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84791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20 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docx

专题20文言文阅读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解析版

专题20文言文阅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一、考向分析

传记类文章要点概括

1.关注传主的主要生平事迹。

严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颠倒或错位,还要严防内容上的断章取义,或者范围、作用、程度等的不明确。

2.关注传文中的重要人物及其关系。

对传记中的人物要有全面的把握,严防人物与事件之间张冠李戴、事件杂糅或无中生有。

3.关注人物的对话。

严防内容上的主次不分、因果关系不明或文意理解上的错误。

4.关注文言现象。

对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一定要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严防题干信息的错解或误译。

5.关注题干。

明确题干考查的信息重点,严防与题干要求无关的信息进入答案或不恰当的推断混入。

考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将文章中对传主的介绍梳理清楚,即可轻松答题。

非传记类文章要点概括

1.分析具体内容,概括文章要点。

对文章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要注重对每一自然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一一对应。

考生解题时要注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一一对应。

尤其要关注选项中的关于写作手法的表述是否在原文中有具体的体现。

二、考纲解读

所谓“内容要点”指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指文章整体或某个层次、段落的主要意思。

“归纳”“概括”即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即概括大意。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就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对具体内容加以概括,对抽象内容加以阐述,对含蓄内容加以解说等。

三、新题解析

一、课外阅读

(2021·广东汕尾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自古一代帝王之兴,必有一代名世之臣。

宋有仲淹诸贤,无愧乎此。

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他日为政,尽行其言。

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①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

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

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②,足任斯责,使究其所欲为,岂让古人哉!

(节选自《宋史》)

[注]①昭烈,指刘备,刘备谥号昭烈帝。

②弘毅之器:

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一代明世之臣而或长烟一空

B.极论天下事此乐何极

C.然“先忧后乐”之志然则何时而乐耶

D.尽行其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划出停顿。

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3.结合两段选文,说说范仲淹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名世之臣”。

【答案】

1.D

2.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3.范仲淹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志向,虽然做官时间不是很长,但他遵守诺言,有能力承担他的责任,所以称他为“一代名世之臣”。

【分析】

1.

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表示数量\全、都;

B.极力、尽情\穷尽;

C.然而,但是\既然这样;

D.他的\他的;

故选D。

2.

本题考查断句。

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

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

四海之内(的人)本来也相信他的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

故断句为:

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

3.

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他日为政,尽行其言”“考其当朝,虽不能久,然“先忧后乐”之志,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足任斯责”可知,虽然他为政时间不是很长,但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有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都知道他的政治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并且他还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有能力承担自己的责任,所以范仲淹被称为“一代名世之臣”。

【点睛】

译文:

自古一代明君有所作为,一定会有贤明的大臣辅佐他。

宋朝有范仲淹这样的大臣,也是如此。

范仲淹当初在家守孝期间,给宰相写信,尽情讨论国家大事,后来管理政事,完全实践了他说过的话。

三国时,诸葛亮在草庐和刘备说了三分天下的谋略,后来用一生去实现当初的承诺。

英雄豪杰了解自身,有自知之明,就是如此啊。

范仲淹在朝堂执政,虽然时间不长,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天下人本来就知道,也相信他的坚毅品德和远大志向。

范仲淹有能力承担他的责任,可以探究他想知道的,难道比不上古人吗?

(2021·湖北襄阳市·九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弘范①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末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

至燕,馆人供张⑤甚盛。

天祥不寝处,坐达旦。

遂移兵马司⑥,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⑦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

②厓(yá)山:

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

③扞(hàn):

保卫。

④捄(jiù):

通“救”。

⑤供张:

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

⑥兵马司:

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

⑦乡:

同“向”。

4.解释加点的字。

(1)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_____)

(2)天祥临刑殊从容(_____)

5.下列句子停顿及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亡不能捄/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B.国亡不能捄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C.国亡不能捄/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D.国亡/不能捄/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7.写出文章中体现文天祥“威武不能屈”的句子。

8.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哪句话?

【答案】

4.写特别,很

5.A

6.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7.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

8.舍生而取义

【分析】

4.

这道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结合所学文言文实词知识,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大意:

把自己所写的《过零丁洋》诗给了他;书:

写;

(2)大意:

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殊:

特别,很。

5.

这道题考查划分文言停顿的能力。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应该看语句有无标志性词语,另外在文言文中,排比、对偶等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讲究对称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色,这些特征也为我们断句提供了依据。

该句大意:

国家灭亡而不能救,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

故应断为:

国亡不能捄/为人臣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故选A。

6.

