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7942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 微课堂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微课堂教学设计

 

微课堂教学设计

文档名称

微课堂教学设计及课堂达标检测题

微课堂课题

教学内容预设用时

15分钟

 

初三上册第课《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百合形象,学习百合精神

2.品味生动语言,积累优美词句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领

大千世界,万物争奇,四时之景,其乐无穷。

林林总总中,百花争艳是最惹人喜爱的奇观。

请问同学,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百花丛中,你最爱哪一种?

请用简洁的语言予以说明。

譬如:

“我最爱梨花,因为它洁白芬芳”“我最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如果把争奇斗艳的百花园比作一本书,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台湾作家林清玄,去欣赏他笔下的百合花。

(二)了解故事——读花,倾听花开

听读课文:

文章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提示:

概括故事的基本模式?

学生回答后屏显:

谁+干什么+结果

学生思考回答:

生长在山谷断崖上的百合战神风霜雨雪的侵袭和杂草蜂蝶的嘲笑努力地开出花朵的故事。

(三)品味语言,感受形象

1.听课文朗读,思考:

你看到了一株什么样的百合花?

学生交流后小结并板书:

百合花的品质坚韧、执著、坚强、高洁。

从爱花到赏花,看来百合的芳香已经沁入到我们的心田。

是啊,林清玄的文章不但语言清新隽永,而且富含深刻内涵。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喜欢的语句,自行圈点批注进行品味。

提示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

学生回答后总结屏显。

屏显:

这句话运用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可从词语、修辞、写作手法、哲理句等角度入手)

例子1:

“百合花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分析百合形象。

如:

“努力地”“深深地”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所做的顽强的抗争;从“直直地”“挺着”能读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学生自读,圈点批注。

3.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例子2:

“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用花开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方法指导:

可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读百合的自信与执着;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品读语言的深层内涵,如从“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里,读出百合的淡泊、沉静。

(师:

不错,这位同学从修辞的角度抓住了百合的精神品性做了赏析;

大家说如何读才能显现出百合花坚忍顽强的精神?

(语速语调)

生:

慢读重读。

师:

是的,我们在朗读的时候不但要读得准确,不读错不丢字不加字,更要注意语音轻重语速快慢的适当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原作品的艺术魅力;而做为排比句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把语调渐渐高亢起来。

 

例子3:

“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一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晚的露珠,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方法指导:

词语替换,联系语境。

“一朵一朵地盛开”和“一朵朵盛开”哪个表达效果好?

明明是露珠,为何要写泪滴?

是写错了吗?

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知道了白合花的绽放,靠的是坚韧与毅力,沉静的心态,艰辛的付出获得的。

(提示:

这句话极富深意,是文章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哲理句,理解哲理句的时候我们既得结合文章主旨,也得联系语言环境。

如果说“深沉的欢喜”是百合经过自己的努力开放出灵性的花朵的喜悦,那么你认为“泪滴”是什么)

(是啊,人生如是,谁能一帆风顺,就像林清玄自己,其貌不扬,长相粗鄙,情感受挫,婚姻失败,遭受着人们的冷嘲热讽甚至焚烧书籍的厄运,但他没有就此沉沦,而是隐居山林寺院,潜心修行写作,静心沉淀自己,数年之后,又一系列的“菩提”丛书面世,文风清雅,深蕴哲理,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情怀。

被誉为“世间最清明的文章,人间最美妙的声音”,用忍忍和坚持有力地证明了“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

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

例子4: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

“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全心全意”,紧扣上文百合努力开花时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暗示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例子5: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方法指导:

抓住写作角度进行品味,了解文章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例6: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

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方法指导:

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衬托出百合坚忍和自信的形象。

4.总结方法:

请同学总结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

学生总结:

找出语言特色(关键词、修辞、写作手法),联系语言环境与情感主旨,按照品味语言的基本模式三步——“运用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

教师总结: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精彩的文章缺乏不了生动的语言。

品味语言是赏析散文必备的环节,品味语言时正如我们同学总结的既要找出语言特色、联系语言环境,也要结合作者情感和文本主题,这样才能品味地准确完整生动。

 

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评价项目

评  价  要  素

权重

评 价 级 别

得分

自我

表现

2分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够认真倾听、互帮互学,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2

2

1

0

目标

达成4分

赏析描写

能够通过人物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或能够从词语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或能够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2

2

1

0

分析事例

能够通过典型事例把握人物形象。

2

2

1

0

注:

“评价级别”中的A级为能够做到或能够掌握,B级为基本能做到或基本能掌握,C级为不能做到或不能掌握。

初三上册第课《端午的鸭蛋》微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清行文思路,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平淡自然而有韵味的语言,通过朗读感受本文语言魅力和文中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语引领

有一位作家叫汪曾祺,他出生在江南水乡——高邮。

他曾写了一篇介绍家乡端午风俗的文章《端午的鸭蛋》,写得趣味盎然,充满生活情趣。

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汪曾祺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二)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指名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同时提醒学生思考:

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板书:

端午节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1段)     (第2~3段)   (第4~6段)

(三)细读课文,把握文章情感

1、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思考:

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明确:

 

①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②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

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引出“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过渡:

汪曾祺的家乡过端午有这么多的习俗?

他为什么偏偏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呢?

换句话说,高邮鸭蛋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值得作者大写特写呢?

我们一起来读2、3两段。

 

2、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

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

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

(1)提示:

问题1可从原文中找关键词。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矫正补充后明确。

①蛋白柔嫩 、油多 、黄是通红的 “双黄蛋” (总:

质细而油多) 

(2)屏显:

现代文引用典故、神话传说等的作用:

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章的雅情雅趣。

学生小组讨论思考回答。

师总结明确

②引用袁枚的《腌蛋》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

而且袁枚对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

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

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

默读第4、5、6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主要介绍“鸭蛋络子”和孩子们吃鸭蛋的方法?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明确:

行文活泼生动。

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4、深入探讨:

文章如此津津乐道“咸鸭蛋”有意义吗?

换句话说,本文通过写端午的鸭蛋,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

文章读来从容散淡,大有月下听长者谈古论今之感,悠然恬然之间,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板书:

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四)精读课文,品味文章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外衣,一篇精彩的文章缺乏不了生动的语言。

品味语言是赏析散文必备的环节。

请同学回顾品味语言的基本模式。

学生回答。

屏显:

运用了(词语、修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征等)

表达了情感

让学生边读边赏,可以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揣摩读法。

巡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动词的妙用及修辞的运用;调动不同感官角度的妙处。

引导学生小结:

由此可见,赏析文章语言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妙笔生花的修辞)

请同学们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收获。

我们来集体交流。

(在此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

点拨提示: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

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这三点在课文中能看出来吗?

请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画出你喜欢的句子,仔细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色。

看看汪曾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本文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自读批注,小组合作交流。

集体交流。

重点品味:

1、“平淡而有味”

提示:

所谓“平淡”是指语言文字朴实无华,不花哨,不曲折。

那么“有味”又是指什么呢?

它是指语言文字有韵味,有嚼头。

例如: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这叫什么鸭蛋呢!

”“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

有。

”“这有什么好看呢?

”文中时时穿插的朴素的“大白话”,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信口而出,仍使文章的生活气息更加浓厚,这就是生活味。

(全班齐读)

 例如:

“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

2.“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

例: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

 

小结:

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

本文的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他笔下的故乡往事更有魅力。

方法总结

学生总结:

教师总结:

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词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句同样有韵味有情致。

本文的语言生动、口语化,又从容舒缓,富有韵味,写尽了作者对穷家乡、名鸭蛋的感情,也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