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744498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docx

CPU主板FSB内存的匹配关系

1.内存和CPU的有关数据

在正式讨论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把内存的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之间的关系搞清楚,而且应该特别熟悉。

这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基础。

见下表:

表1内存名称及各种频率列表 

由表1可见,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之间有固定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见表2。

表2.内存的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中的核心频率又称颗粒频率或基本频率;时钟频率又称工作频率、内存频率、I/O频率、DRAM、DRAMFrequency、时脉或内存速度;数据频率又称等效频率或传输通道频率。

本文只采用“核心频率”、“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三个名称。

对这些名称一定要弄清楚。

 另外,有关CPU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的。

例如,主频又称CoreSpeed;外频的名称就更多了,如BusSpeed、汇流排频率、FSB(和前端总线混用)等。

 

2.内存和CPU搭配的基本原则

我认为:

无论你采用的CPU是Intel的,还是AMD的,当选配内存时都必须遵守三条基本原则。

第一条是频率要同步:

即内存的核心频率要等于或稍大于CPU的外频。

不要给内存加上它不能承受的高频率,否则是频率“过载”。

频率“过载”后,内存将拒绝工作。

这样,电脑是要蓝屏的。

当然,你给它加上低于核心频率的频率时,它会是胜任愉快的。

第二条是带宽要匹配:

应该设法使内存的数据带宽跟CPU前端总线的带宽相等,否则,数据的传输能力将受制于带宽较低的那端;

第三条是主板要调控:

因为以上两个条件有时是不可能同时能满足的。

这就要靠主板来调控,调控的主要方法是异步设置。

因为第一条是有关生或死的问题,所以,这一条必须满足。

第二条就可以灵活处理了。

另外,当讨论内存跟CPU如何搭配时,必须明确以下事项:

①内存的核心频率小于外频时,内存会拒绝工作。

表现是蓝屏。

但是,在任何情况下,内存的核心频率大于CPU的外频时,内存都能正常工作。

但是,系统也不会承认它的高频率。

只承认它的核心频率等于外频。

例如,你将DDR2-1066插入外频是200MHz的板子上时,系统将认为这个内存是DDR2-800。

②Intel处理器的前端总线频率(FSB)是外频频率的4倍。

但是,在历史上前端总线的频率和外频是同一个,所以,人们还是经常用FSB来表示外频(例如软件CPU-Z就是这样,它表示的“FSB:

DRAM”实际上是指“CPU的外频:

内存的时钟频率”)。

AMD的内存,在K8以前,也有前端总线,不过,那时的前端总线频率是外频频率的两倍。

K8以后AMD的CPU就没有前端总线了。

③当讨论内存跟Intel平台的CPU的匹配时,必须知道CPU的外频或前端总线频率。

知道一个就行,因为它们之间是四倍关系,此时,不必关心CPU的主频是多少。

不过,自从有了Intel的i3/i5/i7后,参照的CPU频率已经不是外频和前端总线FSB,而是基本频率BF了。

但是,在检测软件CPU-Z中,还是把BF频率称为外频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配内存,请参看本文之6。

④当讨论内存跟AMD平台的CPU匹配时,首先必须明确这个CPU是K8的K10的还是K8以前的因为这三种CPU陪内存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讨论K8以前的CPU时,只需知道外频或FSB;讨论给K8的CPU配内存时,只需知道CPU的主频,不要提HT总线,因为配内存跟HT总线无关;同样的原因,当为K10配内存时,如果你不超频,只需知道CPU或主板支持什么内存就可以了。