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当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本句重点词语有:

义:

认为……仁义;遣:

派。

7.

本题考查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文章“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可知,文天祥见到弘范的时候,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

这里能够体现文天祥“威武不能屈”。

8.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文中文天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并没有选择屈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以表自己对故国的忠心,他的所作所为印证了《鱼我所欲也》中的“舍生而取义”这句话。

【点睛】

译文:

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到弘范,左右押解之人令其拜见,文天祥坚持不拜。

弘范就以宾客之礼接见了他,并与其共入厓山,并要求文天祥作书与张世杰,令其投降。

文天祥说:

“我不能报效祖国,反而教我让人背叛自己的国家,怎么可以这样做呢?

”弘范仍然要求他写招降书,文天祥不得已,把自己过零丁洋时所做的诗文给了他,诗末有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看了后,就不再提及此事。

后来厓山被攻破,弘范在军中置酒大摆庆功会,弘范说:

“你的国家已经灭亡,你作为宰相忠孝已经两全了,若能以事宋之心事我大元皇帝,仍不失你的荣华富贵,仍然是你做宰相。

”文天祥潸然泪下,说:

“国家灭亡而不能救,作为人臣即使死了,也不能免除自己的罪过,怎能苟且偷生,另事他主呢?

”弘范感其义,派人将其护送至京师,文天祥在路上八日未食一饭,仍然没有饿死,文天祥就开始吃饭了。

到了北京(即燕京),其所押解住处的人提供给他好衣好食,但天祥并不为所动,他不住在自己的住处,通宵坐至天明,然后被移交兵马司,由卫兵把守看管……文天祥临刑前面不改色,对旁边的訇卒说:

“我的使命完成了。

”向南拜而从容就义。

(2021·安徽安庆市·九年级一模)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刚峰宦囊

都御史刚峰海公①卒于官舍,同乡宦②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苏点其宦囊③,竹笼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④、旧衣数件而已。

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

王司寇凤洲⑤评之云: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注)①刚峰海公:

指海瑞。

刚峰,海瑞的字。

②宦(huàn):

作动词,做官。

③宦囊:

指海瑞死后的遗物、遗产。

囊,口袋。

④端:

古代布帛长度单位,一端为二丈。

⑤王司寇凤洲:

指王世贞。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___________________

(2)即千万言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即千万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千言万语来奉承阿谀海瑞,也不如王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

B.使用千言万语来赞美海瑞,能及得上王世贞这三句话的评价吗?

C.王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就是不同于对海瑞千万言的奉承阿谀。

D.王世贞这九个字的评语,为千千万万对海瑞的赞美作佐证。

11.翻译下列句子。

(1)同乡宦南京者,惟户部苏怀民一人。

(2)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

12.按提示用“/”断句。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断一处)

13.文中最能表明海瑞一生清廉的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

(1)死

(2)赞美(3)结伙、建立派别

10.B

11.

(1)在南京做官的同乡,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怀民一个人。

(2)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一生。

12.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

13.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详解】

1.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①句意: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

卒,死。

②句意:

即使千言万语赞扬他。

谀,赞美。

③句意:

不怕死,不贪财,不结伙。

党,结伙、建立派别。

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句中的重点词语有:

即,即使;谀,赞美;加,比得上,及得上。

整个语句的语气是反问语气。

句子翻译为:

即使使用千言万语赞扬他,能及得上(王世贞)这样评论吗?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

重点词语:

①宦:

名词作动词,做官;惟:

只,只有,仅有。

②此:

这;断尽,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文意是: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

“都御史刚峰海公”是主语,“卒于官舍”是谓语,主谓之间需断开。

故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

5.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表明海瑞一生清廉”梳理内容,找出相关语句,概括即可。

根据“‘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不怕死,不贪财,不结伙”可知,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

可提取答案:

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点睛】

译文

都御史海瑞在官舍死了,在南京做官的同乡,只有在户部做事的苏怀民一个人。

苏怀民检查清点他的遗物,竹箱里只有八两银子、麻布二丈、几件旧衣服罢了。

这样的都御史哪里还能有啊!

王世贞评价他说:

“不怕死,不贪财,不结伙。

”这九个字概括了海瑞的生平。

即使使用千言万语来赞美海瑞,能及得上王世贞这三句话的评价吗?

