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详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948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有机化学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详解.docx

《有机化学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详解.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学详解.docx

有机化学详解

专题五有机化学

【知识要点】

一、基础知识

(一)有机物的组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要点

(1)有机化合物中碳元素为4价,分子里的原子按照它们各自的化合价相互结合,无

游离的价键。

(2)碳原子间可以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结合,剩余价键为氢原子或其他原

子饱和。

(3)碳碳键可以成链,亦可成环,碳链和碳键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4)有机物的性质不仅决定于分子组成还决定于分子结构、分子中官能团相互影响。

2.有机物的溶解性和沸点

(1)有机物的溶解性:

①大部分有机物不溶于水,而十二碳以下的醇、醛、酸可以溶于水;多羟基的物质如多

元醇可以溶于水。

②有机物中不溶于水的物质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

不溶于水比水轻的(浮于水面的)如:

液态的烃类[烷、烯、炔、芳香烃(苯及

苯的同系物)];油脂、汽油等。

二类:

不溶于水比水重的(沉于水底的)如:

多卤代物、苯的溴代物、硝基苯、四氯化

碳等。

(2)有机物的溶、沸点:

①有机物由于是分子晶体,结构决定有机物熔、沸点较低(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②有机物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升高。

③在同类同碳的有机物中,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

④烷、烯、炔(同碳、无支链时)熔、沸点逐渐升高。

根据以上的溶、沸点规律可以推断结构,也可以通过结构确定熔、沸点和常温下的状态。

3.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与反应的关系

(1)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反应产生红色Cu2O沉淀的物质的结构特点

——含醛基,如①醛、②甲酸、③甲酸甲酯、④甲酸盐、⑤葡萄糖、⑥麦芽糖。

(2)能被氧化(具有还原性、可燃性除外)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一般含—CH、—

OH、

等。

较为特殊的有:

苯的同系物被酸性KMnO4氧化成酸。

(3)能发生加成反应(如H2、Br2等)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一般含

—CHO、苯环等。

(二)有机物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1.有机物的同分异构

(1)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类型

①碳链异构:

②位置结构:

③官能团导构:

④其他异构:

注:

同碳原子数的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烯与环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炔与二烯烃、

环烯烃互为同分异构体;醇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醛与酮、醛与烯醇互为同分异构体;羧酸

与酯、羧酸与羟基醛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与果糖、麦芽糖与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氨基

酸和硝基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①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规则

烷烃只有碳链异构,书写时要注意写全面不要写重,一般可按下列规则书写:

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排,不到端;摘两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

间;不重复,要写全。

例:

写出C7H16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写出最长的碳链(用碳架表示,下同):

C—C—C—C—C—C—C

(ii)拿下1个碳原子作为支链并变换连接的位置:

84

(iii)拿下2个碳原子依次变换连接的位置与支链碳原子的连接方式:

(iv)拿下3个碳原子,依次变换支链位置与连接方式:

②不饱和烃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则

相同碳原子个数烯烃或炔烃同分异构体数目比相应烷烃多,这是因为烯或炔既存在着碳

链异构,又存在着不饱和键位置异构。

因此烯烃或炔烃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则是:

A.先写出相应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B.从相应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出发,变动不饱和键的位置。

例:

写出符合分式子C5H10所有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

先写出戊烷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解决碳链异构,再从相应烷烃出发,变动不饱和

键位置解决不饱和键位置异构。

为简便起见只写碳架:

→不能异出相应的烯烃

因此,C5H10所有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5种:

CH3CH2CH2CH═CH2CH3CH2CH═CHCH3(CH3)2CHCH═CH2

CH2═C(CH3)CH2CH3(CH3)2C═CHCH3

如果包括环烷烃,还有5种:

③烃的衍生物同分异构体书写规则

准确、完全地写出烃的衍生物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的方法一般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

官能团位置异构的顺序规律来书写。

例:

写出C5H12O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i)官能团异构:

根据通过CnH2n+2O,在中学知识范围内可知是醇或醚。

(ii)碳链异构:

5个碳原子的碳链有三种连接方式:

(iii)位置异构:

对于醇类,在碳链各碳原子上连羟基,用“↓”表示能连的不同位置。

对于醚类,位置异构是因氧的位置不同引起的:

分析知共有8种醇和6种醚总共14种同分异构体,然后将碳的骨架改写成结构简式。

2.有机物的命名

(1)烷烃的系统命名原则

可归纳出以下6个字“一长、二多、三小”,“长”即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主链,“多”

指当碳原子数一样多的最长链有多个时,选择含取代基数最“多”的一条作主链;“小”是

指取代基所在碳的原子序号要尽可能“小”,若有两个不同取代基分别在离两端位序相同的

碳原子上,应按照碳原子数少的取代基,使其所在碳原子的位序“小”,也可按下列口诀记

忆:

选主链,称其烷;

编号码,定支链;

取代基,写在前;

记位置,连短线;

不同基,简在前;

相同基,用二、三……

(2)烯烃、炔烃的命名原则

烯烃和炔烃的命名原则基本上和烷烃类似,但有一条基本原则:

一切必须服从官能团,

即必须选择包括:

在内有最长碳链为主链,且编号时必须使不饱和

碳原子编号最小。

(3)芳香烃的命名原则

芳香烃应按邻、对、间来命名,若多个环时可以按以下方法信息命名。

如图:

(4)烃的衍生物命名原则

烃的衍生物命名的基本原则是:

以含有官能团最长的碳链为主链;离官能团最近的一端

开始编号;命名时要标明官能团的位置。

对于—X、—NO2官能团,命名时作为取代基;