因为K10架构的CPU配内存时是跟外频挂钩的,而AMDCPU的外频是固定在200MHz的。

⑤当讨论内存跟CPU的搭配关系时,是根据内存和CPU的参数计算的,不必考虑主板。

但是,当你对搭配方案作出选择后,还必须考虑主板是否支持。

在一般情况下,主板的频率是应该高于FSB的频率的。

⑥内存的异步就是使加给内存的频率是它能正常工作的频率。

一般是指降频。

但是,频率降下来的后果就是速度变慢和带宽变窄。

所有主板都支持内存异步运行的。

但是,支持的程度不同。

⑦从内存跟CPU是否搭配的角度看,配内存时,不必考虑内存的容量是多少。

但是,容量超过一定大小时,有时是要考虑主板是否支持的。

⑧内存跟CPU是否匹配,跟CPU是几个核没有什么关系。

以上就是我认为内存匹配的三大原则和八项注意。

3.在Intel平台实现频率同步的方法

在Intel平台,内存频率跟CPU同步的条件就是:

内存的核心频率必须等于或稍大于CPU的外频。

否则,就是“频率过载”,内存将停止工作,主要的表现形式是蓝屏。

虽然对我这个说法经常听到不同的声音。

但是,我坚信我的这个归纳方法是完全能站得住脚的。

因为内存能够耐受多大的频率,完全是由核心频率决定的。

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都是在核心频率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放大出来的。

当核心频率相等时,不同类型的内存会有不同的时钟频率和数据频率。

例如,在Intel平台,当外频是200MHz时,为了实现频率同步,应该选DDR-400、DDR2-800或DDR3-1600。

因为这几种内存的核心频率都是200MHz。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条规律。

但是,过去,人们都是把内存的同步条件说成“内存的时钟频率(而不是说“内存的核心频率”)等于或稍大于外频频率就是同步”。

更多的是模棱两可的说法,比如说“内存的频率等于或稍大于外频,就是同步”。

至今在网上的许多文章还是这样说的。

相当混乱。

我认为,在SD和DDR时代,说“时钟频率和核心频率相等就是同步”,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在DDR2和DDR3出现以后,再这样说就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不同类型的内存。

其核心频率跟时钟频率是不同的。

因此,两种判别方法存在巨大差异。

不过,囿于习惯,人们还是愿意用时钟频率来跟CPU的外频对比。

我认为,按时钟频率跟CPU频率对比的方法来判断内存是否同步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是,必须把这个比作适当改动。

比如说:

“对于SDRAM和DDR,当内存的时钟频率跟CPU的外频相等时,就是内存同步。

例如,当外频是200MHz时,应该配DDR-400的内存”;对于DDR2,就应该说:

“当内存的时钟频率是外频的两倍时,就是内存同步。

例如,当外频是200MHz时,应该配DDR2-800内存”;对于DDR3,就应该说:

“当内存的时钟频率是外频的4倍时,就是内存同步。

例如当外频是200MHz时,就应该配DDR3-1600内存”。

这样说不是太啰嗦了吗!

可是,在检测软件CPU-Z中,就是用CPU的外频(此处称其为FSB)跟时钟频率(此处称为DRAM)的比值关系表示内存是否同步的的。

其关系见下表:

   表3内存同步时,CPU的外频跟内存的时钟频率的频率关系  

内存的类型

 DDR

 DDR2

 DDR3

 FSB:

DRAM(即CPU的外频跟内存时钟频率之比)

 1:

1

 1:

2

 1:

4

 

注:

在检测软件CPU-Z中,就是用“FSB”表示CPU的外频的,这是历史形成的误用。

上表中的“DRAM”是指时钟频率。

知道了以上原则,我们应该选什么样的内存跟CPU来匹配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我认为:

对Intel的CPU在i3/i5/i7架构出现以前,只要能知道外频或前端总线频率(FSB=4倍外频)中的一个参数,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存了。

不同型号的内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具体计算方法是:

①当在Intel平台选择DDR内存时有:

    DDR-×××后的三个“×”=FSB值÷2      

(1)

例如,当Intel平台的FSB是533MHz时,如果选择DDR内存时,×××=533÷2=266,所以,应该选DDR-266型的内存。

这样选也符合“内存的核心频率(133MHz)等于CPU外频(133MHz)”的原则。

      ②当在Intel平台选择DDR2内存时有:

     DDR2-×××后的三个“×”=FSB值        

(2)