(2021·浙江杭州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士谦,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给。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①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②;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

“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遽令放之。

其奴尝与乡人董震因醉角力,震扼其喉,毙于手下。

震惶惧请罪,士谦谓之曰:

“卿本无杀心,何为相谢!

然可远去,无为吏之所拘。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士谦曰:

“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

”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③契曰:

“债了矣,幸勿为念也。

”各令罢去。

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

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④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

收埋骸骨,所见无遗。

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

“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或谓士谦曰:

“子多阴德。

”士谦曰:

“所谓阴德者何?

犹耳鸣,已独闻之,人无知者。

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选自《隋书李士谦传》)

(注释)①阋(xì):

争斗;争吵。

②埒(liè):

相等。

③燔:

焚烧。

④糜:

粥。

14.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躬处节俭

造字推测法:

形声字

躬:

________

(2)值年谷不登

参考成语法:

五谷丰登

登:

________

(3)士谦牵置凉处饲之

课内迁移法: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置:

________

(4)收埋骸骨,所见无遗

查阅词典法:

①赠送;②抛弃;③漏掉。

遗:

________(填序号)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每以振施为务或异二者之为

B.士谦闻而出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C.无为吏之所拘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以贷乡人属予作文以记之

16.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两处)

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17.这段文字主要表现了李士谦怎样的优秀品质?

结合选文事例,试做简析。

【答案】

14.自身、亲自庄稼成熟搁、放③

15.B

16.

(1)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2)兄弟二人都很惭愧,互相推让,最后成了行善之人。

17.乐善好施,李士谦生活十分节俭,穿的是布衣旧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终日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急务。

宽容大量,他的仆人和董震因醉冲突,董震失手杀了他的仆人,他原谅了董震的无心之失,并让他赶紧离开不要被抓住。

【分析】

14.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

(1)躬处节俭:

自己处处都很节俭。

躬:

自身、亲自。

(2)值年谷不登:

碰上这年歉收。

登:

庄稼成熟。

(3)士谦牵置凉处饲之:

他牵到凉快的地方喂着。

置:

搁、放。

(4)收埋骸骨,所见无遗:

李士谦还将那些饿死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埋葬好,没有漏掉一个。

遗:

漏掉。

选③。

15.

A.动词,作为/名词,心理活动,所想之事,心情;

B.连词,表承接;

C.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

D.把/连词,来;

故选B。

16.

(1)本题考查断句。

句意: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你们都知道了,哪里还有什么阴德呢?

故断句为:

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断两处)

(2)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注意重点词语:

愧惧:

惭愧恐惧。

更相:

互相。

卒:

最终。

为:

成为。

善士:

做善事的人。

17.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1)李士谦家里富裕,但自己处处都很节俭,每每以帮助别人为责任。

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无法安葬的,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

有兄弟间财产分配不均,以至互相争吵告状的,士谦听说之后拿出自己的钱财给了那个少的,使他的财产和分得多的相等。

由此可见他乐善好施;2)他的家童曾抓住一个偷粟的,士谦安慰这人说:

“这是贫穷所致,不应该责备。

”就让放了他。

他的仆人曾和同乡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气,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

董震很害怕,向士谦请罪,士谦安慰他说:

“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请罪呢!

但是可以远远地离开,不要被官吏捉住。

”可见他宽容大量。

3)碰上歉收,债家无力偿还,李士谦把向他借债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以丰盛的酒席相款待,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所有契约。

第二年,大丰收,欠债的人都争相来向他还债,李士谦一点都没有接受。

可见他不求回报,体恤百姓。

【点睛】

译文:

李士谦,父亲早死,不曾喝过酒吃过肉,从不说杀生之言。

(李士谦)家里富裕,但自己处处都很节俭,每每以帮助别人为责任。

州里有死了人而家里又无法安葬的,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的需要供给钱财。

有兄弟间财产分配不均,以至互相争吵告状的,士谦听说之后拿出自己的钱财给了那个少的,使他的财产和分得多的相等。

兄弟两人很惭愧,互相推让,最终都成为善人。

有个人的牛毁坏了他的田地,他牵到凉快的地方喂着,比牛的主人照顾得还好。

看见有人偷割他的禾黍,却默默地避开。

他的家童曾抓住一个偷粟的,士谦安慰这人说:

“这是贫穷所致,不应该责备。

”就让放了他。

他的仆人曾和同乡人董震因喝醉酒比力气,董震掐住仆人的咽喉掐死了。

董震很害怕,向士谦请罪,士谦安慰他说:

“你本来没有杀人之心,何必请罪呢!