对于—OH、—CHO、—COOH官能团,命名时称为某醇、某醛、某酸。

(三)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衍生关系

1.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86

(1)取代反应

A.卤代

B.硝化

C.磺化

(2)加成反应

A.加氢:

CH2═CH2+H2CH3CH3

B.加X2:

C.加水:

CH2═CH2+H—OH⎯⎯催⎯化剂⎯⎯→

加热加压C2H5OH

D.加卤化氢:

(3)氧化反应

 

(4)还原反应

 

(5)消去反应

 

(6)酯化反应

 

(7)水解反应

 

(8)脱水反应

 

(9)加聚反应

(10)缩聚反应

分析和判断一个具体的反应究竟属何种类型的反应,除必须深刻理解上述各反应的定义

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反应发生在哪一个化学键上。

反应发生在不同的化学键上,其反应类型可能不同,例

如:

乙醇分子中

当a、b键同时断裂时,发生的是消去反应,当c键断裂时其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在

一定条件下,c、d键同时断裂,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②注意反应条件

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其产物可能不同,反应类型亦可能不同。

例如:

CH3CH2OH与浓H2SO4共热至170℃生成物是CH2═CH2,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共热至

140℃,生成物是乙醚,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③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有关

对于同一反应,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亦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

CH3CHO催化

加氢得到CH3CH2OH既可看作是加成反应又可看作是还原反应。

2.烃及烃的衍生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四)有机化学简单计算

有机中计算涉及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及确定分子式;有机通式及燃烧通式的应用及计

算。

1.气态烃与氧气混合后的燃烧规律

(1)完全燃烧:

根据所给的CxHy,烃的通式,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温度恢复到

常温时)。

H2O为液态,反应前比反应后的体积一定大,因为H2O为液态。

若完全燃烧后(温

度在100℃以上时)产生H2O为气态,则有以下规律:

①y=4总体积不变△V=0

②y<4总体积减小

③y>4总体积增大

根据此规律可以计算出烃中的H数,从而推导碳数,确定化学式。

(2)不完全燃烧:

根据题意信息,应该认真的分析烃和氧的关系,若氧气不足就有CO

的生成,造成三种情况的发生:

①完全燃烧,生成物有CO2无CO,烃无剩余,氧有剩余。

②不完全燃烧,氧不足量,生成物中有CO、CO2两种碳的氧化物。

③不完全燃烧,氧不足量,生成物中只有CO无CO2。

在讨论此问题时,应该抓住列方程的方法,将两个方程式加合在一起进行计算。

如:

利用上面方程式,计算出任意的量或比值关系。

此问题与O2的量有着密切的关系。

2.烃和烃的衍生物燃烧规律

(1)不同的有机物若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或物质的量比相同,则它

们的分子式中C、H原子个数比相同。

(2)若有机物分子式为CnH2n或CnH2nO、CnH2nO2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1∶1。

(3)最简式相同的的机物,不论以任何比例混合,只要混合物的质量一定,它们燃烧

耗氧量及生成CO2总量为常数。

(4)烃的燃烧,决定耗氧的因素有:

①等物质的量时,分子中碳原子越多耗氧越多;

②等质量时,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分配的氢原子越多(即氢的质量分数越大),耗氧越多。

(5)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耗氧量的计算方法:

①从化学式中除去CO2的成分,剩余部分的耗氧量即原物质的耗氧量。

如:

②从化学式中除去H2O的成分,剩余部分的耗氧量即原物质的耗氧量。

如:

二、拓展延长

1.有机物的推断

(1)符合一定碳氢比的有机物

①C∶H=1∶2的有机物有:

单烯烃、果糖、葡萄糖、甲酸甲酯、乙酸、甲醛。

②C∶H=1∶1的有机物有:

乙炔、苯、苯乙烯、苯酚。

③C∶H=1∶4的有机物有:

甲烷、甲醇、尿素。

(2)有机物的不饱和度(Ω)

把有机物的分子式与烷烃的通式比较,每缺少二个氢就是一个不饱和度,若有机物化学

式为CnHm,则

①若有机物分子中含一个C═C或C═O,Ω=1;

②若有机物分子中含一个环,Ω=1;

③若有机物分子中含一个C≡C,Ω=2;

④若有机物分子中含一个,Ω=4;

⑤有机物分子中的卤原子取代基,可视为氢原子计算不饱和度。

如,

Ω=4;

⑥立体封闭有机物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规律:

其环的不饱和度比面数少。

如:

立方烷面数为6,

Ω=5,化学式为C8H8;

如:

棱晶烷面数为5,

Ω=4,化学式为C6H6;

有机物不饱和度的应用:

①应用不饱和度推断物质的分子式:

Ω=双键数+叁键数×2+环数

90

例如:

的分子式可用下列方法确定:

根据结构式先确定碳数为C21,若是饱和的则H应该是44,但有五个环,七个双键,所

以不饱和度是:

5+7=12,缺H数为24个,所以,化学工工业区C21H20O5。

②利用不饱和度判断同分异构体:

如,

根据此结构式判断下列物质哪些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先根据所给的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然后根据分子式确定同分异构体。

此结构式缺H

数为:

①2个环,2×2=4;②碳氧双键缺2个氢,共缺H为6个,所以,化学式为C10H16O。

根据化学式和不饱和度确定同分异构体,A.C10H18O,B.C10H16O,C.C10H16O,D.C10H18O,

判断结果不属于上述信息给的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是:

A、D。

(3)有机物推断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有机物通式推断;

②根据有机物不饱和度推断;

③根据有机物特殊性质及衍生关系推断。

2.有机物的合成

(1)重要有机物的反应规律

①醇的消去和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