   例如,当Intel平台的FSB是800MHz时,如果选择DDR2内存时,×××=FSB值=800,所以,应该选DDR2-800型的内存。

这样选也符合“内存的核心频率(200MHz)等于CPU外频(200MHz)”的原则。

       ③当在Intel平台选择DDR3内存时有:

   DDR3-××××后的四个“×”=FSB值×2      (3)

   例如,当Intel平台的FSB是800MHz时,如果选择DDR3内存,就应该选四个“×”等于800×2=1600的内存,即应该选DDR3-1600型的内存。

这样选也符合“内存的核心频率(200MHz)等于CPU外频(200MHz)”的原则。

   

   下表就是我根据上述原则计算出来的、根据CPU的参数来选择内存的计算结果。

这是根据频率同步的条件计算出来的最高频率。

都存在向较低频率异步的空间。

(i3/i5/i7架构的CPU如何选内存,见本文的6)

表4.内存同步时外频频率跟内存型号的关系

 

 

 注①:

表中的“频率比”是指同步的情况下,外频跟时钟频率的比,即在CPU-Z中的“FSB:

DRAM”值。

如果CPU-Z显示的不是这个值,那就是内存频率异步了。

根据CPU-Z中的“FSB:

DRAM”比,还可以很容易反求出来在电脑中安装的(或设置的)是什么型号的内存。

例如,当你的CPU的外频是200MHz、而且安装的内存是DDR2时,如果CPU-Z的显示是“FSB:

DRAM=1:

1.66”的话,那就肯定你安装的内存不是在同步状态。

因为DDR2内存同步时,其比是1:

2。

那么安装的是什么内存呢可以有下述方法计算出来:

因为200:

X=1:

,所以,X=333。

这个333就是实装内存的时钟频率值333MHz,由此可以断定,这个内存是DDR2-667。

  注②:

DDR、DDR2和DDR3内存的针脚和插座都是不相同的,不能用错。

所以,当选择主板时,要搞清楚主板支持哪类内存。

目前,为了用户方便,有的主板同时具有DDR2和DDR3内存插槽。

4.在Intel平台实现带宽相等的计算方法

 什么是带宽呢在计算机领域,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数据量,亦即在传输通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

带宽通常以比特每秒(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的位数。

但是,为了简化,通常都是以MB/s或GB/s表示的。

带宽的计算方法是:

带宽 =频率×总线位数/8(4)

因为电脑内存总线的传输位数是64比特,所以,对于频率是800MHz的通道来说,带宽=800MHz×64b÷8b/B=GB/s。

还有一个简捷计算方法,就是

         带宽=频率数×8B                    (5)

例如,当频率等于800MHz时,带宽就是800MHz×8B=6400MB/s=s。

在表1中已经给出了不同频率和带宽关系的计算结果。

这里说的带宽匹配,实际上就是频率的匹配。

对于我们普通使用者,还是按频率来论述比较直观,因为带宽相等,就是频率相等。

    带宽匹配的原则是:

内存的数据带宽应该跟CPU前端总线FSB的带宽相等,或者说:

“内存的数据频率等于CPU的FSB频率,就是带宽匹配”。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顺利传输。

如果有一方的带宽小于另一方,小带宽的一方就构成了“瓶颈”。

但是,如果CPU已经选定了,内存的带宽大一些,并没有坏处。

在满足同步的条件下,对DDR2来说,就会自动满足带宽相等的要求,即可以做到内存的传输带宽等于前端总线的带宽;但是,对DDR来说,如果满足了同步的要求,内存的带宽仅是FSB带宽的1/2;对于DDR3来说,如果满足了同步的要求,内存的带宽就是FSB带宽的两倍。

这种关系见下表。

表5内存同步时,FSB的带宽跟内存数据通道的带宽的关系

内存的类型

DDR

DDR2

DDR3

FSB的带宽:

内存数据通道的带宽

2:

1

1:

1

1:

2

 对内存的同步要求是生或死的问题,所以,必须满足,如果不能满足,必须采取异步运行。

但是,对于带宽的要求则比较灵活一些。

如果不能满足,也可以用双通道或异步的方法来解决。

在DDR时代就是利用双通道的方法解决内存带宽是“瓶颈”的问题的。

但是,如果不组成双通道,只用一个内存条,只要频率是同步的,也可以正常工作。

在AMD平台,其内存控制器置入CPU内部了。

即CPU直接跟内存打交道了。

带宽的问题,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

 5.在Intel平台用主板调控内存运行参数的方法

①主板的自动调控作用:

其实,根据内存的同步要求选择出来的内存(见表4)就可以正常使用了。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

比如:

有的时候,按计算结果,应该用DDR2-800内存才能同步,但是,你手头没有DDR2-800,只有DDR2-667内存,并安装上去了。

怎么办呢要靠主板的调控。

只要你没有在BIOS中的“MemClockMode”中选“Manual”,也没有在“SystemMemoryMultiplier”项更改默认设置“Auto”,主板就会自动根据内存条上SPD资料把加于内存的时钟频率降到333MHz,以使DDR2-667内存的频率不过载。

这时CPU-Z的“FSB:

DRAM”就是“1:

1.66”,而不是“1:

2”。

这样调整过后,速度降低了,内存的带宽也变小了一些,但是,可以正常运行。

还有,如果满足内存同步需要的内存是DDR2-800,而你却安装或设置了DDR2-1066内存,主板也会把加给内存的频率按DDR2-800对待,CPU-Z对“FSB:

DRAM”的显示还是“1:

2”,不会显示“1:

2.66”。

但是,如果你是把内存超频到1066MHz的,CPU-Z则会显示“1:

2.66”。

②主板的手动调控方法:

如果你要自己用手动设置内存也是可以的。

方法是:

在BIOS的“SetMemoryClock”项选“Manual”(手动);或在“SystemMemoryMultiplier”项不选择“Auto”,而是选择你实际安装在内存插槽上的内存,设置就会成功的。

当然,还是需要主板支持的,也就是说,如果主板上有种这种设置项目才行。

手动设置的选项有多种方法。

有的直接用内存芯片名称表示(如华硕的P5E3WS主板,直接用诸如DDR3-1333表示);有的用数字表示(如技嘉GA-P31-S3G主板就用或表示。

就表示DDR2-667内存);当然,有的主板则是用FSB:

DRAM的比值表示。

6.在Intel平台没有FSB了,怎么配内存

       Intel 酷睿i3/i5/i7 CPU是把内存控制器置于CPU内部了。

内存控制器控制的QPI(QuickPathInterconnect,快速通道互联)总线频率远高于传统的FSB(一般是外频的18倍),因此,为它选配内存的空间范围也大多了。

例如,在过去,当外频是133MHz时,FSB=4×133mHz=533MHz,这种关系是固定的。

如果选DDR内存,最高是DDR-266;如果选DDR2内存,最高是DDR2-533;如果DDR3内存,最高是DDR3-1066。

如果你选择更高频率的内存,系统是不承认的,它只能把它们作降格处理。

实际上FSB成了“瓶颈”。

自从有了QPI总线以后,选择内存的条件就宽松多了。

这时CPU-Z上显示的“外频”133MHz,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频了。

它被称为基频(BF)。

因此,它跟内存频率之间的同步关系也就改变了。

例如,当“外频”(基频)是133MHz时,甚至可以选用DDE3-1600内存了。

不过,也不是无限制的。

限制到什么程度这就看CPU或主板的规定了。

不过,有个大概估算办法,就是内存的数据频率大致是QPI频率的1/2。

具体是多少,要看内存控制器和主板支持到什么程度,不是用户能左右的。

7

.内存的双通道的设置问题

首先应该明确,双通道只是为了增大内存的带宽而设计的,因为,在DDR时代,CPU的FSB已经达到800MHz了,但是,从频率同步的角度看,只能配DDR-400的内存。