但是可以远远地离开,不要被官吏捉住。

有一年他拿出自家的数千石粮食,借给同乡人。

碰上这年歉收,债家无力偿还,都来向李士谦道歉,李士谦说:

“我家多余的粮食,本来就是想用来救济别人的,难道是为了图利吗?

”于是把向他借债的人全部召集在一起,以丰盛的酒席相款待,当着他们的面烧毁了所有契约,说“你们的债全勾销了,以后再不要为此挂念了。

”让借债的人各自回去。

第二年,大丰收,欠债的人都争相来向他还债,李士谦一点都没有接受。

有一年又遇上饥荒、很多人都死了,李士谦又拿出他家所有的钱,买来米做成粥供给那些受饥饿的人,依靠他而生存下来的人数以万计。

李士谦还将那些饿死人的尸骨收集起来埋葬好,没有漏掉一个。

到了春天,他又拿出粮食种子分给那些贫乏的人家。

赵郡的农民非常感激他、抚摸着子孙说:

“你们都是托李参军福啊!

”有的人对李士谦说:

“你积有很多阴德。

”李士谦说“你所说的阴德是什么,(所谓阴德)就像耳朵里的声音,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

而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你们都知道了,哪里还有什么阴德呢?

(2021·山东聊城市·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①,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②。

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

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③笔也。

有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

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

章侯科头裸体④,谩骂不绝。

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显者怫然,乃自先去。

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周亮工《读画录》)

(注释)①诞僻:

怪僻。

②乏:

贫困。

③搦(nuò)握。

④科头裸体:

摘掉帽子,脱掉衣服。

1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谩骂不绝(_______)

(2)显者怫然(_______)

19.翻译下面的句子。

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20.从文中可以看出陈章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8.

(1)断,停止

(2)愤怒(生气)的样子

19.(陈章侯)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

20.喜欢以酒结友;周济贫士;刚正不阿(蔑视权贵)。

(答出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分析】

18.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的理解。

注意结合语境判断词义。

(1)句意:

大骂不止。

绝:

停止。

(2)句意:

显达者非常生气。

怫然:

愤怒(生气)的样子。

19.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汇。

本题重点词:

尤喜:

尤其喜欢;贫:

贫穷;周:

周济;其:

他们(代指贫穷的人);乏:

贫困。

20.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好游于酒。

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可知,陈章侯仗义疏财,喜欢以酒结交朋友;由“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和“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可知,陈章侯是一个乐于帮助弱势群体、心地善良的人;由“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章侯科头裸体,谩骂不绝”和“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可知,陈章侯是一个不贪慕荣华富贵,性情刚直,蔑视权贵的人。

【点睛】

参考译文:

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以喝酒来交朋友。

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

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

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

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千金他也不会握笔。

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让他鉴赏宋元人的书画。

船已经开了,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章侯摘掉帽子裸着身子,大骂不止。

那个显达者不听从陈章侯,于是陈章侯想要跳入水中。

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先离开了。

(后来)委托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给他画一笔。

(2021·山东烟台市·九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①。

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②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③,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

又以南方多薮泽④,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⑤,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与大猷⑥均为名将,(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飙发电举⑦,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

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⑧。

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

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

节选用《明史·戚继光传》

(注释)①卫指挥佥事:

官名。

②卫所:

明代在京师和各地设卫所。

③剽悍:

矫捷勇猛。

④薮泽:

湖泽。

⑤审步伐便利:

从行进便利的角度考虑。

⑥大猷:

俞大猷,明朝名将。

⑦飙发电举:

办事如暴风闪电般迅猛。

⑧并著声:

都有突出的声誉。

2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通经史大义(_______)

(2)乃因地形制阵法(_______)

(3)名更出大猷上(_______)

22.下列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B.又以南方多薮泽/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C.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D.乃因地形制阵法/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

24.“戚家军”名闻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戚继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21.通晓制定、布局超出

22.D

23.戚继光作为将领,号令严明,赏罚必行,士兵没有敢不听命的。

24.戚家军闻名天下的原因:

①军队训陈严格②根据地形摆阵法③武器装备精良。

戚继光特点:

知识渊博、文武全才、坚毅果断、军纪严明、赏罚分明、有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

【分析】

21.

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注意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