教育:

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和业余中学。

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初中3年,高中3年。

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栄~4年,技工学校2~3年。

高等教育:

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专科学校修业为2~3年。

大学和专门学院为4~5年。

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

博士研究生修业为3年。

64.制度化教育与终身教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制度化教育

终身教育

学龄期教育

一次性教育——终身的生活准备

“终身”的教育——终身的生活准备

终身的教育

以现成的知识作准备

作为“继续教育”准备的教育

被动接受教育

主动学习

英才教育

偏重知识传授

“全人”的教育

全面教育

重在培养与选择杰出人才

“普遍”的教育

以学历社会——学校化社会为背景

封闭的学校

开放的教育机构

以“学习化社会”为背景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

专门的与非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

65.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