显然,内存的带宽只是FSB带宽的1/2,内存成了带宽匹配的“瓶颈”,因为CPU有一半的时间要等内存把数据传过来。

因此,人们提出了双通道的概念。

即在北桥再增加一个内存控制器,另外再增加一个DDR-400内存,使两个DDR-400的内存并联使用,带宽的匹配问题得以解决。

但是,因为双通道中的两个内存是分别受两个内存控制器控制的,组成双通道后,只对内存的带宽有改善,对每个内存的性能指标(如核心频率)并没有任何改善。

因此,用两个DDR-400组成双通道时,其性能并不是DDR-800。

网上广泛流传的“用两个DDR2-533组成双通道,用在FSB=1066MHz平台,就是绝配”的说法是错误的。

因为DDR2-533的核心频率是533MHz÷4=166MHz,而FSB=1066MHz时的外频是1066MHz÷4=266MHz。

两个频率并不相等。

也就是说,这样配,并不能满足同步条件。

硬要这样配电脑是要蓝屏的。

因为内存组成双通道后,他们的核心频率并不会提高。

双通道的作用可以这样比喻:

马路很宽,可以容得下两辆汽车,可是,只有一辆车来回跑,这不是浪费吗再买一辆汽车吧,让它们在一条路上并行跑,货运量不就增加一倍了吗!

由此可见,双通道只是解决货运量(带宽)的问题。

并不是把汽车的速度加倍的问题。

也就是说:

两个DDR2-533组成双通道,只能提高带宽,并不能提高内存的频率,两个DDR2-533组成双通道后,其效果并不等于一个DDR2-1066。

当然,如果你一定把DDR2-533用于FSB=1066MHz的平台,也不是不可能,方法就是异步,使加给DDR2-533的频率降下来。

但是,主板支持吗如果是支持的,那么,需要异步运行才可以,这算是“绝配”吗

8.在AMDCPUK8以前内存的配置方法

在K8以前,AMD内存也有前端总线(FSB),但是,跟Intel内存有一点点差别,就是前端总线频率是外频的两倍(Intel是4倍)。

因为内存的同步与否是考虑外频的,所以,当外频跟内存的核心频率相等时就是同步。

因此,外频是133MHz时,应该配DDR-266内存;外频是166MHz时,应该配DDR-333内存;外频是200MHz时,应该配DDR-400内存。

这些都跟Intel平台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

在AMD平台,频率同步了的话,带宽也平衡了。

所以,在当时的AMD平台就不存在双通道的问题。

CPUK8时代内存的选配方法

在AMD的K8以后的CPU中,内存控制器被整合到CPU内部了(见下图),内存直接跟CPU打交道了。

前端总线不存在了,跟北桥相连的总线改称HT总线了,这个总线除了不再跟内存联系外,其它的作用跟原前端总线的任务是相同的。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改变,所以,在AMD平台配内存时,内存跟CPU的搭配的计算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这时我们关心的只是CPU的主频。

无需再考虑FSB和外频了。

现在介绍内存跟AMD的CPU的搭配方法如下:

①首先计算出内存控制器的分频倍数DIV(这种计算是由电脑自动进行的,当然我们也应该掌握):

DIV=CPU的标称主频÷你在BIOS中设置的内存的时钟频率(6)

这个设置的时钟频率最好跟你实际安装的内存一致。

如果不一致,电脑还是根据你的设置值进行计算的。

如果DIV的计算结果不是整数,则进为整数,例如,将进为8。

如果计算出来的分频系数小于5,则取为5。

上述这些方法都是AMD的设计规定。

②知道了内存分频倍数DIV以后,通过内存的实际时钟频率用下式计算:

内存的实际时钟频率=CPU的实际主频÷内存的分频倍数(7)

知道了内存的时钟频率,就可以知道怎样配内存了。

比如,你计算出来的时钟频率是是200MHz,而且是选择DDR内存,就应该配DDR-400;你计算出来的时钟频率是是400MHz,如果想配DDR2,则应该选DDR2-800;如果你计算出来的时钟频率是400MHz,想配DDR3内存,还是应该配DDR3-800。

因为不管是什么型号的内存,数据频率总是时钟频率的两倍。

例1:

CPU是AMD速龙(Athlon)643200+,主频是GHz,如果打算选用DDR-400的内存并在BIOS做这样的设置时,问:

①分频倍数是多少②通过内存的实际频率是多少

解:

①因为CPU的主频等于2000MHz;DDR-400的时钟频率等于400MHz/2=200MHz,所以,内存的分频倍数DIV=2000MHz÷200MHz=10;

②因为没有对CPU进行超频,所以,它的主频还是2000MHz,所以,通过内存的实际总线频率=2000MHz÷10=200MHz,即相当是DDR-400。

因此,选择DDR-400内存是可以的。

当然,如果主板允许,也可以用两个DDR400组成双通道。

以增大数据传输量。

例2:

CPU是闪龙3200+,主频是GHz,如果选用DDR2-800的内存时,问:

①分频倍数数是多少②通过内存的实际时钟频率是多少(3)如果把主频超到2400MHz时,应该怎样选择内存

解:

①分频系数DIV=1800MHz÷400MHz=,应向上取为5;

②通过内存的实际时钟频率=1800MHz÷5=360MHz。

内存降格使用为DDR2-720。

因为内存的频率是向下兼容的,主板都会支持这样的内存。

所以,这样配置也是可以的。

(3)如果把主频超到2400MHz了,则通过内存的时钟频率就是2400MHz÷5=480MHz,即需要选择DDR2-960内存。

选DDR2-1066吧。

(但是,因为主频太低,还要看内存控制器或主板是否支持)

下图就是我根据以上原则把计算结果表格化了,为了简化,在表中没有把分频系数列出来。

表中有灰色底纹的数字表示计算出来的分频系数小5。

因此,求这些时钟频率时,分频倍数是按分频系数等于5计算的。

我相信,有这个表作参考,内存怎样跟CPU配合就是十分清楚的了。

现在,我们用上面的两个例题为例,研究一下怎么从下表中直接得出配内存的结果:

(注:

字体时大时小,不是作者的设置,是日志编辑功能的毛病。

刚改版,还不完善。

气煞人也!

在第一个例题中的CPU频率是2GHz,在BIOS中设置的内存是DDR-400,因此从这个表就可以查得通过内存的时钟频率是200MHz,即该内存运行在DDR-400。

这样选频率正好匹配。

第二个例题:

CPU主频是,选得是DDR2-800内存,从表中可以查得内存的运行频率是360MHz,相当是DDR2-720内存。

从表中还可以看出:

如果你想使这个内存运行在DDR2-800,只有选或以上的CPU。

如果CPU的主频依旧是的话,即使你选用DDR2-1066也于事无补,它只会把内存降格为DDR2-720。

有许多网友问:

我安装的内存频率频率很高,但是,在CPU-Z中检测出来的频率又很低呢主要原因是你安装的CPU的频率太低,主板并不支持频率过高的内存的缘故。

  表6  AMD的CPU跟内存配合方法一览表

在本表中没有列出相应的分频系数,因而不利于超频时使用。

其实,如果做超频操作时,只需把表中的数据乘以“超频后的CPU主频/超频前的CPU主频”就可以得到超频后加于内存的时钟频率了。

从这个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应该怎样选择内存了。

比如,当CPU的主频是1600MHz时,配DDR-400就可以了;当CPU的主频是2000MHz时,配DDR2-800是正合适的;当CPU的主频是3200MHz时,配DDR3-1066正合适。

我猜想:

主板的设计者就是按这个思路来设定主板默认的内存频率的。

 

这个表是在K8的条件下根据CPU和内存的参数做出的,目前已经发展到K10(似乎没有K9),因此,情况稍有变化。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除了主板支持外,内存控制器是否支持这个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